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渔的工艺观

论李渔的工艺观

ID:40887014

大小:6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09

论李渔的工艺观_第1页
论李渔的工艺观_第2页
论李渔的工艺观_第3页
论李渔的工艺观_第4页
论李渔的工艺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李渔的工艺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李渔的工艺观孙兵(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江苏连云港222006)[摘要]李渔的《闲情偶寄》一书多处论及他的工艺美学思想与具体的工艺创作理论、方法,其中以居室、器玩两部所论为多。分析该书中所体现出的李渔的工艺观念,对于当下工艺创作仍有益处。[关键词]机趣;体制宜坚;利人李渔(1611-1680),字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青年时期颇有报负,18岁时补博士弟子员,明亡之前中过秀才。清军入关以后不愿为官,隐于市井,以卖文演戏为生。一生著书颇多,有戏曲集《笠翁十种曲》、短篇小说集《十二楼》等,其编撰

2、出版的《芥子园画谱》,至今仍为中国画绘画入门书籍之一。《闲情偶寄》一书为其60余岁所作,是集其一生艺术、生活经验之得意之作。关于李渔其人,史上颇受争议。其虽身处明末清初的复杂社会背景下,但并无文人志士“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想法,也无黄宗羲、顾炎武反清复明、抚剑高歌的高蹈志向。宁宗一于《白话闲情偶寄》前言中提及:“从李渔一生行状来看,他的思想、感情、品行都是和正统的儒家道德观念和价值尺度相悖的。如果说,明代李贽提出了‘勿高视一切圣人为’是那个时代的精神所在,那么李渔正是一位敢于把这一要求付之行动的人物。

3、”[1]“李渔是一位带有强烈启蒙思想的艺术家。他的哲学意识的基本点,实际上就是对神学化了的儒学,亦即宋明理学的反拨。正是在这一点上李渔继承和发展的恰恰是明末狂飙突起时代以李贽、汤显祖为代表的反传统的浪漫主义精神。”[1]因此,李渔虽为文学家、戏剧理论家和美学家,所著颇丰,但并无当时正统儒家文人的酸腐气及“满口仁义道德”之感,由此也就可以看出李渔何以会写就《闲情偶寄》一书,且颇受赞誉、影响深远。《闲情偶寄》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8部,共234个小题,所述涉及戏曲理论、饮食、营造、

4、园艺等诸多方面。该书切合实用,且颇多生活情趣,有感于此,林语堂曾在《吾国与吾民》中将此书誉为“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通览此书,并无正统儒学的陈腐言论,而是“或假草木昆虫之微、或借活命养生之大以寓之者,即所谓正告不足,旁引曲譬则有余也”[2]6,可见此书意在寓“庄论”于“闲情”,即“名曰《闲情偶寄》者,虑人目为庄论而避之也”(《词曲部》)[2]6。故此书合生活性、实用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为李渔从自我审美情趣出发,通过生活日用以陶情养性与自我实现之作。本书8部中多处论及李渔的工艺美学思想及具体的工艺

5、制作、安排,其中以居室部与器玩部所述最多,所论对后世影响颇大。1.“正人心”李渔在(《凡例七则·四期三戒》)中指出:“风俗之靡,犹于人心之坏,正俗必先正心。”[2]6针对当时奢靡的社会风气,他认为风俗的奢靡是因为人心的败坏,要正风俗首先要正人心,希望通过别人的研读来达到教化民众的目标。可见李渔的用心之良苦,这也是他自己对此书自视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如何达此目的?李渔指出,非正经说教,而应通过“情文之变”进行,即“从来游戏神通,尽出文人之手。或寄情草木,或托兴昆虫,无口而使之言,无知识情欲而使之悲欢离

6、合,总以极文情之变,而使我胸中磊块唾出殆尽而后已”(《香草亭传奇序》)[3]。李渔是从自己的审美趣味出发来看待工艺的,同时在工艺思想中又加上了教育的功能,以此来教化民众。2.“物惟求新”李渔认为:“人惟求旧,物惟求新。”(《词曲部》)[2]18即工艺创作应力避旧有法则,追求独创。因此,针对当时工艺制作和园林建筑的复古之风,李渔提出了批判:“谓其立户开窗,安廊置阁,事事皆仿名园,纤毫不谬。噫,陋矣!以构造园亭之胜事,上之不能自出手眼,如标新创异之文人;下之至不能换尾移头,学套腐为新之庸笔,尚嚣嚣以鸣得意,

7、何其自处之卑哉!”(《词曲部》)[2]167-168“只将原有之物,加以举手之劳,即可变无益而有裨。昔人点铁成金,所点者不必是铁,所成者亦未必皆金,但能使不值钱者变而值钱,即是神仙妙术矣。”(《居室部》)[2]237在此,李渔认为工艺创作应突破传统,且强调了人在工艺创新中的核心作用,这比传统工艺思想进步许多,对于当下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需要注意的是,李渔主张的创新是有节制的,不能因为求新而奢靡无度。“土木之事,最忌奢靡15。匪特庶民之家当崇俭朴,即王公大人亦当以此为尚。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

8、,不贵纤巧烂漫。”(《居室部》)[2]168可见李渔是主张艺术的巧思与功能相结合,而那些“纤巧烂漫”的东西,都是图有其表而没有实质用途的。因此,李渔强调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以实用为美。这在当时有实际意义,并且就是在工艺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具有教育意义。3.重“机趣”李渔将词曲、文学与工艺思想融会贯通,互为利用、互为补充。在工艺创作上,李渔主张“重机趣”、“贵自然”,“机趣”的概念就是源于其对词曲的论述,“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