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与静教学设计朱明泉.doc

动与静教学设计朱明泉.doc

ID:58151343

大小:38.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5

动与静教学设计朱明泉.doc_第1页
动与静教学设计朱明泉.doc_第2页
动与静教学设计朱明泉.doc_第3页
动与静教学设计朱明泉.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动与静教学设计朱明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作品教学设计表学校浚县第二实验中学学科初中物理授课年级八年级教师姓名朱明泉章节名称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计划学时1学时课堂改革设计理念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学习物理,体现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习内容分析(可附加知识导图)第二章由动与静、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快与慢、速度的变化这四节内容组成,这四部分内容紧密联系,环环相扣。而这节课是本章的第三节,也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学习《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等课程的基础,也是学习第六章《力和运动的前提,是统领力和运动的开篇之作。学

2、习者分析一般特征八年级的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以及杂志、电视接触过运动的知识,对于运动现象有比较充分的生活感性认识,但描述不够科学,因此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生活画面再现,加深体验强调观察,引导学生得出科学结论。初始能力经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领略了物理世界的新奇与美丽,也了解了前人在探索物理奥秘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因此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会用实验测量物体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为以后学习力学只是打下基础。知识与技能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

3、慢的方法,会用速度进行简单计算,能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与方法举例说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经历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比较、讨论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过程,增强交流与合作的意识。4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重点:理解速度及其单位的物理意义,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难点:图像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 展示与运动有关的图片,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展开思维的过程,再利用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速度的概念。2 利用多媒体动画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手

4、段来突破速度这一难点。3 通过使学生亲身体验小实验,升华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内涵,加深对这一难点的理解。教学环境□DVD+TV□教师机+投影(上网/不上网)∨□教师机+投影+电子白板□教师机+投影+应答分析器□电脑教室+投影(上网/不上网)□电脑教室+电子教室控制其他:资源与媒体应用分析知识点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与时机使用目的资源与媒体来源快与慢展示与运动有关的图片先展示再让学生总结帮助学生建立速度的概念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利用多媒体动画和小组讨论相结合通过使学生亲身体验小实验边讲边展示突破匀速直

5、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这一难点,加深对这一难点的理解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策略、方法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展示乌龟与兔子赛跑的情景8分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我利用这样的镜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4平时同学们都知道兔子比乌龟跑得快,但在二者赛跑的过程中,最后获得冠军的是乌龟而不是兔子呢?设问质疑、尝试发现速度10分展示图片: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提出问题:人们又是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呢?在物理学中又是如何描述运动的呢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使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绚丽多彩的运动

6、世界,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讨论交流 谁对谁错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10分展示图片:平直公路上平稳行驶的小汽车、在空中沿直线飞行的大雁二者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学生小组讨论之后我随机选取一个小组,请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根据自己的讨论结果给出不同意见,最后由我引导学生得出以上问题的答案。总结回顾 布置作业总结本节知识布置作业5分提问: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总结回答让学生自己说出这节课的收获,比老师自己总结要好得多,同进又可以让老师明白这节课学生哪

7、些方面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哪些方面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4教学反思本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情景激学法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效果。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