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对比剖析(杨梅)

教学案例对比剖析(杨梅)

ID:37255878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教学案例对比剖析(杨梅)_第1页
教学案例对比剖析(杨梅)_第2页
教学案例对比剖析(杨梅)_第3页
教学案例对比剖析(杨梅)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对比剖析(杨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执教杨梅科目语文课题《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间项目加入名师工作室前加入名师工作室后对比剖析设计理念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三、四年级学段在阅读教学中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感悟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以前的设计没有总体把握新课程目标,没有相关理念支撑。学情分析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大致能够读通课文,但对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以前的设计没有考虑学生学情,

2、加入名师工作室后,知道了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拟定教学目标及内容。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读通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道理。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人物性格,通过模仿人物语言、神态,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道理。以前的教学目标笼统,难以达成。现在的教学目标追求单一,一课一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两个朋友一个陶罐、一个铁罐。2、教师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一、走近课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朋友,它们是一个陶罐、一个铁罐。1、教师画罐子(一个陶罐、一个铁罐)。

3、以前的导入枯燥乏味,缺少新意。现在学会注重导入的趣味性。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新词。2、指名说说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3、学习生字。4、默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指名说说它们的特征,教师板书。3、谈话导入:易碎的陶罐和坚固的铁罐,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同学们想读读吗?4、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运用简笔画、激趣谈话,将学生引入课文的学习,形成“未成曲先有调”的良好课堂基础。]二、走进课文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想读了,那就赶快打开书107页,故事

4、就藏在里面。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新词。2、用手势告诉老师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设计意图:有助于提醒学生注意,避免有的学生偷懒。同时重视多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眼、耳、手、脑并用。]3、学生互帮互助学习生字。、多媒体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A、读正确的当小老师,教全班同学读。[设计意图:采取小老师的形式,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也给了孩子们一个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B、不会读的自主选择改错的方式。(可以请老师、其他小朋友帮忙,也可以自己改正。)[设计意图:给读错、回答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从而爱上课堂,爱上学

5、习。]、开火车读、齐读。4、默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以前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开门见山,不注意过渡与衔接。现在的设计过渡自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指名说说“奚落”的意思。2、读读课文1-9自然段,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用“———”画出,找出陶罐的话,用“~~~”画出。3、男生读铁罐的话,女生读陶罐的话。4、指名两名学生分角色读读陶罐和铁罐的话。5、学生齐读课文10-17自然段。6、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7、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四、作业布置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课文大意,

6、让学生学会概括、学会总结,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三、走入课文师:同学们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时候,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用了这句话“铁罐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老师不明白,什么叫“奚落”?1、指名说说“奚落”的意思。[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人物性格。]2、读读课文1-9自然段,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用“———”画出,找出陶罐的话,用“~~~”画出。3、用多媒体逐句出示铁罐和陶罐的话,抓住铁罐的“傲慢、轻蔑、恼怒”,陶罐的“谦虚、友善”指导学生朗读,并相机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4、分角色读读陶罐和铁罐的话。、指名表演读(佩戴头饰)。、将学生分成两组,站起来面对面读

7、,并配上动作。师:面对傲慢无礼的铁罐,谦虚忍让的陶罐只有不再理会它。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5、教师范读课文10-17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思考:后来发生了什么事?)6、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7、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设计意图:自由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四、走出课文教师总结: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有它自己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我们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以前的设计对朗读的指导不够,现在的设计通过自由读、指导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