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耐量异常病人的综合干预措施研讨

浅谈糖耐量异常病人的综合干预措施研讨

ID:36633205

大小:62.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3

浅谈糖耐量异常病人的综合干预措施研讨_第1页
浅谈糖耐量异常病人的综合干预措施研讨_第2页
浅谈糖耐量异常病人的综合干预措施研讨_第3页
浅谈糖耐量异常病人的综合干预措施研讨_第4页
浅谈糖耐量异常病人的综合干预措施研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糖耐量异常病人的综合干预措施研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    【摘要】目的:探寻综合干预措施预防或延缓糖耐量异常进展为糖尿病的作用。方法:分析控制糖耐量异常进展为糖尿病的理论原理,从而总结综合干预的有效措施。结果:综合干预措施可以使大部分糖耐量异常转为正常糖耐量,并很大程度上延缓糖耐量异常发展为糖尿病。结论:综合干预治疗,可以使糖耐量异常更多的逆转为正常血糖,减少向糖尿病的转变,并且能够保护血管,减少并发症,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关键词】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综合干预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糖耐量异常是介于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代谢状

2、态对糖耐量异常患者的干预治疗,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仅就我们的工作总结研讨如下。    1糖耐量异常    葡萄糖耐量是指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糖耐量异常是指空腹血糖升高在6.2-7.0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正常的7.8mmol/l,但没有达到11.1mmol/l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糖耐量异常是正常人向糖尿病病人过度的状态。糖耐量降低通常被认为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糖耐量异常还不是糖尿病,但是未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非常高。相关研究表明,每年有5-8%的糖耐量异常患者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同时糖耐量异常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如心肌梗塞

3、、心绞痛的危险性也大大提高。    2who的诊断标    在糖尿病与正常之间,口服 75g葡萄糖后2小时,7.8mmol/l -11.1mmol/l为葡萄糖耐量异常。    3发病机理    糖耐量正常人在进食后,葡萄糖几乎全被肠道吸收,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肝糖元合成增加,分解受抑制,肝糖输出减少,体内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增加。进食后最高血糖不超过10.0mmol/l,与进食多少无关,血糖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口服 75g葡萄糖后2小时,超过7.8mmol/l,等于或小于11.1mmol/l,说明此人糖耐量异常

4、。    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原因都可引发生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等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糖尿病病人大多伴有胰岛素抵抗。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较,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中糖耐量异常病人空腹血糖升高明显,血浆甘油三酯和游离脂防酸也显著升高。尽管体重正常,但体内脂肪却增加,相应体内蛋白下降。肌肉特异的胰岛素抵抗足以造成糖耐量异常。但是,单纯的肌肉、脂肪胰岛素抵抗并不一定造成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紊乱,糖耐量异常要发展为糖尿病,其中间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参与,也可能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的原发位点不仅在肌肉

5、与脂肪组织。有证据表明,糖耐量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由不同的基因控制。    4转归    糖耐量异常患者,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不容易引起警惕,只是在体检中发现血糖异常。糖耐量异常患者的转归有3种情况。第一,转变为真正的糖尿病。第二,保持糖耐量异常状态,第三,恢复正常血糖。糖耐量异常患者如果不进行干预,顺其发展,每年约有5%到10%将转化为糖尿病患者,5-10年,累积有30%到60%的糖耐量异常向糖尿病转化。    5综合干预措施    5.1饮食控制:按照患者的理论体重和劳动强度计算全天所需的总热量,进而制定相应的膳食,减少脂肪及蛋白质的摄取量,鼓

6、励多进食植物纤维等。合理膳食可控制患者热量摄入,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的目的,同时也满足了患者生理状态的需要,减轻了机体的代谢负担。     5.2保健食品:选择具有调整血糖作用的食品, 可以使食与药, 发挥协同作用, 调整糖耐量异常, 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5.3运动保健:运动不仅可提高胰岛素的感受性,而且可减轻精神压力。适量运动即有氧运动,可加速脂肪分解,同时也促进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直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5.4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控制:高血压患者采用联合用药降压法,力争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血脂异常首先采用饮食疗法,如仍不

7、能达标则口服药物。    5.5社区干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以及生活方式的指导,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就可以减少百姓的经济负担,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6药物控制: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的基本病理大体相同, 可在医生的指导下, 辨证论治, 进行针对性调控。在治病求本的同时, 还要兼顾调整血糖, 预防代谢紊乱。相关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等。    5.7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耐量异常患者应每年做定期查血糖,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

8、时调整治疗。    6结论    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糖耐量异常患者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餐后高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