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鉴赏

初中诗歌鉴赏

ID:42909261

大小:8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3

初中诗歌鉴赏_第1页
初中诗歌鉴赏_第2页
初中诗歌鉴赏_第3页
初中诗歌鉴赏_第4页
初中诗歌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诗歌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阅读一、考点、热点回顾1••练字品析2•内容理解3・描绘画面4•情感体味5•主旨领悟6•形象感知7•景物描写8•意境欣赏9.名句欣赏10•表达赏析11•典故溯源12•综合评价二、典型例题古诗词鉴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晶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它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应引起我们继续关注。近两年的中考考纲要求考生能做到:理解鉴赏诗句内容及衣达效果;感知诗词曲中的艺术形象;理解诗词曲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晶析诗词曲凝练、形彖的语言;善于展开联想、想彖的翅膀,体会作者的意味。(-)题型特点:1.所选的古诗词以课木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所以难度不人。所涉及的多是人之常情,如

2、:思乡怀人、忧国伤时、建功报国、热爱口然等。2.试题切入角度小,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前提。常考的知识点有:①品味诗词曲屮的形象性、凝练的语言,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和作用;②分析亜点语句,或一语双关,或含义深刻,或蕴含哲理,赏析其含义及表达作用;③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揭示的补会问题;④整体感知诗词曲的写作内容。为此,我们平时诵读古诗词时要善于作一些理解分析。3.常见考查方式:乞观题,如:选择、判断正误等题th主观题,如填空、诗句欣赏、评析、迁移运川等。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对古诗词曲的赏析主要以主观题型为主。中考诗词鉴赏的主要题型为:炼字品析,内容理解,描绘画而,情感体味,主旨领悟,形象感知,景

3、物描写,意境欣赏,名句鉴赏,表达赏析,典故溯源,综合评价。1.炼字品析。炼字品析,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字川得妙,妙在何处”。例]:(2009•浙江台州)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注释】①陂(bei):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炼字品析题,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细致、精微地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这类题1=1,可以采用比较鉴赏法。第一步,理解所炼Z字的字血意思,确定它的词性及

4、意思。如例一的“乱”,字面意思是“杂乱”“纷乱”,兼有动词、形容词的词性。第二步,推想炼出“妙字”之前的“平字”,可能是什么。如例--,可能最初是“花开红树数莺啼”,第三步,比较推敲、提炼后的“妙字”比推想出的“平字”在情、态、韵等方血多了一些什么。因为古诗词炼字多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上做文章,所以,我们思考时,也应多从动词的动静、拟人效果,从形容词的修饰性、色彩感,从数量词的夸张效果,从虚词的表情达意功能等角度切入。如例一,如果用“数”,只说明春天红林深处黄莺不止一只。而用“乱”,则既具动感,让人眼前仿佛有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又闻声音,耳中仿佛听到红林深处传

5、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朱自清《春》中“成千成白的蜜蜂嗡嗡地闹着”,“闹”字与此处的“乱”字有异曲同工之妙。)1.内容理解。内容理解,就是理解诗旬所叙何事、所咏何人、所写何景等,有时也要求考生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简单的推断、概插、分析、探究等。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个词,指的是什么”“某个词,包含哪些含义”或“写出某句诗的大意”等。例1:(2009•江苏宿迁)(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赏析古诗词,内容理解是前捉,只有先弄懂诗词所写的基本内容,才能进而

6、想彖其画面,体味其情感,感知其形彖,领悟其主旨,才能进一步踏入'市美的妙境。理解,是赏析的前提和基础。内容理解,先要扫清字词障碍,这是第一关。中考古诗词考查,虽然一般不会像文言文那样直接考字词释义,但题目里其实暗含这样的要求。譬如例一,“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考场上答题时,可先推想词典里“望”的义项,应该有四项:(1)向远处看,如眺望;(2)心中所愿,如盼望、期望;(3)拜访,如看望、探望;(4)有名的,人所敬仰的,如望族、声望。然后通读全诗,从整体上去理解。第一、二两联,主要是写景,其实也就是写作者眼中所见,他望到了什么呢?他望到的是山河破碎,春天的凄凉景彖。第三

7、、四两联,写作者内心的想法以及表现在行动上的细节,从这里我们可以读出他心中的期盼: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女定。如此我们就知道了春架的“望”,既是写作者眼中所见,也是写作者心中所愿,有“望见”和“期望”两层含义。有时仅仅从字血上去理解还远远不够,还得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如例二,如果是I比俗追逐富贵之人,都再欢热闹,希望自C家门庭若市。倘“无车马喧”,门庭冷落,难免孤独与寂寞。但陶渊明是一位隐士,他不愿与世俗同流,一心归隐R1园,就是为了实践口己''淡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