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ID:41068972

大小:15.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_第3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诫子书》教学设计谯城区谯东中心中学刘振龙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古代家书的的有关情况。2、熟读成诵3、积累文学常识和文言词汇4、理解文章内涵,把握父对子地殷殷深情学习过程:导入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三顾频烦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自主学习1.《诫子书》选自,作者,字,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我们以前学过他感人肺腑的课文《》,陆游对这篇千古传诵的表文曾称赞道:,。2.给粗体

2、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夫君子之行()澹泊()淫慢()则不能lì()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遂成枯落()悲守穷lú()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①夫君子之行   ②非澹泊无以明志③非宁静无以致远④非志无以成学⑤淫慢则不能励精⑥险躁则不能治性 ⑦年与时驰⑧遂成枯落⑨悲守穷庐4.背诵默写夫君子之行,,。非澹泊无以明志,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淫慢则不能励精,。,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二、精读文章,疏通文意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熟读成诵。划分节凑,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

3、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师生讨论交流,解决疑难句子1、齐背文章三、合作探究1、解题2、指名背诵,听读、赏析探究①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②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要有志,二要淡泊宁静。这就是“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完整意义。这就是诸葛亮的治学之道。③“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

4、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四、名句赏析(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是逻辑学中“双重否定”的句式,否定之否定便是肯定,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淡泊”、“宁静”,看起来是不想有所作为,但现在“不为”正是为了将来“有所为”。 “淡泊”、“宁静”正是韬光养晦、卧薪尝胆的阶段,等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

5、,轰轰烈烈干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更加有所为。 “淡泊”与“宁静”,不是消极颓废的无奈感伤,而是以“明志”与“致远”为终极目标和远大理想的、真正有志者的无声誓言,是积极向上和进取的,是催人奋进的。          “淡泊”与“宁静”,不是消极地逃避现实,而是志在修身,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倡导的,“无为”的结果是“无不为”。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虽只寥寥八字,却被诸葛亮钟爱一生,而且贯穿诸葛亮一生,成为他的精神的集中体现。宁静与淡泊其实是同一种境界,宁静

6、之态也是一种美,像林黛玉:“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行动时仍如弱柳界,宁静是一盏灯,只有在宁静中思索才能照亮和清除心灵的污秽。南北朝有个僧人叫神秀的主张人要时常清扫心灵,作诗云:身如菩提树,心如明净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其实心灵如住室,想保持长久的洁净就要时时清扫。只有在宁静中,才能静下心来,反省、清理心灵的尘埃与污浊,而对诱惑、名利之累,如何让自己的心时时保持如水般清净?心灵宁静了,自然一切都和谐美好,海阔天空。淡泊宁静不是弱者面对现实无能为力的逃避,更不是愤世嫉俗者的孤芳自赏,而是一种

7、成熟的、和谐的、积极的心态。浮华尘世中充斥着太多的欲望和诱惑,欲望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不妨偶尔为自己疲惫焦躁的心灵斟一杯清香的淡茶。天晴的时候到小园香径中去走走,体味一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然;或者在难得闲瑕时到山林中去看看,感受一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快清朗;或者干脆静寞于窗前,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五、课堂练习1、请写出一个人们陈赞诸葛亮高风亮节的成语。2、.近人游俊曾写过一副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你知道其中的“两表”“三顾”“一对”分别是指什么呢?两表:三

8、顾:一对: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示例】三顾:三顾茅庐六出:东和:收二川:七擒:北拒:排八阵:六、谈感受,说启发1、从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2、积累与文章相关的名言警句。七、作业1、背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