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

ID:39117232

大小:15.8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5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钱学森》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1.我国著名作家郁达夫说:“一个没有伟大人物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有了伟大人物而不去景仰的民族更是可悲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值得景仰的伟大人物——钱学森。(板书课题,并齐读)2.课前布置大家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谁来帮我们作个简要介绍。二、检查预习:1.这篇课文我们已经预习了,交流一下你们的预习成果吧!2.出示

2、词语,相机正音。3.谁能把我们刚才读的词选一些填进这段话中:(出示句子)4.指答,齐读。评:真了不起,不仅会读,而且还会运用,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到位。5.课文应该读德也不错吧!这样请同学们捧起书,认认真真重温一遍课文,待会儿老师抽两段最难读的请你们试试。三、感悟语言。1.同学们读得十分投入,出示两段话:谁愿意来接受挑战?2.细心读书的同学一定会发现,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特点?(写人物语言)这都是谁说的?3.一篇文章的人物往往是最难读的,怎样才能读好呢,我们可以把人物的语言放到课文中去,看看他是在什么

3、情况下说的。四、出示第一段话。1.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段话,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画一画,写一写,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2.交流汇报:①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从这句话中,你可以想象钱学森在美国过着怎样的生活……②是的,当时,钱学森师从美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从这句话中,你可以看出什么?(他很受重用)③所谓“名师出高徒”,如果留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补充想象)④面对恩师的器重,面对安逸的生活,可钱学森却。⑤他想要干什么?(回国)与美国相比,当时的中国连年战

4、争,贫穷、落后,回国意味着他。⑥可钱学森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读)……⑦读了它的话,你有什么感想?3.虽远隔万里,却心系祖国,钱学森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板书:拳拳爱国心)4.谁来读读他的话。(你读得朴实而坚定,齐读)五、出示第二句。1.当我们把语言放到具体环境,并通过语言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时,就能更深切地感悟到它背后所蕴含的意思。2.让我们再来看一看钱学森所说的第二段话,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出示第二句)自读3-4节可动笔做标记。3.谁来交流:①中秋之夜。是的,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5、中秋之夜,海外游子分外思念自己的祖国。②中国刚成立,这时的中国……(更需要人才,搞科研有困难)③留学生对话时说的:你能把这段对话读完整吗?如果你也是那些留学生中的一员,你会支持钱学森的决定吗?你认为他回国值不值得?④同学们说的都有自己的道理,确实,新中国的成立,钱学森回国话,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使他的科学研究遇到一定的阻碍,但是他为什么还是执意回国呢?请大家再用心读一读钱学森的话,相信你一定能理解。⑤交流:你为什么执意要回国?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钱学森的话既答复了留学生的劝说,又表白了

6、自己的心迹。你认为读这段话时,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评:体会得很好,带着你的感悟读。4、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言为心声:(出示两句话)引读——此刻,你就是钱学森,我忍不住问你:钱学森,你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你为什么放弃这些回国呢?生读:(第一句话。)引读——钱学森,祖国刚解放,还很落后,搞科学研究是有困难的,你还是不要回去了。生读:(第二句话。)六、倾听歌曲。1、有一首歌唱遍中国大江南北,也唱出了钱学森的心声,这首歌就是香港歌手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

7、》(点击)2、你可以用心聆听,也可以跟唱,边听边想,你认为哪些歌词唱出了钱学森的心声。3、交流汇报。4、一句句歌声,唱出了钱学森的爱国情思;一串串音符,流淌出钱学森的归国信念。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钱学森的肺腑之言,相信你会收获更多感动。5、点击两句话,齐读。6、现在你觉得钱学森拥有一颗怎样的心?(板书:浓浓骨肉情)七、总结过渡。1、是啊,正是因为他牢记自己是中国人,正是因为他拥有一颗赤诚爱国心,才促使他依然决定回国。2、可钱学森的归国之途充满了艰辛与坎坷,真可谓一波三折,怎样的一波三折呢?让我们下节

8、课继续研究。板书设计:19钱学森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钱学森》教学反思《钱学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了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导入、检查朗读以及课件的制作都尽量做到简洁有效。一、由兴趣点导入因为是在自己班上课,所以课堂从初始的“认知”开始,出示了“炸药之父”“杂交水稻之父”的相关知识,给今天的伟大人物做了一个铺垫——“导弹之父”钱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