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最后一模试题

2018届高三语文最后一模试题

ID:45531926

大小:313.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14

上传者:U-25928
2018届高三语文最后一模试题_第1页
2018届高三语文最后一模试题_第2页
2018届高三语文最后一模试题_第3页
2018届高三语文最后一模试题_第4页
2018届高三语文最后一模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语文最后一模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18届高三语文最后一模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人以“山水”作为自然的指代,不只是一种思维的抽象,更是对于自然的诗性感知与发现。从上古至秦汉,山水或是作为神仙居所,或是作为祭拜对象,或是作为通向“道”的媒介而存在,那一时期的山水图像只是一些零散的山石、树木。而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文人官宦在道、释、玄的思想驱动下,萌发了一股强烈的重返自然的激情与热望,原本作为“自在之物”的山水因此成为一个新被发现的审美对象,成为一种凝结着生理舒适感与视觉悦目感的现实而具精神性的空间。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从此生长出山水之乐。山水也逐渐从宗教画和故事画的背景中独立出来,成为绘画主体;作为自然情愫图像表达的山水画,以山川景色为载体实现着人们皈依自然的情感诉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在洛神与曹植的身影背后描绘着树石流水、河岸远山,它们为这一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铺设了“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的自然空间。美的目光同样诱导着唐代的自然情愫。唐人富有诗人气质,他们用浓酒般的热情拥抱山水,也用唐诗般的浓情把丘壑林泉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他们敏感而多情,纵情于现实山水。青绿山水技法语言的成熟也为将这般美景描绘得绚丽多彩提供可能。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即是用江天一色、波光万重、轻舟荡漾、巉岩幽岭、松竹掩映、桃红椿绿、水榭朱栏等,烘托出日丽风清的江岸美景;而李昭道《明皇幸蜀图》所表现的本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仓皇出逃、避难入蜀的窘迫经历,但却也一定要把那蜀地山水画得群峰竞秀、山花争妍。晋唐以来观看山水的美的目光,在五代时期被注入探究自然的理性意识,及至北宋形成尚理的自然情愫。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家用现实而具体的地理样貌来表现“图真”的山水。荆浩、关仝等所代表的北派山水以石质坚凝、重岩叠嶂的北方山水为原型,描绘崇山峻岭、千岩万壑的壮美气象。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派山水,以峰峦平缓、草木繁茂的江南景色为原型,表现轻岚淡烟、平淡天真的山水意境。无论北派、南派山水画家,都借对自然的逼真描绘,来表现他们对自然带有敬意的理性思考。 元代画家在对自然的凝思中获得内在心性的独特体验,自然情愫的表达也便成为文人逸气的抒发。这种笔墨的独立性在明清山水画家手下被进一步强化,自然山水的许多生动细节就被忽略,山水图式中的笔墨就仿佛一种对于自然的情感诉说。中国山水的图像表达也就从晋唐时期的自然写实嬗变为一种自然象征,山水画所表现的自然情愫也就从晋唐时期的美的发现嬗变为一种自娱与遣怀。然而,虽历经嬗变,“天人合一”的文化感知方式却一直贯穿在中国山水画家的自然观照之中,他们视自然为知己,不仅身即山川,而且精神与之往还,他们永远“在”自然。(摘编自牛克诚《山水画:中国人自然情愫的图像表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古至秦汉时期,山水都作为神仙居所、祭拜对象、通向“道”的媒介而存在。B.中国人把山水看作审美对象,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官宦中开始的。C.唐朝山水画把山水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绚丽多彩,是因为山水技法成熟了。D.从五代到北宋,人们不再把山水当作审美的对象了,而是探究它的自然理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是总起,然后根据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分阶段阐述,条理清晰。