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

浅谈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

ID:45937654

大小:7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9

上传者:U-7604
浅谈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_第1页
浅谈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_第2页
浅谈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_第3页
浅谈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_第4页
浅谈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浅谈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李娜(营口大学园装备制造学院09级无机、09级热能、11级电器辅导员)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所有的竞争都归结于人才的竞争,而高校作为人才资源培养的基地,近几年在政策的鼓励下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身体、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对学生的知识摄取、能力形成、品格陶冶、个性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政治辅导员的主要任务,然而面对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如何加强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性,并在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是我们做好上述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人是管理中的首要要素,因而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提高管理效果的关键。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应成为当今高校的一种新的办学理念。本文在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关键词:以人为本、学生管理、重要途径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将最终取代传统的学生管理,这是学生管理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人本理念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灵魂(一)人本理念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最高理念1、人本理念是科学发展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在校期间不出事更不能只重视物而忽视人、重视人的单向度发展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不是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高校管理工作就必须确立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2、人本理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共产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追求,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学生管理上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直接做人的工作的,它担负着学生成人成才的培养重任。学生管理工作要真正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实现自己的崇高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主体意识,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3、人本理念是学生管理的最高层次。管理是具有层次性的,不同的管理层次目标是不同的,从根本说,所有管理都是为了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坚持人本理念,就是强调的管理中必须把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当作管理的最高目标,把人的长远发展和长期生存当作管理的根本所在。(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全面、全程贯穿人本理念1、学生管理制度设计要体现人本理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依靠一整套规章制度来实族的,制度设计要贯彻人本理念。高校的规章制度既要合法又要合理。从现有的高校管理制度体系来看,合法性是没有多少异议的,是否就完全合理,其中有供讨论的空间。随着我国 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原有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确实存在不够合理的地方,需要作出相应的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合理主要是要体现人本理念,顺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压抑学生个性发展。高校学生规章制度设计要体现人本理念,可充分吸收管理客体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还可以采取类似听证的办法,扩大参与面。2、学生管理手段和方式要体现人本理念。手段和方法是制度的操作层面,好的制度还要靠良好的手段和方法,方能发挥好的效果。学生管理手段有教育手段、激励手段和行政手段。管理手段的选择要以人为本,教育手段和激励手段应是我们主要的管理方式,而行政手段则是补充。关于行政处分手段,除触犯刑律的,凡是经教育能改正的,尽量不要处分,即使是非处分不可的,也要尽量给学生一个改错的机会,充分体现人性化思想。3、学生管理过程要体现人本理念。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要平等的交流沟通,这是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在学生管理实能过程中,要注意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保证给学生一个充分说话的权利。要建立学牛参与制度,尤其是重大处分之前,一定要给予学生申诉的机会,这是一项重要的民主权利。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注入新内容、新方式,寻找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满足大学生成长的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观念。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培养旨在培养勇于献身、具有远大理想的接班人,而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往往被忽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时突出服从性,强调个体对整体的服从。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这种服从性就必须加以分析。针对人的思想问题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从人权思想出发,平等待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把“理”与“情”结合起来进行思想教育;从升华和实现人生价值出发,既重视受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又不能忽视学校、家庭和社会为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必要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在为学生成才服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做出人生选择时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将个人的成才与社会的需要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在为社会做贡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个体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选择,而不是规定或代替他们的具体选择,大学生应该而且可以有个人选择的广阔空间。(二)坚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舆论导向中国的现代化要走自己的路。文化上的启蒙工作要跟上,扫除思想障碍,坚定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不应有意无意地淡化政治理论学习。因而,应当把当代的主旋律教育合理地引导到增强民族凝聚力与竞争力,面向世界发展的层面上来。探索全球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是当前最重大的课题。在多元化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肯定 个性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上,还应该坚持正确的导向,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在多样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抓得更紧,而不是放松。(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大科技含量创新教育形式现代科技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对学生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网络不仅为他们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生活娱乐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他们的思想和道德意识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部分学生受网络负面信息干扰,政治立场不坚定、价值观念无所适从、道德观念分辨不清。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科学地认识网络,创新地运用网络,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新高。要重视和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大众化的影响力,抢占网上宣传的制高点。在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和沟通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分清哪些问题是面上存在的问题,哪些问题是个别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提高工作实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学生个性的差异较大,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全球化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我们既要使学生了解与熟悉世界各民族的思想文化,又要在学生中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在这一民族精神的支撑下,中华民族才得以存在和不断发展。我们在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同时,也必须吸收西方思想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坚持正确的,抛弃腐朽的。三、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一)加深对学生的本质认识高校学生管理,无论是计划和任务的确定,还是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源于对学生的认识和把握,源于对学生发展中各种矛盾的深刻洞察。实际上任何个体都有其自身具体、独特、不可替代的需求。不同个体的需求在整个群体中,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就高校学生管理而言,学生对自身所处管理环境的感受,对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对学习、恋爱、人际关系、就业等个人发展需要得以满足的程度,都是影响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离开了对这些因素的认识、洞察和把握,高校学生管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只有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重视个人需要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把它们看作是运动的、变化的,高校学生管理才能有的放矢,提高管理效率,收到预期的效果。(-)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环境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校园 文化环境,是指与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条件。校园文化环境包括校园的物质环境和校园的精神环境两部分。校园的物质环境是以布局成形的姿态出现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指校容,如建筑物的布局,室外的绿化、美化,室内的整洁、美观、大方等。校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传统习俗,校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文化品味及活动构成的气氛等。人的发展及才能的养成,是遗传、教育、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不仅受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在不断的改变环境。这个环境又进一步的影响他人和自己。开展丰富多样、多元化的学生集体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充分的发挥。在一个健全的集体中,学生的不良习惯及意识也比较容易克服。因为集体的影响、优良作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设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兴奋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教育、培养每个成员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各项活动,积极发挥和发展学生的才干及特长,使活动和教育融为一体。(三)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人性化的学生管理模式,其中最基本的有两条:一是确保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自主权利。二是要对所有学生负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应有的服务。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在管理工作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和维护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就要保证教育主体的主观 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学生的潜力和发展的潜质得到充分的挖掘。积极实践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等,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改进学生工作,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更大空间的需要,也是我们这些年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实际上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一种民主的、开放的、人性化的管理,它更加有利于实现学生成才的目标。(四)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出管理的自主性、民主性、灵活性和发展性等特征,这对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教书育人”就是通过“教书”这一手段和过程达到“育人”的目的,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道德素养所决定的。教师及各类管理人员要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和作用,确立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的观念。要求学生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形势和发展趋势,面对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能够因势利导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一方面是高等院校要按照要求认真做好建设规划,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对学生工作者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政治上爱护,使学生工作者都能够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进行不断提高素质和水平,以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工作者加强自身修养,明确神圣职责,增强责任 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努力学习,积极实践,深入思考,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不断总结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下的学生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在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参考文献:[1]杨海明.浅谈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关键因素及方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2]张海艳•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⑶陈啸吟.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德育与管理工作创新的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04).[4]刘更生.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点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5]李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群体心理分析与优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6(9).[6]石莉.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探究[J].教学与管理2006(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