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复习[1].ppt

文言文虚词复习[1].ppt

ID:48185153

大小:20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1-16

文言文虚词复习[1].ppt_第1页
文言文虚词复习[1].ppt_第2页
文言文虚词复习[1].ppt_第3页
文言文虚词复习[1].ppt_第4页
文言文虚词复习[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虚词复习[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虚词复习江苏省姜堰中学蔡桂忠高考考纲中规定的15个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一)根据上下文推断虚词词性。如2003年春季高考“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第二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用法不同。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

2、虚词,考生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请同学们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虚词词性。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以乱易整,不武()君王之事因是以。()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目的连词)以乱易整,不武(介词)君王之事因是以。(句末语气词)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用在状语与动词之间,表示修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介词,按照)(二)根据上下文语境确定虚词的

3、意义。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作人称代词,意为“他的、他们的”,定语。2、此其所以败也。作人称代词,意为“他”,作“败”的主语。3、有碑仆道,其文漫灭。作指示代词,“那(上面的)”意思,定语。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意为“其中的”,是特指代词,作定语。副词。5、其皆出于此乎?“其”在动词之前,修饰谓语,意思为“大概”。6、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修饰“还”,表商量语气,意思为“还是”。连词。7、其传之非真也。这个“其”用在假设语气中,是假设连词,相当于“如果”。8、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用在两个分句前,面对两种情

4、况,表选择,是选择连词,相当于“是……还是……”。9、霰雪纷其无垠兮。“其”用在“纷”与“无垠”两个谓语词语之间,调整音节,无实在意义。解释下列句中红色字词的意义。1、蟹六跪而二鳌。2、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3、死而有知,其几何离。4、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5、故舍汝而旅食京师。6、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7、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1、蟹六跪而二鳌。(表示并列关系)2、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因果)3、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假设)4、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递进)5、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5、(承接)6、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转折)7、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修饰)①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④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⑤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①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才,这才)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才)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竟然、反而)④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石钟山记》)(却、竟然)⑤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是、就是)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你的)总结归纳:“乃”的常见用法(1)作副词①表示前后两事物顺承,译成“才,这才”等。②表示时间的紧相衔接,译成“就”等。③表示两事物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译成“却,反而,竟,竟然”等。④在句中起判断、确认作用,译成“是,就是”等。(2)作代词用①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常作定语,译成“你的”等。②用作指示代词,译成“这样”。(3)组成固定结构,比如“无乃……乎”,译成“恐怕……吧”注意文言文中意义相同,用法不同的

7、词。最重要的是连词和介词的区别。例如:“以”分析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臣以险衅,夙遭闵凶。4、时操兼以饥役,死者太半。5、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介词,因为)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连词,因为)3、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介词,因为)4、时操兼以饥役,死者太半。(介词,因为)5、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连词,因为)希望大家能够结合课本,认真总结归纳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