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4)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4)

ID:42961570

大小:54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4)_第1页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4)_第2页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4)_第3页
资源描述: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压强》复习学案长葛市鑫源中学孟彦锋一、知识再现(回顾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结构)1压力:_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的大小和_______的大小有关。2压强是表示压力__________的物理量。物体_______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_______。增大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3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由于液体具有_______,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_

2、______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_______有关。计算公式:=_______。4连通器:上端开口,底部相_______的容器叫连通器,当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并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保持_______。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5大气压强: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_________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_______Pa=760mm汞柱产生的压强。6帕斯卡原理:加在密

3、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称为帕斯卡原理。用公式表达可写出_______________。7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液体在流体大的地方压强___;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____。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______。本章知识的思维导图:第3页(共3页)二、典型例题1.在图2中能正确表示压力的是()图22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1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图10(a)(b)(c)水盐水盐水3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

4、因素”实验中,老师用压强计做了如图10所示的(a)、(b)、(c)三次实验。比较实验(a)、(b)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有关;比较实验(b)、(c)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有关。4图1所示的四个容器,不是连通器的是5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6王伟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图4)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第3页(共3页)三巩固提高1.动物的生理结构是它适应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为它的生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实例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不正确的是()A.啄木鸟嘴的尖喙能够让它在啄木

5、时对树木产生很大的压强,从而啄穿树木B.壁虎脚掌上的吸盘,能利用大气压强把自己牢牢地粘在墙壁上C.骆驼脚掌宽大可以增大它对地面的压强,方便在沙漠中行走D.深海鱼到浅海后由于水压的减小所以不能成活2.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3小明在一个塑料瓶的侧壁上戳了三个洞用来探究水的压强。他在探究报告中画出了图6中所示的四种水流喷出时的图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4图6所示,完全相同的

6、两块砖分别平放和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砖的长:宽:高为4:2:1,若砖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1;,立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P2等于A.8:lB.4:1C.1:4D.l:85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变小,将外部空气压人肺内。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水的沸点。6如图所示,液压机活塞A、B处于平衡状态,活塞B的面积是活塞A的20倍。现用20N的力竖直向下压活塞A,为使活塞仍在原位置保持平衡,竖直向下压活塞B的力应为    N.7刘刚家新购买一部XX牌轿车,右表给出了该轿车的部分数据:发电机排量(L)1.781额定功率(kW)90最高车

7、速(km/h)185轿车总质量(t)1.4与地面接触总面积(cm2)700问该轿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计算中g取10N/kg)第3页(共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