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_刘彬

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_刘彬

ID:5421350

大小:208.3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10

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_刘彬_第1页
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_刘彬_第2页
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_刘彬_第3页
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_刘彬_第4页
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_刘彬_第5页
资源描述:

《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_刘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4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7月JournalofPLA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ges#93#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刘彬(清华大学外语系,北京100084)摘要:建国初17年间(1949)1966),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文学翻译高潮。这一时期经历了从主要译介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到广泛引入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的古典和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及亚非拉反殖民主义作品的过程。从勒菲弗尔操控理论所强调的意识形态、诗学形态和赞助人等因素来看,在当时翻译政策和文艺思想指导下引入的外国文学作品对于巩固新生共和国政权、传播马列主义思想体

2、系具有积极的意义。关键词:勒菲弗尔;操控理论;意识形态;诗学形态;赞助人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22X(2010)04-0093-050.引言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更加系统,更加完备。勒菲弗对于建国17年(1949)1966)的文学成就,尔明确提出,翻译当然是改写;一切改写,无论意许多当代文学评论家都认为没有太多评论的价值。图如何,都反映一定时间阶段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德国汉学家顾彬(W1Kubin)曾说道:/但以貌似态;改写是在权力操控下进行的,有助于一种文学客观、积极的方式来谈论1949年以后几十年的中和一个社会的进化。他进而提出:重写可以引进新国文

3、学却是无益的。0(2008:12)在国内,丁帆、观念、新流派、新词语;因此翻译史也是文学的革王世沉认为,建国后27年文学(包括文革10年)新史,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影响史。(Lefevere,缺乏现代性元素。(1999:58)笔者认为,翻译是文2004b:vii)勒菲弗尔操控论的详细描述体现在其学创作的重要途径,译介则是促进本国文学发展的5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6一书中。勒重要手段。1949至1966年这17年间文学译介的发菲弗尔指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改写主要受3展过程长期以来未被论及,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许个方面的限制:意识形态、诗学形态和赞助人。在多人误以为17年

4、没有什么文学译介或译介成就不这里,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政治领域,而大;二是以为17年文学译介完全意识形态化了,应理解为由用于规范我们行为的模式、惯例、信仰没有什么研究价值。(方长安,2002:79)本文运用勒所形成的框架体系,它对于文学作品的形式以及主菲弗尔翻译即操控的宏观理论,研究建国后17年题的选择和展开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Lefevere,的文学翻译状况,用实证的观点来探讨该时期的基2004b:16)意识形态可能是译者所信奉的,也可能本倾向,客观地描述其中的特色和取得的成就,认是某个赞助人以某种限制形式强加给译者的。(Lefe-为全球本土化是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必然趋势

5、。vere,2004b:41)诗学形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1.翻译即操控论指文学技巧、文类、主题、人物原型、情境和象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由来已久,但对这一问征;另一方面是指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体系中题的深入讨论却还是近年来的事情。从上世纪80扮演的角色。一旦诗学形态形成,就会在文学体系年代以来,国外勒菲弗尔(A1Lefevere)、赫曼斯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约束其必须取得社会认同。(T1Hermans)和国内蒋骁华、王东风等学者针对意(Lefevere,2004b:26)赞助人是指那些可以促进或阻识形态对翻译,尤其是对文学翻译的操控现象进行碍文学的阅读、书写或重写的力量,可以是

6、一些个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以翻译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宗教团体、政党、社会阶层、权力机构、出版收稿日期:2009-12-16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9YBA005)作者简介:刘彬(1974-),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外语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94#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商,以至于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叶利斯特拉托娃,5译文61954年6月号,李相崇译)、等。(Lefevere,2004b:15)运用勒菲弗尔的这种观点5马克#吐温论6(奥尔洛娃,5译文61954年8月号,来研究我国17年的文

7、学翻译,对整个翻译实践活张由今译)等。另一方面,集中介绍了以现实主义动进行考察,并对翻译的组织形式、题材的选择、为创作指导思想的名家作品,如托马斯#哈代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等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出这一5彼特利克夫人6(5译文61954年9月号,李相崇译)时期文学翻译的典型特点。和亨利#菲尔丁的5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62.意识形态对译介的影响(5译文61954年10月号,萧乾译,潘家洵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推行的1959年以后,随着中苏关系的决裂,划分三个是以马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