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考说题.ppt

科学中考说题.ppt

ID:54595851

大小:8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5-03

科学中考说题.ppt_第1页
科学中考说题.ppt_第2页
科学中考说题.ppt_第3页
科学中考说题.ppt_第4页
科学中考说题.ppt_第5页
科学中考说题.ppt_第6页
科学中考说题.ppt_第7页
科学中考说题.ppt_第8页
科学中考说题.ppt_第9页
科学中考说题.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科学中考说题.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题呈现(2013•温州)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为了测量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一: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步骤二:往烧瓶中装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并将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测出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1克。步骤三:取一个集气瓶,用记号笔在适当位置做标记,将水注入集气瓶到标记处,用量筒测出这些水的体积为V0毫升。再将集气瓶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等待收集。步骤四:打开活塞,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同时开始收集气体。调节集气瓶在水中的上下位置,当集气瓶内、外的液面相平且刚好达到标记处时(如图),暂停反应

2、。步骤五:重复步骤四,再收集9瓶气体。步骤六:称出反应后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2克。(1)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克/毫升。(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面保持相平的目的是。(3)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一、说条件及立意本题是以教材上的氧气的制取装置为背景的延伸,以密度的测量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氧气的制取、密度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信息对实验操作进行分析,并对实验误差进行定性的分析,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说思维及解题策略科学定律、定理、公式等是架设未知量与已知量的桥梁,因此必须运

3、用正确的策略,寻找最佳的解题方法。本题中阅读量相对较大,因此在审题是应该突出有效信息的筛选,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和密度公式应用。很明显,要计算氧气的密度,就在知道氧气的质量和体积。在此要明确氧气的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装置内质量的减少,就是产生氧气的质量。而体积比较容易判断出为10V0。故答案为:(m1-m2)/10V0第一问: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克/毫升。这是对实验操作的一种原因分析。这种原因分析就是本题的实验探究能力的核心考查点,此问要结合题目给的已知信息“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4、要控制温度和压强相等。温度为常温,本题巧妙通过“集气瓶内外液面保持相平”来控制压强相等。故此问的答案:使集气瓶内的压强与外界气压保持相等,以收到常压下的氧气。第二问: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面保持相平的目的是。第三问: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此问为实验误差的定性分析,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此问要结合第一问的结果进行分析。首先要知道“气密性不良”是影响质量还是体积,其次是知道有怎样的影响。漏气会有氧气泄露,使得(m1-m2)的值比收集到的氧气质量偏大,故密度也会偏大。三、说注意点本题在解答时1、易错点,可能有学生会忽

5、视题中的“再”字,误将氧气的体积认为是9V02、装置漏气不密封,也有学生可能人为外界空气进入。四、说拓展延伸本题是对实验的综合考查,进一步分析得:1、实验中双氧水分解会放出热量,会使收集到的气体温度略高于常温,本题没有考虑,忽视了。据此温度的变化也可以作为实验分析的内容。2、实验中原烧瓶中有空气未排尽,使收集到的氧气中含有空气,会影响最后结果。3、实验结束还有氧气留在烧瓶中,会使收集到的氧气比实际生成的氧气质量偏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