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宏觀思考探討

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宏觀思考探討

ID:46801117

大小:7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8

上传者:U-7604
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宏觀思考探討_第1页
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宏觀思考探討_第2页
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宏觀思考探討_第3页
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宏觀思考探討_第4页
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宏觀思考探討_第5页
资源描述:

《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宏觀思考探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宏觀思考探討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宏觀思考探討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四大戰略”加快杯跨越式發展通過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組織召開片區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進一步深化縣情再認識,並帶隊赴晴隆、湄潭等縣對羊養殖業、茶業進行瞭考察,結合學習科學發展觀理論,對杆如何搶抓發展機遇,發揮優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有瞭一些思考。當前,杯縣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步入大幹快上、再上臺階的關鍵時期。經過近幾年艱苦努力,迎難而上,奮起直追,克服07年洪水災害,08年凝凍災害,09年丙肝事件的影響,實現恢復性增長,縣域經濟體系的構建取得重大進展。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抓住中央實施擴大內需和實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機遇,狠抓項目保增長、服務群眾保民生和維護穩定工作,500米口徑大射電望遠鏡、縣城垃圾填埋場、縣城污水處理廠、貴州“一天鍋”、方解石、油茶等一批國傢投資、招商引資重大項目相繼落戶動工,地方財政稅收、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等均實現瞭兩位數以上的增長。但隨著工作的強力推進,一些矛盾和問題開始集中顯露,各種制約因素的阻礙作用日益加重,已嚴重影響縣域經濟的發展步伐。產業基礎薄弱、經濟總量偏小、支柱財源少、經濟結構不優等現實原因直接影響我縣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思想解放不夠、對外開放程度偏低、經濟發展環境欠佳已成為加快發展的最大障礙;交通、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省內重大交通設施佈局造成長期以來經濟地理上的邊緣化影響一時難以改變;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低制約全縣整體發展。加之發達地區和周邊地區競相加速發展,我縣經濟發展的形勢和環境更加嚴峻。如何破解制約,消除障礙,加快發展,迎頭趕上、後來居上,實現經濟社會的發展歷史性跨越,已成為當前全縣最緊迫的任務。這種狀況迫使我們必須要重新分析、把握杆的發展基礎和發展趨勢,從而明確今後工作的方向和定位。一、制約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產業基礎薄弱,特色不明顯。由於歷史和自然的原因,杆形成瞭以糧食、烤煙生產為主的單一經濟結構。工業經濟十分薄弱。原建設的幾傢矽鎰冶煉企業因產業政策調整而關閉,經過幾年的努力,雖然有幾傢建材、高耗能和農產品加工企業,但也僅是剛起步或是比重不大,工業成為杆經濟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農業經濟結構調整遲緩,有資源缺產業,有產業缺規模,有產品缺品牌,農業產業化經營還剛剛起步,對農村經濟帶動能力弱,以農產品加工轉化促進工業發展尚待時日。第三產業目前還處於較低發育水平的層次上,產業內部仍以傳統商貿業和旅遊業服務業為主,基礎建設,產業升級等方面明顯滯後,特別是目前旅遊門票收入一度徘徊在200萬元左右,在規模、質量、效益方面未能實現突破。產業基礎薄弱和產業結構失衡是我縣經濟發展當前最大的矛盾。(二)微觀經濟要素短缺,經濟發展速度不快。同所有欠發達地區一樣,杆縣經濟發展也不例外地受到資金、技術、人員素質、基礎設施等方面發展要素"先天”不足的制約,在豐富的自然資源面前顯得無能無力。一方面是縣域經濟調控手段弱。另一方面,在國傢宏觀調控導向和市場資源配置導向的雙重作用下,技術、人才、信息、資本等生產要素越來越向大中城市、大中企業集聚,縣域經濟缺技術、缺人才、缺信息的問題比較突出。而杯目前即便在州內看,結構調整、產業發展都相對滯後,這些要素的制約對發展就更加突出。尤其是我縣長期以來交通條件不優削弱瞭資源優勢的轉化,增加瞭發展的成本和難度。(三)社會事業建設任務艱巨,改善民生惠及面不寬。經過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發展,我縣教育、衛生、文化、科技等方面事業發展基本形成瞭較為完整的體系。同時,近幾年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也取得長足進展。