B.文章第二段阐述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在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C.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大量的例证,阐述了不同阶段山水画发展变化的轨迹。D.文章论述元明清山水画家的继承性,为中国山水画中某种不变的精神提供论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把自然空间加入故事中,以山水来自娱与遣怀。B.《江帆楼阁图》与《明皇幸蜀图》虽然题材不同,但都充分渲染了山水之美。C.南派山水画与北派山水画表现出来的风格与南北自然山水的特点密切相关。D.中国山水画家的身体和精神都融入自然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石评梅临离北平时,许多朋友送了我不少的新书。回来后,这寂寞的山城,除了自然界的风景外,真没有可以消遣玩耍的事情,只有拿上几本爱读的书,到葡萄架下,老槐树底,小河堤上,或是花荫蝉声、楼窗晚风里去寻求好梦。书又何曾看了多少,只凝望着晚霞和流云而沉思默想;想倦了,书扔在地上,我的身体就躺在落英绿茵中了。 读倦了书,母亲已派人送冰浸的鲜艳的瓜果给我吃。亲戚家也都把他们园地中的收获,大篮小筐的馈赠我,我真成了山城中幸福的娇客。黄昏后,晚风凉爽时,我披着罗衣陪了父亲到山腰水涧去散步。想起来,这真是短短的一个美满的神仙的梦呢!有一天姑母来接我去看社戏。这正是一个清新的早晨。微雨初晴,旭日像一团火轮,我骑着小驴儿,得得得得走过了几个小村堡到了姑母家。姑母家,充满了欣喜的空气迎接着我。早餐后,来了许多穿着格子布、条儿布的村姑娘来看我,都梳着辫子,扎着鲜艳的头绳,粉白脸儿拢着玫瑰腮,更显得十分俏丽。姑母介绍时,我最喜欢梳双髻的兰篮,她既天真又活泼大方,不像别的女孩子那样怕生害羞。今天村里的妇女们,衣饰都收拾得很新鲜整洁。她们一方面偷空和姑姑姨姨们畅叙衷怀,一方面还要张罗着招待客人看戏。相比于城市中,那些辉煌华丽的舞台剧场中的阔老富翁们,拥伴侍候着的那些红粉骷髅、金钱美人,要幸福多了。这种可爱的纯真和朴素,使得她们灵魂是健康而且畅快呵!不过人生的欲望无穷,达不到的都是美满,获得的都是缺陷,彼此羡慕也彼此妒忌,这就是宛转复杂的苦痛人生吧!戏台在一块旷野地。前面那红墙高宇的就是关帝庙。这台戏,有的人说是谢神的,因为神的力量保佑了地面不曾受奉军的蹂躏。有的人说是庆祝北伐成功的,特意来慰劳前敌归来的将士们。台前悬挂着两个煤气灯,交叉着(国民党)国旗党旗,两旁还挂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对联。我和兰篮她们坐在姑母家的席棚里,很清楚地看见这简陋剧场的周围,是青山碧水、瓜田菜畦,和连绵不断翠色重重的高粱地。集聚的观众,成个月牙形。小贩的呼卖声,儿童的哭闹声,妇女们的笑语声,刺耳的锣鼓声,种种嘈杂的声音喊成一片;望去呢,是闹烘烘一团人影,缓缓移动像云拥浪堆。二点钟时候,戏开演了。咿咿呀呀,唔唔呵呵,红的进去,黑的出来,我简直莫明其妙是做什么?回头问女伴,她们一样摇头不知。我遂将视线移在台下,觉得舞台下的活动影戏,比台上的傀儡还许有趣呢!正凝视沉思时,东北角上忽然人影散动,观众们都转头向那儿看去,隐隐听见哭喊求饶的声音。这时几声尖锐的啸笛吹起。人群中又拥出许多着灰色军服的武装同志,奔向那边去了。妇女中胆小的都呼儿携女地逃遁了,大胆些的站在板凳上伸着头望;蓦然间起了极大的纷扰。 一会儿姑母家派人来接我们。我向来人打听,才知道这纷乱的原因。此地驻扎的武装同志来看戏时,无意中乡下一个农民践踏了他一足泥,这本来小得和芝麻一样大的事,但是我们的同志愤怒之余就拿出打倒的精神来了。这时看台上正坐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她听见儿子哭喊求救的声音,不顾一切由椅子上连跌带跑奔向人群,和那着灰色军装的兵,加入战团。一声啸笛后又来了许多凶恶的军士助威,不一会儿那母子已被打得鲜血淋漓,气息奄奄,这时还不知性命怎样呢!据说这类事情,一天大小总发生几项,在这里并不觉得奇怪。不过我是恍惚身临旧境一样的愤慨罢了!挤出来时,逢见一个军官气冲冲地走过去。后面随着几个着中山服的青年,认识一位姓唐的,他是国民党县党部的委员。在山坡上,回头还能看见戏台上临风招展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我轻轻舒放了一口气,才觉得我是生活在幸福的环境里的。(选自《石评梅散文选集》,略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人物,如运用外貌描写来写村姑娘,运用动作描写来写被打农民的母亲和国民党军官。B.作者将乡村妇女与城市贵妇对比,主要是为了表达城市阔老富翁们拥伴侍候着的那些金钱美人精神不幸福。C.对于看戏时发生的纷乱,作者说“不过我是恍惚身临旧境一样的愤慨罢了”,表达了对打人者的愤怒。D.这篇文章的语言既通俗易懂,也生动形象,如文中的景物描写,句子简洁明快,色彩鲜明,绘景美丽。5.