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贷公司贷前、风控与贷后.doc

小贷公司贷前、风控与贷后.doc

ID:59525054

大小:98.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11-07

上传者:U-5097
小贷公司贷前、风控与贷后.doc_第1页
小贷公司贷前、风控与贷后.doc_第2页
小贷公司贷前、风控与贷后.doc_第3页
小贷公司贷前、风控与贷后.doc_第4页
小贷公司贷前、风控与贷后.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贷公司贷前、风控与贷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贷前调查一、贷前尽职调查的定义贷前尽职调查主要是通过对贷款申请人的经营环境、经营与合规情况、财务状况、现金流状况以及其他重要事项中蕴含的重要风险点和优劣势进行分析与识别,进而判断出贷款申请人真实的还款信誉以及恰当地预测其到期还款的能力,从而使相关评审、决策机构做出恰当的贷款评审和决策的过程。二、贷前尽职调查的意义从以上的定义可知,贷前尽职调查的意义非凡。通过优质高效的贷前尽职调查工作,可以对各个贷款申请人以往的还款信誉和还款能力以及目前所处的特定经营环境与经营状况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从而有利于对贷款申请人做出正确的贷款评审和决策。如果没有通过贷前尽职调查甄别出那些不具备到期还款能力与还款信誉的贷款申请人,而对其发放了贷款,那么很可能会给公司带来一些麻烦。因为,即便以后的贷后管理工作、其他咨询工作做得多么到位,也可能很难改变该贷款申请人因还款能力或还款信誉先天不足而存在的风险,从而很可能导致发生相应的贷款损失。相反,如果通过恰当而高效的贷前尽职调查,选择了相较优质的贷款申请人发放贷款,则将大大增强贷款到期、足额安全收回的系数。另外,贷后管理、追偿等工作也会大大减少。因此,贷前尽职调查是一个非常基础而又异常重要的工作。三、贷前尽职调查的原则为了对贷款申请人有一个客观整体的认识,从而取得更好的调查效果,使贷款申请人的重要风险点不至于出现重大遗漏,同时保证调查的效率,在对贷款申请人进行尽职调查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一)客观性原则调查人员要对贷款申请人提供的贷款资料和贷款申请人本身蕴含的重要风险点进行分析和识别。在分析和识别的过程中应严格根据贷款材料和贷款申请人本身的客观情况来进行,不得随意主观臆测贷款申请人存在重大风险或没有重大风险;不得对没有落实的情况出具相关调查或者初审意见。 客观性原则要求调查人员对于贷款申请人提供的重要信息,以及调查人员的个人判断,都必须提供相应的客观依据,并且详细记录调查的方式和过程。对于一些确实无法取得直接依据的重要信息,则需通过与贷款申请人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给予证明和确认。(一)完整性原则贷前调查人员在对贷款申请人的调查过程中,均应对贷款申请人各方面的重要情况进行适当的关注,包括对申请贷款人以往和目前的还款信誉,对可能影响到贷款申请人本次申请的贷款到期日的偿债能力、持续经营能力等各方面的重要因素和事项进行调查与分析,以识别出其中的重要风险点。一般的,贷前调查人员应对贷款申请人所处的经营环境、违法违规情况、失约失信情况、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情况和现金流情况进行全面关注。(二)重要性原则贷前调查人员可以采用事先制定调查提纲的方式来确保重要性原则的实现,根据调查提纲进行现场调查。重要性原则要求调查人员对贷款申请人的相关风险点具有良好的专业判断力,主要为偿债能力、持续经营能力等重大事项。判断一个风险点是无关紧要还是重要的,主要应从该风险点是否会对贷款审批人在进行项目风险评审、决策时产生多大的影响予以判断,也就是该风险点本身具有的重要性。判断该重要性时应把握以下两点:1、该风险的性质。如果一个风险点本身反映的金额不大,但性质较为恶劣,贷前调查人员也应该认为该风险点是重大的,且应该调查清楚并将其披露在项目尽职调查报告或者风险初审报告当中。比如,贷款申请人贷款卡上的不良信息;贷款申请人已完结的败诉官司反映出其失约失信的先例。2、该风险点反应的金额大小。包含大额金额的风险点应引起调查人员的关注,这些大额金额的风险点一旦真实存在或在未来出现,都应成为一个贷款项目在评审与决策时需要着重考虑的风险点。比如,贷款申请人存在金额较大的坏账损失,资产存在大额的潜亏,存在大额的隐性债务、或有债务,大额的销售、收益存在虚列,大额的费用、成本被少计等等。四、贷前调查的主要程序与方法贷前调查人员在对贷款申请人进行调查时,都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或程序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程序如下:(一)询问程序询问是指对贷款申请人的相关人员进行提问,了解贷款申请人本身及其所处的经营环境当中,有可能对担保业务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并与之探讨以寻求相关解决方案的活动。询问是调查人员获取贷款申请人及其经营环境等方面信息的一个有效途径,有利于其迅速了解贷款申请人的基本情况。针对不同的贷款申请人,调查人员一般可以通过对其询问来了解以下事项:1、贷款申请人的发展历程与近期发展重点;2、贷款申请人主营业务近三年的发展概况及变化趋势; 3、贷款申请人的主要产品或服务的优势,在本县市区域内的市场占有率及其变化趋势;4、贷款申请人目前是否面临诉讼、合伙人纠纷以及其他争议;5、贷款申请人的基本运营情况;6、贷款申请人目前的资产结构、债务情况、盈利情况、现金流入与流出规模与银行月均结存与余额;7、贷款申请人申请贷款的用途、要实现经营目标共需要筹集多少资金、其他资金来源的落实与可落实情况;8、贷款申请人对还款来源的介绍,经过探讨认为第一划款来源不足时,其愿意提供哪些措施保障第二还款来源的充足性。(二)观察程序观察有利于调查人员对贷款申请人的客观情况进行整体认识。通过观察可以印证贷款申请人相关人员的介绍是否与实际相符。观察程序主要用于了解贷款申请人经营场所的经营氛围以及判断经营的异常情况。(三)检查程序检查主要是对贷款申请人以往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相关资料,以及对其部分重要的实物资产等进行审查的活动。检查程序是核实贷款申请人相关重要信息的有力工具。比如,通过检查贷款申请人的银行存款科目的借贷方发生额以及月均存款余额,可以判断其一定期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大小以及月均存款量的大小;通过检查贷款申请人的库存情况,可以判断其存货的规模以及库存的质量等等。检查程序主要包括对贷款申请人的相关重要文件及重要实物资产的检查。对于文件类资料的检查主要包括对其内外部产生的,以纸质,电子等介质形式存在的相关记录、文件的审查。比如,贷款申请人的财务会计资料、供需合同协议、银行对账单、资产权证等。对重要实物资产的检查,主要包括对其所有的房产、交通运输工具等实物资产的检查。在对以上实物资产进行检查时,除了要判断各重要实物资产是否存在以外,还应注意结合对相关权属证明的检查,判断该等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归属于贷款申请人,以及贷款申请人对该等实物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是否存在权利瑕疵。(一)抽查程序在贷款申请人提供的非财务资料与财务资料较多的情况下,尤其在财务资料相关科目较多时,调查人员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不可能进行详细检查,这时采用抽查的方式来核实相关信息就显得高效和必要。 抽查是指调查人员对贷款申请人的某一类资料,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或重要的部分进行检查的活动。具体包括对贷款申请人的重要会计账证进行抽查,以核实重要交易是否发生;核实重要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并归属于贷款申请人所有;核实其是否存在大额的隐形债务;核实其是否存在大量虚增损益、虚增权益与净现金流的情况;还包括抽取部分重要的非财务资料,比如核对相关原件、抽查合同与协议等,以核实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一)分析程序调查人员可以通过贷款申请人的经营产品、经营方式、上下游、财务数据之间、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其他资产,分析贷款申请人提供的信息之间是否存在虚假、相互矛盾的现象。这是判断贷款申请人的现金获取能力以及其他影响偿债能力的相关信息真伪的一种有效手段。五、贷前调查的主要方面与主要内容要想获得对贷款申请人的正确评价,就必须全面了解贷款申请人各个方面的情况,包括能反映其还款信誉、还款能力等方面的各种情况。贷前尽职调查的内容具体包括贷款申请人的财务状况、非财务状况和拟提供担保措施的情况等三个方面。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识别出相关的重要风险点,并对是否可以对其贷款提出初步意见和初步操作方案。贷前调查人员一般应该对贷款申请人的以下情况进行调查:(一)反映贷款申请人还款信誉的相关事项1、个人征信证明反映贷款申请人以往还款信誉的情况;2、在进行实地调查中应注意发现打款申请人是否存在提供虚假的材料,或者提供虚假的信息以及隐瞒重要真实情况的事项,作为反映贷款申请人诚信的重要参考。(二)反映贷款申请人还款能力的非财务方面的相关事项1、贷款申请人的经营主体资格;对贷款申请人的经营内容和资质进行了解与分析。分析其相关的业务是否取得了相应的政府许可。2、贷款申请人所处的经营环境;对贷款申请人的生产经营状况有重大影响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分析判断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式是否对贷款申请人存在重大不利的影响;分析预测贷款申请人是否面临较为严重的系统性风险。