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玲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及建议(第4次磨课).doc

彭玲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及建议(第4次磨课).doc

ID:53667801

大小:5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5

彭玲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及建议(第4次磨课).doc_第1页
彭玲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及建议(第4次磨课).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彭玲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及建议(第4次磨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给老师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及建议(第4次磨课)中山市东升镇东方小学彭玲一、课例名称:习作7《给老师的一圭寸信》二、执教教师:向广琴、彭玲三、课型:作文教学四、学段(年级):六年级下学期习作7五、教材版本:苏教版第12册语文六、教学设计:东方小学语文科组高年级七、教学时间:2010年5月27日八、反思及教学建议整个作文修改基本上是圆满结束了,当然课后还需要老师的把关审阅。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乐趣和积极性,我设计了书信传情,师恩难忘这个环节,让学生课后把自己的修改的信装入信封寄给老师,亲历一次写信、修改、寄信的历程,在这个现代化信息技术发达的吋代显得尤

2、为重要。同时,我跟学校教过这个班的老师交待好,如杲有学生寄信过来,每位老师均要写一段简短的评价或者回信。实践证明,课后学生开展此项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感恩思想,更加深了那份埋藏心中的浓浓师生情。从一节语文课看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所具备的素质,从一节作文课便可以看到指导写作所承受的内涵。针对这节课,我觉得以下几方面需要完善:1、教师示范修改时可以增加修改的广度,比如某一篇作文侧重内容修改,某一篇侧重结构修改,甚至可以抓住典型事例的生成将示范点评推向高潮。2、开头结尾的点评还有所欠缺,如何体现开头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或者开门见山的方法,结尾的点题升华、首

3、尾呼应的方法涉及太少,根据提纲来评价作文结构的方法尚待探究。3、如何提高学生全员的修改鉴赏能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积累经验。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我的课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希望各位多批评指止。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