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加入wto对我国机电行业的影响

分析加入wto对我国机电行业的影响

ID:5675288

大小:76.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12-22

上传者:U-1863
分析加入wto对我国机电行业的影响_第1页
分析加入wto对我国机电行业的影响_第2页
分析加入wto对我国机电行业的影响_第3页
分析加入wto对我国机电行业的影响_第4页
分析加入wto对我国机电行业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加入wto对我国机电行业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分析加入WTO对我国机电行业的影响提要:为适应“入关”要求,我国机电工业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使得整个机电行业的综合实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对于加入WTO所可能带来的直接冲击的承受能力,也大大增强。但是,由于其他领域,特别是农业领域的结构调整引发的对机电工业的间接影响也不容忽视。进出口大户的喜与忧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机电工业引进了大量的先进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和生产工艺装备,机电工业的产值、利润占整个工业的25%左右。目前,我国与WTO成员的贸易额已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以上,机电产品在我国外贸进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见附表)。  但从整体来看,我国机电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总体技术水平的差距达15—20年。加入WTO后,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和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行为,都要遵循WTO的有关原则,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加入WTO对整个机电行业的影响,也是深刻而深远的。  由于我国机电工业的产业结构尚不合理,各地的重复建设,导致地区结构趋同化倾向十分明显,技术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浪费严重、企业达不到经济合理的生产规模,进而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加入WTO的冲击会直接波及到那些效益差、长期亏损的企业,而那些依靠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保护的行业,也同样会受到冲击。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强,某些行业的利润率会下降,长线产品的生产将会得到相应的抑制。那些管理落后、效益低下的企业必然要进行资产重组。从这个意义上看,加入WTO,也为我国机电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时机和发展动力,但也对机电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加入WTO,适应市场经济条件,我国机电工业要扩大吸收外资规模,不可能借助行政干预和地区倾斜政策,只能依靠优良而完善的服务,为所有外商创造平等、良好的投资环境。其次,由于关税减让、非关税保护措施的逐步取消,国内市场竞争将呈现国际化倾向,势必趋于激烈,对我国传统机电工业产生冲击,也是客观存在的。  竞争中求生存,赢得发展契机  我国机电工业的发展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一进程,有利于通过对外贸易、引进技术、利用外资等手段,来促进技术水平的升级、产品需求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市场需要多元化,出口市场的单一,易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左右。加入WTO,可以享受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经过努力,还可以得到有关发达国家所给予的普惠制待遇,这为市场多元化创造了必要条件,也可改变机电产品出口对个别国家和地区过分依赖的现状。  我国机电工业的发展必须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加入WTO后,可以获得更多的世界经济贸易信息,深入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动态,有利于缩小我国机电工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机电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竞争。加入以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为基础的WTO,将促使我国机电工业企业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深层次矛盾凸显,改变传统思维正当其时  根据有关WTO协议,一旦入世成功,我国工业品关税将在目前的水平上有较大幅度下调,在个别领域甚至会调得更低。  削减关税,撤除非关税保护措施,国内市场逐步放开,国外机电产品,特别是中高档产品,凭借其质量、性能和资金等的优势,将大量进入我国,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其中对重型、石化和通用机械等行业以及仪器、仪表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影响较大;而对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型行业,影响相对较小。   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有20年时间,市场的调节作用日益增强,但机电行业的大部分企业,仍未摆脱传统思维与体制(模式)的束缚,加入WTO后,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能会处于被动。  同时,强化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专利制度的完善,将使目前国内一些企业不能再进行生产,同时,也将延迟我国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大大增加引进新技术的成本。  按照WTO有关要求,外国在我国设立的企业(包括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将不得硬性规定其产品的外销比例,不得规定其产品的国产化程度。如此一来,这些产品定会挤占国内市场,对我国相关企业的影响较大,同时也会影响出口的扩大。  综上所述,加入WTO给我国机电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同时并存的。我国机电工业既不会从此一蹶不振,也不会轻松振兴腾飞。