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师参赛课件《热力环流》(11).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师参赛课件《热力环流》(11).ppt

ID:51050261

大小:5.09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3-17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师参赛课件《热力环流》(11).ppt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师参赛课件《热力环流》(11).ppt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师参赛课件《热力环流》(11).ppt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师参赛课件《热力环流》(11).ppt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师参赛课件《热力环流》(1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师参赛课件《热力环流》(1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了赛制的公平公正,参赛学校请:统一使用此模版作为PPT展示封面上请不要标注“xxx学校”开始说课只需报抽签后的出场代码《热力环流》科目:地理1.教材分析热力环流是学习“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等的基础,是本章重点。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2.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气候方面的基础知识,也懂得热胀冷缩的原理,这都为学好本节课奠定了基础。但这一阶段的学生缺乏地理思维能力,不能快速的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直观教学。

2、3.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模拟热力环流实验的活动,在实验中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核心的人地协调观。4.教学重难点【重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其应用。【难点】能够把热力环流相关原理和生活中的地理结合起来,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地理现象。5.教法学法实验法、演示法、课堂讨论法、启发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等。6.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升→小结作业第一部分:历史故事---导入新课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第二部分:新课教学(一)热力环流液

3、体实验实验材料:上下连通的瓶子两个,塑料碗两个(一写“冷”字,一写“热”字),红蓝色素各一瓶,热水一盆,冰水一盆,夹子八个热力环流液体实验★实验活动一直观实验,把“无形”的热力环流变得“有形”,让学生直接看到热力环流,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后面学生探究热力环流的过程奠定基础。★实验活动二展示实验步骤,分小组进行实验。在观察实验时思考两个问题:①水流动方向是什么?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鼓励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实验观察到的环流图。(二)热力环流过程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重两点:第一,采用示意图进行教学

4、,并展示分子动态过程。第二,回想实验过程,用活动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辅助学生理解气流运动和气压变化。我设置了如下四个学生活动:★活动一在学案上标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气流运动和气压。★活动二此时等压面会出现什么变化?在学案上画出等压面★活动三分小组归纳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选一位代表发言。★活动四学生在黑板上把热力环流示意图补充完整。太阳辐射不均造成地面冷热不均根本原因大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直接原因大气的水平运动★对热力环流的整个形成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三)海陆风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热力环流的过程,因此海

5、陆风的学习主要采用自学为主,辅以点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在学案上绘制海陆风的示意图。★学生展示成果第三部分:巩固提升把导入部分的悬疑提出来,让学生作答。第四部分:小结和作业1.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一个概括总结。2.让学生课后搜集城市风的相关资料,绘制出城市风的示意图,并且想想城市风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到这就结束了,接下来是我的板书设计~7.板书设计我采用的是综合式的板书,图文并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一、实验二、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三、海陆风谢谢各位聆

6、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