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课件.ppt

文学批评课件.ppt

ID:57016806

大小:2.09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7-26

文学批评课件.ppt_第1页
文学批评课件.ppt_第2页
文学批评课件.ppt_第3页
文学批评课件.ppt_第4页
文学批评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批评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文学批评本章旨在介绍文学批评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对批评活动的整体把握,对批评的类型和模式的介绍,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原则的理解。第一节文本阅读一、《自我和风格》1、作者简介:李健吾(1906—1982)文艺评论家、戏剧家、翻译家、法文学研究专家,山西人,1925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同年参加文研会;1931年赴巴黎大学研究福楼拜等现实主义作家;1933年回国,1935年任暨南大学教授;1945年主编《文艺复兴》杂志,参加筹建上海戏剧学校。1954年起到中科院文研所工作。有剧作几十种;翻译剧本8、90种;批评方面与朱光潜、梁宗岱

2、并称为“三剑客”;《咀华集》二集,显示了其独特、公正的批评风范。作者简介(续)本文论述法国印象派批评(1920年代反实证主义,以勒麦特、法朗士为代表,强调主观、相对性,主张“灵魂在杰作之间的奇遇”,记录作品的印象、乐趣,加入自己的气质和人生观念,所以与创作一致,不是科学)。沈从文、废名、周作人与其类似(美文/哲理性)。鲜活的直观批评,是其文学批评的最大特色(主流是社会历史批评):把见解转化为感觉,重新赋予感觉色彩,形象地传达作品的成功和美妙之处。如对《边城》《八月的乡村》的批评。2、文本解读(1)、本文探讨印象派批评如何把握“自我表现”与

3、客观性之间的平衡,保持批评的开放/包容性的。重在分析法国主流批评与印象派之间争论的焦点,引出“批评即表现”的观点。但是他又强调,过于表现自我/爱惜风格会阻碍人与人的相识。印象派批评强调主体直觉的作用,关注如何呈现阅读主体的直觉状况。他认同印象批评和自我表现,强调批评是人生,不是学问或某理论,批评的根据就是批评者的自我与人生体验。(2)、他的批评思想上推崇勒麦特、法朗士,认为批评是报告读书体验,不是证明某种先在的理念。批评是个人/体验化(记录和传达审美感受即印象);常常是可意会不可言传。“赤手空拳,照准他们的态度迎上去”。态度是看世界的眼光

4、/与众不同的个性。如巴金是战士,有信仰,爱为人类。热情是其作品的主要特色。这形成了主要人物的性格。沈从文崇拜美,所以不分析人物,作品充满诗意,人物都可爱,他怕揭露人性丑恶。3、李健吾也警觉到主观性可能影响客观公正,故能反省:印象/感悟必须出于自然,基于作品语境;心胸要开放;否则会自我膨胀。也不能太钟爱文笔风格,关键是“有人性的同情”,否则它是美丽的蛇。还要“比照人类以往所有的杰作”,有理论,做科学的分析者。(超越了印象批评)二、《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主要趋势》1、作者简介:韦勒克(1903—1995)美国文学理论大家,比较文学学者(精通10

5、种语言),是新批评的集大成者。生于捷克,1926年布拉格查理大学获博士学位。1939年居美衣阿华大学,1946年到耶鲁大学任教。他贯穿的文学思想有:强调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区别和联系;研究对象是作品本身,重心在“内部研究”(结构/意象/隐喻/类型);文学研究不排除价值判断。主要著作有:《文学理论》、《现代文学批评史》、《批评的概念》(收录本文)等。2、文本解读新批评(文本批评):1930、40年代在英美崛起,1950年代流行的以文学文本词语分析为中心的批评理论流派(瑞哈兹、艾略特是前驱,真正的创始人是兰色姆)。影响巨大。本文评述了

6、1960年代以前文学批评的发展动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心理分析/语言学和文体学/新机体主义的形式主义/基于文化人类学成就和荣格思想的神话/存在主义等影响的哲学性质批评。他不赞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心理分析文学批评,而是赞同神话文学批评和存在主义文学批评。同时认为,它们没能对文学理论问题给予解答,又把我们带入艺术与哲学等同起来的立场。2、文本解读(续)韦勒克认为,形式主义/有机的象征主义的美学理论是正确的,也承认它们已经是强弩之末。为了拯救:德国的审美传统需要与现代语言学和文体学合作,也需要对作品层次有明确的分析(文学作品是可分析的整体

7、结构,是一个符号结构,又是一个蕴涵并需要意义和价值的结构)。他试图在观点上兼容并包,也难挽救新批评。但对摆脱反理性主义/探索理性与感性结合,从形式主义狂热中脱出,寻找中立地使各种批评内在地用细腻灵活的研读,有作用。新批评之后文学理论成为文学哲学或文学美学。第二节相关问题一、批评界说及其属性1、文学批评与文学活动文学批评是读者接受活动的一种形式或接受活动整体的一部分,是读者面对作品进行阅读并加以填补/创造/破解的种种活动的统称;由此使文本现实化并产生审美效能和社会作用。批评有接受的一般性质,建立在阅读和理解基础上;批评又更看重对作品意义价值

8、和文学现象变化的揭示与表达,更重视基于批评自身立场基点和内在理路。批评更有科学研究的意味,通过逻辑的感受理解去客观评价。鉴赏注重对作品的情感参与和理解,实现其审美价值,更有审美的享受意味。鉴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