3、贷款申请人所处的行业环境;对贷款申请人所处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行业目前的盈利水平是否较低;目前的行业周期是否有利于贷款申请人的成长;行业内的竞争是否过于激烈;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资源是否存在短缺或面临价格上涨的压力,是否已经影响到了贷款申请人的现金流状况。4、贷款申请人经营的基本情况; (1)对贷款申请人的品质、能力与素质进行检查。(2)对贷款申请人的经营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分析其行业从业经验、目前的经营范围等方面是否存在重大风险。(3)对贷款申请人的设立环节及现有实收资本进行调查与分析。包括在设立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大的争议或瑕疵,现有的实收资本是否被抽逃或部分抽逃。(4)对贷款申请人的组织结构及内部控制进行调查与分析。包括分析其组织结构与内部控制是否建立或建立不完备;其业务运作与管理方面是否存在较大的内部控制风险。(5)对贷款申请人的经营规模进行调查分析。包括分析其总资产规模以及净资产规模是否偏低;分析其销售规模产生的现金流是否明显不能支撑正常经营所需支付的现金需求;分析其人员与经营场地规模是否与其资产规模、销售规模存在不匹配现象。5、贷款申请人存在的重大事项。(1)对贷款申请人的合规经营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其是否存在严重违反税收、环保、劳工、市场竞争规制法方面相关法规及其他相关法律的事。(2)对其或有事项进行检查。分析是否存在重大的未决诉讼或仲裁、未决索赔、未决税务纠纷、债务担保、质量保证及财务承诺事项,可能导致贷款申请人未来需要支付一定的现金流的或有事项。(3)对贷款申请人的重大投资事项进行检查。分析其是否存在盲目投资或存在投资过猛的情况,分析其可用于该等投资的自有资源以及自有资金是否过少;分析因该投资造成的资金缺口的解决计划是否可行;分析该等投资的安全性与收益性以及对现金流是否会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分析重大投资事项所蕴含的重要风险。(4)对贷款申请人的重要合同进行检查。包括重要的采购与销售合同,重要的联营、并购或分立合同,重要的租赁合同等等。分析重要合同中是否存在明显不利于贷款申请人的义务条款或违约条款;分析贷款申请人是否丧失或可能不得续约对其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购销合同;分析重大的租赁、合并事项是否将会对其现金流状况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5)对其重要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进行检查。包括对其重要关联方的经营情况进行基本了解。对是否存在关联方长期占用贷款申请人资金的事项进行检查;对是否存在相关利益输出或输入的事项进行检查;对关键管理人员是否与贷款申请人存在同业竞争的事项进行检查。 (6)对贷款申请人过去、目前遭受过的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件进行检查,并分析该等事项对其生产经营的影响后果。结合历史情况,对其经营依赖天气、气候、水资源等自然环境较大的贷款申请人,预测其未来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并评估遭受灾害对其现金流的影响。6、贷款申请人的持续经营能力。对贷款申请人存在不能持续经营的风险识别。对贷款申请人的持续经营风险进行识别主要是通过对上述的相关事项进行调查、分析后形成的综合判断。(三)反映贷款申请人还款能力的财务方面的相关事项1、贷款申请人的财务状况;(1)对其重要资产类科目是否存在重要风险点进行检查,检查科目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往来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应对科目的重要性和异常情况进行判断与核实。主要应关注贷款申请人是否存在高估或虚列资产的风险(包括检查资产的潜亏情况)。(2)对其重要负债类科目是否存在重要风险点进行检查。包括短期借款、往来款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科目。应对科目的重要性和异常情况进行判断与核实。主要应关注贷款申请人是否存在少计或隐瞒债务的风险。(3)对其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否存在重要风险点进行检查。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科目。应对科目的重要行和异常情况进行判断与核实。主要应关注是否存在资本不实、抽逃资本、虚增权益的风险,并分析贷款申请人是否在股权方面与其他合作者存在纠纷。2、贷款申请人的损益情况;包括对贷款申请人近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支等科目是否存在重要风险点进行检查。应对科目的重要性和异常情况进行判断与核实。主要应关注贷款申请人是否存在虚增收入、少列成本、费用的风险。3、贷款申请人的现金流状况。包括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和现金流净额。应对现金流的异常欺诳进行判断与核实。主要应关注贷款申请人的现金流结构是否出现恶化(如日常的现金开支依赖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入是否不能持续产生或不能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扩大再投资与偿还债务的需要。(四)反映贷款申请人资金情况的相关事项1、贷款申请人的资金需求与自己缺口;2、贷款申请人进行其他筹资的可行性。(五)对贷款申请人还款能力的预测1、对贷款申请人归还贷款所需的第一还款来源的预测;2、对贷款申请人保障该笔贷款安全回收的第二还款来源的预测。 风险管理一、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很多人认为,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是对立的,业务人员与风险管理人员应从两个对立的方面去对贷款客户进行管理;更有人认为,业务部门本身也应对担保业务的风险进行管理并承担业务管理不善的责任,因此没必要分设业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其实这两种年观点均有失偏颇,因为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不仅同等重要,而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风险管理促进业务的顺利发展风险管理侧重于对贷款申请人的各种不确定性进行管理,将风险控制在可容忍的水平之下,确保担保业务的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公司的自身发展。对于重视风险管理的公司,一方面,让人信服的风险评审结论,有助于其增加谈判的筹码和获得更好的放贷条件;还有利于科学地设计出更好地防范与覆盖业务风险敞口的贷款产品,等等。另一方面,良好的风险管理水平,可以将贷款损失率降到最低,从而可以帮助担保公司更好的与银行合作,得到银行和政府监管部门的肯定,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进而促进公司业务的迅猛发展。(二)业务发展可以促进风险管理效率的提高业务开展侧重于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尽量的讲可以放贷的资本尽可能多的放贷出去,从而获得更多的盈利与发展的机会。当业务进入良性的发展阶段,就能提供更多、更好的项目以供风险管理部门审查,从而提高可选择性以及审查的效率。而且,一般来说,业务发展能力与业务操作能力呈正相关的关系。业务发展的越好,越能证明其业务开发与操作能力强,而较强的业务操作能力能够更好的识别出贷款客户的各类风险,以及能够提出更好的业务操作方案,从而为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管理基础。所以说,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作为担保公司两类核心的管理活动,都是不容忽视的。不重视风险管理,只单纯的注重业务的开发与拓展、或只讲究业务的规模与数量,迟早会出现严重的风险暴露。同样,只注重对业务的风险管理,采取过于谨慎的风险管理态度也只会使得担保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放不开手脚,从而导致业务裹足不前,妨碍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应该不断地为业务开展提供风险意见与建议方面的支持;而业务开展也应该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尽量较多的、具有风险分析价值的资料。二、担保公司的主要风险要素:对于担保 公司来说,主要风险要素分为四种:合规风险、贷款损失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很多人在讨论相关风险形态时,并没有注意到相关风险形态具有层次性或者说具有先后性。合规风险和贷款损失风险是担保公司实际上面临较多的两类。但这两类风险主要是因为担保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而产生的。也就是合规风险与贷款损失风险是影响担保公司目标实现的直接原因,也称之为外因,而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是影响担保公司目标实现的间接原因,也称之为内因。