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6《桥》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6《桥》教学设计

ID:40405195

大小:1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1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6《桥》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6《桥》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6《桥》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6《桥》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6《桥》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6《桥》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桥》教学设计湖北省钟祥市实验小学孙艳霞一、教材简析《桥》是一篇小小说,本文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做题目的深刻内涵。这篇文章展现了小说的一些表达特点:1.设置悬念,前后照应。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除了小小说体裁体现的这些特点以外,课文还重在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人物高尚的品质,在这里既可以进行一种阅

2、读方法的指导,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体会人物品质的阅读方法;也可以是一种习作方法的指导,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多读感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既感受小说的以上表达特点,同时感悟人物高尚的品质。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村支书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体会人物品质的阅读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3、方法的语句,通过对比朗读,体会语句较强的表现力,感受洪水的肆虐与可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3.了解小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教学重点: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结合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小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教学突破:聚焦老汉,通过朗读关于老汉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感悟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通过对比朗读,体会语句较强的表现力,感受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四、教学

4、设计(一)检测、巩固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放肆、呻吟、势不可当”等。(二)谈话导入1.观察两组词语分别描写了什么?2.围绕“洪水”和“老汉”讲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学生对老汉的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三)聚焦老汉形象、品质1.学生读课文第7~22自然段,找到关于老汉的描写,看看哪处描写最能打动你。2.生相互交流。【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相互交流可丰富学生的感悟。3.引导学生汇报自己最受感动的描写。(1)抓住老汉的语言描写。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5、同学们观察这几句语言描写有什么特点?句式简洁,感叹号连续出现三次。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形势危急,而老汉的喊话像大山一样坚定,是一个临危不乱的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语言描写。(2)老汉面临的“危”是什么?恶劣的环境,人们慌乱的局面。①找到文中相关语句描述环境的恶劣,学生谈体会。抓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语句较强的表现力。【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环境描写的语句,在对比朗读中,体会比喻、拟人句的表现力,感受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②你又从哪里体会到了人们的慌乱呢?抓住“跌跌撞撞、你拥我挤”等关键词来体会。③指导朗读。师:在凶猛无情地

6、洪水面前,死亡一步步逼近,老汉镇定地喊话……生接读。师:在人们你拥我挤的慌乱情形下,老汉焦急而又坚定地喊道……生接读。④小结:环境的恶劣描写和人们的慌乱更加衬托出了老汉的临危不乱。(3)在老汉的指挥下,慌乱的村民们又是怎样过桥的?①学生理解“依次”的意思。“依次”的意思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非常有序。②引导学生排一下过桥的顺序:村民──群众──老汉。体会老汉“先人后己”。③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已不仅仅是先人后己,更是──舍己为人。(4)老汉有机会先过桥吗?结合相关语句体会:作为村支书,他履行了他的职责,那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忠于职

7、责的人。(5)文中还有对老汉的语言描写吗?找出来读一读。【设计意图】通过老汉的语言进一步体会老汉的品质。(6)对于老汉这个人物的描写,除了语言,还有哪些方面?对老汉的刻画,文中还有动作的描写。抓住动作──揪、神态──凶得像只豹子等有关语句朗读体会,体会老汉的不徇私情。因为小伙子是党员,小伙子同时也是老汉的儿子。(7)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了解人物关系。师小结:我们读书,就要课文的前后内容连贯起来理解。老汉把自己的儿子揪了出来结尾点明,但在前面已经让人感觉关系不一般。前面巧设了悬念,与结尾相照应起来。使得这一结尾让人感觉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8、8)提出问题: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洪水吞没了小伙子,吞没了老汉,也吞没了老汉那没喊出的话,老汉会喊什么?那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