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视角下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研究.pdf

城市设计视角下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研究.pdf

ID:52931019

大小:438.42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1

上传者:简单2019
城市设计视角下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研究.pdf_第1页
城市设计视角下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研究.pdf_第2页
城市设计视角下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研究.pdf_第3页
城市设计视角下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研究.pdf_第4页
城市设计视角下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设计视角下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设计视角下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研究杨倩倩,杨柳,谭紫微,江恺强摘要:城市设计的目标是改进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关注人与城市空间的互动,进而创造有活力的宜居城市。社会活力是营造城市活力的核心因素,面对当前城市设计中以土地经营为目标的新城扩张到以资本为载体的大规模旧城更新,设计过程过多重视公共空间的物化成果而非社会环境直接导致了“再造”空间人群的缺失和流失,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渐失,人城互动疏离,最终导致城市生活品质下降。因此,文章提倡在城市设计中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内涵以及城市设计的社会属性,明确公共空间社会活力交往、认同和自组织创造三个层次的内涵表征,并通过城市设计理论层面的探究以及城市公共空间具体实践的反馈,明确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的表达需求,以探讨营造富有社会活力的公共空间的城市设计。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城市设计,宜居城市城市活力并非一个新概念,当代许多城市设计理论都对这一概念有所提及。凯文·林奇[1]于1981年指出“活力”标准作为评价城市设计的五项标准之首。由此可见,构建城市活力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目标。我国学者蒋涤非教授在《城市形态活力论》中认为城市活力可分[2]为:经济活力、社会活力、文化活力三部分,其中注重人与城市互动关系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活力是构建城市活力的核心因素,是城市活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的营造,对改变当前重视物化空间的再造而忽略人文空间的构建的城市设计实践,以及提高新城的空间品质和修复旧城的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1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内涵1.1公共空间的社会性是营造社会活力的前提[3]哈贝马斯指出:“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他认为公共空间是社会共同使用并且共同负责的。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也说[4]道:“市民认为,城市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这也说明了公共意识的出现也正是因为市民认为自己拥有对城市使用的权利与责任。一个空间具备的公共性,是社会公共领域对其赋予的特殊属性,而之所以“公共”是空间满足社会系统需求的一种外1本项目为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自然科学类”首批资助项目:“山地城镇空间景观识别与环境优化”(CDJZR10190001) [5]在表现。(孔祥伟,2005)因此,城市只有在富有公共性鼓励,促进社会学习交流的公民社会中,才能称之为城市公共空间,可见公共空间的社会性是营造城市社会活力的前提。1.2城市设计的社会性是营造社会活力的重要实践方法重庆大学胡纹教授在《城市设计教程》中指出:“城市设计重点关注公共空间中的社会公共公共空间[6]社会活力生活。”其中也指出了当代公共领域衰败的现实前提方法在于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减少以及互联网虚拟空间导致的公共空间私有化。而城市设计的意义公共空间理论引导城市设计便在于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继续衰败的趋势,并从的社会性物质基础的社会性社会责任到职业性反思提出相应的技术策略,重图1城市公共空间社会内涵图解资料来源:作者自绘点就是通过设计沟通社会交往的过程,并使用现代技术手段有效地激发公共参与、社会讨论和跨领域沟通,集中体现了城市设计一种实践的社会性。由此说明,城市设计的社会性表达了一种同步于社会发展的社会实践,而这也使之成为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的重要实践方法,也是实现空间“再造”过程中物质环境和社会生活链接的内在推动力(图1)。2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的表达2.1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的内涵目前学术界对于社会活力的内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主要以城市设计理论为依托,关注社会主体和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另一类主要以社会学为基础,关注社会主体的在社会系统中人的能动性作用的发挥,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如下(表1):城市空间社会活力相关文献表1年份作者定义2009匡银娟社会活力主要指社会活动活力,界定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城市提供的人性化生活[7]苏军的能力,主要由交往行为激发而成。李秀2010岳天明社会活力就是指社会有机体的内生的自组织力、自创造力和自我演化力的发挥与陈继实现,是一个与作为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现代化即社会有机系统整体推进相对应[8]的总体性概念。