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ID:41913452

大小:6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04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3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4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二年级上册数与代数参考肖栋坡老师的书,最新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分析长度单位(第一单元)厘米、米和线段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及白主探究,理解使用统一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及线段的长度,并会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1、统-长度单位vA尸、/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例题分析:例题1介绍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接着让师生量课桌的长度,提出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明口测量

2、的基本思想是用单位量。2、认识厘米用厘米量米认识尺子,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止确的测量物体(整厘米),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例题分析:例题2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在尺上找出1厘米、介绍表示厘米的符号。通过这些直观感受和符号表示来建立1厘米的表象。例题3测量长度,通过测量纸条的长度,告诉学生测量的方法。做一做测量铅笔的长度,巩固知识。例题4通过探索操作引入,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先用直尺再用米尺,形成对比,向学生介绍测量较长的物体时

3、通常用米作单位。例题5直接观察米尺,得出1米等于100厘米的结论。3、认识线段例题分析:例题6寻找生活原型来直观感受线段,用一段线向学生介绍线段的概念。用文字和图示的方法介绍黑板的边、课桌的边、书的边都能看作线段。例题7画线段,借助直尺画出3厘米的线段,向学生说明画线段的方法。4、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经验,巩I占I所建立的厘米和米的表象。例题分析:例题8由旗杆图导入,通过假设推理、估测和反证来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练习一第1题给出标准,建立表象,第3题方法多样,实测、估算,第6题初步感受平面图形的特征,积累活动经验,

4、第9题事物估测。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二单元)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计算必须达到正确、迅速,是小学牛需要掌握的基木技能之一。重视“笔算计算法则”的概括与呈现。1、100以内的加法(1)不进位加理解相同数位上才能相加的道理,探索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例题循序渐进,使学生结合具体问题、逐步的理解竖式的写法、竖式计算的算理与算法。例题分析:例题1竖式写法,突出对位要求。从摆小棒开始,以单根的小棒和单根的小棒

5、放在一起使学生明确竖式计算中个位和个位对齐的道理。例题2相同数位对齐,不强求从个位加起。摆小棒时,以整捆的小棒和整捆的小棒摆在一起,单根的小棒和单根的小棒摆放在一起,继续使学生明确在竖式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并使学生初步感受“用竖式计算吋应从个位加起”。(2)进位加通过交流合作,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选择合理的算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例题分析:例题3以摆小棒的形式使学生明确在进位加法中“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道理。2、100以内的减法通过奥运会的金牌榜,对学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不退位减鼓励学

6、牛进行算法上的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例题分析:例题1列竖式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算法要点。(2)退位减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并明白它的算理。能运用竖式计算(3)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使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牛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4画图理解数量关系,渗透线段图思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止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进行计算习惯。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1)连加、连减例题分析:

7、例题1由摘南瓜图为情景导入,提出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的问题,让学生学会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例题2向学生展示可以先算一共运走了多少南瓜,再用总数去减加减混合运算。(2)加减混合例题分析:例题3由上下车的情景导入,让学生学会列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例题4脱离实物,直接让学生计算带小括号的就挨肩混合运算,抽象程度加大。练习五第12题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第14题考验推理能力。(3)用数学例题分析:例题5题目中连续两问,为两步计算做铺垫。选择美术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为例子,解决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给出解题思路的引导。4、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进一

8、步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话框中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表内乘法(一)(第四单元)1>乘法的初步认识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吋,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