但隨著各方面改革的推進,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不斷增長和變化,社會事業的基礎設施條件、服務水平和質量已越來越不適應形勢的變化,特別是由於地 方經濟發展緩慢,社會事業的發展步伐受到影響。學校的容量和佈局以及教學教育質量與社會需求目前已存在較大差距;新農村建設財政投入沒有發揮“四兩撥千斤”效用;衛生“三大體系”尤其是農村醫療衛生網絡建設相對滯後,“網底”不牢問題十分突出;文化陣地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特別是農村文化陣地萎縮的問題已相當嚴重;科技工作網絡不全,人才奇缺;社會保障體系面臨沉重壓力等等。在全縣經濟艱難推進的同時,還必須兼顧社會事業的穩定發展,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難以承受之重。(%1)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不夠。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幹部、黨員受自身素質所限,思想觀念還不完全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創新意識、開放意識、競爭意識還不夠強。大多存在服從等待思想,對如何推進杯跨越發展認識不足,導致在搶抓機遇時行動上遲鈍、麻木。如對推進工業化建設信心不足,上級讓幹就幹。對''四大戰略”的內在聯系,相互間的辨證關系認識有差距,不能形成“一盤棋”,各幹各的,在實踐中機械地走“單邊”工業的認為新農村建設與己無關,抓旅遊的不知如何與小城鎮建設接軌,很多工作甚至為決策的實施設置障礙、阻力。二是開拓不夠。有的在抓經濟工作中膽小、怕闖,循規蹈矩,墨守成規,機械行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有的缺乏長遠眼光,習慣於憑經驗辦事情、想問題,率先攻堅克難、創新發展的亮點不多。杯發展的潛在優勢(-)特色農產品資源開發潛力大。杆有優良的氣候和地理條件,有著生產優質農特產品農耕條件。近年來,附著中央’‘三農”政策的落實,國傢和省對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發展的傾斜,杯成功進行瞭鄉鎮畜牧獸醫體制改革,實施瞭省科技扶貧產業化種草養羊、農村沼氣池建設、優質糧食生產示范和超高產水稻種 植示范、細刀豆種植、生豬養殖小區建設等項目,進行瞭生豬、肉羊、禽蛋養殖基地的建設,取得瞭傢農業部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和省首批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為杯發展農業帶來瞭新的增長點。全縣農業生產基地緊靠城鄉市場及“一天鍋”公司、山海原生茶業公司、玉水一壺春公司等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龍頭帶基地的產業化經營格局初步形成,80%以上農村群眾基本解決溫飽,奠定瞭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的基礎,一個生生不息、充滿活力的“綠色工業”正在形成,全縣有望走上城鄉經濟統籌協調發展的良性道路。(二)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經過幾年努力,杆旅遊依托藏字石、天坑等多個舉世“唯一”景點,大力加強基礎建設,辦好節會活動,開展旅遊招商和從業從員培訓等工作,積極申報命名一批國傢級景觀景點,打造“杯山水一覽貴州”品牌,“創建世界地質公園”思路,發掘毛南、佈依等民族民間文化,做好旅遊規劃,保持瞭旅遊業迅猛發展的良好勢頭。旅遊業的興旺,使杯吸引瞭各方關註,成為投資興業的一方熱土。(三)工業後發優勢凸顯。依托杆以煤、石灰石、方解石、矽石、粘土為主的礦產資源和槽渡河、六洞河、霸王河三條主要河流近40萬千瓦的水能資源。通過實施優惠政策,抓好環境保護的同時引進工業項目開發利用農業資源,促進縣域工業經濟突破發展。特別是方解石儲量豐富且含鈣高、含硫少、白度高,促成瞭投資18億元、年生產50萬噸方解石超微細粉及20萬噸方解石環保造紙項目落戶。(四)城市承載功能不斷完善。經過多年的努力,尤其是近幾年的強力推進,杯縣城作為全縣經濟發展載體的功能已得到較大層次的提升。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沿玉水河實施“沖出玉水、做大金盆”,打造“玉水金盆休閑魅力城”的發展定位基本確立,通過高起點規劃,發展模式主骨架已經形成;二是舊城區改造和新城區建設同步推進,借旅發大會之機改造瞭迎賓大道立面建築和街道;三是城市功能分區的日趨完善,特別是舊城中心片區規劃為居住、商貿、旅遊服務及對外交通,遠至吉古、苗二河等都明確瞭各自功能定位。新區與老城區之間的建平大橋拓寬 納入今年工作計劃。四是對縣城外的18個鄉鎮政府所在地分期分批規劃,抓好城市管理,強化執法隊伍建設,所有這些,都為杯新一輪經濟發展提供瞭寶貴的支撐條件。(五)有利於加快發展的工作基礎。近幾年來,杆在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方面做出瞭艱苦努力,初步形成瞭一個有利加快發展的工作局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應對各種災害考驗和突發事件的沖擊中,幹群關系明顯改善,各級幹部群眾IfJ形成瞭齊心協力思發展、謀發展、抓發展的可貴局面。二是工業經濟有實質性發展。在較短時間內,相繼落戶一批投資過億元的重大項目,發展態勢良好,培育出一批具有較好成長性的企業。三是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特色農產品資源開發初步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四是財政資金征收使用,城鎮建設規劃,國土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等方面逐步走向規范化管理。