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习》课件3

《孔孟论学习》课件3

ID:39751599

大小:640.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7-10

《孔孟论学习》课件3_第1页
《孔孟论学习》课件3_第2页
《孔孟论学习》课件3_第3页
《孔孟论学习》课件3_第4页
《孔孟论学习》课件3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孟论学习》课件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子孟子孔孟论学习孔子(前51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孟子(约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被后世人尊称“亚圣”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著散文集,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存“内书”七篇。《论语》与《孟子》在作者和内容上有什么

2、区别教学目标一、了解作者资料;二、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三、掌握孔孟的学习之道;四、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理解文中提出的学习之道;五、背诵并默写全文。课文字词,你掌握了多少?1.温故而知新。(“而”是“而且”还是“从而”?)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与“好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并提?)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为什么比“好之”更值得肯定定?)4.举一隅不以三反隅,则不复也。(“不再教他”不是放弃了教育的责任了吗?)5.“诵《诗》”与“读《书》”孰先孰后?究竟有什么区别?6.“居之安”和“资

3、之深”可否译成“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深厚的积累(学问)”?“居”从“保有”到”占有“再到“掌握”,这样的意义引申有没有道理?7.弈之为数。(是翻译成“围棋是一种技艺”,还是”围棋作为一种技艺“更恰当?8.惟弈秋之为听。(是翻译成“只听弈秋的”,还是“惟有弈秋的话听进去了”?)9.“为是”(是翻译成“因为这样“,还是”造成这样的结果“?为什么?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

4、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学习态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原则§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隅,则不复也。学习意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作特点孔子的语录: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有格言色彩;语录虽是片段的,但互相间有深刻联系,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孟子:善于作形象的类比,如“一曝十寒”和“掘井而不及泉”的故事。议论方式的特点优点《论语》:事理论证、直接提出观点两种议论方式;哲理性

5、强,格言警句多,发人深思。《孟子》:事实论证(例证法,举例论证)、事理论证两种;逻辑性强,形象性强,富有说服力。精彩句子赏析1、学而时①习②之,不亦说③乎?《论语·学而》学习方法而:表示顺接关系的连词。之:助词。Z。xxk时:按时在一定的时候。习:既指温习,也指实习。说:通“悦”,高兴愉快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为:动词担任充当。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故:旧的。这里指已经学过的知识学习方法温习旧的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而: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可以古:可以把今

6、:表示许可可能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疑惑而:表示转折关系学习方法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里糊涂无所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为:动词是知:通“智”聪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学习态度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而: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词类活用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聪明灵活,爱好学习,不以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学习态度6、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懂得学问的

7、人赶不上爱好学问的人,爱好学问的人赶不上以学问为乐的人。学习态度之:助词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愤古:苦思苦想仍然不能领会的样子今:生气发怒启:开导悱: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隅:角落教学方法8、受学重问,熟不顺成?《说苑·建本》接受教育,注重请教,谁能不顺利成功呢?教学方法拓展延伸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谈了孔孟学习之道?哪些道理和我们今天提倡的主动学习相一致?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则谈谈自己的体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