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管理概论第7章中国奢侈品市场概论

奢侈品管理概论第7章中国奢侈品市场概论

ID:42911298

大小:1.25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9-25

奢侈品管理概论第7章中国奢侈品市场概论_第1页
奢侈品管理概论第7章中国奢侈品市场概论_第2页
奢侈品管理概论第7章中国奢侈品市场概论_第3页
奢侈品管理概论第7章中国奢侈品市场概论_第4页
奢侈品管理概论第7章中国奢侈品市场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奢侈品管理概论第7章中国奢侈品市场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中国奢侈品市场概论学习目标1.了解奢侈品的中国消费市场规模,以及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特点。2.掌握中国奢侈品消费人群的规模、分类、特点以及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第一节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一、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规模高盛预测,中国在2015年将登上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巅峰。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在未来四年中,中国奢侈品消费需求将达到每年约25%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08年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9%;在2015年将占29%,并超过日本的28%。届时,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将与日本的奢侈品消费者抗衡。目前日本在奢侈品行业的消费大约为总销售额的41%

2、,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二、奢侈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二)20世纪90年代(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进入中国的第一个奢侈品品牌大家并不陌生,那就是著名法国著名服装服饰品牌——皮尔·卡丹(PierreCardin)。1979年,皮尔·卡丹在中国举办了第一场时装秀,成为中国人知道的第一个西方奢侈品牌。也可以说,它曾经影响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消费者。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际著名品牌出现在中国服装市场上,如法国鳄鱼(Lacoste)、美国花花公子(PLAYBOY)等引领了中国消费者购买国际服饰品牌的热潮。

3、然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的这些国际品牌,如今已很难称之为奢侈品品牌。在中国,他们遇到了最大的困扰——仿冒品。也正是如此,品牌的形象受到巨大损害,如今,相比于路易·威登、香奈儿、阿玛尼等奢侈品品牌来说,他们显得过时与陈旧。(二)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国际奢侈品牌纷纷进入中国。1990年,著名珠宝品牌卡地亚在中国1990年在北京王府饭店开设了第一家店,成为90年代首家进入中国的顶级奢侈品牌。1991年,杰尼亚进入中国,1992年,路易·威登在北京王府饭店开设了第一家直营店,迄今为止,LV在中国一线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全国共

4、有29家门店,其中包括5家旗舰店和24家专卖店。1993年是许多奢侈品牌进入中国的一年,诸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兰蔻、雅诗兰黛、倩碧、香奈儿等。在1993年,香奈儿No.5成为中国女性消费者竞相追求的时尚品。1994年,著名男装品牌胡戈·波士(HugoBoss)进入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叶,阿玛尼、爱玛仕等品牌也不甘落后,纷纷来到中国开店。(三)21世纪初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大奢侈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尝试在中国市场上挖到属于自己的那桶金。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在21世纪初,各大奢侈品企业开始进入了收获期。中国这个新兴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为他们带来

5、了丰厚了利润。即使在2008年至2009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时,各大品牌在中国的销量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的人甚至把中国市场比作奢侈品牌在经济危机下的“避难所”。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的主要奢侈品牌第二节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特点一、消费者及消费动机分类VigneronFranckandLesterW.Johnson在对西方奢侈品消费者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时,他将消费者行为分为两类:(1)人际间的影响;(2)个人自我的影响。西方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结构二、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特殊性(一)中国奢侈品消费迅速增长(二)非理性化的奢侈品消费形态中国消费者消费

6、动机结构三、在消费支出中,“入不敷出”是普遍现象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面子始终是人们生活的第一追求,炫耀心理是很多凡人无法逾越的栅栏,为了能够用名牌彰显身份地位,很多消费者即使是“勒紧腰带吃咸菜,也要出门穿名牌”,要把面子做足了,奢侈品消费者不再只是处于社会金字塔顶端的极端人群,更多中间力量已经加入奢侈品消费行列,而且中间力量总体消费力远远超过极端人群,同时也造成了“透支”在中国奢侈品消费品市场的存在。在国外,消费者平均用其财富的4%来购买奢侈品,在中国,被称为“月光族”、“负翁”的消费群体,为了购买高价格的奢侈品,不惜花光自己的积蓄,属于非理性消

7、费。四、奢侈品的消费内容比较集中化作为高端化妆品、香水的主要目标受众,高级白领阶层奢侈品消费动机主要来源于炫耀性动机和自我赠礼。所谓炫耀性动机,消费目的主要是为了炫耀,而不在正常的消费需求范围内。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1899)中提出,奢侈品产生源自炫耀性消费,奢侈品发展又促进了炫耀性动机不断发展。出于炫耀性动机的消费,商品是被作为非必需品消费的,只有当消费者满足了必需的消费之外,才会考虑炫耀性消费。因此,这类消费对经济因素的变动非常敏感,当人们出于炫耀性动机购买奢侈品时,消费者对奢侈品的价格是非常敏感的,换言之,其需求价格弹性大。五

8、、海外旅游购物盛行由于人们消费的心理属于炫耀式消费,奢侈品企业常常选择昂贵的商业地段来开店,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丰富的象征意义,而且还成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