行行有本生意经  直接影响需仔细甄别  1、电工电器行业  目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我国220KV等级以下的电工电器产品的生产企业,都已基本能够承受加入WTO后可能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对相关上市公司而言,如许继电气(0400)、阿继电器(0922)、特变电工(600089)、长城电工(600192)等,其承受冲击的能力就较强;  国内220KV等级以上产品的主要生产企业,也通过与国际著名公司的合资、合作,具备了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如东方电机(600875)与外商合作参与三峡工程发电设备制造、东北电A(0585)与外商合作共同参与三峡工程输变电设备生产,电器股份(600627)与美国公司合作参与秦山核电工程设备制造等。   当然,由于目前我国电工电器行业在产品开发,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且短期内还无法改变这一状况。这有待国家进一步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如有些地方通过在相关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等方式,就是迈出的可喜一步。  加入WTO后,对各生产企业产品的出口将是有利的,同时原材料关税的降低,还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地发挥价格竞争方面的优势,如山东电缆(0720)、福州大通(600067)、武汉电缆(600880)等上市公司,都将因此而受惠。  2、工程机械行业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的主要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上市。这些企业有的还具备5立方米以上挖掘机、10立方米以上装载机、10吨级以上叉车和700马力以上推土机等超大型工程机械,以及某些专用施工作业机具生产能力。但由于这类装备的年需求并不大,面对国际市场工程机械供大于求的现状和美国、日本、德国等少数几个著名公司垄断的局面,完全自己开发这类装备,从经济上看是不合理的。因此,采取合资、合作生产是目前国内有关企业普遍的做法,前提是必须有依托工程,即有用户。而除此之外的其它绝大部分工程机械产品,我们都具有承受冲击和影响的能力,而且随着关税的降低,特别是零部件等总成件的关税的降低,对相关整机生产企业应是有利的。  当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以生产大中型工程机械产品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如徐工股份(0425)、桂柳工A(0528)、山推股份(0680)和厦工股份(600815)等的业绩就有较好的表现。一般条件下,以生产中小型工程机械产品为代表的宜春工程(0403)、常林股份(600710)等的业绩要优于其他企业。  因此,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业绩,主要取决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内经济建设的规模,而与加入WTO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  3、机床工具行业   虽然近几年国内机床工具生产企业面临较为困难的市场形势,但是每年我国进口的机床工具产品的数量和金额仍持续增长,从产品结构分析,我国进口的主要是数控机床等高精度、高附加值产品。从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机床工具产品附加值之所以不能提高,主要受制于控制部分和关键附件。此外,即使采用进口控制系统和关键附件,由于生产、组装和调试中存在较大的人为因素,影响国内用户的信任度。加入WTO以后,企业自主开发的成本将大大增加,困难将更多,对整个行业的长期影响和冲击不容忽视。  目前,机床工具行业的10家上市公司中,磨料磨具生产企业就有5家,占了很大比重,而且这些企业都是行业中的主要生产企业,但所生产的主要是普通产品,对于专用、成型、高精度磨料磨具来讲,无论是制造精度、生产工艺还是产品质量上,都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所受的冲击和影响较大。  4、机械基础件(包括液气密以及轴承等)行业  国内这类主要企业都已与国际上著名的公司进行了合资、合作。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目前还未完全形成经济规模,在价格方面还缺乏竞争实力,且产品的质量不够稳定。能否承受加入WTO的冲击,目前还不太明朗。  5、造船行业  目前,我国是国际上三大造船国之一,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出口船舶所采用的关键设备,都是根据用户的要求而在全球采购的。加入WTO,将有利于我国船舶在同等贸易条件下的出口扩大。对江南重工(600072)、沪东重机(600150)和广船国际(0838)等上市公司而言,将有不同程度的获益。  间接影响并不遥远   我们分析加入WTO对机电工业的影响时,不应仅仅局限加入WTO对机电工业的产供销业务本身的影响,还应考虑到整个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加入WTO对机电工业相关市场需求的影响,这些都将对机电工业产生间接的影响。例如,适应改革要求,面临“入世”挑战,机电工业必然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机电企业改革过程中可能伴随着一些企业关闭、下岗人员的增多等情况的出现。同时,近几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这一切,都可能导致机电产品的市场需求不足。对此,机电工业应及早制定措施加以应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新经济发展  从1986年7月11日正式提出复关申请至今,中国为恢复关贸总协定原始缔约国地位和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进行了14年有余的艰辛努力。目前,中国入世的双边谈判已基本结束,多边谈判开始启动,这标志着中国入世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世贸组织作为一个统一和协调各国贸易政策的机构,其最本质的特点是促成世界经济发展由“权力为基”逐步转向“规则为本”。它自成立以来,不断顺应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制定合乎国际贸易现实的新规则。为了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世贸组织已经达成了《信息技术协议》、《基础电信协议》和《金融服务协议》,并于1998年5月通过了《全球电子商务宣言》。可以预见,进入新世纪以后世贸组织必将以更大的力度促进各成员方在发展新经济方面有所作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入世以后大力发展新经济的内涵将是全面的———它既包括了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包括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的信息化改造。