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导学案(储素芹)

《阿里山纪行》导学案(储素芹)

ID:38769400

大小:4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19

《阿里山纪行》导学案(储素芹)_第1页
《阿里山纪行》导学案(储素芹)_第2页
《阿里山纪行》导学案(储素芹)_第3页
《阿里山纪行》导学案(储素芹)_第4页
《阿里山纪行》导学案(储素芹)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里山纪行》导学案(储素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上语文导学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十八、阿里山纪行主备人:储素芹参与人:初二语文组审核人:陈卫东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阿里山美丽如画的风光,学习课文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风格。2、理解学习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法。3、体会作者对阿里山美丽风光的浓浓爱意心脏强烈的爱国之情。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法。2、学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风格。3、体会文中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贯通的共同愿望。学习方法:朗读、合作、研讨教学时间:两课时一、情境导入:二、资料链接:1、移步换景:就

2、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游记一般都采用这种写法。移步换景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一般以行踪为线索,这样可以表现景物在不同时间里的风貌神韵,可以展现景物的各种变化和不同风貌,给人一种移动感,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动态美、整体美。9八上语文导学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2、作者档案:吴功正,1943年生,江苏如皋人。其学术研究方向是中国文学史和中国美学史。3、背景回望:1997年7月初,吴功正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赴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台湾学者陪伴他游览了阿里山。

3、作者深深的陶醉于阿里山的迷人风光,回来后写下此文。三、检查预习情况:1、给加点的词注音。莽莽()山岚()恍()如隔世一泓()堪()称谛()听禅()院幢顶()红桧()2、解释下列词语:    接风洗尘   风靡     堪称    谛听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文章的线索并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行踪的词语。2、理清文章层次。9八上语文导学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3、假设你的小组同学是游客,而你是一个导游,请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份阿里山的旅游解说词。(温馨提示:可小组合作讨论,找出作者的

4、行踪,然后抓住不同地点的不同景物,安排好说话的顺序就好了。还有啊,千万别忘了你是导游,要注意语态和礼貌。)(步骤:小组合作朗读交流,在找出游览行踪的句子的基础上,找出主要景点。→指名同学当导游,其他同学提出改进意见→参加全班角逐并记录其他小组的亮点和特色。)4、阿里山给人留下的总的印象是什么?请找出文中的一句话写下来。五、小结课文:六、当堂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静谧()雄踞()孕育()一泓()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5、2)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3)潭无鱼鳖,林无鸟兽。()(4)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9八上语文导学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3、请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他们是山区的森林救护队,职责是救护在野林子里迷失的游客,现在却私下里搞“创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文段后的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选出顺序恰当的一项()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600多米

6、的环池路。_________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四周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流连忘返。①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②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③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④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李华因违纪受到老师的批评,在班里成了过街老鼠。B.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决了一百个问号后,必能发现真理。C.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D.上海世博会众人关

7、注,去上海世博会参观是我们心驰神往的事情。9八上语文导学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二课时一、知识回顾: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二、合作探究:1、课文一开头就引用大陆学者和台湾同胞各自喜欢的对方的歌曲。你认为作者这样安排结构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作者进阿里山时有何感受?2、作者在去阿里山神木的路上见到哪些如画的风光?它们分别有哪些特点?3、作者笔下的神木是什么样子的?试用几个字来概括一下。4、神木有哪些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三、品味语言:本文的语言典雅、凝练,句式多样,节奏感强,富于音乐美。请根据提示摘录并赏

8、读品析。(根据组长的布置和下面的提示,写出自己喜欢的句子,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方式品读课文→边读边联系上下文加以联想,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两个词语,可以是完整的句子)提示:(1)语言的音乐美,首先在于节奏美。“节奏是艺术的生命”。从语言的角度看,文句的长短、整散,语势的疾徐、直曲,字音的响沉、抑扬,它们错杂相间,使文章声势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和谐流畅,而构成声音的节奏。例如:“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