五是發展工業、農村特色產業和城市建設上,形成瞭集團承包強力推進重點項目的一些有效的工作機制。三、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強化措施,堅定不移推進“四大戰略”李源潮同志在貴州調研時指出,思路的好壞決定發展的快慢。綜合上述兩個方面的分析,杯經濟發展思路的立足點和工作推進的著力點應該是破解制約因素,發揮潛在優勢。作為經濟欠發達的山區貧困縣,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最關鍵的就是要立足縣情,準確把握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實際,充分認識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實質,充分領會科學科學、加快發展的要義,在全面貫徹落實十屆三次全委會以來全縣形成的“四大戰略”決策加思路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杯發展定位、目標和路徑,加大工作力度,以一切有利於加快發展為基本的工作理念,千方百計促進杆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力爭上遊。(-)從思想觀念、工作方式、體制機制上真正落實解放思想、擴大開放首先,要立足縣情,實事求是,牢固樹立有利於杯發展和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胡錦濤總書記視察貴州時說過,'‘像 貴州這樣的西部省區,隻要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有條件、有效益,就要努力加快發展”。對於落後地區,沒有經濟總量的大幅增長,實際上就是在倒退,談不上發展,更談不上科學發展,先有總量,才能講質量。快中求好、好中求快、而後達到又好又快,是我們必須經歷的一個發展過程。杆產業基礎薄弱,經濟總量不大,當前又面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艱巨任務,面對這種形勢,全縣上下的當務之急是必須破除一切阻礙杆發展的思想觀念,樹立海納百川、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觀念。正確認識自身與發達地區在發展質量上的差異,敏銳把握國傢在區域發展政策上的異同,大膽放寬搞活,實行"非禁即入”,調動一切可能的投資積極性,尤其是在工業和第三產業發展上,做到“能進來的都進來能上的項目都要上”。其次,在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上要堅決摒棄本本主義、官本位思想和部門利益意識,堅持以一切有利於杆發展作為全部工作的評判標準。在為各類投資者、經營者和人民群眾投資創業、生產生活的服務工作中,把工作習慣、思維方式從按部就班轉向靈活變通,從幣殳門檻”轉向“辟通道”,從首先想到“不行”轉向首先考慮“怎樣才行”,堅決杜絕搬條條框框行傢裡手、講促進發展百無一策的現象,堅決杜絕光講程序規定,不講解決問題,用程序消解責任、推脫困難的行為,同時,堅決整治遇難則退、回避矛盾的“拖、推、繞”行為和各種部門行業不正之風,使我們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適應開放發展的需要。第三,要把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具體落實到工作體制機制中去。從轉變政府職能、建設責任型、服務型政府入手,把解放思想、擴大開放的理念落實到工作環節、服務過程、審批許可的具體細節之中。當前一項重要的工作是要推進以“大興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之風,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大興密切聯系群眾之風,大興艱苦奮鬥之風”為主要內容的“'四風'進機關”活動,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優化行政服務環境,實現行政服務提速。(二)走科學發展的道路,堅持統籌兼顧和協調發展,著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重點工作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發展全局,避免欠發達地區在發展初級階段的工作盲目性和沖動性。當前重點是必須處理好城鄉 之間、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發展之間的關系,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1•推進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農業。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戰略統攬農業農村工作全局,重點從產業發展、村莊建設、基礎設施三個方面推進工作。一是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發展。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主導發展現代農業。圍繞優質畜牧、特色蔬菜、藥材、經濟林木、幹鮮果、煙葉等農村特色產業,按照“上規模、多品種、大膽試,政府扶優扶強”的思路,著力建設蔬菜、羊、牛、豬禽基地、抓好龍頭企業發展、培育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推廣質量技術標準,走規模化、市場化、企業化、標準化的農村特色產業發展之路,推動農村經濟大發展,推動以工促農、工農互動和城鄉共同發展。努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不斷加強新農村示范村和特色民居建設,按要求完成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全縣病險水庫得到除險加固,基本解決農村飲水困難,加快安全飲水工程建設。