这里笔者主要针对我国信息产业 的发展提出几条策略。  首先,要制定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战略。当前,自由化已被预设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国际政策环境,因此我们应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信息产业自由的市场环境中,加速信息产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化时代,一国的信息产业不可能以全面发展的形式推进,而应突出重点,有所取舍。中国信息产业必须按照动态比较成本优势,舍弃一些领域,集中力量形成真正的优势领域。  第二,力求建立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我国自己的跨国大企业。由于发达国家一贯在核心信息技术上对中国封锁,因此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应建立在自主开发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基础上,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引进技术为辅”,最终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推进信息企业的调整和改组,扶植发展我们自己的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大企业。  第三,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和网络产业,扩大产品出口。目前中国的信息产业中,各种硬件的制造业还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这与发达国家相比是落后的。我们应当以高瞻远瞩的姿态发展自己的软件产业和网络产业,以免在日后的竞争中失去这两个具有战略意义和巨大利润的市场。我们有必要在政策上将信息产业列为出口战略产业,鼓励企业走向世界市场。  第四,要加强信息产业的立法。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应该有 与国际接轨的信息产业法规。无论是立法内容还是法规本身的公正度、透明度,都应与国际接轨。尤其要加强电信、计算机网络安全、互联网域名管理及反垄断立法,包括对相关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同时,立法必须具有超前性,以适应变化极快的信息产业,立法层次上则应考虑多层次性,既需要有全国立法,也需要有地方立法。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入世后信息产业不会立即遭受巨大的冲击,原因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协议与国际惯例所给予的优惠条件和例外制度,保护国内的市场和产业。  一言以蔽之,入世将是中国新经济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中国将可以在世贸协议的框架下、在国际经济的潮流中、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实现全面的发展。中国政府和企业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本文作者:浦东新区副区长、世贸组织上海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解放日报》2000年11月13日龙永图:中国入世将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机遇记者戎霄  无论在什么场合,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都是媒体追逐的对象。12月4日上午,刚参加完“2000上海亚太工业发展论坛”开幕式,他便赶赴日内瓦参加中国 入世的新一轮谈判。虽然行色匆匆,他依然对“WTO——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机遇”这一论题谈兴甚浓,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也是一个在讨论中国‘入世’时涉及不多的问题”。    此次“亚太工业发展论坛”由上海市政府、国家经贸委、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主办。出席会议的包括一些国家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官员,以及国内外企业家和专家、学者。  和往常一样,龙永图仍然反复强调一条基本原则,即中国必须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想告诉WTO的发展中国家成员:“中国‘入世’将是世贸组织所有成员的胜利,但首先将是发展中国家的胜利。”  龙永图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将是全方位地开放市场。不仅仅对发达国家,而且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特别是在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方面,发展中国家有相当的竞争力,中国的市场开放将对这些国家主要出口产品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此番论说,显然是为了打消某些发展中国家的顾虑。有人认为,中国一旦“入世”,将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带来重大冲击。进入中国外资的增加,可能使进入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外资减少。龙永图认为,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他具体分析说,中国人多地广的基本国情,使中国不可能实行 “贸易立国”的方针,中国的产品不会成为冲击其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洪水猛兽”。近10年来,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初级产品为主,过渡到制成品为主;从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产品为主,逐步过渡到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出口产品。目前,中国出口产品只有10%为初级产品,机电产品达42%,高新技术产品已达15%。这样的结构不会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碰头”,在发达国家争夺市场的可能性很小。中国的产品要取得新的国际竞争力,不是进一步降低价格,而是进一步提高质量,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这就使得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之间的互补性增强,竞争性减少。  许多人认为,中国“入世”将使进入中国的外资增加。龙永图同意这种预测。