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 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1]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 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1]

ID:39477635

大小:20.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4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 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1]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 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1]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 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1]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 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1]_第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 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1]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1 忆秦娥.娄山关▎冀教版[00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忆秦娥·娄山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朗读、背诵课文。2.品读词句,体会意境,感受红军战士的精神与气概。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借助注释,读懂词的意思。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感悟、体会词的意境,理解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词的大意。难点:感受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法与学法:  教法:示范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法:自读自悟法、讨论理解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长征》视频片段学生:收集有关长征的历史资料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长

2、征中的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二、视频引入1、师:长征中的感人故事比比皆是,下面我们一起观看《长征》途中的一段视频,谈谈你的感受。2、学生谈感受3、教师引入课题。讲解词牌名、题目二、初步感知诗词    1、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方式读课文。 2、小组之间自行交流评价朗读效果。 3、教师说明朗读对理解作品的重要性。(配乐朗读)三、以读促悟,理解诗词(一)师出示学习方法:1、借助注释(资料),读懂内容2、品词析句,“词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二)学生自学、小组交流(三)全班交流师:同学们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学习先到这里,谁先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词,读完之后请大家进行交流。

3、预设:1、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注意“咽”、“血”的读音指名两个学生朗读2、借助注释(资料),读懂内容(1)“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形象地点明了这次进军的时间、气候、环境:西风猛烈,长空中一群群大雁南飞,一阵阵鸣叫,霜花满地,残月在天,天将破晓,不禁让人感到了战地的形势严峻。(2)“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勾画出在广阔范围里的战争气氛,同时通过此情此景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行军的紧迫和纪律的严明。马蹄声碎,说明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的红军的马匹之多和行军之急;喇叭声咽,是在西风的呼啸中、迂回曲折的道路上行军的音时断时续、时强时弱、时隐时现。教师小结承上启下:是啊!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

4、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3)词的下阕,写的是红军傍晚跨越娄山关,向遵义进军的情景。”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遵义会议以后,英勇的红军好像又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前进,穿插于敌人之间,生龙活虎,处处主动,国民党妄想凭借天险阻止我红军前进的企图又一次成为泡影。这里没有对激战过程进行描写,而是形象地勾画迈步跨越的雄姿,表达红军再次越过娄山关的胜利豪情。娄山关地势险要,周围山峰如剑,万丈矗立,插入云霄;中间是九曲回肠的公路。这种地势,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红军是一往无前的,雄关虽像铁一般牢不可破,不可逾越,但我红军如今迈开大步又

5、重新跨越过去了。而今和以往相比较,大不相同。革命前进的道路漫长,征途上艰难险阻重重,以前错误的领导虽然使革命和红军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但只要确立一条正确的革命路线,就是从头做起,重新再来,也一定能取得胜利。所以,这两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第三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一片望不尽的起伏山峦,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西下残阳像血一般鲜红,简直是一幅雄浑的画卷,给读者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这首词用词生动、鲜明。一个“烈”字,表现了西风的猛烈;一个“长”字,表现了无边无际的天空;一个“霜”字既点出时令,又显示了战地情景;一个“碎”字,使人似听到马蹄之声;一个“咽”字,使人萦绕于耳;一个“铁”字,充分地表现出雄

6、关的坚不可摧;一个“越”,形象地表现了红军翻越的雄姿;一个“海”字,显现出苍山之重重叠叠,广阔无边;一个“血”字,残阳之本色跃然纸上,这些都足以构成一幅壮观的图景,令人难忘。四、拓展想象此时诗人的位置在哪里?从全诗看,诗人应该是在红军队伍中的,(能听到“马蹄声碎”)。但照①的理解,喇叭声从远处传来,诗人似乎成了旁观者。“喇叭声咽”,也就成了纯客观的描写。其实此处的“咽”字除了客观描写以外,还应该充溢了作者的情感。红军自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打的多是败仗,湘江一役,损失更是惨重。这一次回军遵义,重攻娄关山,任务是极其艰巨的,作为党的领袖,作为重新回到军事指挥岗位的毛泽东,心情是极其沉重的。红军

7、能否取胜,红军的命运如何?“咽”字曲折地表达了这种情感,宋代词人姜夔《扬州慢》“到黄昏,清角吹塞,都在空城。”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均是通过这种写景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的。因此,此处的“咽”字除了客观描摹军号的声音外,还应包括主人的主观感受。由于主观上对军事的担心,红军战士军号声,才会像是鸣咽,“咽”写出了悲壮的气氛。五、推荐诵读毛泽东的《长征》                   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