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最后的姿势.doc

【苏教版】2020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最后的姿势.doc

ID:57476479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23

【苏教版】2020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最后的姿势.doc_第1页
【苏教版】2020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最后的姿势.doc_第2页
【苏教版】2020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最后的姿势.doc_第3页
【苏教版】2020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最后的姿势.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20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最后的姿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最后的姿势一、教学目标: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3.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4.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5.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难点: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三、教学准备:学生查阅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ppt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回忆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过什么灾难吗?(四川汶川发

2、生里氏8级地震)师: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一刻的情景。(播放ppt中录像、图片并返回到第一张幻灯片)师: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谁能用几句话来说一说?(指名2人,说一说)师:这场地震将一个个美丽的乡镇变成了废墟,使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面对死亡,却发生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指课题)齐读课题。这个故事讲的是谁的事迹?谭千秋(板书,齐读),放ppt,指名王晟读谭千秋的简介(二)初读课文这是一个怎样的姿势?ppt出示自读要求A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5分钟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根据上下文试着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废墟 坍塌

3、 震撼 诠释 生死攸关3.用直线划出写最后的姿势的句子。4.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试着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意。B检查、交流1.读词语(ppt出示词语,开火车读,一人读一个,大声一点)指导写凹,把书翻到33页描红。2.交流词语的意思:先读出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再说说你所理解的意思。3.交流你所划出的写最后的姿势的句子。(共3句,找全后ppt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4.交流:①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②你怎么分段的?C小结:刚刚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三)再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ppt出示要求)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

4、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试着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自己说说。2.交流。(四)课文第二段就已经把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感人经过写得很详实了,那为什么还要写第三段呢?可不可以把第三段去掉?为什么?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的二、三两段,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全班交流,明了侧面烘托的写法以及侧面烘托的好处。(五)总结: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最后的姿势》一课,认识了()的谭老师。(根据我们今天所学的,谁来说说?后面说的同学不能和前面同学重复。指名说)让我们一齐再来读一读写他那最后的姿势的句子,把他那最后的姿势铭刻在心里。ppt切

5、换到课文中写最后的姿势的三句话。(六)作业:完成思考题。第二课时(一)导入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回到2008年5月12日那天,去共同关注发生在那天可歌可泣的故事,共同去认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共同去感受谭老师那定格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姿势。(板书:最后的姿势)(二)感受人物品质师:请大家打开课文,自读课文第2——7小节,用笔画出描写谭老师的句子,并将画出的句子默默再读几遍,从这些句子中你看到一位怎样的谭老师。1.学生自读课文2.集体交流句子,相机出示:(1)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2)他意识到……快……(3)在教学楼……谭老

6、师……护住了四个学生。3.引导学生感悟句子,关注细节,感受谭老师的品格。(优秀的老师,教书育人,是关心学生的老师,是一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老师……)(大家快跑立即撑护住)4.引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谭老师的内心世界师:谭老师是一位十分注重教书育人的老师,是一心关心学生的老师,是一位不光是言语教育还重视行动教育的老师,文章对他的言语行动的描写刻画第反映谭老师的平凡而又伟大,为了学生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师:请大家再看课文,文章除了在写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的时候还有这样的几句话,出示:(1)天空阴沉沉的。(2)忽然,课桌……起来,地震!(3)楼房摇晃…

7、…腾空而起。(4)地动山摇……塌陷了……。这句话是当时的环境描写,在文章到底有什么作用,能否删除呢?5.学生自读品位,集体交流(真实,更反映情况的危急,同时反映谭老师的镇定)师:可见这些环境描写在文章中也起着衬托作用,十分有必要,更能反映谭老师的品质,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课文。(一组读环境描写句子,一组读描写谭老师的句子。)6.分角色朗读师:地动山摇,破裂的砖块、水泥……楼房塌陷了……谭老师已深深地被埋在废墟中,当人们在营救过程中又感受到怎样的一幕呢?(三)评价人物品质学生浏览课文8——10小节,文中写了三个人物的语言,分别是怎样说的?1.出示:(

8、1)“我们发现他的时候……四个学生都还活着!”(2)“地震时,眼看……身上。”(3)“如果……希望留给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