2•推動旅遊產業提檔升級,發展第三產業。堅持走特色旅遊道路不動搖。圍繞杆大射電望遠鏡建設和綠色生態、民族風情、特色文化。突出開發龍塘、掌佈開花寨等景點,發揮其連接各主要景點的“中轉站”作用。加緊做好旅遊發展規劃,加強景區互動,突出優勢發揮、特色挖掘、線路打造和產品開發。抓緊建設旅遊公路,開發鄉村旅遊,不斷提高杆知名度和美譽度,展示杯魅力。3•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抓好工業經濟體系建設。強化“工業興縣”意識,突出工業經濟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以能源、輕工(陶土).特色農產品加工、建材四個產業為主導,努力構建集群發展、多點增長、長短結合、能耗低、污染少、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經濟體系。一是堅持有序開發自然資源。首先立足自身水能、煤炭和方解石等自然資源開發,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工業基礎。堅持有序開發和科學管理,杜絕縣域內產業同構、爭搶資源和惡性競爭。二是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做大增量。以特色蔬菜、特色林木、陶土、優質畜牧為主的特色農產品加工業作為杆經濟發展的增長點,持之以恒精心培育。改變發展方式,不以自然資源定發展取向,敢於和善於“走岀去”,積極實施“零資 源”戰略招商。把握市場機遇,努力創造條件,力爭一批“兩頭在外”(原材料地和銷售地)產業、東部轉移產業和一切有可能性的工業項目到我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三是必須始終堅持集聚式發展。堅持依托工業園區發展的基本原則,以求最大限度實現凝聚輻射效應。縣城工業企業要逐步“退城進園”,全縣招商引資工業項目集中到工業園區落戶。以“園區經濟”為平臺,積極實施“企業成長工程”,培育規模企業群體,以主導產業、規模企業的集約、集聚式發展和配套產業的集中發展形成縣域經濟規模化的增長極,促進經濟總量大幅攀升。4•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推進城鎮化建設。一是把縣城建設具有較強支撐能力的“橋頭堡”。當前主要是抓好基礎設施、產業佈局的對接工作。圍繞“玉水河”的開發治理,打造城市核心景觀帶。城市建設與管理始終堅持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經濟承載能力為核心內容,把城市發展佈局與工業經濟、商貿經濟、旅遊經濟發展統籌考慮,不能輕重失衡,顧此失彼。堅持城市發展與市民素質提高要同步推進,始終堅持規劃先行,建管並重,塑造城市形象,優化人文環境,力爭“文明城市”創建上臺階。5•整合資源,完善服務功能,抓好社會事業各方面工作。將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堅持“政策扶持、加大投入、整合資源、促進發展”的基本工作方針,不斷提高社會事業滿足人民群眾各方面需求的能力。一是加快社會事業發展。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確保“兩基”迎“國檢”通過驗收,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完善人才培養和職業培訓體系。加快城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鄉(鎮)文化站和村文化室、村圖書館建設步伐,促進文化體育事業加快發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繼續穩定和降低生育水平,不斷完善計生獎勵扶助和養老保障等利益導向政策,穩步提高符合政策生育率。二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建立完善城鄉社會救助工作管理體系,全面落實農村五保供養政策,幫助低保邊緣群體、低收入群體解決特殊困難;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實現新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全覆蓋,擴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實現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覆蓋。加強醫療衛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鞏固發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完善貧困農民大病醫療救助制度,解決困難群眾看病難問題。三是推進安居工程建設。以保障性安居工程為重點,認真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改善農村困難群眾居住條件;加大廉租住房、經濟實用房建設力度,著力解決城鎮低收 入傢庭住房困難;積極爭取國傢支持,啟動地質災害戶搬遷計劃。四是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抓好煤礦、道路交通、社會消防為重點的安全管理,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和農村消防工作,抓好商場、學校、娛樂場所等公共聚集地的安全防范工作,實現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降”。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防止出現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把公共衛生安全作為重中之重,加大對甲型流感疫情的宣傳和疫情監測防控,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