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古诗二首(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3.1古诗二首(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ID:43058054

大小:116.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5

3.1古诗二首(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1页
3.1古诗二首(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2页
3.1古诗二首(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3页
3.1古诗二首(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4页
资源描述:

《3.1古诗二首(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1古诗二首(教案)

2、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目标】[来源]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庐”,会写两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两首诗。二、过程与方法科网]探究交流诗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两首诗的大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白全面、正确看待事物,必须站在一定角度的道理。【教学重点】朗读背诵两首诗,理解诗的大意。【教学难点】体会“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两句诗中蕴涵的哲理。【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1.复习:同学们学过王安石和苏

3、轼的哪些诗?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一背,课件出示几首学过的古诗。2.引入: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二位诗人的两首诗《登飞来峰》和《题西林壁》。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介绍诗人。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

4、书法家、画家。2.初读古诗。(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3.自读汇报。(1)同桌互读古诗,互相评价。再指几名同学全班朗读,集体交流。(2)理解词语。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闻说:听说。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三、精读领悟1.学习《登飞来峰》。(1)创作背景: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

5、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2)解题:让学生谈一谈对飞来峰的了解,课件出示补充。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3)理解诗句意思。小组内先交流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相互补充。小组指汇报诗句意思。“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在这句诗中诗人运用什么修辞方法?(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目的是什么

6、?(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师过渡: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4)明理小组内,读一读“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讨论:这句诗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情怀?(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告诉我们: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5)课件播放视频《登飞来峰》,感悟全诗、体会情感。2.学习《题西林壁》(1)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

7、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2)解题: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3)朗读感悟课件播放视频《题西林壁》朗读。指名朗读,集体交流。思考交流:诗人都从哪些角度观看了庐山,看到的景色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说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看山总不同。”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

8、,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诗人即景说理是哪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4)明理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体会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此诗反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说明“局中人常常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就是由于受到认识条件限制的缘故。”四、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随着诗人领略了“飞来峰”和“庐山”的美丽景色,而且还明白了“客观看待事物”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哲理。五、课堂练习解释诗句意思:不畏浮云遮望

9、眼,自缘身在最高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