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导学案(讨论稿).doc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导学案(讨论稿).doc

ID:50936084

大小:79.3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导学案(讨论稿).doc_第1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导学案(讨论稿).doc_第2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导学案(讨论稿).doc_第3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导学案(讨论稿).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导学案(讨论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导学案(教学研讨稿)【分析教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选读的内容。先秦诸子的散文以深邃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孟子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在初中及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都出现过他的文章,如《鱼我所欲也》《寡人之于国也》,这些课文初步介绍了孟子的思想体系。“浩然之气”是孟子“养气说”的重要内容,它对后代仁人志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习本课将会加深学生对孟子思想的认识,领悟“养气说”在当世的意义,实现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境界,道德修养的熏染。课文内容分别节选自孟子三篇不同的

2、文章,但其在思想上仍是连贯一致的,都统一在“浩然之气”这个主题下。第一章阐述浩然之气的特点和如何养浩然之气,第二章解释了什么是大丈夫,第三章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是对第二章的深化。第三章在初中已学过,本节课教学重点宜将放在第一二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2、体会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养气说”对历代仁人志士的影响。3、领悟孟子“养气说”在当世的意义。4、能背诵一些经典名句。(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学习。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能通解大意。2、反复诵读。对经典多加诵读,通其意,咏其韵,味其情,达其理。3、合作探究。因为是选修课

3、,教法上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做到导而不牵。4、通过讨论交流,加以体味、联想、思考,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思索文章所包蕴的人生哲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实现传统文化对学生品质、人格的熏染。2、学习体味文章深刻思想,从而对人生获得一种借鉴与指导,直面今后所面对的人生困惑。【教学重点】重点学习第第一二章。理解“浩然之气”的深层内涵。【教学难点】孟子“养气说”在当世的现实意义和实现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的熏染。【教学方法】1、选修课教学需避免的误区①不能把选修课中的文言文等同于必修阶段的古文去教学,而过分强化文言知识的基础训练。钱穆先生说,

4、“意谓解《论语》,难在义蕴,不在文字”,对文言知识的学习,可鼓励学生利用条件独立学习。 ②不能上成思想政治课。选修课归根结底仍然是语文课,重点要放在“读”和“研”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接受人文教化二者不可偏废。 2、在此认识基础上,我调整教学内容安排的顺序,将第二章和第三章整合在一起,探究浩然之气的深刻意蕴,而将第一章和拓展延伸相整合,思考浩然之气。在现世的意义。这样就实现了教学的连贯一致。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教法是“大问题,小切口;巧设问题,由浅入深”,即: ⑴找准切入口,以点带面;注重问题难度的层级,循序渐进、步步深入。⑵拓展延伸立足现实,深化对古代文化

5、经典现实意义的理解。【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二千多年前的某天清晨,一个中年男子,又一次默默地约车治装,奔赴未知的前程。时值民不聊生的战乱岁月,失去道德规范的权力泛滥成灾,各种势力竞相角逐。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膑、田忌,均显赫一时,唯独这位儒者的清瘦背影,在愈驶愈疾的马车上轻轻摇晃,渐行渐远。沿途破败的景象勾起了他的无限悲愤,只听一声长啸伴着古老的马车吱吱呀呀,从天尽头传来,久久回响。这位圣人就在这颠簸的马车上渐渐走向历史的前台,为千秋歌颂、万世景仰!历史一路走来,他那一身“浩然正气”不知影响了多少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特别是在经济

6、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我们又怎么才能像那些英雄人物一样具有这样一身浩然正气呢?那就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他会告诉我们的。(板书标题)二、解读——自主性学习。(检查预习)(一)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预习题。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馁(něi)  慊(qiè)于心闵(mǐn)其苗揠(yà)之苗槁(ɡǎo)畎(quǎn)亩傅说(yuè)胶鬲(ɡé)拂(bì)士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⑴行有不慊于心(慊通“惬”)⑵往送之门,戒之曰(戒通“诫”)⑶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女通“汝”)⑷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⑸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

7、”)⑹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⑴今日病矣(疲累,倦困)⑵丈夫之冠也(男子)⑶无违夫子(丈夫)⑷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这个)-4-4.辨析下列句中词类活用情况:⑴以其外之也(名作动,把……看成心外之物)⑵丈夫之冠也(名作动,加冠礼)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使动,使……乱,使……改变,使……屈服)⑷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动,使……困苦,使……受累,使……挨饿,使……受穷,使……混乱,使……惊动,使……坚韧)⑸人恒过(名作动,犯过错)⑹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动作

8、名,内,外)5.辨析下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