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doc

沟通,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doc

ID:55831872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09

上传者:asd881529
沟通,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doc_第1页
沟通,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doc_第2页
沟通,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沟通,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沟通,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班主任工作案例乐东县乐光学校陈洁冰时光流逝,岁月如歌,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教育这片沃土中走过了八年。这里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从教至今八年我当了六年的班主任,在这六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了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精神。因为,班主任是一群与心灵打交道的人,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充满活力的学生。从教八年来,我给过很多学生做过思想工作,而有一则案例,令我记忆深刻,乃至今后在整个的教育生涯中我都会牢牢记住这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引导我不断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案例]2013年下半年我担任学校七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刚接手对学生一切都不曾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我班的韦某经常迟到,每周至少迟到三次。一次韦某又迟到了,他低着头走进教室时我低声的警告他:“你迟到的次数太多了,你不能再这样不按时到校。”他小声地说:“下次不会了。”我以为这次警告会引起韦某的注意减少迟到的次数,但事与愿违韦某还是经常迟到。我再次单独找他到教师办公室谈话,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总迟到。他只是手足无措地站着,低着头看着地面。没法我只好从学生花名册中查到他父亲的电话,打电话给他的父亲反映这一情况并和他的父亲说要配合学校工作,督促孩子上学,上班前要叫他起床上学不要让孩子再迟到了。他父亲说知道了。我认为有家长的配合韦某迟到的情况应该有所好转了才对但希望再次落空了,韦某的行为让我感到很头痛。这一次轮到韦某所在的组打扫卫生而韦某又迟到了没参与打扫。他迟到刚好被我碰到我就大声地责问他:“你迟到了,你知道吗?”他低下了头小声地说:3 “知道了。”我看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问他:“同学都把卫生区扫好了你才来,我罚你把卫生区的草拔了你可愿意?”他点点头说“好!”我看他认错态度较好并接受处罚就和他一起拔草,轻声地问他:“你父母上班前都不叫你起床吗?”他才跟我说:“我父母在外打工,我自己在家。”我才意识到这是一个留守儿童,我说:“你还没吃早餐吧?”他稍稍点了头,说:“起床看快迟到了就急忙跑来上课还没吃。”听到这话我才认识到我对学生的了解关心还不够没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我柔声地对他说:“你拔完草就到教师办公室来。”我去给他买了早餐。韦某进到教师办公室,我亲切地问他:“草拔完了?”他说:“嗯!”我微笑地对他说:“把包子吃了,豆浆喝了就去上课。”他惊讶地看着我然后默默地把早餐吃了对我说了谢谢就回教室上课了。我拿出手机给他的父亲打了个电话了解到韦某说的都是事实,就和韦某的父亲商量买个闹钟给韦某,方便韦某看时间上学,韦某的父亲同意了。从那以后韦某再也没有迟到过了,而且由原来的在课堂上爱开小差,课后不按时完成作业到上我的语文课特别认真听讲,每一次我布置的作业他都能认真按时完成。[反思]在这个案例中我和韦某共有三次谈话,真正解决问题的是第三次谈话。第一次谈话里,我是不问缘由的警告;第二次谈话里,更多的是责备,只有第三次谈话,寻找到一个很好的契机才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并及时和韦某父亲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三次的谈话使我明白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绝不是上对下的命令与执行,它更需要一份宽容与理解。看似解决问题的是一部“小小的闹钟”,其实不然,那是一份关心,一次沟通,更是一份宽容与理解。[启示]从这案例中,我得到了一些启发,我们作为教师,每当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吗?事实是这样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因为初中学生的心理其实也是稚嫩、敏感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懂得理解懂得宽容,真正从内心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可以塑造的;更要相信,没有一个学生是无缘无故变成“坏学生”的,没有一个学生的内心是真正想作为或被当成坏孩子的3 。在处理学生违纪问题时,班主任要变说教为聆听,变训斥为接纳,变教导为引导,变制止为疏导;变愤怒为宽容,变严厉为亲切,变批评为关爱鼓励,变旁观者为理解者督促者;并及时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和进行有效的沟通,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合作。不是令学生表面屈从,也不是令学生被动接受,更不是用大人的理所当然来“制服”学生,而是使学生内心真实地感动真实地悦服。即,要做一个以理解为基础的拥有“生本位”的现代型教师,如果存在“师本位”思想,对那些犯了错的学生或者体罚或者心罚,采用居高临下的“高压”政策,施以机械呆板的纪律约束,师生关系就会陷如僵局,使教育效果与教育愿望背道而弛。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