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公交无线报站系统(移动端)【文献综述】

智能公交无线报站系统(移动端)【文献综述】

ID:441651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2

上传者:U-944
智能公交无线报站系统(移动端)【文献综述】_第1页
智能公交无线报站系统(移动端)【文献综述】_第2页
智能公交无线报站系统(移动端)【文献综述】_第3页
智能公交无线报站系统(移动端)【文献综述】_第4页
智能公交无线报站系统(移动端)【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智能公交无线报站系统(移动端)【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电子信息工程智能公交无线报站系统(移动端)前言公交车的发展历史距今已有180多年了。早在1831年,英国人沃尔特·汉考克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装有发动机的公共汽车开始,公交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更新。目前,国内公交车比起以前的那报站的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从最初的“闷罐头”到如今配套的空调系统;从最初的单层到现在的多层;从人工报站到半自动语音报站,从无监视系统到有监视系统,公交车向着越来越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以前的售票员喊话报站改变为如今驾驶员使用报站器手动报站,虽然使用手动报站器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因为驾驶员需要在保证安全驾驶的前提下进行手动报站,往往需要在车子进出站的同时进行人工操作,由于这两个时间点往往是路面情况最复杂的时刻,经常会出现错报、漏报的现象。而且让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进行报站,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公共交通问题显得日益重要,现在的交通系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现有的智能自动化系统大都用于私家车与商业运营车,在公交车辆尚未成功地应用,试用品也只是在某些城市开通,并为驾驶员和乘客们考虑较小,在一些功能上还有待完善,所以暂时并没有普及市场,但是公交依然还是广大使命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如何更好地发展与管理城市公交,实现其社会效益最优化,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公交企业管理水平、减少政府补贴,成为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现有公共交通的运行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发挥的潜力,把握公交总体发展水平,可以为公交进一步发展提供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依据,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管理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主题1.总设计思路本论文的目的就是利用STC89C58单片机、ISD1720系统语音芯片、OCMJ12232C_1液晶模块以及GPS和GSM无线数据收发模块来实现全自动语音报站系统必要的功能。4 论文正文主体部分首先介绍GPS的定位原理和基础,介绍GPS定位的优点,GPS的组成,GPS的一些弊端以及主要误差来源。其次介绍一些GPS其他方面的应用,突出其优越性和以后的前景。然后分别来介绍本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详细的介绍各个模块的构成和特性。从设备的选择和功能上来阐述它们的优越性。重点介绍单片机模块,LCD显示模块,语音模块,GPS和GSM模块这四个模块。2.GPS公交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公交车报站系统的设计是近年来的热点课题。GPS卫星定位语音报站系统不仅具有定位精度高、自动预报、播报等特点,还能给驾驶员限速行驶的提示,能有效的提高公交的服务质量和安全系数。在公交上安装GPS定位系统和GSM收发系统后使公交总体发展水平更进一步了。某种程度上对于市民和道路监管部门都有一定的益处,使其社会效益达到最优化。同时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GPS随时随地知道公交车所处的位置以及航线和速度,并可通过GSM短信方式传输数据,实现公交调度与站点进行联系,大大提高了公交管理水平。虽然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道路和某些高速公路装备有部分检测线圈、闭路电视等交通监视设施,但由于种种原因,所发生的交通拥挤和突发交通事件基本上是依靠人工方式发现的,人力、物力消耗大,效果有限。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建立了交通指挥中心,引进了多种国外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立了违章监视系统,但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的1发现仍然依靠报警电话、交警、闭路电视等人工手段。综上所述,现阶段大力支持研究智能化公交系统项目,发展城市智能化交通,将是未来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我国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3.硬件的设计思路硬件部分主要由主控芯片模块,语音模块,无线收发模块,LCD显示模块四大部分组成。这四部分缺一不可,尤其是无线收发模块,这块才是智能公交报站系统的主导。(1)主控芯片模块主控芯片为STC89C58单片机,单片机体积小,重量轻。它具有高效性,资源占用率低等特点。目前51单片机的使用非常广泛,使用C语言编程可以实现非常的功能。(2)语音模块ISD1720语音芯片华邦公司推出的单片优质语音录放电路,该芯片提供多项新功能,包括内置专利的多信息管理系统,双运作模式以及可定制的信息操作指示音效。芯片内包含自动增益控制、麦克风前置扩大器、扬声器驱动线路、振荡器与内存等的全方位整合系统功能。(3)无线收发模块4 无线收发模块主要由GPS和GSM组成,利用GPS实现车辆的定位,通过端口把定位数据传输到主控芯片,再由主控芯片通过端口以GSM短信方式传输数据到站,实现公交调度与站点进行联系。GPS由于定位精度高,范围广等特点被用于多领域,深受好评。(4)LCD显示模块OCMJ12232C_1该模块是C系列中的一种模块,存储容量大。主要实现公交下一站的显示。4.软件的设计思路本系统主要是由单片机控制,写入单片机可供选择的语言一般为汇编和C语言,因为C语言兼顾了多种高级语言的特点,并具有汇编的功能,所以本系统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写入主控芯片当中,利用中断来助理相关功能模块,系统的执行过程大致如下:系统依据GPS定位信息和单片机内存储的线路计算位置、报站、等功能,并由单片机控制车内的LCD显示屏进行显示,语音进行播放。小结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归纳总结,尽量使系统的设计从实用性、方便性和经济性上得到最优化。与此同时,通过从各个渠道搜集文献资料的,本人熟悉了专业文献资料查找和资料积累方法,提高了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了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智能公交服务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主要包括对智能公交技术理论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的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与研究,分析。准确的进行定位,根据车辆所处的位置进行自动报站。依据智能公交服务系统的设计原则,对整个系统的硬件结构、功能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单片机CPU为核心,针对本系统所选用的器件,研究并设计一套电路,并对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主程序,重要的模块的程序及中断程序的实现,软件设计时应比较完善的考虑。4 【参考文献】[1]安东,崔中兴,组合INS/GPS系统设计方法及其工程实现航空电子技术.1997.8-22.[2]刘斌.全日历LED数字显示屏的设计.电子技术应用.1997.3-8.[3]鲍健.单片机系统高可靠性设计.微型机与应用.1997.10-16.[4]冯相忠,高禹.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指导与实验教程(2).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2.[5]严蔚敏,吴伟明: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6[6]楼然苗,李光飞.51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M].北京:北航出版社.2003.[7]李光飞,楼然苗.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M].北京:北航出版社.2004.[8]孙燕,刘爱民.Protel99设计与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9]先锋工作室.单片机程序设计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0]陈丽华,汪孔政主编.关于参考椭球平均半径的探讨[M].测绘通报.2005.[11]赵亮,侯国锐编著.单片机C语言编程与实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2]颜世强,李树广.公交车自动报站系统的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4,17(6):60.[13]周波,冯顽童,胡建龙等.公交车自动报站系统的设计[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3):79-81.[14]孙育才.MCS—51系列单片机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4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