结合文章,试简析“我轻轻舒放了一口气,才觉得我是生活在幸福的环境里的”这句话的含义。(5分)6.作者在文章开头安排的三个段落看似与看社戏关联度不大,但不可或缺,这样安排有怎样的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专家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近十几年来,核心素养的教育与测评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全球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在思考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摘编自人民日报《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材料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注】:“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基于全面发展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它包含多方面多层次的品质结构。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表述不同,如美国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为“综合能力”,但都表达了对于未来的公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材料三作为与终身学习战略并行的教育变革的指导体系,核心素养已成为近十年来欧盟教育发展的支柱性理念。欧盟希望以核心素养取代传统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能力,引发并指导各成员国的课程变革。xx年12月,欧洲议会(EuropeanParliament)和欧盟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向各成员国推荐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每个核心素养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迷。在这一建议案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欧盟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其突出特点在于统整了个人、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目标与追求。相比分科知识,欧盟的核心素养理念具有更强的整合性、跨学科性及可迁移性等特征,但它并没有排斥母语、数学和科学等传统意义上的基本技能,这印证了欧盟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是强调跨学科、综合性的能力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的基本技能,而是将其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础。(摘自胡升平《核心素养·欧盟的观点》新浪博客)材料四知识在人的外层,能力在人的中层,素养在人的内层。也就是说,素养跟人的关系最紧密。知识、能力一般只停留在人的认识领域和范围,但素养还进入人的情意、精神,乃至于血液、神经,它和人的整个生命融为一体,变成人的天性、习惯、气质、性格,所以它会在一切场合、一切活动中自然流露、表现出来,这是素养最本质的特点。素养具有综合性、包容性。一般而言,能力包含知识,而素养包含知识和能力。但值得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知识和能力都能转化为素养,只有当知识由公共知识真正转化为个体知识、能力,由只在特殊情境表现出来的能力转化为具有广泛的迁移性的能力时,知识和能力才会成为人的一种素养。反过来说,最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就是可以转化为人的素养的知识和能力。(摘编自佘文森《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蕴》)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具有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B.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涉及文化、自身、社会等方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C.