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通过合规风险与贷款损失风险的暴露作用于担保公司的目标。(一)合规风险因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所产生的风险称之为合规风险。产生合规风险的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相关员工相关员工由于对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的无知;2、公司相关员工由于在操作上存在疏忽大意,没有实施相关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允许对相关危害债权的行为实施相关的权利保护措施;3、公司相关员工由于道德不良(往往出于私利),而主动同交易对手对公司实施欺诈的行为,放弃公司本可以行使的权利,从而损害公司的利益。(二)贷款损失风险(信用风险)贷款本息不能偿还的事项所产生的风险称之为贷款损失风险,也可称为信用风险。较多的贷款损失的风险事件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的:1、选择了不良的客户。不良客户主要是指那些在贷款市场中根本不具备到期还款能力或者本身还款信誉存在不良的客户(主要是指那些穷尽第一还款来源与第二还款来源后,仍无法偿还贷款本息的客户。那么,何为“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如果是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日的自愿偿债行为,而不是基于担保法的相关要求被迫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就构成第一还款来源;如果不是自愿偿债行为产生,而是因某些资产(权利)被抵押、质押或第三方被要求履行担保责任而获得的现金流净额,就构成第二还款来源。)如果选择对错误的贷款对象发放了贷款,则不但会增加公司的债权管理成本,还会有可能因贷款客户不愿履约或者不能履约而使其遭受贷款本息的损失。那么无论后续的贷后管理工作做得多好,都会无法有效控制因错误的放贷行为而引发的风险。2、在发放和管理贷款时,没有制定或实施完备与工作成果与科学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贷款客户并不是绝对地分为完全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申请人与完全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申请人两种,更多的贷款申请人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针对不同的贷款申请人一般会设定不同的贷款条件,也就是制定不同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以下对部分常用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进行简单介绍:(1)事先控制贷款的额度。根据贷款申请人的资信情况,确定与其还款能力相适应的贷款额度。 (2)事先确定贷款的发放方式。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事项的贷款申请人,附加相应的条件,只有在条件符合时,才发放贷款。(3)定贷款的还款方式。根据贷款申请人生产经营的季节性、上下游的结算周期等因素,制定符合其特点的还款方式。(4)对贷款申请人可能存在挪用贷款持合理怀疑或认为有必要时,要求贷款申请人配合对其进行相关的财务监管。包括对其账户进行共管、回笼的贷款直接由下游客户打入制定的监管账户、发放的贷款直接汇入相关的建设项目或直接汇给相关的供应商,等等。(5)在贷款合同中事先约定某些特定条款,以防相关风险。(6)对相关的合同履行的审批与面签程序,防范相关的合同风险。(7)要求贷款申请人提供具有一定担保能力,能够覆盖部分贷款风险敞口的担保措施,并按法律的相关要求办妥担保手续。(8)对各个借款人制订符合其特点的贷后管理方案,并要求制订的贷后管理方案得到良好的执行。(9)对出现逾期的借款人,及时制订出有效的追偿方案,并要求最长方案得到良好的之行。3、其大量的贷款客户在某一贷款期间出现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主要是指在某个时期影响一个地区所有经营主体的因素引起的风险。比如,战争、动乱、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某一个行业特殊的政策,利率提高或者汇率增大等意外的、非预期的变动。这些因素都会对担保公司大量的贷款客户产生影响。由于系统性风险是影响到整个资本、货币和商品市场的风险,所以也称为市场风险。因各个行业特点各异,部分行业对相关的系统性风险表现较为敏感,而某些系统性风险对其他行业则影响较小。因此,担保公司除了要关注对其本身产生重大影响的系统性风险外,还应关注对其贷款比较集中的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的系统性风险。如果担保公司大量的贷款客户面临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则很可能对其现金流产生严重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这些贷款客户顺利偿还贷款本息,从而导致担保公司出现较多的贷款损失。对于系统性风险一般没有很好的方法去消除,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风险预测,也就是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好信息的日常收集与风险趋势分析。根据对系统性风险的预测结果,适时调整贷款政策,从而避免大规模支持那么受系统性风险影响较大的行业。担保公司在对造成贷款损失风险的三个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时,还要注意相互间的关系对贷款债权的综合影响。很多时候,这三个方面的原因是综合作用于贷款债权的。比方说,某担保 公司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对某个行业的一批客户发放了一批贷款,而该行业的该批客户正好因为市场原因或政策因素的变化,而可能在未来出现较大的损失甚至破产,则该批放贷行为就是担保公司的重大风险行为,该风险行为将很可能导致担保公司在不久的未来出现较大的贷款损失。通俗地说,担保公司此时面临的信用风险正是因为其在错误的时间向误的客户发放了一批错误的贷款而导致的。我们在讲到上述风险事件时,无论是选择了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申请人发放了贷款,还是没有制定或实施良好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抑或是缺乏对系统性风险的足够认识与防范等等,这些风险事件其实都是“人的风险”。“人的风险”实际上就表现为担保公司的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可以说,一个担保公司越是缺乏合格的人才,就越容易爆发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三)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担保公司员工由于操作不当而产生的风险的总称。员工操作不当一般是由于专业技能生疏,缺乏应有的谨慎态度,缺乏监督、检验员工操作行为与后果的相关程序。因此,担保公司产生操作风险的原因有:1、担保公司存在合格人才不足的风险,缺乏具有合格技能的员工。如果要求担保公司具有较强的识别、分析、评估与预测能力,进而做出有利于担保公司的相关决策,就需要符合岗位要求的各类专业人才来拓展业务与防控风险。对于担保公司来说,以下几个专业技能是不可或缺的:(1)法律专业技能。如果担保公司缺乏基本法律专业技能,则其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就无法保障。该技能的缺失,将很可能会导致担保公司经常面临合规风险的困扰。(2)财务技能。如果担保公司缺乏较强的财务技能,则很难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包括流动性管理、预算管理等等。(3)审计技能。如果担保公司缺乏较强的审计技能,则很难识别出贷款申请人虚增资产、隐瞒债务、续集收益与现金流净额的问题,从而很难通过对贷款申请人的财务资料识别出经营与财务方面存在的重大风险。(4)评估技能。如果担保公司缺乏基本的评估技能,则很难正确评估出贷款申请人拟提供抵押的财产的抵押价值。此外,还很难与外部的资产评估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而对抵押物提供正确的评估是担保公司防范贷款出现损失的一个重要条件。对抵押物提供正确的评估价值结论是担保公司贷款风险敞口得到合理覆盖的一个重要前提。(5)理解政策与产品设计的技能。如果担保公司具有产业经济学、金融学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就能较好地把握风云突变的市场环境;就能正确地理解与把握那些可能影响担保公司自身以及大量潜在客户的相关政策;就能根据各个贷款客户的条件变化设计出恰当的贷后管理方案。 如果合格的业务人员与风控人员严重匮乏,大量的员工专业技能生疏,则会在两个层面上给其目标实现带来重大的不利影响:(1)、如果缺乏充足的、合格的、专业的业务人才,就会缺乏良好的业务开发、拓展和在贷前识别风险的能力,就不能使担保公司的业务维持在较好、较高的水平。可以想象,一方面,如果担保公司在较长的一个期间没有大量的业务,则担保公司的投资者将会承担较大的机会成本。