但是,他强调,进入中国外资的增加,不是以进入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外资减少作为前提的,也不会对外资流入其他发展中国家产生重大影响,原因主要基于:  一、目前,世界外资主要流入发达国家。去年发达国家吸引外资几乎占世界总额的3/4。中国增加一定的外资流入,不可能改变整个外资流向的大格局。  二、中国“入世”后,如果能有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将对其它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周边的亚洲发展中国家产生有益的“辐射”作用。进入中国的大项目,可能带动在周边国家相关配套生产网络的建立,从而使这些国家取得更多的外资。   三、随着中国“入世”而带来的外资的增加,将加快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中国开始实行的“走出去”战略得以更快地实行,从而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并使这种合作在更广阔范围进行。  乌拉圭回合协议生效至今5年内,发展中国家成员已增加到100多个,占世贸组织成员的5/6。龙永图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成员结构的变化,也反映了当今世界国际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世界贸易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必须接受新的国际经济贸易割据带来的挑战。  他说,世贸组织成员面临的一个共同任务,是使世贸组织的规则体系平衡地反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使世贸组织的开放市场协议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他表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致力于加强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致力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话。中国“入世”将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带来新的机遇。这种合作,将为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作出贡献。(人民网上海12月4日专电)加入WTO对机械工业的影响和主要应对措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卢中原  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装备部门,对加速我国产业优化 升级、实现高加工度化具有关键意义。“十五”期间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关键过渡期,机械工业应加紧进行体制改革和战略性重组,尽快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我国机械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目前机械工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就整体竞争力而言,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重大技术装备、机电一体化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方面尤为突出。在行业管理体制、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改革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还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新要求。  (一)机械工业的较好基础和比较优势  一是生产能力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已经建成门类比较齐全、具有较大规模的制造体系,产值、利税、企业个数、职工人数等已占全国工业的20%-25%,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的机械工业规模,居世界第五位。我国基础工业部门80%以上的生产能力是由国内设备提供的,农业装备几乎全部由国内提供,部分重要产品的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  二是一些产品已经形成综合比较优势,特别是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普通机床、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产品在质量、品种、性能和价格等方面可以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抗衡。国产工程机械的价格普遍低于进口原装产品,引进技术实行国产化后的主机市场价格,大 体相当于同型号进口产品的50%-80%;由国内自行设计、基本用国产零配件生产的产品,其价格仅为同型号进口产品的1/4左右。  三是掌握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经过技术改造、引进和自主开发,机械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大缩短,产品总体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机械工业为电力、石化、冶金、交通等部门提供的大型成套设备和重要机械产品中,有相当数量达到国外80年代中末期水平。  四是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机械工业在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方面已居全国领先地位,近20年来,机械工业出口和进出口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出口和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一些行业的产品如一般机电产品、日用机械等,占有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机械产品已成为我国对外出口的支柱产品。目前,机械工业面临的实际关税水平为10%左右,大大低于全国16.7%的平均关税税率;非关税措施也很少,且基本上采用国际招标。企业已经在比较开放的竞争环境中运行。  (二)机械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主要表现在:  1.生产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机械工业是规模效益特点最为显著的产业,但是我国长期未能按这一经济规律组织大批量集中生 产,低水平重复严重,企业组织结构散乱,经营规模小,未能形成一批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也未能形成一大批专业化协作配套厂。