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的救护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的救护

ID:39836654

大小:1.02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9-07-12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的救护_第1页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的救护_第2页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的救护_第3页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的救护_第4页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的救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的救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急危重症护理第八章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的救护兰州科技职业学院李娟娟第一节中暑的救护第二节淹溺的救护第三节触电的救护第四节毒蛇咬伤的救护第五节犬咬伤的救护目录中暑、淹溺、触电、毒蛇咬伤、犬咬伤的救治原则、身体状况及护理措施。常见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患者的整体护理。重点难点第一节中暑中暑(heatillness)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引起的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紊乱为特征的急性临床综合征。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严重者可引起患者的死亡。1.健康史患者有引起机体产热(或吸收热量)增加、

2、散热减少或热适应不良的因素。2.身体状况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护理评估】(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大汗、口渴、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升高。如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电解质后,短时间即可恢复。(2)轻度中暑除先兆中暑症状加重以外,还可出现:①体温38℃以上;②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③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早期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如进行及时

3、有效的处理,常于数小时内恢复。(3)重度中暑除轻度中暑症状加重以外,伴有高热、痉挛、晕厥和昏迷。根据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类,其中热衰竭最为常见、热射病最为严重。1)热痉挛多见于高温环境下强体力劳动后的青壮年。表现为阵发性、对称性、痉挛性的肌肉疼痛,好发于四肢肌、咀嚼肌、腹直肌,最常见于腓肠肌。此型重度中暑可能与大量出汗导致钠离子大量丢失或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早期表现。2)热衰竭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在高热环境下体液丢失过多而水分补充不足导致周围循

4、环衰竭,可有多汗、疲乏、无力、眩晕、恶心、呕吐、头痛等表现,有明显脱水征,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可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坏表现。3)热射病典型表现为“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三联症,常见于年老体弱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体温可高达40℃以上,皮肤干燥无汗,伴有意识模糊、谵妄或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伴有心、肝、肾、肺等脏器功能的损伤。3.心理-社会支持状况评估患者情绪是否稳定及其对治疗的配合程度。了解家属支持情况、患者医保情况及家庭经济状况。4.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

5、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尿常规可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改变。血清电解质检查可有高钾、低钠、低氯血症。严重病例可伴有肝、肾、胰脏和横纹肌损害的实验室改变。5.救治原则及主要措施救治原则为尽快使患者脱离高温环境、迅速降温和保护重要脏器功能。(1)现场救护1)迅速脱离高温环境2)迅速降温3)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患者经现场救护后均可恢复正常,但对疑为重度中暑者,应立即转送医院。1)降温迅速降温是抢救重度中暑的关键,降温速度决定患者的预后。通常应在1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8℃左右。①物理降温。

6、②药物降温。(2)院内救护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根据患者脱水的性质和程度,鼓励患者饮用含盐的饮料或冰水,遵医嘱静脉补充5%葡萄糖盐水、氯化钠、氯化钾等。对年老体弱者,注意控制输液速度,以防急性左心衰竭。同时注意监测患者出入量,以指导补液。4)防治并发症1.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有关2.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有关3.体液不足:有脱水的危险与高热引起大量出汗及水分补充不足有关【常见护理诊断/问题】4.疼痛与中暑痉挛有关5.潜在并发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1.急救护理环境通风凉爽;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

7、畅,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必要时机械通气治疗。2.保持有效的降温(1)环境降温(2)体表降温(3)体内中心降温【护理措施】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降温效果的观察(2)并发症的监测观察(3)伴随状况的观察4.加强基础护理5.心理护理6.健康教育第二节淹溺淹溺是意外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又称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缺氧而被迫呼吸,液体进入呼吸道引起反射性喉痉挛或阻塞气道导致窒息缺氧。从水中救出后暂时性窒息,尚有大动脉搏动者,称为近乎淹溺;淹溺后窒息合并心脏停搏

8、者,成为溺死。液体进入体内引发水、电解质紊乱。可造成呼吸和心跳骤停而死亡。1.淹溺史向相关人员详细了解淹溺发生的时间、地点、水源性质以及现场施救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实施急救。【护理评估】2.身体状况淹溺患者表现为神志丧失、呼吸停止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处于临床死亡状态。近乎淹溺患者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与缺氧时间、吸入水量、吸入水的性质及脏器损伤程度有关。(1)症状近乎淹溺者有头痛、视觉障碍、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泡沫样痰。海水淹溺者口渴感明显,最初数小时可伴有寒战、发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