欧盟学生核心素养以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为核心,统整了个人、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目标与追求。D.能力包含知识,而素养包含知识和能力,并能在活动中自然流露和表现出来。因此,素养比能力更有价值。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社会价值角度全面地阐释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功能。B.材料二图示表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多方面的,并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C.欧盟学生核心素养的描述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这与我国界定有所不同。D.材料四从结构这个方面,论述素养在人的内层是最本质特点,并指出素养富有综合性、包容性。E.四则材料围绕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题,涉及核心素养的教育、发展,以及国外成果。9.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欧盟学生核心素养在内涵方面有哪些不同。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刘甲,字师文,元祐宰相挚之后也。淳熙二年进士。使金,伴宴完颜者,名犯仁庙嫌讳,甲力辞。擢工部侍郎。除湖北安抚使。甲谓:“荆州为吴、蜀脊,高保融分江流,潴之以为北海,太祖常令决去之,盖保江陵之要害也。”即因遗址浚筑,亘四十里。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副之,以甲知兴元府。先是,曦已献四州于金,金铸印立曦为蜀王。金人破大散关。甲告急于朝,乞下两宣抚司协力捍御。松谋遁,甲固留不可,遽以便宜檄甲兼沿边制置。曦遣王钺以书致甲,甲援大义拒之,因卧疾。曦又遣其弟吴旼邀甲相见,甲叱而去之。乃援颜真卿河北故事,欲自拔归朝,先募二兵持帛书遣参知政事李壁告变,且曰:“若遣吴总以右职入川,即日可瓦解矣。”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召甲赴行在,赐告身,使招谕诸军为入蜀计。复以帛书赐甲曰:“所乞致仕,实难允从。”甲舟行至重庆,闻安丙等诛曦,复还汉中,上奏待罪。诏趣还任。甲奏叛臣子孙族属及附伪罪状,公论快之。金进屯八里山,甲分兵进守诸关,金人知有备,引去。和议成,朝廷闻彭辂与丙不协,以书问甲,又俾谕丙减汰诸军勿过甚,及访蜀人才之可用者。西边诸事,朝论多于甲取决。 命甲权四川制置司事。先是,大臣抚蜀者,诸将事之,有所谓互送礼,实贿赂也。甲下令罢之。又乞以皂郊博易铺场还隶沔戎司,复通吴氏庄,岁收租四万斛有奇,钱十三万,以裨总计。从之。丙增多田税,甲命属吏讨论,由一府言之,岁减凡百六十万缗、米麦万七千石,边民感泣。卒于官。(选自《宋史·刘甲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B.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C.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D.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宰相,文中指我国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与“丞相”并非同一概念。B.讳,文中指古代称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在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C.告身,委任官职的凭据,类似后世的委任状。这反映了古代“以文书治天下”的特点。D.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甲恪尽职守。他在湖北任职,对水利建设提出合理建议,被采纳;他在四川任职,提出一些意见得到朝廷同意,又进行减税。B.刘甲忠于国家。刘甲到四川任职,吴曦已经和金国勾结,两次派人拉拢刘甲,都被刘甲拒绝,刘甲回朝廷后告诉李壁破敌之道。C.刘甲深受信任。有官员不和,朝廷写信问他,又让他转告一些事,让他探访蜀地人才;西部边境的很多事都让他决定。D.刘甲廉洁自律。在他之前,对于来四川安抚的大臣,将领们纷纷以互相送礼的名目行贿,他代理四川制置司事时,下令取消了此项名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松谋遁,甲固留不可,遽以便宜檄甲兼沿边制置。(5分) (2)诏趣还任。