我国机械工业前30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这些企业的销售额占整个机械工业的比重)仅为20%,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90%左右,单个企业的经济规模差距更为悬殊。我国机械厂的零部件自制率大多在70%以上,而发达国家一般只有20%左右。“九五”期间我国有22个省、区、市将机械工业(不含汽车)列为本地支柱产业,而且其中的发展重点也基本相同或相似,工业布局的趋同化倾向十分突出。  2.产品品种少,技术含量低,质量不稳定。目前我国主要机械产品中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国产金属切削机床中,数控机床仅占2.8%,而日本1987年已达30%,德国1990年达54%。我国一些机械产品的质量标准总体上低于发达国家,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高新技术产品、机械基础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成套供应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长期依赖进口;中低档机械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积压严重。  3.技术装备水平低,开发能力弱。我国机械工业制造技术及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大体还有15-20年的差距,国外先进的制造工艺及装备、设计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在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刚刚开始采用。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新开发产品的技术大部分来自国外,基本上没有掌握产品开发的主动权。新产 品开发周期比工业发达国家长一倍以上,产品更新周期更长,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差。这已成为我国机械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失利的首要原因。  4.市场营销与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这是我国机械工业企业的最大不足之一。跨国公司机械产品的销售服务网点遍及全球,而我国机械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通,备件供应和售后服务跟不上。一些出口生产企业不掌握出口渠道,对国际市场信息不甚了了。许多企业不能按照市场需求变化对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各个环节进行及时调整。  5.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大量国有企业还不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长期形成的历史包袱也使它们步履维艰。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仍有待深化。  二、加入世贸组织对机械行业的影响  “入世”对机械工业会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市场竞争环境更为开放,有利于机械工业按照比较利益原则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整体素质;WTO通行的互不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有利于机械工业扩大出口和对外投资,我还可利用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消减关税,有利于出口生产企业较低成本,提高出口竞争力;国内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有利于机械工业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在我国整个工业体系中,机械工业由于物质基础较为雄厚,并在一些行业形成了综合比较优势,因此“入世”后所受冲击比汽车工业要小一些。但是机械工业存在着突出的“散、乱、低、弱”的问题,总体竞争力不强,所以面临的冲击会比其他工业部门更大,持续时间更长。根据中美协议分析,机械工业面临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税减让对重大技术装备、机电一体化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冲击较大。据国家机械局分析,预计受冲击较大的产品约占机械工业总量的40%左右,主要是附加值较高的成套技术装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具有较强抗冲击能力的产品约占60%左右,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一般机械设备和配附件。  2.取消非关税措施对特定机械产品造成严重冲击,冲击力度大于关税减让。目前我国实行配额、许可证、特定招标的工业品有385种,主要涉及汽车及零部件、石化和机械工业中竞争力较弱的产品,其中机械电子产品15种,包括照相机、汽车起重机和电子显微镜等。2005年以前非关税措施都要逐步取消,这些产品将难以同进口同类产品相抗衡。  3.开放流通领域对机械工业的生产、销售会形成冲击。“入世”后,我将在3年内基本开放流通领域的国内经营权和进出口经营权,开放与工业品相关的分销服务(包括佣金代理服务、批发、零售、 特许经营)以及售后服务,逐步取消对外商设立分销企业的地域、数量及股权比例限制。如果跨国公司纷纷来华设立独资或控股的分销体系,则将为它们的机械产品销售和工程成套建设大开方便之门,我国机械工业尤其是重大机械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会受到侵占。以汽车工业为例,我允许美国汽车公司在中国设立分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国产汽车尤其是小轿车和零配件的市场份额必将面临空前的挤压。  4.金融领域开放对机械工业将造成一定冲击。到2005年,我国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地域限制和人民币业务限制,允许它们向外商投资企业、外国自然人、中国企业和中国自然人提供金融服务,包括消费信贷、抵押贷款、金融租赁、证券交易等等。这将从两方面冲击我国机械工业:一方面可能直接扩大外国机械产品的销售。例如,我方允许美国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汽车消费信贷,这样一来,美国福特、通用等大公司属下的金融公司就会凭借雄厚的金融资产和先进的服务,争夺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另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可能得到更方便的金融支持。考虑到我国企业和自然人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资金实力较弱、金融信誉较低等问题,外资金融机构将可能更多地选择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自然人作为服务对象,从而增强我国机械工业竞争对手的实力。  5.引进外资政策和国产化政策的调整将加大机械工业的外国竞争压力。