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上第四单元教案.doc

四语上第四单元教案.doc

ID:54710926

大小:7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20

上传者:U-4552
四语上第四单元教案.doc_第1页
四语上第四单元教案.doc_第2页
四语上第四单元教案.doc_第3页
四语上第四单元教案.doc_第4页
四语上第四单元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语上第四单元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白鹅学习目标: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候、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悟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课前准备1、准备白鹅课件或白鹅活动情景课件,“净角出场’课件。2、收集有关“鹅”的故事和古诗。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目标1、出示白鹅活动资料: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仔细看看它是谁?你喜欢它吗?2、你熟悉鹅吗?看到鹅你会想到些什么?a、出示骆宾王的《鹅》,齐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b.王羲之写“鹅”的故事。过渡:七岁的骆宾王写鹅,妙趣横生,大师丰子恺笔下的鹅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知道吗?3、出示目标(课件显示)二、自学探究,获取新知1、出示导读:a.自由读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b.你喜欢大师丰子恺笔下的鹅吗?为什么?请在相关文字旁写上喜欢鹅的原因。c、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在相关文字边上打上“?”。2、学生自由读文,完成“导读”要求。三、展示交流,点拨归纳1、检查生字词。(注意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2、交流。(可以用说理由、感情朗读、表演等形式)a、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部分。b.小结:同学们谈得真好,读出了自己的喜爱之情,把作者笔下的这只白鹅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c、全班齐读课文一遍。3、质疑。a、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板书。b、选取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如: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白鹅有哪些特点?作者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4、自由读文,思考: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11 (1)、四人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可采用以下三步,帮助学生理解过渡句的作用。)a.出示第二自然段,讨论:鹅的高傲表现在哪里?b.理解“更”的用法。(承上启下,突出“下”o)四、巩固练习,当堂检测1、读写结合训练。题目《我的爸爸》内容:a、在生活上,爸爸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照顾我。b.在学习上,爸爸对我的要求十分严格。要求:请根据本篇作文的两个重点内容,给这篇作文写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2、班上交流。五、小结。a、承上启下。b.点明鹅的特点。c、告诉我们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姿态;叫声、步态、吃相”四个方面。咱们班的同学学习的本领真强,通过自己读书、讨论,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们不仅简单了解了丰子恺笔下具有高傲特点的白鹅,而且学习了“承上启下”的写法,这种过渡方式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在今后的作文中希望同学们能加以应用。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揭示目标1、出示第二自然段:“鹅的高傲,更体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齐读。2、引入:上节课咱们通过学习,知道了作者从“姿态、叫声、步态、吃相”四方面表现白鹅高傲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咱们今天还是用读书、讨论的方法来解决你们提出的这个问题。3、揭示目标(课件显示)二、自学探究,获取新知11 你觉得作者是怎么具体描写的呢?请在感受较深的词句边上写旁注,并尝试读出自己的体会。三、展示交流,点拨归纳1、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全斑交流。2、理解“叫声”a、出示:“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三个词的理解。(声音严肃、大声斥责、大声叫喊吵闹、放开喉咙大叫)b.联系生活,想象“狗的狂吠”是怎样的情景?(让人害怕)作者说鹅的叫声不亚于狗的狂吠,为什么要这样写?(突出白鹅看守门户的本领;突出对白鹅的喜爱。)c、小结: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白鹅,实际上恰恰是对它“看守门户”的本领的赞美。d.有感情朗读。e、你们喜欢这样的描写吗?文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描写,你能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吗?3、理解“步态”a、(VCD播放京剧中净角出场的情景):同学们仔细看这段影片,这是京剧中净角出场的情景,看后谈谈你的体会。(交流中结合理解“步调从容、大模大样”)b.朗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c、小结:作者发现了鹅与鸭的步态的些许差别,并准确地描写出鹅的步态特点,写得这么贴切,他平常该多仔细观察啊1d.你在读文中,还有没有这样的体会?能不能举例说说呢?4、理解“吃相”。a、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鹅“三板一眼、一丝不苟”的吃相。读出自己的体会。b.想象“狗偷吃、鹅咬狗”的情景,并读出其中的趣味。c、交流“人伺候鹅”的情景。5、小结:作者仔细观察,细致描绘,有详有略,这种写作方法值得大家学习。四、巩固练习,当堂检测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找出来,并抄一抄,读一读。2、四人小组内交流。五、拓展延伸简介丰子恺,推荐丰子恺作品。板书:11 14白公鹅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做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4、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学习重、难点: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课文插图(或制作课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目标1、出示课文插图(2)(或多媒体课件)。