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避震教学设计

怎样正确避震教学设计

ID:37615076

大小:41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上传者:U-2437
怎样正确避震教学设计_第1页
怎样正确避震教学设计_第2页
怎样正确避震教学设计_第3页
怎样正确避震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怎样正确避震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博雅.回二怎样正确避震教学设计课题:怎样正确避震?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2014年9月教学目标1、知道在学校、家中或公共场所等不同地方的避震方法;2、了解一些错误的避震方法。教学重点知道在学校、家中或公共场所等不同地方的避震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在学校、家中或公共场所等不同地方的避震方法。教具课前准备课件、视频。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1.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家里,究竟要不要从房子往外跑?   华华:不要往外跑,应到空间狭小的房间躲避。   小明:我觉得视情况而定,如果在一楼或平房内可以往外跑,如果在高楼里就不要往外跑。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教室究竟要不要躲在桌子底下?   网友A: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同学们都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网友B:地震来时,千万别躲到课桌下面,应躲到桌子旁边。   ·XingQingDistrictNO.2PrimarySchoolOfHui· 博雅.回二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技能站:在学校如何紧急避震     在上课时突然发生地震,一切行动都要听从老师的指挥。同学之间要相互照顾,要特别关心和照顾体弱、有残疾的同学。     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都应迅速抱头、闭眼,在老师的指挥下,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     躲避和逃生时把书包顶在头上护好头部,以防被坠物砸伤;     如果教室是高楼,不要跑到走廊、楼梯处,更不要跳窗逃生。     如果在室外,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往空旷的操场等地跑;如果在操场可原地不动,抱头蹲下。 ○你知道在学校遇到地震时,为什么即使在一楼或平房也不能擅自往外跑吗?三、技能站:在家中如何正确避震     如果你家住在平房里,较早得知预警的情况下,可尽快跑到室外开阔地避震。如家住高楼或来不及逃出,应选择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躲避,待安全后再撤离或等待救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牢固的桌下或床边;     低矮、牢固的家具旁;·XingQingDistrictNO.2PrimarySchoolOfHui· 博雅.回二     小而有支撑物的空间,如卫生间等;     内承重墙墙角;     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如地震发生,你正在看电视不能迅速逃离时,可靠近沙发或椅子的旁边躺下,然后蜷缩起来。震时要注意    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千万不能跳楼;    不要到阳台上、楼梯上去;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不要去乘电梯;如果地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不要到处乱跑,尤其是不要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猫、狗和小孩子在遇到危险时,会自然地蜷缩起身体,这是一种安全的本能。地震时,你也应这么做,靠近一个坚固的物体,如沙发、床边,蜷缩起身体,它能让你减小伤害。四、技能站: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当我们在道路、户外等公共场所突遇地震时,应迅速离开各种高大的危险物,如:有玻璃墙的建筑、天桥、立交桥、广告牌、电线杆等,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如在电影院、体育馆、商场等室内公共场所,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不要盲目涌向出口,尽可能避开人流。同时注意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尽快选择结实的柜台、墙角处蹲下。·XingQingDistrictNO.2PrimarySchoolOfHui· 博雅.回二   如在山区,我们应该往山顶爬。因为山上斜坡土石容易滑落,如果被数千吨重的土块或岩石砸、压,很少有幸存的机会。      课后小结这次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与地震相关的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感意识和对生命的关怀!班会上大家能积极的参与其中,特别是“地震模拟逃生小游戏”学生更是乐于参与,在娱乐的同时也学习了防震知识,只是现场演练还是显得有些忙乱。·XingQingDistrictNO.2PrimarySchoolOfHu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