甲奏叛臣子孙族属及附伪罪状,公论快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游赏心亭王珪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注】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首句写景是从宏观着眼。“此空存”,一“空”字含有无限感慨,与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是类似境界。B.“城压沧波到海门”是从空间上写六朝古都,“压”写出了江城的险峻强固;“沧波”写出江水浩渺;“到海门”写出江水一泻千里。C.第三、四句紧承第二句,暗示出诗人襟怀郁勃,举杯遣怀,登高远眺,触景生情,感慨弥深。“来”、“入”两个动词写出江山奔赴的气势。D.“黄旗”“王气”是指帝王气象,诗人由耳边不时传来的悲歌之声,想起宋王朝开国之初,王气强盛,横扫六合,结束混乱局势的辉煌历史。E.第八句中“对芳樽”对应前文“醉眼”。诗人面对精致的酒器开怀畅饮,足以见出诗人在怅然之余,仍有乐观豁达的精神。15.诗中表达了哪些“怅然”之感?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    ”写诗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中,“    ”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2)郦道元在《三峡》中,运用侧面描写突出三峡山峦重重叠叠,高大险峻特点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移动支付使用人数的增长呈现出青云直上的态势,尤其是年青人,“出门只带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②张老先生打起这一套新编的太极拳,动作舒展,自然流畅,看似平常的招式中却透露出纵横捭阖的气度,展现出不一样的精气神。③xx诺贝尔文学奖花落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其作品以巨大的情感力,发掘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黑洞,含蕴丰富,金相玉质,给读者别样精彩的感受。④今天新时期勇猛精进的图景,让人怦然心动。国人曾经念兹在兹40年的“下一个世纪中叶目标”,终于在xx秋天正式由“基本实现现代化”变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⑤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似乎放弃了纯粹的诗学考量,把目光从修辞转为情怀,对作家中的“少数”乃至“例外”青眼有加。⑥海南侨乡儋州中和镇群众开展庆元宵舞龙舞狮巡游活动,一系列民俗表演,把中和古城的龙年新春闹得异常欢腾,一时人言啧啧。A.①②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⑥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深刻阐述并提出了红船精神。 B.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近日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多数情况下他们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C.目前我国中小学营养餐浪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是源于中小学营养餐与学生的期望值的心理落差太大而造成的。 D.针对海岸种树不易成活、“年年造林不见林”,林业部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出了很多造林的新模式。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有人认为知行合一重在行,本文就此谈谈一得之见,求教于方家。B.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重新审查了这起事故,并提请该公司作出检查,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C.有关各方要积极响应网络强国的伟大号召,广聚先贤智慧力量,助推网络信息事业的发展。D.山水之中,河海之间,我们在此特备珍馐佳肴,来款待大家,欢迎各位前来出席本届论坛。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但左右脑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独立:曾有这样一个实验,先举起左手不停画圆圈,再举起右手不停画正方形,双手同时进行,        。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能完成?因为大脑左右两边的机能相连,而这个动作让大脑两边下了不同的指令,        ,扰乱了另一边的运动讯息。