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王冬亮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王冬亮

ID:40201327

大小:4.66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7-25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王冬亮_第1页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王冬亮_第2页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王冬亮_第3页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王冬亮_第4页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王冬亮_第5页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王冬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王冬亮讲师wdliang@mail.sysu.edu.cn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及其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意义健康相关行为的类型上一堂课要点理论(theory):指一系列概念、定义和命题的有机结合,它通过确定变量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事物或情形的系统见解,用于解释和预测事物或情形。概念(concept):指构成理论的要素,是理论的组成部分。模型(model):一般建立在多种理论的基础上,用以帮助理解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学说。理论、概念和模型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应用于人际水平的理论应用于人群和社区水平的理论内容提要对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2、的综合理解主要针对对象个体在行为改变中的心理活动来解释、预测健康相关行为并指导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一)知信行模式(二)健康信念模式(三)行为改变阶段模式(四)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5一.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一)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orKAP)KAP模式将人们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6行信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为改变是目标KAP模式认为行为改变的关键步骤7确定信念改变态度促进态度转变的方法利用促进信念建立的方法,如增加信息的权威性、增强传播效能

3、、或是利用“恐惧”因素,只要适时、适当的利用这些因素,则有助于态度的转化;利用信息接受者身边的实例,强化对行为已改变者所获效益的宣传,特别有助于那些半信半疑、信心不足者的态度转变;针对那些“明知故犯、知而不行”者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强化行为干预措施;对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则可依法采取强制手段促其态度的转化。8认知不协调费斯汀格假定,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在现实社会中,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事物处处可见,但外部的不一致并不一定导致内部的不一致,因为人可以把这些不一致的事物理性化,而达到心理或认知的一致。但是倘若人不能达到这一点,也就达不到认知的一致性,心理上

4、就会产生痛苦的体验。医生吸烟(明知故犯)9健康行为中认知不协调的原因同一时间存在不同的需要及相应的动机冲突;行为条件不具备;从众行为;改变行为的代价;获得正确知识前已形成不利健康的行为。10知信行KAP模式假定:传播健康信息给对象,可以改变其信念和态度,从而改变其行为。(行动受信念和态度支配)局限性:缺少对对象需求/需要、行为条件和行为场景的考虑;实际工作中难以指导对对象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11HBM模式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该模式认为: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健康行为或戒除某种危害健康行为需满足以下3个条件。12(二)健康信念模式(th

5、ehealthbeliefmodel,HBM)第一,知觉到危害和严重性。第二,知觉到收益和代价。第三,效能期待(自我效能)。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知觉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并进一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知觉到严重性:个体对罹患某疾病的严重性的看法,包括人们对疾病引起的临床后果的判断,或是对疾病引起的社会后果的判断,由此产生的害怕情绪。知觉到易感性:个体对自己罹患某疾病或陷入某种疾病状态的可能性的认识,包括了对医生判断的接受程度和自己对疾病发生、复发可能性的判断等。14第二,对采取某种行为或放弃某种行为的结果估计,相信这种行为与上述疾病或危险因素有密切联系,包括

6、认识到该行为可能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认识到采取行动可能遇到的困难。知觉到益处: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是人们对于实施或放弃某种行为后,能否有效降低患病的危险性或减轻疾病后果的判断,包括减缓病痛,减少疾病产生的社会影响等;知觉到障碍:人们对采纳促进健康行为的困难的认知是使行为巩固持久的必要前提。如价格昂贵,潜在危险(治疗的副作用,医源性病变)、不愉快的经历(疼痛、困难、难过),不舒适感、时间成本等,都应实事求是的指出,并帮助人们逐一克服。15第三,效能期待,也称“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对自己实施和放弃某行为的能力的自信,即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

7、断,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努力成功地执行一个导致期望结果的行为。16其他一些相关因素人口学因素:年龄、性别、种族等;社会心理因素:人格特点、社会阶层、社会压力等;结构性因素:对该疾病的知识、以前患该病的经验等;行为提示因素:他人忠告、医护人员提醒、亲友的疾病经验等。17HBM在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摒弃危害健康行为的实践中遵循以下步骤充分让人们对他们目前的不良行为方式感到害怕(知觉到威胁和严重性);让人坚信一旦他们改变不良行为得到非常有价值的后果(知觉到效益),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知觉到障碍);使人们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过长期努力改变不良行为(自我

8、效能)。18保护动机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