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压强》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ID:40425959

大小:97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2

《压强》复习课的教学设计_第1页
《压强》复习课的教学设计_第2页
《压强》复习课的教学设计_第3页
《压强》复习课的教学设计_第4页
《压强》复习课的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压强》复习课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压强》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大埔县进光中学郑昌彪一、教材分析初中物理力学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之基础,在整个中学物理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节复习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的内容,九年级总复习时进行的。本节复习课主要围绕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四个方面进行展开的复习教学活动,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如何多角度来改变压强的大小及液体压强的计算和应用。本章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注意教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

2、液体压强的特点也为今后学习浮力做好知识铺垫。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具备的前置认知基础:学生在前面学习和复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2、学生已具备的前置技能基础:学生通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过程,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对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操作验证,分析结论,总结评价都不陌生。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3、学生的思维障碍:学生前置知识的干扰,学生

3、以为压力一定就是重力产生的,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4、知识的缺漏:在计算液体压强时有可能无法找到相关物理量的具体数值。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压强;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会计算同种液体产生的压强。2、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合作精神,逐步排除学习畏难情绪,使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的参与意识和成功感。四、教法学法1、教法学法:启发引导与自主探索相结合.2、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环节与活动第一环节:从整体的知识体系构建去复习本章内容。引导学生参照《

4、南方新中考》P148的知识体系构建内容,回顾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二环节:从考纲和备考指南方面进行复习引导学生观察复习资料《南方新中考》和思考复习的主要方向。并分析广东近三年的中考情况。第三环节:从考点梳理诊断入手,复习本章的具体考点内容。第四环节:思维诊断,复习完考点知识以后,通过一些具体的说法,让学生判断其是否正确。对考点知识进一步辨析和加强。针对第2题进行重点解析,在黑板上作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五环节:广东中考真题回放,通过三道广东中考真题的分析和解读,让学生知道并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琢磨考试的出题方向和考查方法。1.(2015年广东)如图10-1-

5、1所示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图甲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图乙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图丙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1)比较________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第六环节:典例解读,通过两道典型例题的分析和解答,让学生明确相应的知识点考查形式和分析方法。第七环节:作业的布置《南方新中考》演练强化巩固部分P152-153

6、五、教学资源《南方新中考》七、教学反思本节复习了压强的相关知识点,启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再次激发对于知识的运用和计算,但是在具体的一些题目中,存在无法准确找到数值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