2012常东亮所谓社会活力,是通过社会交往所焕发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持续力的总称。[9]董慧从本质上而言,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是社会活力的表征。2015谭培文社会活力即人的潜能积极创造性的激发所产生的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进力与[10]升降力。资料来源:作者总结自绘 由此可知,社会活力更多是指社会主体在实践交往中社会生活的生命力,而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活力便在于提供激发具有生命力的实践交往的场所,其内涵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的表征:一是交往的产生——社会主体互动形成交往的空间,但这种场所不是指社会主体的简单2聚集,而是指吸引社会主体进行频率较高有意识有目的实践活动;二是场所的认同——强调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表现出社会主体在交往过程中对新环境充分和建设性的回应,强调人在空间中的身份认同与归属;三是自组织创造——社会主体与空间自组织和自我演化,表现在空间中人的需求的充分满足,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充分发挥(表2)。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内涵表征表2交往交往的产生社会主体互动——人-人互动表征认同场所的认同社会主体与空间互动——人-城互动创造自组织创造社会主体与空间自组织与自我演化——人-城-人互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2.2城市设计理论下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宏观表达2.2.1传统城市设计理论下社会活力的自发阶段工业革命前,城市发展受制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城市设计主要经营的是空间,城市的建设过程也在人的有意识的控制中,因而城市公共空间结构布局也呈现出固有的模式,如中国古代的“礼制营城模式”与西方古代的“图形秩序模式”。这一时期空间尺度基本上以人的生活和使用为准而具有人情味,空间的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处于均衡平等的状态,因此公共空间人流的互动聚散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发性。2.2.2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理论下社会活力的失落阶段早期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城市设计领域由《雅典宪章》所倡导的功能理性主导,忽略了现实社会功能的复杂性并将其简单分解,以柯布西耶为代表的光明城规划力图通过功能分区以及交通组织等物质空间规划解决城市问题。使得现代城市生活迎来了速度时代,人们的步行足迹逐渐被汽车所填充,车行尺度与速度的设计增加了人们对公共空间和场所感知的难度,使得城市发展物化倾向明显,面临背离活力的趋向。我国学者张庭伟也指出21世纪的中国城市设计仍是以《雅典宪章》为代表的20世纪上半期的“第一代”现代规划理论为指导,其过于重视设计的物化成果而忽略空间动态的形成过程,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各个因素联系网的断裂,对早期功能理性设计方法的路径依赖2蒋涤非在《城市形态活力论》第一章中对高密度和拥挤进行了区分,指出活力不等于人气。高密度是产生活力,提供多样化的源泉,而简单聚集带来的拥挤式的人气则是空间环境设计的失败。 [11]成为当前我国公共空间缺乏社会活力的重要原因。公共空间一方面被作为城市美化运动的形象成果,另一方面也受到土地资本营运的利益绑架,空间的物质属性凌驾于社会属性之上,公共空间的“再造”难以满足社会生活的需求甚至呈现出对原生居民隐性驱赶的态势。2.2.3当代城市设计理论下社会活力的回归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营造有活力的城市设计理论发展起来。其中以简·雅各布斯[12]提出的城市的多样性理论为转折,指出以人真正的生活为设计的主题是城市活力的来源。学者杨·盖尔在其公共交往理论也中提到:“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在于处于其中的人以及人[13]们的活动”。TEAM10则从人的行为生活角度提出了城市公共空间是发现环境的主要“发[14]生器”,并以此而重新产生有活力的街区。这一时期的城市设计理论从功能理性的繁荣逐渐向社会问题回归,逐步开始改善、提高、培育城市中断裂的社会联系网,一方面以人以及人们的公共活动为主题,另一方面以公共空间的整合为主题,通过对公共空间多元要素的整合,着力建立空间要素的联系网,以激活人城的互动关系。新常态下我国城市的发展也逐渐从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固有的资本来源并倒逼设计路径的重置,开始真正将相关城市设计理论应用到营建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的实践中来,考虑在原有物化空间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层面的微修复,由此看来,目前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的营造也得到了理论成果和现实环境的支撑与支持。2.3当代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实践空间微观表达城市公共空间本身是一个积极的有机整体,各组成要素互相关联,点状的节点空间、线[15]形的街道空间、面状的领域空间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龚颖,2009)因此,按照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态划分,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活力也可以分为点状、线状、面状三种实践空间的表达。因此,本文重点从三种实践空间不同的形态特征入手,进一步构建公共空间社会内涵在实践空间的表达路径(图2):物质属性社会属性建立共识(文化作为精神和智慧支撑)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交往产生点状:开放、综合点状:场所精神的生成空间包容性增长认同建立自组织创造线状:渗透、可达线状:结构格局的认知公共艺术改造培育面状:整合、过渡面状:区域特性的认同生态技术应用......图2: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实践空间微观表达路径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3.1点状实践空间表达[16]城市节点的空间内涵在于空间资源的综合以及空间需求的供给(李浩、尹强,2011)。