过小的业务量规模甚至会导致担保公司入不敷出,久而久之就会危害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另一方面,担保公司缺乏掌握专业技能的业务人才,在贷前调查时,就无法识别贷款申请人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风险与潜在风险。(2)、如果担保公司缺乏符合要求的风险管理人员,或相关审批决策人员不具有应有的风险管理水平,那么担保公司要么就不能有效识别贷款申请人的各类风险,从而造成选择向那些不符合要求的贷款申请人发放了贷款的后果;要么就会由于风控能力的缺失,对本来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申请人却给予了不恰当的怀疑,错误地高估了某些风险而没有对其发放本以发放的贷款,造成公司的业务开展缓慢。此外,相关法律风险管理人才的缺失,就无法很好地理解与领悟法律、法规以及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也无法对有关担保业务作出事先的法律安排(比如资金的入口与资金的出口),更不能积极地行使有关法律规定或约定的权利与恰当地履行相关的义务,更会增加公司合规风险发生的概率。2、员工在业务操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谨慎态度。缺乏必要的谨慎态度实际上还属于职业道德规定的范畴。缺乏必要的谨慎态度,也是诱发操作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员工在相关的担保业务进行操作时缺乏必要的谨慎态度,凡事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就会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的行为。疏忽大意主要是指工作中不集中注意力或者粗心,从而对那些本来可以预见到的相关风险事项没有预见,以至于出现重大风险暴露的后果。比如担保公司的员工在对贷款申请人做贷前调查与沟通的时候,对本来可以获取的相关重要风险信息由于粗心而没有获取,或虽然获取了,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没有在相关报告里进行恰当的揭示。过于自信是一般人的通病,往往体现在对自我或事物的评价上。对于过于自信来说,担保公司的员工对出现重大风险事项是持否定态度的,但往往出于自身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以及对贷款申请人(贷款客户)的过于信任,继而轻视已经识别或预见到的可能的相关风险,轻信能够避免,以致最终出现了重大的风险暴露的够过。比如,担保公司员工在做贷后管理过程中,识别与预测到了相关贷款客户正面临或即将面临重大的系统性风险,但出于对自己所负责的贷款客户的过度信任其规避系统性风险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谨慎态度,没有按公司的规定进行贷后检查,从而错失及时发现贷款客户重大风险的机会,导致公司出现了贷款损失风险。3、缺乏有效的流程与制度。 无论是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还是对员工的工作态度,我们都不可能苛求完美。任何一个员工都有技能瓶颈的存在;同时,任何一个员工都有疏忽大意的时候。但如果担保公司缺乏有效的操作流程与制度,就不能很好地防范员工因知识技能的缺陷或工作上的疏忽大意而产生的操作风险的威胁。(四)道德风险这里说的道德风险是指担保公司相关员工出于满足个人的私利或其他不良动机,而出现欺诈、舞弊等故意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监管部门的“限制性、禁止性规定”或故意隐瞒贷款申请人相关的风险信息,使得担保公司向本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申请人进行了担保,从而可能导致担保公司面临合规风险、贷款损失风险的各种不良行为的总称。前面已经阐述了道德风险与合规风险以及贷款损失风险的关系,道德风险是后两者风险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防范严重影响担保公司目标实现的道德风险就成为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担保公司出现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有:1、相关员工的职业素养较低。容易受到私利的驱动或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而使相关人员怠于识别风险或对识别出来的重要风险视而不见甚至加以隐瞒,更甚者会与客户一道共同欺诈公司,从而做出不利于担保公司利益的行为。如果担保公司相关员工没有起码的职业道德,凡事只看到自己的好处,而将他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公司利益置之度外,则很容易出现相关的道德风险。对于有一定管理权限的员工来说,如果其缺失必要的职业素养,则对担保公司的威胁就更大。纵观历史上因重大风险事项而出现重大损失甚至破产倒闭的众多金融机构出现的财务危机(财务损失),大多与相关员工的道德不良不无关系。2、担保公司的组织结构、授权与监督机制不完善。担保公司的组织结构如果不完善,就很容易产生权力制约的真空,相关员工的道德不良就不会得到相应的牵制;同样的,如果担保公司的授权机制不恰当,就会造成权力分配的失衡,或将某些重大事项的决策置于较低的权力层之下;最后,如果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则担保公司相关员工的道德风险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监督与防范,在出现道德风险暴露时,也不能及时地予以发现和控制。综上所述,可以好不夸张地说,担保公司职员的只是与技能、工作态度与作风、职业道德的优劣与担保公司的风险息息相关。无论是一个担保合同的签署与传递,还是一个担保决策的出台与实施,如果其中存在相应职员的操作疏忽与错误,或对法律与监管要求的无知与漠视,抑或存在不良的职业道德等等,都会导致担保公司面临相应的重大风险。三、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析模型 风险的定义是预期事件的不确定性。风险不仅包括负面效应的不确定性,即指某些风险事件导致损失发生及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还包括正面效应的不确定性,即某些事件可能给主体带来的机会。担保公司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经营主体也存在这两类风险,也就是危险和机会并存。但一般说来,担保公司风险管理更加注重对负面效应的风险进行管理,而对相应的机会则较多地由业务部门去管理。以下主要从负面效应的风险来对相应的风险分析模型进行阐述。上述风险定义中的“预期事件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预期结果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预期结果将在什么时间发生具有不确定性;·预期结果发生的程度(状况)具有不确定性;·预期结果发生的后果的严重性具有不确定性。在上述内容中我们提到,担保公司的两类主要的直接风险包括:贷款损失风险与合规风险。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对这两类风险进行风险分析的相应模型,也称之为风险分析流程。(一)贷款损失风险中的不确定性的四个方面担保公司在对某一贷款申请人做贷款评审与决策时,正是围绕着贷款损失风险中的不确定性的四个方面来进行的。具体为:1、担保公司在做贷款评审分析时,主要围绕着预测该贷款申请人在该笔贷款到期日是否具有相应的还款能力来进行。由于影响贷款申请人到期还款能力的因素很多,包括贷款申请人是否能合规经营、未来是否会面临不利的系统性风险、未来的其他经营风险等因素,使得该贷款申请人在贷款到期日是否具有还款能力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评审决策人员首先就应该对其是否具有还款能力做出一个初步的判断(预期结果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2、在对贷款申请人到期是否具有还款能力进行初步判断时,还要结合贷款申请人的行业情况、生产经营的季节性、上下游结算方式等因素,对该贷款申请人未来的还款能力在不同的时点上进行分析(一般以月为单位)。也就是对贷款申请人在不同时期的现金流特点做出分析。这样有助于担保公司在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尽量与该贷款申请人在不同时点上的还款能力相匹配。3、对于贷款申请人预期的还款能力表现出的相关状况,也应该给予必要的关注。相关状况主要是指还款能力的各种表现方式呈现出的总体状况。贷款申请人用于偿还到期贷款本息的现金来源主要包括第一还款来源,有的还要依靠第二还款来源。而第一还款来源的现金又可以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三种。因此,评审与决策人员除了对还款能力进行总体的初步判断 与时点分析外,还应该对还款能力表现出的现金流状况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主要是通过对贷款申请人在贷款期间的投融资活动的分析来进行的,从而对贷款申请人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的资金缺口与再融资能力进行判断。这样做的好处很多,比如,认为贷款申请人未来第一还款来源短缺的可能性很大时,就应该考虑要求贷款申请人提供一定的反担保措施。4、在对贷款申请人还款能力的上述三个方面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后,担保公司结合对贷款申请人的还款信誉等方面分析,就能比较容易地得出该贷款申请人发放该笔贷款可能会给担保公司带来的后果。