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 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4]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 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4]

ID:39210401

大小:19.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7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 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4]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 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4]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 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4]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 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4]_第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 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4]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 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忆秦娥娄山关》教学设计高马头中心小学李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诗词中的生字词语,理解诗词含义。2.练习有感情朗读诗词,再现伟人的心境。3.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积累文学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习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2.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影视剧,认识时代背景。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从语感上体会诗词的精炼。3.通过搜集毛泽东的有关诗词,观见其诗词的宏大气概和精湛文笔。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词大意。2.通过朗读,感受红军大无畏的英

2、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教学准备:1.红军影视片断。2.多媒体课件。3.收集毛泽东所作的诗词。课时安排:一、导入1.播放《长征》电视剧片断。2.让学生补充知道的关于红军的故事。3.屏幕出示文中的插图,说说: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发问之后,师相机点拨,屏幕出示相关内容。①毛泽东简介②娄山关地点简介③娄山关战役的发生背景1935年1月29日,红军撤离土城,回师东进,再渡赤水。2月25日经激战攻克娄山关,重占遵义。此役,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八个团,俘三千余人,取得长征以来的一次最大胜利

3、。毛泽东登上娄山关,纵目眺望,只见千山万峰,起伏连绵,如浩瀚大海,浪涌波逐,长空湛蓝,纤云不滓,夕阳缓缓下移,绯红,鲜艳,透亮。胜利的喜悦与眼前壮美的景色相契合,毛泽东诗兴蔚起,灵感压榨奇发,吟成这首《忆秦娥.娄山关》。4、引入课题师简介:忆秦娥——词牌名娄山关——题目[设计理念:让学生在感受革命前辈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克服困难,一往直前的氛围中,自然接触到本文内容,并以插图引入,激发学生兴趣。]二、诵读文本,初步感悟1.检查预习情况,指名试读或试背,另外的同学注意纠正字音。蹄ti:注意声母不是d,咽y

4、e:多音字。2.读准节奏,教师范读。如以“︱”表短停顿,“‖”表长停顿,“–”表连接音,“↗”表升调,“↘”表降调,加点表重音,那么上阙的朗读可参照以下方式: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学生自行揣摩下阙读法,教师点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3.男女分组读。4.全班配乐齐读一次。生思考:听了刚刚的朗读,除了书上那幅图,你仿佛还看到了哪些图画?5.引读:哪句写的是此次战役的时间、环境?    哪

5、句写的是红军战士行军的情景?    哪句写的是红军跨越娄山关的情景?    哪句写的是胜利后看到的景色?7.师生共同总结:上阙写的是红军拂晓时向娄山关进军的情景;下阙写的是黄昏时红军攻克和越过天险娄山关的情景。 [设计理念:对古诗词的教学首先要做到“以读为本”,“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再读文本,感诗境,悟诗情1.全班齐读“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教师点拨:凛冽的北风一阵阵吹来,呼呼地响,吹动着红军战士那单薄的衣裳。在这样满是白霜的早晨,战士们紧张、急速地向

6、娄山关进发。3.师范读“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1)提示:因词牌规定,上下两阕的第三句必须用叠句,所以又出现了一上“霜晨月”。 2)学生体会读一读叠句的语气速度的不同,读得要沉郁。 3)全班齐读第二句。 4)进一步理解“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的意思。  提示:“马蹄声碎”,说明行走在崎岖不平山道的红军马匹之多和行军之急;“喇叭声咽”,是说在西风的呼啸中、迂回曲折的道路上行军的军号声音时断时续、时强时弱、时隐时现。 5)读上阕时,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认为其中传递出一种怎样的感情?4.全班

7、齐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揣摩中心句,品读领悟。 2)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指名回答: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词的?  (提示:不要说雄关坚如钢铁,我们英雄的红军又一次将它跨越。) 4)小组讨论:从诗句中,你感受到了毛泽东怎样的情怀?5.全班齐读“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雪。” 1)“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句话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2)不仅仅描绘了诗人站在娄山关上所看到的景色,它还应该包含着诗人强烈的情感。你的看法时什么? 3)讨论、交流。6.学生推荐

8、一男生领诵,其他同学配合齐诵(男)西风烈,(男)雄关漫道真如铁,长空雁叫霜晨月(齐)真如铁,(坚定)(齐)霜晨月(男)而今迈步从头越(男)马蹄(齐)从头越(豪迈)(齐)马蹄(男)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齐)马蹄声碎,(急促)(齐)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悲壮)喇叭声咽(悲怆)[设计理念:在朗读和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感受红军顽强勇猛的豪迈气魄和无坚不摧、攻无不克的战斗雄姿。]四、小结与训练。 1.根据课文中的所听所感所想,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