自加入WTO起,我国将取消对外国投资者的外汇平衡、出口实绩、当地含量以及技术转让的要求。这将对我国机械工业扩大出 口、以市场换技术、通过国产化带动产业升级带来不利影响。跨国公司将倚仗其资金和技术优势,以并购我国机械企业的方式,大举挤占我国市场,国产机械产品的市场环境会趋于严峻。  6.遵循公平贸易和非歧视原则将使国有机械企业面临严重挑战。我方承诺,“入世”后所有国有和国家投资企业都应按照WTO的要求,完全以商业考虑为基础作出经营决策,中国政府将不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确保其他WTO成员的企业在非歧视条件下平等竞争。这势必对国有机械企业陈旧落后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冲击,其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  三、应对措施  “十五”期间,机械工业应当以治散、治弱为重点,推进战略性重组,使企业经营机制、经济规模、产品质量档次、生产技术水平尽快适应“入世”后市场竞争的新格局。  1.加快企业改革和重组步伐。机械工业企业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转换经营机制,组建一批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培育一批“小而专”的协作配套企业,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保大、专业化分工明确的企业组织体系。鼓励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规范破产。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上市,呆坏账准备金的核销等政策,宜继续向国家重点支持的企业倾斜。扩大直接融资渠道,促进产业资本与金 融资本、科技资本的融合,推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合资、合作。  2.突出重点领域,明确有限目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机械工业应当在重大技术装备、数控机床、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重点行业,尽快提高生产集中度和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替代进口和工程成套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发挥普通机床等行业已有的比较优势,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严格限制过剩产品的生产,坚决淘汰技术落后、污染环境、质量低下、浪费资源的工艺、产品、设备和企业。国有资本宜从一般竞争性、非重点的行业逐步退出,转向关键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各地应当根据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避免填平补齐式的、自成体系的重复建设。  3.制定重点行业的产业政策,继续实行必要的扶持政策措施。抓紧制定支持数控机床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加快机械工业的优化升级步伐。对大型骨干企业加大扶持力度,继续实施债转股、用国债贴息支持技术改造等政策。对出口机械产品按国际惯例实行全额退税,鼓励企业扩大出口。完善对外投资的管理办法,支持并规范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及时发布和调整机械工业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产品目录,并实施相应的差别税率和差别利率。继续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或自主化),在公开招标中实行一定优惠,给予买方信贷,确定相关的依托工程,建立重大机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投资风险基金。   4.尽快对各类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在投资领域、地域、经营范围等方面,对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应一视同仁,放宽对国内非公有经济的市场准入限制,凡允许外商进入的投资和市场领域,应尽可能使国内各类企业先行进入。抓紧统一所得税率和社会保障费征缴率,清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各项税收减免,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为国内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  5.运用WTO有关规则和条款,适度保护竞争力较弱的机械产品。认真研究世贸组织规则以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例外条款,诸如关于商品分类、分级和销售标准,国际收支恶化时的补救办法,以及对加速建立特定工业部门给予必要的政府援助等,充分运用这些条款保护我国相关产业的安全。  进一步完善《反倾销反补贴条例》,尽快颁布《反垄断法》,防范和制止外国企业的不正当竞争,特别是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的垄断。抓紧制定《保障措施条例》,制定和修改有关行业和产品的技术、质量、环保、卫生和安全等标准体系,实施严格的生产许可、销售许可、产品包装、使用说明和原产地说明等措施。由此,既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抑制国外产品过量进口的冲击,又促进国内机械产品提高竞争力。  6.加快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管理部门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加入WTO的新要求,根据透明度原则等国际惯例,善于运用我国 公开的法律法规进行间接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避免根据内部文件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在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产业部门和综合管理部门应加强协调,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服务,帮助企业尽快适应新的挑战。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协调对外作用及其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作用。行业协会应在政府指导下,统一协调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避免自相残杀,积极组织国内反倾销和对外应诉,依法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4月20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