如果担保公司存在大量的逾期贷款项目,会使得监管部门、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导致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声誉受损,而该声誉的损伤也可能最终导致担保公司产生其他真实的利润损失。比如,监管部门出于对该担保公司风控能力的担忧,对其部分业务的开展进行相应的限制,从而使得担保公司丧失一定的贷款市场和贷款业务。可以说,担保公司开展任何一笔担保业务,都要对贷款申请人到期还款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无论是担保公司业务部与调研部的贷前调查,还是风险管理部贷款申请人的贷款评审,甚至是决策人员对贷款申请人是否进行担保作出相应决策,以及代后的监管等工作都是不断地围绕着上述四个方面的不确定性来进行的。(一)合规风险中的不确定性的四个方面担保公司在对公司本身不合规的相关事项进行分析与监测时,也要对该等事项的不确定性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为:1、分析公司本身是否存在违规的行为(事项)。无论是法律、法规相应的“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还是担保公司监管部门制定的相关监管要求,对于担保公司来说,都是需要予以遵循的既定规则;而对于合同约定的义务与担保公司享有的相关权利,担保公司也应该积极地履行或维护。担保公司遵循该等规则、监管要求以及履行义务与维护权利都是担保公司相应员工来进行的。如果相关员工出于私利的驱动、权力的膨胀与非限制。或对相应既定规则的理解失误、其他道德不良等因素,都会使得担保公司面临相应的合规风险。因此,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公司本身是否存在合规方面的风险进行识别与监测也就成为担保公司合规管理的一个首要问题(预期结果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2、在对公司本身存在合规风险的可能性进行分析的同时,风险管理人员还应该对该等合规风险可能会在什么时候暴露进行分析。一般说来,合规风险越早发现,对担保公司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合规风险越迟发现,对担保公司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越大。因为,越早发现,就能对合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就会有更多的时间阻止合规风险的暴露。担保公司要对规风险做到提早发现甚至坐到未雨绸缪,就要求风险管理人员一方面掌握既定规则,做到胸中有数;另一方面又要对相应人员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事项)进行持续与恰当的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对合规风险进行主动防范与控制,而不至于在风险暴露时为时已晚。 3、风险管理人员在对可能存在的合规风险进行上述分析后,应进一步分析合规风险的性质以及程度。(1)合规风险的性质。担保公司的合规风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违反法规的行为所产生的合规风险,包括违反监管部门相应的监管要求所产生的合规风险,包括违反合同义务所产生的合规风险,还包括怠于行使享有的权利产生的合规风险。其中违反法规的行为包括违反刑法等强制性法规的行为,以及违反民法等法规的行为。违反民法等法规主要是指违反合同法、物权法、担保法、债法总论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担保公司应该对公司容易出现或存在哪些性质的合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防范。(2)合规风险的程度。风险管理人员在对合规风险的性质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应该对各类合规风险表现出的程度予以分析,从而采用差异性风险管理的方法,使各种不同程度的合规风险可以被给予与其程度相适应的管理,做到区别对待,重点监控。4、对于合规风险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后,风险管理人员就可以对该等合规风险对担保公司产生不利后果的严重性程度做出评价。对于可能会给担保公司带来严重不利后果的合规风险,比如,将可能导致产生巨大损失(包括声誉损失)的合规风险,担保公司应该积极防范,坚决将该类合规风险坐到防患于未然。以上我们对担保公司两类主要的直接风险的风险分析模型进行了阐述。其实,我们在管理担保公司各类子风险(具体分属于贷款损失风险与合规风险的二级风险)的时候,都可以对各个子风险通过类似的风险模型予以分析。 贷后管理与追偿一、贷后管理的概念与形式贷后管理主要是指担保公司贷后管理人员通过对借款人的征信状况、现金流量、经营环境、经营情况、竞争能力、财务状况、合同履行、担保措施、过程控制等可能影响其按时、足额还款的各种重要方面进行追踪、调查、监控和分析,据此判断借款人的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并对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风险,采取相应防范与补救措施的总称。贷后管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通过贷后管理活动持续监测借款人的重要风险点,并对可能严重影响贷款安全的重要风险点及时提出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该等重要风险点包括在贷前调查与评审中已经识别出来的,也包括在贷前调查与评审中未识别出来而在贷后管理中识别出来的,还包括由于借款人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随着贷款的使用而伴随产生的新的重要风险点。担保公司对借款人的贷后管理不仅包括通过贷后检查识别相关重要风险点的活动,还包括分析借款人在贷后面临的各种重大变化与问题,并基于该等重大变化与问题对贷款安全的影响,来主动提出并落实风险防范与应对预案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贷后管理,担保公司可以在防范与控制风险方面取得主动地位,还可以防止担保公司在贷款到期后做出错误的续贷决策。贷后管理主要分为常规管理与重点管理两种形式。常规管理主要是指对属于次级类以下的贷款项目进行的日常管理。重点管理是指在常规管理过程中发现借款人出现重大风险隐患,贷款项目被评定为次级类以上(含)时,应在被评定之日起,对贷款项目进行不同于常规管理密度与频率的专项管理。二、贷后管理的重要意义担保公司应该高度重视对借款人的贷后管理工作。贷后管理的意义在于:(一)通过贷后管理,可以发现由于放贷前的工作疏忽造成的调查不充分或存在其他重大失误的事项,从而可以修正对借款人的相关评价比如,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放贷前没有对可能影响借款人还款能力与还款信誉做出正确评价的相关事项进行落实,而在贷后管理过程中予以发现的,则应该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的修正。对于贷前评审没有评审出的重要风险点,如果该重要风险点构成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一项关键风险点,担保公司则应该考虑是否重新进行风险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防患于未然。如果贷前评审时,没有认同借款人的某项能力与优势,则也应该考虑该能力或优势是否能显著增加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并在与借款人后续关系维护的过程中予以充分考虑。 (二)通过贷后管理工作,可以发现借款人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对其生产经营产生的重大影响。通过对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情况、水电费、员工薪酬与上游供应商款项的支付、资金的异常流动、存货的供销存变化等情况,可以了解与掌握借款人内外部经营环境出现的不利变化,从而可以做到未雨绸缪,增加风险应对的主动性。三、贷后管理应关注的两个主要方面担保公司贷后管理人员在做贷后管理,应该充分关注两个主要的方面,也就是借款人的财务方面与非财务方面。并应注意将两个方面的相关信息结合起来考虑,以保证贷后管理的效率与效果,有助于快速地了解反映借款人还款信誉和还款能力的相关重要风险点的变化情况。(一)借款人的财务方面1、要重视对借款人相关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财务报表是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的集中反映,通过对借款人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贷后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损益状况、现金流状况等信息,还可以迅速找到其异常之处,从而提高贷后管理的效率。因此,在贷后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对财务报表的比较与分析。2、要充分重视现金与银行存款科目在贷后管理中的地位。担保公司应该主要关注借款人的到期偿债能力,而现金与银行存款科目反映的相关信息与到期偿债能力息息相关。如果借款人的现金流出现重大的异常情况,则应引起高度重视,注意借款人的现金与i银行存款月均余额是否急剧下降;银行结算金额是否急剧下降。银行结算金额急剧下降可以反映出借款人可能存在销售急剧下降或对下游客户的账期出现异常的延长等。此外,在贷后管理过程中,贷后管理人员还要关注其资金的动向,关注银行存款是否存在异常的非经营性流出等情况。3、关注现金与银行存款以外的重要科目。