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广玉兰》

教学设计《广玉兰》

ID:36967541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5

教学设计《广玉兰》_第1页
教学设计《广玉兰》_第2页
教学设计《广玉兰》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广玉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玉兰》教学设计时间:2010-03-14来源:教师资源网作者:GaoEdu点击:779次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12个生字,其中4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段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1、亲自

2、去观察广玉兰。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12个生字,其中4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广玉兰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广玉兰。    板书10广玉兰说说作者会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3、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特别是描写、赞美广玉兰的词语。如幽香、洁净、高雅、皎洁、清丽。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4、交流自学情况。(1)生字词。(2)读书,纠错。   5、默读课文,质疑解疑。   6、浏览课文,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抽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指导朗读这一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观察路边的广玉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背

4、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师有感情地描述第一小节,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  二:学习第二段。   1、轻声读读第二段,感受一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你最喜欢作者描写广玉兰的哪一段?    (1)学习第二小节。    (2)默读第二小节,主要写什么?    (3)从哪可看出,它的花儿洁净、高雅。读读,划划。    (4)

5、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结合图片或食物感受一下广玉兰花儿的洁净、高雅。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读读第三小节,说说这一小节说什么。    (1)默读,划一划,广玉兰花开放时有哪几种形态?    (2)你觉得哪种形态最可爱或你最喜欢哪种形态?    (3)生说,相机出示图片。    (4)指导感情朗读。    (5)再读读这一小节,说说这一小节的结构。      过渡:广玉兰的花无论是含苞欲放还是全部绽开的都显得那么高雅,同学们你们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吗?   3、读读四、五自然段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可

6、结合观察实物。   4、指导感情朗读。    过渡:无论是广玉兰的花还是它的叶,都给人们带来勃勃生机,怎能不令作者大加赞美。   5、齐读最后一小节。  三:总结。    同学们,这篇课文学完了,其实广玉兰在我们南京也广泛种植,你注意到了吗,在许多公园里、马路边都有广玉兰的身影,你留意过它们吗,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话要说吗?  四:作业。   1、在课文里找出三组意思相近的词语。    凋谢(凋落)纯洁(洁净)洁白(纯洁)   2、摘抄你喜欢的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

7、朗读背诵课文。  2、观察一种植物,仿照课文第三段,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感受了广玉兰那纯洁、高雅的花儿,那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绿叶,这堂课我们就再来,读一读背一背。  二:朗读背诵。    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    相机指导背诵。  三:仿写。    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    从哪几方面来写花儿的形态的?    说说这一段的结构。    观察一种花,说说准备从哪几方面来写。    学生练习写。    交流。  四:作业。    观察一

8、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