因而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的节点空间主要是关注以人为主体的交往空间需求的供给以及交往资源的综合,如城市综合体和城市广场。其中城市综合体以功能协同、空间紧凑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充沛的发展潜能,是社会生活的积极媒介;而广场是社会生活诸多层次的各种事件不断演绎的场所,其更具多元化、广泛性和不定性,使得社会生活的互相交往焕发出[2]活力。(蒋涤非,2007)由此说明,一方面点状空间交往的形成来源于场所的开放性和功能的综合性;另一方面点状空间认同的建立则来源于交往过程中场所精神的营造,通过互动获得对空间的安全感,并通过理解所处场所的文化而获得归属感,这种基于场所的交往和认同促成了点状空间社会活力的发生和发展。2.3.2线状实践空间表达城市线状公共空间主要是指构成城市骨架的城市交通空间。现代城市大尺度街区使得构[17]成肌理的连通路径缺损,导致了人在交通空间中交往网络链接的断裂(童明,2014),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社会活力的生长。学者尚晓茜也以武汉花街楼为例认为街道空间的活[18]力来源于可渗透性,具体表现在交通空间的可达性与便利性,易辨识性,丰富性和安全性。由此说明,线状空间强调一种渗透链接的关系,其交往空间的形成主要是利用线性空间延伸与渗透的特点,通过设计中对街道和交通网不同层次尺度的把握,建立起日常生活交往的链接网络,从而增加人们停留在交通空间中的时间以提高交往的机会。另外,线状空间的空间特性也集中体现在对城市地理空间格局的表达上,线性结构是目前认知城市空间格局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因此对线状空间的认同换言之即是对不同地理文化形态(山地文化或平原文化)的感知和认同。故而如何通过步行系统的建设构建人的感知与城市地理文化的共识成为研究线性公共空间社会活力构建的重要内容。2.3.3面状实践空间表达重庆大学徐煜辉教授认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19]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这便将公共空间扩大到了面状领域层面。他提出要使面状领域空间变得富有活力,就必须在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安全的环境中提供人们需要的东西,包括在公共空间中营建和应用“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环境质量”、“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和“公共文化活动”等要素。而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一书中则分析了领域空间的边缘接合关系,总结了边界效应和 [20]边界区域的经验:“如果边界不复存在,那么空间就决不会富有生气。”他认为环境边界的异质性与不稳定性是吸引人群创造生气的重要空间。以上两者说明了面状交往空间的形成一方面是来源于对空间活力要素的提取与整合,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多个区域空间在功能弥合和过渡中所引发的边界效应。由此也可以看出面状空间一定程度上综合了点状和线状空间的空间特性,是整体区域空间特性的总和,而其空间划分也具有很强的功能识别性,例如商业区、历史文化区、娱乐休闲区等。因此人们对面状空间的认同更多体现在其区域功能的定位上,定位不仅包含了一定历史地理因素的积累,也是现代区位发展成果的体现,成为人们进行选择和产生交往时重要的心理预设。不同的空间形态特征促进了交往的产生,不同的空间或者文化感知方式也推动了对场所的认同,但笔者认为,空间自组织创造的培育很难通过空间形态特征实现表达,因此在这一层面并未做过多的赘述。自组织创造作为最高层次社会活力的表征更多呈现出一种空间在交往产生以及认同建立之后的一种空间和社会主体自组织的发展态势,其具体表现在实践空间的包容性增长,包括满足不同的使用人群在空间中个性的展示和需求的满足,以及在这种需求下社会主体和公共空间自我演化,表现在公共艺术的引入(如城市涂鸦)以及生态技术的应用(如小生境的构建)等。3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的前瞻与挑战3.1宏观层面多层次理念的交织城市设计是同步于社会发展的社会实践,因此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作出相应的改变,随着时代的推演和观念的更新,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的营造也出现了更多的“视角”,总结如下(表3)。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的营造分别在多维空间、公共政策层面、社会层面和智慧城市的构建中提出了新的视角和要求。目前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在可预见的未来,现实资本路径的转向也使得未来的城市设计更多的关注空间的社会属性以及社会资本的激活,新的路径在制度化形成之前其各种学科理论的交织将促进机制的调整并对城市设计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提出更多元的要求,也对营造公共空间社会活力提供了新的启示以及更契合时代的实践路径。当然,营造公共空间社会活力内涵所强调的创造丰富的交往空间、场所认同感的建立和自组织创造的培育三个层次表征并没有变,多维视角的深化更多的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并以此指导微观空间的实践。 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多视角”营造表3年份作者关注领域回应表征2009夏正伟多维空间关注城市纵向公共空间,从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设计解读了城市活交往[21]力,将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活力扩展到地下层面。2009胡佳文公共政策关注城市公共政策下的公共空间,提出通过转变城市管理视角营造创造[22]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活力,即缩小“违法建设”的概念,鼓励市民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自发建设以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活动。2014孙晶社会群体关注城市社会群体,从人口老龄化的角度提出对营造城市社会活力认同的新要求,注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间相[23]应的设施建设,将视角集中到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对空间的体验和认同的建立。2014智慧城市利用“互联网+”,智慧化引领感受智慧城市为生活带来的巨变,创造基础设施、信息产业、网络安全“三大支撑体系”,全方位的“智[24]慧体验”开辟了新的活力空间。