2、观察、说话: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3、导人新课: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4、板书课题5、揭示目标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同桌或4人小组互教互查生字词的读音,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确。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注意正音,要求读准,读通顺。三、展示交流,点拨归纳对比阅读,领悟方法1、设计表格(或课件),引导对比阅读。a、先出示(点击)1日课内容,再读新课,划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白鹅白公鹅姿态叫声步态吃相玩相 b.从表中你发现什么?(相同点、不同点)2、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同:傲慢、派头;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3、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a、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侍候)b.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c.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4、品读词句,体会感情四、巩固练习,当堂检测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读一读。11 2、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3、小结五、作业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15猫学习目标:1、会认“乖”等7个生字,会写“凭”等13个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稿纸、梅花、跌倒、开辟、抓痒、撞疼、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等13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知道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激发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学习重、难点:1、知道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课前准备1、猫等待老鼠出洞和捉老鼠的课件(或录像、图片);猫叫声录音带。2、学生收集有关猫的图文资料,张贴到教室的相关栏版上,办一期“猫趣”展。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目标1、师生交流。a.导语:观看了同学们精心布置的“猫趣”展版,老师对猫的了解和喜爱都更进了一步,这小生灵真是有趣、可爱!参观了“猫趣”展,你最想说什么?b、师生各抒己见,谈“趣”激情。2、揭示课题,简介老舍。二、自学探究,获取新知1、自由练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可自读,可同桌一起读)2、反馈生字词预习情况。自由发言,就容易读错或写错的生字词互相提个醒。11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交流: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了你怎样的第一印象?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迅速抓住课文大意,理清课文条理?三、展示交流,点拨归纳(一)、展示交流,理清脉络“方法”有三:a、抓住各段中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重点句,连起来读一读。b.设计填空题,如:课文共有()个自然段,第()至第()自然段写大花猫();第()自然段写满月的小猫()。c、设计板书,如:老实贪玩尽职(大花猫)性格古怪高兴时……不高兴时……胆小勇猛(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二)剖析“古怪”,赏“猫”悟“情”1、自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简要概括出猫性格古怪的几个方面,然后全班交流。2、小组合作学习:每人以猫的一个性格特点为例,把文中具体描写这一特点的语句读给同伴听。3、深入研读,品词析句,体会情感。a、同桌交流:老舍先生喜欢这一只“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的花猫吗?你是通过哪些描写来体会的?b.范例引路。出示例句:“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引导赏析:抓住“屏息凝视”“一连”“非……不可”边读边想象,并结合相关课件演示,体会作者对这只“尽职”的猫的欣赏、喜爱之感。c、全班交流。找出体会最深的句子,借助朗读、比较、品赏关键词语等方法,体验作者渗透于字里行间的爱意。如: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用身子蹭你的腿,……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四、巩固练习,当堂检测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小组合作学习:用“任凭……也”“非……不可”“无论……也”“……可是……”分别说句子,比比谁说得准确、说得多。3、扩词练习贪()性()高()采()贫()姓()稿()踩()五、交流互评,体验成功11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选择第一、二、三自然段中自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诵给同桌听。二、展示交流,点拨归纳(一)赏读“可爱”,晶“情”动“情”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是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又是从哪些描写体会到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的?2、同桌讨论、全班交流。a、观察插图,体会小花猫的可爱。b.将课前收集的有关老舍先生酷爱花草的资料与他“放任”小花猫淘气的描写进行对比,以加深感受。c、联系语境理解“开辟…‘生气勃勃”。3、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把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二)总体梳理,回归全文1、小组讨论:老舍先生笔下这只既古怪又可爱的花猫,为什么能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象?2、各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梳理:(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真实具体、将猫视为朋友、字里行间处处留情)3、朗读全文,加深体会。四、巩固练习,当堂检测1、用喜欢的符号圈划出自己最欣赏的词语、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再摘抄在摘抄本上。2、同桌互相交流。五、阅读链接,拓展延伸1、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两段话,想一想:同样是关于猫的描写,这两段话与老舍先生的《猫》一文,在观察与表达的角度上分别有什么不同?(提示:第二段话与课文《猫》相似,侧重于用拟人的手法侧面描写猫的生活习性,并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第一段话则从正面直接描写猫的外形特点。)2、小组交流。3、课后留心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帮它拍摄一张相片或画一张画像,然后为相片或画像配一段旁白。