《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

ID:36370801

大小:1.78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0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_第1页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_第2页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_第3页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_第4页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知识运用能力,学会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能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合理的猜想.会用符号表示两直线垂直,并能借助三角板、直尺和方格纸画垂线.通过折纸、动手操作等活动探究归纳垂直的有关性质,会进行简单的应用.初步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和相交,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经历从生活中提炼、动手操作、观察交流

2、、猜想验证、简单说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善于举一反三,学会运用类比、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解决新知识.3.情感与态度:体会观察、归纳、推理对数学知识中获取数学猜想和论证的重要作用,初步数学中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能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中获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反之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通过“简单说理”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教学重难点重点: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性质及其应用.理解垂直、垂足、垂线段等定义.难点:通

3、过简单的推理,归纳出余角、补角、垂线段的性质,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性质.教学准备实物图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向同学们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双杠、铁轨、比萨斜塔等,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图片,不但可以体会到几何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为下面的分类提供依据,为了解平行线、相交线的概念打下基础.】二、建立模型,探索新知互动探究一、平行线、相交线的概念:师生活动:1、请各组同学每人拿出两支笔,用它们代表两条直线,随意移动笔,观察笔与笔有几

4、种位置关系?各种位置关系,分别叫做什么?(选取一个小组的代表上黑板上演示给大家看)(板书:①平行、②相交、③重合,并给出相交线的定义)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2、凡未作特别说明,我们只研究不重合的情形,则去掉重合这种情况,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板书:去掉③重合,并总结出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两种.3、若两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是什么位置关系?图1板书:(留空)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4、出示立方体框架,谁能

5、指出立方体框架中哪些棱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呢?为什么?5、在留空之处用彩色粉笔填上“在同一平面内.”6、那么理解平行线时,必须注意什么?重点给学生强调平行线的三层意思:(1)“在同一平面”是前提条件;(2)“不相交”是指两条直线没有交点;(3)平行线指的是“两条直线”而不是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有时我们也说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平行,这实际上市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设计意图:让学生用两支笔动手操作,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体会到平行线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互动探究二、对顶角的

6、概念和性质:教师活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在请各位同学看一组生活中的图片,你们觉得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点吗?(多媒体展示X型晾衣架、栅栏、剪刀、小孔成像原理等图片)(教师板书,给出对顶角定义)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则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教师应关注:(1)对顶角只有在两条直线相交时才出现.(2)对顶角是指两个角的位置关系.学生活动: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度量所成的四个角的大小,你发现形成对顶角的两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图2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得出结论,教师板书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牛刀小试:1、

7、如图2,图中共有________对对顶角.答案:4.互动探究三、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学生活动:(教师演示ppt)计算:(1)44°+46°=;(2)30°20′34″+59°39′26″=;(3)10°+25°+55°=;(4)96°+84°=;(5)58°45′+121°15′=;(6)50°+75°+55°=.答案:都填90°.学生计算并回答,总结它们的特点.教师判断对错.教师应关注:(1)计算的准确性(2)学生是否认真观察并思考【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设置悬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进一步促使渴望

8、尽快的寻求到答案,同时也为判断余角和补角做铺垫.】师生活动:A:出示一组互余角B:出示一组互补角教师演示ppt互为余角.学生通过观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师生总结互为余角的概念.然后,类比互为余角学习互为补角的概念.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教师应关注:(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