资料来源:作者总结自绘3.2微观层面公共空间的自适应性与特色表达3.2.1空间的复杂自适应性学者仇保兴在《复杂科学与城市规划变革》一文中提出了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城市规划变革下倡导用地混合与交往空间的营造,认为城市公共聚集空间的自适应性与城市空间活力[25]的营造息息相关。城市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本质上是承认了城市的主观能动性,关注的是按照自组织的原理来重建失去的环节,有意识激发自下而上的“修复性”设计,因此,通过城市公共空间点线面微观空间自适应性的过程修复,以实现传统城市公共空间的包容性增长,进而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活力的生长。3.2.2空间的特色表达正(负)效应在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短板理论”,强调发展补短的重要性。但是新时代,“木桶理论”有自组织创造了新的内涵,成功取决于其“长板的长度”。“新木文化的产生与反馈基础桶理念”时代,城市设计也强调“空间长板表达”加强(减弱)场所的认同——空间特色的表达。因此城市空间社会活力的营造文化内涵的丰富反馈基础除了点线面空间的普通表达之外,如何塑造空间的可与传播(减弱)交往的产生识别性也成为评价活力的重要指标。空间特色的营造也有助于修复和改善以往短时间模块化设计成果的不图3文化对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的引导关系图解足,并鼓励向以人为核心的定制化设计成果转化。但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需要说明的是,空间特色的塑造除了外在视觉环境的表现,还包括心理认知对现实环境的共鸣程度,这种共鸣取决于文化介质的引导,因此如何鼓励正效应的引导,建立空间共识也是塑造空间特色的重要部分(图3)。4小结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的营造是以城市公共空间为物质基础,以城市设计理论为指引,因此其既要关注城市设计理论自身转型带来的自上而下宏观层面的空间指引,又要关注物质公共空间自下而上的微观反馈,从而创造具有整体性的人与城市的互动链接网络。城市的生长与更新没有标准答案,一方面,我们要做的是主动从理论层面以及物质层面寻找丰富变化的可能性,并通过宏观设计城市微观生活,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活力得以展现,人城互动的生活网络空间得以形成,从而创造具有活力的宜居城市;另一方面,城市设计仍然面临理论认知与行动实践的错位,在当今科技的变革带来了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探索适合人和城市融合的新途径,以及如何构建价值共识并整合工作路径方面也需要做的更多。参考文献[1](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蒋涤非著.城市形态活力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3]包亚明著.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13.[4](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26.[5]孔祥伟.社区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的互动[D].东南大学,2005.[6]胡纹.城市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38-140.[7]匡银娟,苏军,李秀.城市公共空间中社会活力初探[J].南方建筑,2009(6):68.[8]匡银娟,苏军,李秀.城市公共空间中社会活力初探[J].南方建筑,2009(6):68.[9]岳天明,陈继.国内关于社会活力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创新,2010(4):106-110.[10]谭培文.全面依法治国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可靠保障[J].广西社会科学,2014(4):13-18.[11]张庭伟.20世纪规划理论指导下的21世纪城市建设——关于“第三代规划理论”的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11(3):1-7.[12](美)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13](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4]程里尧.TEAM10的城市设计思想[J].世界建筑,1983(3):78-82.[15]龚颖.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一以上海淮海中路新世界街区改造项目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2009.[16]李浩,尹强.城市空间节点识别方法探索[C].//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会议,2011:6329-6339.[17]童明.城市肌理如何激发城市活力[J].城市规划学刊,2014(3):85-96.[18]尚晓茜.可渗透性街道形态对城市社区活力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19]徐煜辉,卓伟德.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之营建——以,庆市解放碑中心区及上海市新天地广场为例[J].城市环境设计,2006:46-49.[20]C.亚历山大,S.伊希卡娃,M.西尔佛斯坦等著.王听度,周序鸣译.建筑模式语言[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21]夏正伟.城市活力空间的延续与拓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3):21-25.[22]胡佳文.市民视角与城市活力——读《建筑模式语言》与《建筑的永恒之道》[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4):146-147.[23]孙晶.抚顺市人口老龄化与城市活力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4(5):49-51.[24]体验智慧城市走进“活力上海”[J].上海信息化,2014:14-16.[25]仇保兴.复杂科学与城市规划变革[J].城市规划,2009(04):11-20.作者简介杨倩倩,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杨柳,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一所所长,注册规划师;谭紫微,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江恺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