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课件-§6 脂类营养

动物营养学课件-§6 脂类营养

ID:43208351

大小:446.5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9-10-02

动物营养学课件-§6 脂类营养_第1页
动物营养学课件-§6 脂类营养_第2页
动物营养学课件-§6 脂类营养_第3页
动物营养学课件-§6 脂类营养_第4页
动物营养学课件-§6 脂类营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物营养学课件-§6 脂类营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脂类的营养动物营养学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6.1脂类化学及其作用§6.2脂类的消化、吸收和代谢§6.3必需脂肪酸2021/7/17§6.1脂类化学及其作用脂类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的能溶于乙醚的所有物质,包括真脂肪和类脂质。类脂质包括有游离脂肪酸、磷脂、糖脂、脂蛋白、固醇类、类胡萝卜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等。2021/7/17脂类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的能溶于乙醚的所有物质,包括真脂肪和类脂质。类脂质包括有游离脂肪酸、磷脂、糖脂、脂蛋白、固醇类、类胡萝卜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等。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脂

2、类的分类方法较多,下面按其化学结构特点分类单纯脂类包括甘油三酯和蜡质复合脂糖脂、磷脂、脂蛋白萜类、类固醇及其衍生物等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一、脂肪的组成与性质(一)脂肪酸的分类与组成除微生物界可见有碳原子为奇数呈分枝结构的脂肪酸外,其它多呈偶数碳原子结构的直链脂肪酸。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lyunsaturatedfattyacid,PUFA)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十八或十八碳以上的脂肪酸。表示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位置的方法:①△编号系统自羧基端

3、碳原子开始计数,如△9,12C18:2②ω编号系统自末端甲基开始计数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几种常见脂肪的脂肪酸成分与理化常数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二)脂肪的主要性质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1.脂肪的水解特性与皂化价皂化反应C3H5(OOCR)3+3NaOH→C3H3(OH)3+3R.COONa皂化1克脂肪所需KOH的毫克数称为该脂肪的皂化价。某油脂如皂化价高,说明组成该油脂的脂肪酸碳链较短;反之油脂如皂化价低,表明该油脂的脂肪酸碳链较长。2021/7/17动物营养学——

4、田科雄2.不饱和脂肪酸的加成反应加成反应不饱和键中的π键断裂,与试剂的两个原子或基团结合的反应氢化作用在镍、铂等催化剂或酶的作用下,不饱和脂肪酸可与氢进行加成,即脂肪酸分子中的双键碳原子可以得到氢而转变成饱和脂肪酸的过程。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脂肪饱和程度的测定与表示碘价即100克脂肪或脂肪酸所能化合碘的克数。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3.脂肪的氧化酸败概念脂肪在贮藏过程中,受到有氧气的条件下自发地发生氧化,或微生物、酶等的作用下氧化,生成过氧化物,并进一步氧化成低级的醛、酮、酸等化合物,

5、同时出现异味的现象称为脂肪氧化酸败。分自动氧化和微生物氧化两种情况。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脂肪氧化酸败的测定油脂氧化酸败的程度可用酸价来表示。酸价是指用以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毫克数。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氧化酸败油脂及对动物的影响油脂酸败产生不适宜的气味,引起动物采食量下降;破坏饲粮中的维生素;动物胃肠道发炎或引起消化紊乱;氧化的油脂是致鱼的瘦背病的重要原因。一般酸价大于6的油脂不能饲喂动物。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二、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脂类的供能与蓄能作

6、用脂类是构成动物体组织和畜产品的重要成分脂类作为溶剂对脂溶性营养素和脂溶性物质的消化吸收极为重要提供必需脂肪酸脂类在动物营养生理中的其他作用(如皮脂、水禽羽毛、皮下脂肪保温、胆固醇对性激素、胆酸和脱皮素等形成的重要作用)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1)作为脂溶性营养素的溶剂脂类在动物营养生理中的其他作用鸡日粮含脂0.07%时,胡萝卜素吸收率仅20%,而含脂4%的时候,胡萝卜素吸收率提高到60%。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6.2脂类的消化、吸收和代谢一、单胃动物消化、吸收脂肪胰脂酶胆汁甘油一脂

7、+2脂肪酸甘油+3脂肪酸猪禽脂类吸收的主要部位是空肠。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肠肝循环:胆汁在帮助脂肪消化吸收后再回到食糜,进入回肠末端,重吸收入血通过门脉入肝,再入胆中贮存,最后释放入十二指肠,叫肠肝循环,每分子胆汁每天循环约10次。肠肝循环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表鸡对几种油脂的消化率(%)3-4周龄8周龄以上大豆油9696玉米油9495猪油9293牛油7076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表家禽日粮添加豆油对牛脂肪消化率和ME的影响消化率,%ME,MJ/kg牛脂7529.50

8、牛脂+50g豆油/kg8633.81牛脂+100g豆油/kg9336.56牛脂+200g豆油/kg9436.992021/7/17动物营养学——田科雄单胃动物对不同的脂肪或脂肪酸的消化吸收率是有差异的,一般有如下规律:与脂肪酸链的长度有关,通常短链脂肪酸吸收率较高。与脂肪酸的双键数目有关,一般以不饱和程度高的FA吸收率较高。与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