除了直接反映现金流的现金与银行存款科目外,还应关注借款人存货的进销存状况是否出现重大异常;应收与应付账款的科目余额是否持续的答复增加;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是否存在被处置的情况或者存在新增的情况,并对重大变化与生产经营现状进行比较。有很对借款人最终产生还款风险就是由于没有坐到谨慎经营与投资,大量地购置生产工具或扩大经营门店与场地,从而造成现金流断裂而无法持续经营。因此,通过检查其固定资产与投资科目,贷后管理人员可以判断出借款人是否存在较强的投资冲动,若有需要,贷后管理人员应该与其进行相关沟通,从利害关系方面遏制其投资冲动。4、此外,在贷后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借款人不按约定提供相关的财务报表时,贷后管理人员就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调查分析不能按期提供财务报表的原因。 (二)借款人的非财务方面贷后管理人员在做贷后检查时,不要简单地相信借款人提供的财务资料,敷衍了事,而应该其家庭、个人的健康、嗜好是否有重大变化,家庭收支是否出现重大变化;是否有新的信息反映贷前调查获取的信息有误或不充分,深入其生产经营现场,对能反映其还款能力与还款信誉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并重新评价。四、贷后管理工作的频率与实践要求贷后管理应该根据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以不同的频率早关键时点进行。具体情况主要指:借款金额、还款方式、借款人所处的行业特点、经营是否有季节性、借款人是否为老客户、借款人与其经营活动的复杂程度、借款人提供的反担保措施的担保能力、上次贷后管理对该贷款项目的评级等。具体来说主要可参照以下标准进行:(一)对于一般新客户,在放款后一个月内,必须进行一次贷后实地检查检查。对于借款金额较大的或借款人及其经营活动较复杂的新客户,可以考虑在放款后两周内进行第一次贷后实地检查。(二)贷款存续期间,原则上根据最近一次的五级分类的结果确定贷后实地检查的频率。正常类的每三个月一次,关注类的每一个月一次,次级类的没半个月一次,可疑类的每周一次。当然还要根据借款人的经营特点、经营是否存在季节性、所处行业是否出台了相关不利政策等做出调整,便于对借款人在不同阶段的经营活动进行了解。对正常的按月支付利息的客户,正常类的可以采用没四个月一次,关注类的每两个月一次。(三)在最后还款到期日的一个月前,必须进行一次贷后实地检查。贷后实地检查主要关注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对于还款能力没有出现异常的借款人,还应与借款人就是否续贷的医院进行沟通。在最后一个月里,要密切关注借款人的备款情况,必要时检查还贷资金到位的凭证。对于贷前评审与决策或上次贷后管理中认为借款人的还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其第二还款来源的,应适当增加贷后管理的频率,并将对其提供的反担保措施的实地检查作为贷后管理的一个重点。五、贷后管理应收集的相关资料贷后管理人员在贷后管理的过程总应该注意到要收集借款人最新的相关资料。具体应该收集哪些资料应该主要取决于贷后管理人员希望获取哪些相关的贷后信息。贷后人员应主要围绕能反映其还款能力、声誉与信誉、行业与地区政策、借款人的经营活动等方面的信息来手机相关的资料。主要资料包括: (一)借款人最近一期的内部财务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水电费账单等。贷后人员还应该检查其相关流水账以及相应的原始单据,对金额较大的收付原始单据应该予以核实。(二)借款人最近一个月的主要银行账户的对账单或存折。贷后管理人员应对对账单或存折进行相关的统计计算,计算得出对账单或存折的贷方与借方发生额的汇总数据,以方便对借款人的现金流进行分析与评价。(三)有关借款人所处的行业、地区出台的可能对借款人的生产经营以及还款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政策文件;可能对借款人的生产经营以及还款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宏观政策文件;可能影响借款人生产经营所需的能源、原材料等价格涨跌的相关证明材料;有关能证明借款人获得或丧失有关资源、上下游客户的相关合同及其他资料。(四)可能影响到借款人生产经营与还款能力的其他相关资料。贷后管理人员在获取以上资料时,应要求借款人在以上资料上盖章或签字(获取的外部相关政策文件不需要)。对于反映借款人重大风险资料的,应予以重点关注,并对相关的信息以及可能对借款人的影响做出分析和评价。对还款来源较大依赖第三方保证担保的,还应该想借款人的保证人获取以上的相关资料。六、贷后管理的重点:贷后管理人员在对借款人进行贷后管理的过程中,也应充分应用贷前尽职调查与风险调查中管用的相关程序,对影响借款人按期、足额偿还贷款的各个方面的重要风险点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价。并从贷后管理的效率出发,避免对借款人进行不必要的详细检查,而应主要通过对其财务信息与相关生产经营信息等,利用分析性程序从以下五个方面迅速捕获借款人的相关风险预警信息。(一)经营者方面的风险预警经营者主要是从主要经营管理者的角度来定义的。经营者方面的主要风险预警信息包括:1、借款人受到相关的刑事制裁。这里的刑事制裁包括刑事拘留、刑事处罚等。这里主要要关注刑事制裁的事由是否与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有关。如果与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有关,那么可以说明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可能存在重大违法事项,应充分关注由此导致的相关后果可能带给担保公司和债权人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果与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无关,则应该关注其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应该关注刑事制裁的严重程度讲给担保公司和债权人带来的影响。2、借款人存在吸毒、赌博等重大不良嗜好。 如果贷后管理人员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发现借款人存在吸毒、赌博等重大不良嗜好时,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吸毒除了能使借款人色身体出现重大健康问题,导致其不思进取外,高昂的吸毒费用也是其现金流逐步枯竭的重要根源。赌博则能滋生借款人的投机心理,且风险巨大。对于借款人出现吸毒或赌博恶习的,担保公司应该立即启动相关的风险防范预案。3、借款人的身体健康出现严重问题,甚至死亡。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如果贷后管理人员发现借款人的身体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借款人出现死亡的情形时,应引起高度注意。对于出现严重健康问题的,除了应该关注其是否将面临巨额的医疗费用支出外,还应关注其是否还能继续从事经营与管理工作。如果不能继续经营与管理的,应该关注其是否有近亲属可以替代其经营管理。对于借款人出现死亡的,应该关注其遗产的继承情况,关注其生前的隐性债务是否真实存在,关注相关利益方是否存在伪造相关证据从而非法处置借款人的遗产的情况。4、借款人的家庭出现较大的变化。包括在贷后管理的过程中,借款人出现离异、丧偶以及家庭主要成员出现经营分歧。对于借款人出现离异的,应该关注其离异是否存在假离婚或其离婚协议是否存在严重不利于借款人财产分配的情况。对于丧偶的借款人,应该关注其配偶的遗产继承情况。对于家庭主要成员出现经营分歧的,贷后管理人员应该关注借款人是否通过经营分立转移相关财产的情况,还应关注分立是否讲对借款人的顺利偿债造成重大不利影响。5、借款人出现诚信危机或违规方面的风险。借款人出现诚信方面的风险,应该引起贷后管理人员的高度警惕。这往往反映出贷前调查可能对借款人的诚信判断存在重大失误。同时,借款人出现诚信方面的问题,往往会由于媒体的曝光或相关供应商以及其他利益关系人的披露,对借款人的生产经营会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借款人出现诚信方面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借款人一改以往的合作态度,不再积极配合担保公司的贷后管理工作。比如,不再愿意提供相关资料和财务报表,或提供虚假的资料和财务报表,以及借款人难以联络或约而不见。借款人由于不诚信或违规,出现相关诉讼事项。这里的不诚信包括不遵守民事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如不遵守与上游供应商签订的相关合同,不按合同履行相关义务;也包括不遵守相关经济法律法规而被相关部门予以处罚或列入“黑名单”等等。比如,违反《税法》的相关规定,被税务机关列入重点稽查对象。(一)借款人生产经营方面的风险预警信息1、借款人存在破产等事项。对于借款人破产的,意味着该笔贷款面临部分损失甚至全部。贷后管理人员一旦获知借款人破产的,应立即按照相关的法律的规定,避免自身行动缓慢而造成相关权益的丧失。2、借款人存在重大资产处置或缩小生产经营规模等事项。 对于借款人处置重大资产的,贷后管理人员应该关注其处置重大资产的原因和动机,要关注该重大资产是否属于其生产经营所必须的资产;关注对该重大资产的处置将对其生产经营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尤其要关注是否因为其他债权人的债权到期,而借款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被迫处置该重大资产的情况。此外,还要进一步了解该债权是否为借款人以前没有说明的隐性债务。对于其缩小生产经营规模的情况,应关注缩小的原因是由于市场的萎缩还是计划转换产业所致,并评估该等事项对债权安全的不利影响。