21.欣赏漫画《顽疾》,按要求作答。(5分)(1)简要描述漫画的内容,不超过80个字。(3分)(2)用一句话概括漫画寓意,不超过50个字。(2分)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古老和年轻,旧与新是中国故事的两种原色。今天,许多古老的中国故事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意义后重又获得了蓬勃生机;而许多全新的中国故事往往因着其古老智慧而弥散着历久沉香。从始皇驰道到今天纵横万里的中国路,从赵州桥到今天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从张骞出塞到今天横贯中西的一带一路,从本草纲目到今天荣获诺奖的抗疟特效药青蒿素......它们无不散发着古老与年轻,旧与新交相融合的光彩!你作为一个“00”后,亲历见证了这些中国故事,有怎样的感触和体会?请你以“古老的中国正焕发着青春的光彩”为副标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综合阅读材料,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赤峰二中xx级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模语文参考答案1.B(A“都作为神仙居所、祭拜对象、通向‘道’的媒介而存在”,把部分当作了全体。原文中的三个“或”是“有的”的意思。C把次要的原因当作了唯一的原因。原文说“青绿山水技法语言的成熟也为将这般美景描绘得绚丽多彩提供可能”,这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唐代人富有诗人气质,敏感多情。D理解偏颇。从五代到北宋仍是把山水当作审美的对象,只是增添了探究自然的理性意识)2.D(“为中国山水画中某种不变的精神提供论据”错误,论述元明清山水画家的继承性,是为了论述中国山水的图像表达从晋唐时期到元明清的嬗变)3.A(“以山水来自娱与遣怀”推断错误。在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山水是画的背景,是审美的发现,到了元明清才发展到自娱与遣怀)4.B【解析】“主要是为了表达城市阔老富翁们拥伴侍候着的那些金钱美人精神不幸福”分析错误。目的不对,从原文看,主要是表现这些乡村女子幸福。(3分)5.①“轻轻舒放了一口气”表现了“我”从之前国民党官兵殴打百姓的纷乱残忍的场面离开后的紧张得到缓解的心情。(1分)②“才觉得我是生活在幸福的环境里的”有两层含意:一是自己在北平的学习环境和谐,回家临别时许多朋友送了新书,回到家中,生活环境温馨安定,不像姑母家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混乱;(2分)二是有反讽的意味,即在这个社会,百姓受国民党官兵欺压,他们的生活环境谈不上幸福。(2分)6.①开头三个段落表现“我”回到家中的生活温馨安定,充满亲情与友情。②开头三个段落为下文描写姑母家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混乱作铺垫,并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每点3分。)7.D。“因此,素养比能力更有价值”错,根据材料三可知,作者并没有明确的指出素养比能力更重要。8.BCA项应为“材料一和材料二从不同的角度全面阐释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D项,“素养在人的内层是最本质特点”不当,“具有”而不是“富有”综合性、包容性”。E项应为四则材料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题,涉及核心素养的教育、发展、欧盟研究以及素养本质特点。 9.(4分)①内容不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欧盟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②价值取向(目标或特点)不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基于全面发展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它包含多方面多层次的品质结构。欧盟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其突出特点在于统一涵盖了个人、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目标与追求。10.C(原文标点: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11.B(文中应是指对君主、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12.B(“刘甲回朝廷后告诉李壁破敌之道”与原文不符,应是刘甲打算脱身回朝廷时告诉李壁破敌之道)13.