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诫子书 (3)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诫子书 (3)

ID:41068521

大小:1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诫子书 (3)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诫子书 (3)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诫子书 (3)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诫子书 (3)_第4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诫子书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6课.诫子书一、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二、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三、教法、学法设想: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在教学中要达成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首要方法就是以“读”贯穿课堂始终:听读,朗读,跟读,

2、默读……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然后猜读、精读、研读、品读,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问鼎逐鹿。请问,你最喜欢哪位英雄?为什么?“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

3、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二)初读,读熟课文:1、解题和介绍作者:《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卧龙先生。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作为一代历史伟人,他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

4、风亮节及道德文章,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为后世楷模。2、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2)注意词句停顿。3、学生自由朗读,互读。4、指定一名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5、学生自由散读。6、学生齐读。(三)精读,疏通文意:1、自主学习: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3、全班交流总结并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子,翻译全文:A、词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明志…以致远…;广才;励精;治

5、性;驰;去;非志无以成学…遂成枯落B、句子:a、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四)多读成诵,并课堂检查(五)作业:背诵全文第二课时(一)、故事引入: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

6、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二)、研读,赏析文章:1、探究:(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也要立志勤学

7、,家书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2)“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3)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淡泊、立志、学习、惜时。其原句分别用来强调其重要性,找出这几个句子,再次加以品读。(学生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

8、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A、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C、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强调:要成才必须惜时学习,而志是惜时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4)朗读,积累词句: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说明:这是一道开放性题,是要求学生在上一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课文中有所领悟,有所借鉴,在品德培养、学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