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1 16母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2、明白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3、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学习重、难点:知道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课前准备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有关母鸡的趣事(农村的学生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城市的学生可通过阅读、上网、请教他人、利用音像资料等方法进行7解)。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目标1、交流课前收集整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2、导入新课: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3、出示目标。二、自学探究,获取新知1、师生共同制定读阅读目标。a、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b.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流利。c、理清文章条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d.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不同之处:《猫》一文中流露的自始至终是喜爱的情感,而本文体现的是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三、展示交流,点拨归纳汇报交流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a.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如:“我一向讨厌母鸡。”“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b、作者分别通过哪些事例具体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如:随处乱叫欺软怕硬发狂炫耀负责慈爱勇敢辛苦)c、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d.句子辨析:“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2、全班交流。3、同桌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1 四、巩固练习,当堂检测1、思考讨论: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2、分类摘抄词语。把自己所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1、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板书:反思:语文园地四学习目标: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表达,内容比较充实。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课前准备1、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2、查找带动物名称的成语。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导入,揭示目标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11 在喜爱他们的作家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在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乐趣吧!今天,我们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这些乐趣,好吗?全班交流二、合作交流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分组交流1、分组: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2、出示要求:a、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b.表达真情实感;c、认真听,进行评议。3、分组交流。三、展示交流,点拨归纳全班汇报汇报提示:1、形式: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2、内容: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评价提示: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四、拓展延伸喜欢相同动物的同学归为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第二、三课时展示台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明确习作要求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具体生动地写出特点、表达真情实感。一、精彩回放,讨论交流1、回忆自己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2、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二、习作与评议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11 出示学生习作片断(或提供如下案例)。2、我家的狗是看家的好手。要是熟人来了,它就高兴地迎接。可要是陌生人,它可凶了,使人不敢靠前。3、引导评议,进行修改。(条理清楚,但不够具体。“高兴迎接……可凶了”具体有哪些动作,应详写。最好能举一个例于来表现它“看家本领强”。)4、四人小组内轮流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及时点拨。5、每组推选一个优秀片断,交流赏析。三、习修改习作,誊写习作展示优秀习作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其他同学参观评议。第四课时一、我的发现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2、想一想: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a、自主发现;b.组内交流。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6、联系自己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举一个例子说明)二、日积月累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都带有动物的名称,第一行都有“龙”,第二行有“虎”,第三行有“马”)3、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意思或故事。4、游戏:成语接龙。(以第一行为例,每个成语里必须有一个“龙”)5、竞赛。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称。看看谁是优胜者。九()一毛对()弹琴如()得水()死狐悲杯弓()影()毛蒜皮()立鸡群指()为马为()作伥车水()龙万()更新门可罗()()()点水顺手牵()抱头()窜哀()遍野三、课外延伸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名称的成语。(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