(1)程松策划逃跑,刘甲坚决挽留他没有成功,程松马上见机行事发文书命令刘甲兼任沿边制置。(得分点:遁、固、便宜、檄,各1分,句意1分)(2)皇帝下诏催促刘甲回到任上。刘甲上奏叛变大臣子孙族人亲属以及附和叛变的罪行,公众舆论认为大快人心(对此感到痛快)。(得分点:趣、伪、公论、快,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刘甲,字师文,是元祐宰相刘挚的后代。淳熙二年考中进士。出使金国,陪席姓完颜的,名字触犯仁宗的名讳,刘甲极力推辞。提拔为工部侍郎。授任湖北安抚使。刘甲认为:“荆州是吴地、蜀地的脊梁,高保融分截长江水流,蓄积成为北海,太祖曾命令挖开它,是为了保住江陵的要害。”就依遗留的旧址疏浚修筑,绵延四十里。程松任四川宣抚使,吴曦做他的副手,任用刘甲为兴元府知府。在此之前,吴曦已献四个州给金国,金国造了印信立吴曦为蜀王。金国人攻破大散关。刘甲向朝廷告急,请求下命令让两个宣抚司合力捍卫抵御。程松策划逃跑,刘甲坚决挽留他没有成功,程松马上见机行事发公文命令刘甲兼任沿边制置。吴曦派王钺带给刘甲书信,刘甲引用大道理拒绝他,于是卧病在床。吴曦又派他的弟弟吴旼邀请刘甲见面,刘甲呵斥赶走吴旼。于是引用颜真卿在河北的旧例,打算自己脱身回朝廷,先找到两名士兵拿着帛书送交参知政事李壁报告事变,并且说:“如果派吴总凭着右职的身份进入四川,当天就可以瓦解敌人。” 吴曦僭越登上王位,刘甲就辞去官职。朝廷很久才略微听到吴曦叛变的消息,韩侂胄还不相信,刘甲的奏章送到,满朝震惊。李壁袖中藏了刘甲的帛书献上,皇帝看了帛书,两次称“忠臣”。召刘甲前往皇帝所在之地,赐给他任官告身,让他招募、晓谕士兵,做好进入四川的准备。又用帛书赐给刘甲说:“所请求的退休的事,实在难以答应。”刘甲乘船到达重庆,听到安丙等人灭了吴曦,又回到汉中,上奏章等候治罪。皇帝下诏催促刘甲回到任上。刘甲上奏叛变大臣子孙族人亲属以及附和叛变的罪行,公众舆论认为大快人心。金国人进驻八里山,刘甲分派部队进驻守卫各个关口,金国人知道宋国有防备,退去。和议达成,朝廷听说彭辂和安丙不和,写信问刘甲,又让刘甲告诉安丙裁减淘汰士兵不要过分,以及访求四川可以使用的人才。西部的很多事情,朝廷的意见很多由刘甲决定。命令刘甲代理四川制置司事。在此之前,对于来安抚四川的大臣,各个将领都侍奉他,有叫作互相送礼的名目,实际就是贿赂。刘甲下令取消了这个名目。又请求把皂郊博易铺的地重新隶属沔戎司,又通知吴氏田庄,每年收租四万多斛,钱十三万,交给总计。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安丙增收田税,刘甲命下属官吏讨论,从一府情况看,每年一共少收钱一百六十万缗、米麦一万七千石,边境的百姓感动哭泣。在任上去世。14.DE(答出一项给2分,答出两项给5分。D项中是指王朝的运数;颈联是说,耳边响起的《玉树后庭花》的歌声,使人想起当年陈后主沉湎歌舞,荒废朝政,导致国破身俘。E项“乐观豁达”表述错误,作者是借酒浇愁。)15.①帝都风物犹在、人事不同的变迁之感(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之感)(1分)。首联、颔联寓情于景,诗人大笔勾勒赏心亭风物,寄寓沧桑变迁之感。(亦可分析“空”“压”“来”“入”等的炼字之妙)(2分)②统治者不以前车为鉴、沉迷亡国之音的忧虑之感。(1分)诗人用典,悲叹北宋统治者不吸取陈后主荒淫误国的历史教训。(2分)16.(1)潦倒新停浊酒杯 往往取酒还独倾 一尊还酹江月(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7.A。①青云直上:朝着青天一直上升,形容地位直线上升。不用于形容数量。使用不当。②纵横捭阖:形容在政治、外交上进行分化瓦解或拉拢的手段。不合语境,使用不当。③金相玉质: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正确④念兹在兹,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正确 ⑤青眼有加或者青睐表示对人的赏识或者喜爱。正确⑥人言啧啧:指人们不满地纷纷议论。错误。18.B(A项,语序不当,把“深刻阐述”和“提出”调换位置;C项,“源于……造成的”句式杂糅;D项,成分残缺,“针对”缺少宾语,应在“年年造林不见林”后加“的情况”。)19.A【解析】A项,一得之见,自己一点浅薄的意见,运用正确。B项,“提请”的适用范围一般是下级对上级。运用错误。C项,先贤,意思是已故的有才德的人。运用错误。D项,珍馐佳肴是指珍奇名贵的食物,这里称自己准备的饭食。不得体。(3分)20.大脑两半球(在机能上)确实有分工(结果是)几乎没有人能完成大脑一边的运动讯息(每空2分)21.(1)画面右侧伸出一只手打开了一颗标有“药品”字样的胶囊(药丸),里面坐着一个神情慌张的医生,身边一堆元宝,手里还捧着一个写着“回扣”字样的元宝。(2)反映了某些医生通过开药吃回扣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顽疾的社会现象,批判了医疗行业吃回扣的不正之风。22.作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