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3)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3)

ID:41068581

大小:15.5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3)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3)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3)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3)_第4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诫子书》教学设计红寺堡区第三中学李英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3、引导学生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俭以养德”与“静”的关系。教法、学法设想:1、探究式学习方法。设计问题,分组讨论。2、置换法。针对文章的精彩之处,用换句的方法品味咀嚼。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两句话(教师讲出处)2、板书课题《诫子书》(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学生以自己喜

2、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注意停顿。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注:(1)生字;(2)停顿:(3)集体朗读课文。3、出示无标点的课文(指名读)三、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运用猜读法、联想法(联系现代汉语)迁移运用法(联系已学过的古文知识),学生自主译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学生学习时,教师巡回,及时给予指导。2、质疑问难。这一环节由学生自由提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放手给他们。解决不了的,教师给予点拨。注意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3、师强调重点词;生译全文。先找生通

3、译全文,再同桌间口译。在本环节中,要求学生译文的语言,除了达到文通字顺外,也要力求文字优美。(如: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为:年华随时光消失,意志随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穷房子,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四、读课文,研读赏析(本环节,教师以一系列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2、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理想的人才

4、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五、拓展积累。1、学生背诵课文。提醒学生:注意一句话一句话地背,要注意句间停顿,开始时,要慢背,心里装着现代文,嘴里说着古文。2、谈感受,

5、说启发。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1)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确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六、布置作业1、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或典故。2、背默课文。板书设计诫------→淡泊-------→培养厚子------→立志--------→品←------→望书--

6、----→惜时--------→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