3、借款人存在盲目扩大投资的事项。一般的,对于借款人正常扩大生产经营的情况,往往能够说明其生产经营势头较好,但如果其盲目扩大投资,则往往容易导致较大的经营风险。盲目扩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大规模的、不切实际地增加机器设备、营业网点与营业面积;大规模地投入研发或更新相关生产技术;开展大规模的广告投入或大举进入新的市场等等。4、借款人面临较大的系统性风险。比如,借款人所处的行业面临市场萎缩或竞争白热化的严重危机;借款人的生产经营面临国家或地方政策方面的不利影响;借款人色生产经营所需的重要原材料或依赖度较高的能源出现供应短缺或价格大幅攀升的情况。5、借款人的商业模式出现重大调整。商业模式是否可行,是否符合借款人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对其盈利能力与获取现金能力有很大影响。如果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出于对市场的错误判断,借款人对其商业模式进行重大调整,从而对其生产经营产生严重大不利影响的,贷后管理人员应该予以关注。6、借款人出现某些反映其生产经营出现颓势的其他情况。该等情况包括:借款人生产经营原先具有的某些优势、资源已经不再具备;借款人的用电量出现大幅下滑等。7、借款人出现某些套现或转移财产方面的迹象。主要包括借款人对其存货或其他资产存在非正常的转移与变卖;借款人讲现金或银行存款通过某些交易进行与生产经营无关的转移;借款人出现的以他套现与转移财产的行为。(三)借款人财务方面的风险预警信息1、负债水平持续上升。主要反映在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持续下降。负债水平上升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资产的持续下降,负债的持续增加,资产下降的同时负债增加。无论哪方面的原因导致负债水平的上升都应该引起贷后管理人员的注意。贷后管理人员在调查过程中要对资产总额及其结果的变化、流动资产总额及其结构的变化、负债总额及其结构的变化予以必要的关注。2、现金流结构与流量出现恶化。 主要指借款人在获得贷款后,由于内外部条件的不利变化,导致其现金流结构与现金流量出现恶化。出现恶化的表现形式为:借款人的银行存款月均余额持续下降;银行存款月均借方发生额持续下降而贷方发生额持续上升。对于个人与企业财务混合在一起的借款人,贷后管理人员除了对银行存款科目进行检查分析以外,还应对企业主或有资金收支的其他自然人的私人存折进行检查。3、反映经营规模的财务信息持续恶化。主要指反映借款人经营规模的销售额出现较大的下滑以及借款人的主营业务出现明显的萎缩。借款人的销售额出现较大下滑的原因可能为:借款人主要下游客户或大量下游客户流失;借款人的下游客户出现经营恶化从而大量减少对借款人的采购量;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借款人主要产品的市场售价出现较大下滑。4、反映资产周转能力的财务信息出现恶化。主要包括借款人的应收账款增幅出现大规模的增长,应收账款增幅明显超过销售收入的增幅;应收账款的主要明细科目的账龄明显延长,有大量应收帐款出现坏账的迹象;主要上下游客户的收付款条件出现或即将出现明显不利于借款人的变化;借款人的存货出现大规模增长,存货的增幅媛媛大于销售的增幅,在销售旺季过后仍有大量的存货被积压。5、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信息出现恶化。主要包括借款人主营铲平的毛利率呈现出较大的下降;销售数量的下滑与毛利率的降低的综合作用导致主营业务利润出现较大下降;由于相关上游成本的上升或自身管理的失效导致借款人的运营成本、费用出现较大增长,且增长远远大于销售的增长。6、反映借款人关联交易异常的有关信息。借款人与其关联方的正常交易无可厚非,但如果与关联方出现重大异常交易则应引起贷后管理人员的关注。主要反映为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出现剧增,可能反映出存在股东抽逃出资或其他转移资金与利润的行为。(四)借款人出现挪用贷款或出现偿债能力不足的风险1、借款人出现挪用贷款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借款人不按贷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如将生产性贷款用于消费甚至赌博等;借款人不按贷款合同约定的使用方式使用贷款,如将流动资金贷款用于长期股权投资等。2、借款人出现偿债不能的风险预警信息。主要包括贷款主体的贷款本息出现逾期;借款人用于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不是依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而是来源于借新还旧;借款人以往的隐形债务逐步浮出水面,且大量的隐性债务的到期日在该笔贷款的到期日之前。3、相关利益对借款人做出非预期的要求和评价。主要包括由于借款人违约或出于对贷款安全的担忧,需提前收回贷款;由于借款人违约或侵权行为,相关守约方或受害人提出大额的赔偿要求;由于借款人对其他承债主体的担保导致其应承担担保责任,借款人面临支付大额现金的义务;相关贷款主体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出现较大下降。(五)借款人担保措施方面的预警信息1、第三方担保人的担保能力出现大幅下降,甚至消失的情况。 主要包括由于经营不善或者天灾人祸等导致保证人出现大幅亏损,自身不保;由于担保公司相关人员操作不当,造成担保形同虚设、实际没有产生担保效力出现重大瑕疵;由于借款人与保证人恶意串通,导致担保公司接受了不具备担保能力的第三方担保。2、抵(质)押物出现较大不利于保障债权实现的迹象。主要包括抵(质)押物的价值出现较大下降;抵(质)押物被第三方申请查封;用于担保公司的相关动产出现不名失踪或被毁损;由于借款人的恶意行为与动产抵押的监控不当,相关抵押的动产被转让或处置;相关质押权利不存在或出现重大不利于债权人的情形。在对贷款项目上述五个方面的风险预警信息进行分析与识别后,贷后管理人员可以出不对贷款人相关经营与现金流状况进行评价。如果贷款项目在以上五个方面起初上不存在重大风险点,则贷后管理人员可以维持既定的贷后管理政策的稳定性。如果贷款项目在以上五个方面痴线重大风险,则贷后管理人员应该在分析性程序之外,使用其他程序对借款人的重要风险点进行认定。二、债的追偿当借款人出现不能正常还本付息的情况时,担保公司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要分析借款人不能正常还本付息是由于暂时困难还是生产经营出现了重大危机所致。通过外围取得的信息以及通过与借款人的交谈,甚至从借款人的神态方面判断借款人面临的危机是否严重,比如,观察其神态是否相当的疲惫、申请是否相当焦急、情绪是否悲观等方面判断逾期的原因是否严重。如果借款人只是暂时困难,一般都会珍惜自己的信誉,会想办法克服时艰;如果遇到了重大危机,到处都面临追债,草木皆兵,则会很可能消极应对,甚至采取逃债的方式。担保公司在后种情况下,一定要当机立断,果断采用积极的收款方式积极催讨债务。只有迅速有效的催债行动,才能避免错失最佳的时机。(一)追偿手段担保公司在借款人出现逾期还款时,一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分析借款人逾期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要采取灵活而坚定的追偿手段或追偿措施。既要给予借款人一定的缓冲时间,也要维持高压催收的态势。在催收的过程中要注意制订合理有效的催收方案,注意不要使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因催收不当而不断地被削弱甚至丧失,从而致使其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追偿手段主要包括:1、派员进驻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及时了解其相关资金与经营的情况。包括:(1)查找金钱线索。主要是指查询借款人的银行存款、到期债权、股票、投资收益、租金收益、股利红利收益等。查找借款人的账户、账号,可以通过由其直接提供,或从其会计资料中查找,或通过到附近的各商业银行、工商、税务、水电部门等查询。通过对其进行详细检查,寻找相关的资产租赁、投资等线索。 (2)查找动产。主要包括查找借款人的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办公设备、存货、价值较高的其他固定资产。对于运输设备的查询除了对其生产生活经营场所进行察看以外,还可以通过到机动车管理部门进行查询,重点查询借款人本身及配偶、家庭其他成员的相关交通工具。通过对相关的资产购买合同,资产账簿的检查,了解其相关的固定资产情况。通过对存货仓库以及相关物流、运输、仓储协议的检查,发掘其他存货的线索。(3)查找不动产。主要是查找借款人的土地使用权、房产、林权以及其他不动产。除了通过与其交流询问,由其提供相关不动产信息外,还应该通过对其相关资产账簿等资料的检查以及通过想国土、房产、林业主管部门查询获知相关信息。2、获取相关信息后,应该及时制订可行的追偿方案。追偿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与借款人约定,在其没有完全偿还贷款前,其超过一定金额的开支需要报批于担保公司,同时收取其财务专用章及先关印鉴,监管其全部资金账户。(2)要求借款人将贷后管理人员查询到的银行资金,包括关联方的相关银行资金,尽可能地全部划转到担保公司账户上。(3)督促其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并对催收到的相关款项立即予以偿还贷款。(4)要求借款人逐步压缩采购规模以及缩减其他非刚性支出,尽量节流以支持还贷。(5)对借款人相关闲置的资产进行调查分析,建议其主动处置相关闲置的资产予以还贷。(二)追偿中还应关注的方面:1、债的追偿内容主要包括:(1)主债权——本金;(2)利息;(3)违约金;(4)损害赔偿金;(5)质物保管费用;(6)实现抵(质)押权的费用等。