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案

ID:42827484

大小:25.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案_第1页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案_第2页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凤州中学八年级语文导案主备人:柳红桔审核:使用时间:【课题】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要认识到作者发出的强烈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教学重点】1、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2、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3、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哪些教训。【教学难点】1.运用概括提要的方

2、式理清行文思路;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从神秘的罗布泊说起: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事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

3、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出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无损,水、汽油都非常充足。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简介罗布泊: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面,若羌县北部,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呈葫芦形,公元四世纪时面积为2万平方公里,1941年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到1972罗布湖干涸时仅为450平方公里。罗布泊

4、原本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荒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2、题解:“泊”,三点水,罗布泊与水有关。“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消逝”,消失。“逝”,含惋惜之意。仙湖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遗憾、难过、悲痛的。3二、预习检测:1、读准下列字音:罗布泊(   )  栖(   )息   干涸(   )    吞噬(   )    裸露(   )   萧瑟(   )和煦(   )    戈(   )壁滩2、解释词语:萧瑟:干涸:吞噬:裸露:沧海桑田:3、体裁知识:本

5、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和抒情性。三、自主学习:1、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①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充满生机广阔美丽环境怡人生命绿洲)②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死寂的荒漠)2、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段,和同桌交流一下看法。3、结合图片,直观感知罗布泊过去的美丽和今天景象的恐怖。四、合作探究:1、结合课文相关内容,说一说造成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四盲”,致使塔里木河下游河道干涸、罗

6、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2、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造成的悲剧而痛惜。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3、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对比手法——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

7、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这里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连用四个“盲目”3,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直接抒情——例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

8、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