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通络汤结合阿胶黄精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6O例临床观察.doc

益气活血通络汤结合阿胶黄精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6O例临床观察.doc

ID:57777470

大小:6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8

益气活血通络汤结合阿胶黄精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6O例临床观察.doc_第1页
益气活血通络汤结合阿胶黄精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6O例临床观察.doc_第2页
益气活血通络汤结合阿胶黄精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6O例临床观察.doc_第3页
益气活血通络汤结合阿胶黄精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6O例临床观察.doc_第4页
益气活血通络汤结合阿胶黄精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6O例临床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益气活血通络汤结合阿胶黄精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6O例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益气活血通络汤结合阿胶黄精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6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结合阿胶黄精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和对熙组50例,治疗纽服用中药益气活血汤结合阿胶黄精丸(黄罠、桃仁、红花、当归、川苒、赤芍、全蝎、地龙、水蛭、甘草)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评分情况及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0.0

2、1)o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At.93.33%,时照组74.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0.05)o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血脂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K0.05)o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医药方法;益气活血通络汤结合阿胶黄精丸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笔者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并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变化的观察。现将结果

3、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110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o例,对照组50例。其中治疗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35—76岁,平均(56+5.5)岁;病程3h—12d,平均(3.5.-9.3)d;其中基底节区梗死28例,脑叶梗死12例,小脑梗死6例,脑干梗死4例,腔隙性死10例;伴高血压病13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5例;轻型17例,中型32例,重型9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3~78岁,平均(53士7盘)岁;病程41卜lid,平均(3-2±2.5)d;其中基底节区梗死23例,脑中叶梗死10例,小叶梗死5例,脑千梗死5例,腔隙

4、梗死7例;轻型13例,中型30例,重型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梗阻部位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口.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及辨证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进行诊断Ill-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哺辨证属于气虚血瘀型患者。临床表现:半身不遂、瘫软无力、偏身麻木,或口眼歪斜,或舌蹇涩、口流涎、自汗、乏力、气短,或便澹,或心悸,或手足胀、下肢肿、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滑或细弦滑。排除由脑肿瘤、脑外伤、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房

5、颤等弓1起脑栓塞者,对于合并有心、脑、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也排除。2方法'1.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有高血压糖尿病、冠病等疾病者,均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用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口服阿胶黄精丸组成:黄罠3豫、桃仁、红花、归身、赤芍、川茸各12g,地龙、水蛭各log,全蝎6g。1剂,d,水煎2次取汁400ralo分早、晚温服。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不用任何中药或中成药。4周为1疗程。2组均观察1疗程1.2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中医症候积分以及患

6、者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变化。观察指标积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啊制定。2.3疗效标准:参照《脑卒中患者耗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序评分标准》P链行综合评价。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一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一90%,病残程度为1一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s%;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以上。中医证候疗效评定:基本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证候和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显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t>70%而〈95%;有效:中医临床

7、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而〈70%;无效:中医临床证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以上疗效判定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即:(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涌疗前积分xlOO%。2.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l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i±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前后差异。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进行统计描述,2组治疗后变化采用卡方检验。3结果1.1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基本痊愈31例(51.67%),显效16例(2&67%),有效H例(18.33%),无效2例(3・33%),总有效率96.70%;对照组基本痊愈19

8、例(38明),显效8例06.0%),有效13例(26.00/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