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 教学设计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 教学设计

ID:39133952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5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 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 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 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 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钱学森(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有这样一位老人——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我们一起来看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他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钱学森这节课,让我们走进钱学森,和他进行心灵的交流吧。二、学习课文,感悟钱学森的爱国心1、请大家按提示同座讨论自学。交流:(1)、在第二自然段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我是中国人,……

2、能为人民多做点事。”)师:钱学森说这句话的时候,该是怎样的心情呢,谁能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词语。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师:这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周恩来少年读书时的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什么钱学森要特别强调“我是中国人?”(因为钱学森虽然在美国,但他心中想的是祖国,一刻也没忘记自己的国家。)这真是—— 板书身在异国心系祖国在美国没有忘记,其实,在出国之时他更没有忘记。那一年,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火车头专业,渴望用先进的技术振兴

3、中华。那一年,淞沪会战,头顶是敌机的轰炸,身边是受难的同胞。无奈的他决定出国深造。那一天,黄浦江浊浪翻滚,钱学森望着渐渐模糊的上海城,心中默默地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想法,他在美国是怎么做的呢?课文没有多说,但有一句话是可以看出他的优秀的。(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学生读师:同学们,你知道他的这位教授冯·卡门吗?(冯·卡门教授被誉为“超音速之父”,是当时空气动力学的顶尖人物。月球上的一个陨石

4、坑还以他的名字命名。)师:有这样一位老师,钱学森成了他最得意、最得力···)你读出了什么?(钱学森在美国时学习非常认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这样的一位教授,你想一想,钱学森在他的身边意味着什么,他可以拥有——(优厚的待遇),还可以拥有——(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是呀,这一切是多少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然而,钱学森却说——(屏:我是中国人,……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钱学森的这段话,感受他那赤子之心——(生读屏:“我是中国人,……能为人民多做点事。)师:1935年出国留学,1949年新中国

5、成立,这话一说,就说了十四年。选择意味着一种面对,他要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祖国?善于发现的同学,谁能告诉我?你们知道祖国当时的状况吗?(缺衣少粮,真的就像留学生所说的,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回去搞科学研究,不是只怕有困难,而是——肯定有困难。)然而,面对同为留学生的劝阻,钱学森——(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应当回去的)师:同学们,请你们好好地把钱学森的这段话读一读,圈一圈,划一划,哪些词语让你与钱学森产生了共鸣?在书上做好批注。(日夜盼望)——说说看师:日思夜想,就是那一份对祖国的爱,对祖国的魂牵梦绕。

6、还有词吗?(应当)——(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终于——盼望了已久师:(点击应当)“应当”是什么意思?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应当”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这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你看,他把回到祖国当作是一份责任,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段话。同学们,这段话是钱学森在什么时候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个中秋佳节,你读出了什么?(在美国也要欢度中国的节日,说明他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国的节日。)(不爱国就不会思乡,不会谈论祖国前景,也不会兴奋)年年中秋,今又中秋,但这一年的中秋节是——(新中国诞生的第一个中秋节。)

7、这个中秋节显得有些特别,所以,钱学森的心情也是——(格外兴奋)板书:赤子情深报效祖国师:14年来,他说男生齐:——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所以,读——(我们是应当回去的)正是因为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所以——(我们是应当回去的)正是因为祖国现在很穷,但更需要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所以——(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师:就让我们一起诚恳地、坚定地表达出心中的那份情感,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

8、的……”)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顾炎武曾经说过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师:我们是应当回去的,然而,这回去的道路却充满坎坷。课文哪个段落写出了他回国之路遇到的困难?(第5小节)师:一起来看看这位美国海军将领的话。(屏: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师:美国人为什么不让钱学森回国?师:你知道五个师有多少人吗?美国的步兵分两种:甲种师和乙种师。乙种师每个师5000人,甲种师每个师1万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