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精品导学案

《满井游记》精品导学案

ID:42963606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满井游记》精品导学案_第1页
《满井游记》精品导学案_第2页
《满井游记》精品导学案_第3页
《满井游记》精品导学案_第4页
《满井游记》精品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满井游记》精品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发展性阅读导学案(第六单元第26课)备课时间____周星期_____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___周星期___需课时课题满井游记阅读评价组别组长组员班级评价教师评价12345678展示次数终结评价展示质量一、阅读目标1.疏通课文大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2.学习作者善于运用贴切而新奇的比喻写景的技巧。二、目标链接要把所写的景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画面变得清晰,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就要紧紧抓住富有特征的具体景物。而运用贴切精妙的比喻,能使事物的特征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平易化、通俗化,

2、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准确精练、鲜明生动,让人回味无穷,进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借景抒感,谕示读者以人生哲理。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如写水为“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明如画。比喻的表现方法虽然很常见,但袁宏道运用起来自有他的新奇之处。在这篇游记中

3、,比喻大多是用来写景的,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这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把景物拟人化,是袁宏道常用的写景方法。三、阅读过程作家及作品常识梳理(导入语):1.作者简介袁宏道:明代文学家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明代“公安派”领导人物。文学是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2.写作背景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

4、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一)结合“十注”带疑初读(25)分钟环节要求:细读默想用心十注整体感悟卒章反刍教学过程设计1.结合“十注”和注释初读课文后,在小组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分工、自学、传递、整合、表述)探究下面的问题,形成小组解读结果。(1)解释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燕地寒()_________花朝节()_________飞沙走lì()_________偕()数友______________土gāo()微润___________________

5、脱笼之hú()____________________娟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倩()女之huì面_________________茗、lěi、jiǎn()_______________汗出浃背()_______________浅liè()________jìhuán()______曝沙之鸟_____________呷()浪之鳞___________堕()事_____________潇然____________________恶()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

6、列句子。①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②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③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7、          2.课文整体感知探究分小组按“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探究下面问题后,自由展示结果,其他组自由矫正评价,教师作随机的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阅读潜力的学习小组(员)。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从全文来看,有何作用?                                                                (2)找出文中准确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                                             

8、                    (3)找出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并说说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渗透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1)描写了京城早春时节“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的景象。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