2、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的目的在于防止被申请人在生效判决执行前非法转移财产、拒绝履行相关的法定义务。但申请财产保全时,法院往往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或缴纳一定的保证金,这对于资金利用率高的担保公司来说有时不得不考虑资金的机会成本。一般的,申请号财产保全主要包括:(1)对于未办理相关抵(质)押的借款人所有的财产。 为了防范借款人恶意转移、处置其自由财产申请查封、冻结等情况,而危及担保公司实现其求偿权的,担保公司应该针对其尚未办理抵(质)押的相关财产申请法院予以诉讼保全。主要包括对借款人的相关资产,如银行存款、其他未抵(质)押的相关存货、设备、股权及其他财产或财产性权利。(2)对于已抵(质)押的相关动产的保全。对于已经办妥抵(质)押手续的借款人所有的财产,担保公司主要应该防范借款人出现相关的恶意处置行为。当借款人对善意第三人进行恶意隐瞒财产的担保物权时,与善意第三人进行所有权转移后,担保公司因为善意人制度将无法实现对该等抵(质)押物的抵质押权。登记制度给予了登记的相应背景选择,主要包括实行抵押物所在地的登记与抵押人住所地登记两种。对于前者情况,抵押人可以通过转移抵押物的方式使得善意第三人无法了解抵押物上存在相应担保物权的情况;对于后者情况,抵押人可以通过变更其住所地的方式使得善意第三人了解抵押物上存在相应担保物权的事实。(3)在进行债权追偿时,要注意及时发出催收通知。发出催收通知一方面表明担保公司对客户逾期还款的态度,另一方面还可以确保债权不会超过诉讼时效。(4)还应派出经验丰富的贷后管理人员成立追债小组,通过对借款人进行审计,查实其相关资产、权益以及现金流入等情况,并在必要时间借款人派驻相关人员,严密监控其生产经营情况。(5)如果借款人只是出现暂时性困难,经营基础并没有受损,可以考虑给予其借新还旧或帮助其联系其他融资渠道。(6)对于不配合追偿贷款的借款人,应给予其强大的压力,具体可以告诉讲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偿。(7)针对特殊的借款人,设计合理可行的催收方案,向借款人提出通过多期、多笔归还贷款本息的方式,使得其还款意愿得以维持与强化。总之,在追偿过程中,贷后管理人员要对其晓之以理,告知其应该重视自身信誉,以及一旦丧失信誉的严重后果;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开展追偿工作,确实控制不良贷款给担保公司带来的损失。三、借款人的五级分类与评级担保公司为了对个贷款项目进行有效管理,应在贷后管理的过程中,对各个贷款项目进行适当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采取有差别的贷后管理频率和手段,提高贷后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对贷款项目的分类,目前各贷款主体通行的做法是实行五级分类标准。五级分类标准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担保公司可以结合自身的特殊情况以及对风险的偏好程度制订出符合自身要求的分类标准,为贷后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与指南。 对于担保公司来说,贷后管理五级分类的核心要求是始终应围绕这影响借款人到期按时、足额偿还贷款的各个重要风险点与风险预警信息,一句各个类别的核心定义,将各个借款人恰当地划入适当的类别,从而确保贷后管理工作能够对相关借款人不能按期、足额偿还贷款的相关预警信息迅速做出反应与应对,并避免担保公司出现较大的损失。分类标准一般分为五级,分别是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与损失类。对于按既定的贷后管理频率划入的正常类和关注类的贷款项目,担保公司可以进行常规管理;而对于划入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的贷款项目,担保公司应该进行重点管理。建立贷款项目无尽分类标准的主要一句包括: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借款人的现金流量、借款人的财务实力、借款人的反担保措施的担保能力、非财务方面的情况。以下分述之:(一)正常类正常类是指借款人能够按约定履行贷款合同及相关协议,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去怀疑借款人不能按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将某项信贷资产划入正常类的主要依据是:借款人能偶通过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偿还该笔贷款的本息,无论从借款人自身角度环视其所处的经营环境来看,都不存在导致其不能按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相关风险事项。当借款人具备以下情形时,该贷款项目一般应划分为正常类:1、借款人的基本情况(1)借款人不存在相关风险预警。包括借款人的身体状况良好、无不良嗜好、其他各个方面均稳定。(2)借款人能按照合同的约定使用贷款,担保公司不用为借款人可能存在挪用贷款而担心。(3)借款人能够提供贷后管理所需的可靠的相关资料;能够对贷后管理人员的询问、检查、观察等贷后管理程序的实施给予相应的配合;在平时未对其进行贷后管理时,也会主动将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相关问题及时与担保公司的贷后管理人员进行沟通。(4)借款人的诚信信用记录良好,没有任何负面信息证明借款人在诚信方面出了问题。包括借款人的其他任一债务的履行均能通过正常经营收入来按约、足额的进行,信用支持充足完备。2、借款人的现金获取能力与财务能力(1)借款人有能力履行相关还款承诺,还款意愿良好,其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担保公司对贷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 (2)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良好,主要经营财务指标能够保持行业较高水平,且没有将出现下降的迹象。(3)借款人的现金流净额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正且未出现非正常下降,现金流净额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主,完全有能力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归还贷款本息。3、相关的反担保措施的担保能力(1)第三方提供的保证担保合法、有效,担保的各项法律手续齐全、完备,不存在无效、效力瑕疵的情形。(2)抵(质)押物不存在任何不利于担保公司的权利瑕疵,担保公司能对抵(质)押物进行有限监控。(3)保证担保人自信能力符合预期,没有人格下降迹象;抵(质)押物的价值稳定,到期变现能力强;借款人提供的相关反担保措施组合的担保能力能够覆盖担保公司风险敞口,第二还款来源充足可靠。4、借款人的非财务方面(1)其所处的行业与经营环境包括行业政策、市场情况、资源供应(能源、原材料、劳动力供应等)没有出现不利于借款人的迹象。(2)借款人拥有的相关优势与资源没有任何削弱的迹象,并在可预见的未来仍能继续为其服务。(3)借款人的生产经营较饱满,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存在下滑的趋势;近期的用电量、耗水量等与前期相比没有呈现出下降的迹象;借款人聘用的员工数量没有出现较明显的减少。二、关注类关注类是指借款人目前具备按时、足额偿还该笔贷款本息的能力,但存在一些可能对该笔贷款按时、足额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相关风险点,从而需要贷后管理人员对该等相关风险点进行必要的关注。将某项信贷资产划入关注类资产的主要依据是:该笔信贷资产存在风险点,该等风险点如果不恶化或最终消失,则可以维持常规管理;如果该等风险点在借款人的后续经营中出现恶化,从而影响借款人按期、足额偿还本笔贷款本息的,则应该对其进行重点管理。当借款人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该贷款项目一般应划分为关注类:1、借款人的基本情况(1)借款人方面出现相关风险预警。包括以下情况之一:借款人的身体状况出现重大问题;借款人出现不良嗜好;借款人、关键管理人员收到刑事制裁等情况,导致借款人的经营管理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2)借款人基本能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使用贷款,但有迹象表明借款人可能在近期会有较大程度的违背贷款合同的约定使用贷款。(3)借款人发生重大事项,如主营业务发生重大调整 ;借款人的关联经营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进行合并、分立、承包、租赁等。从而对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偿还意愿、担保能力等产生不利影响。(4)借款人虽然目前生产经营还能正常进行,但起生产经营方面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未来可能会对借款人的盈利能力与现金获取能力产生不利影响。(5)借款人出现盲目扩大投资的情形;借款人的上下游市场出现不利于借款人的情况。该等因素的出现,可能会对借款人未来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6)借款人较被动地提供贷后管理所需的相关资料,提供的资料存在不完整或存在部分虚假的情况;对贷后管理人员的询问、检查、观察等代后管理程序的实施给予消极配合。(7)借款人的诚信信用记录存在一定问题,存在少量负面信息证明借款人在诚信方面出了问题。比如借款人存在迟延履行某些到期债务的情况。2、借款人的现金获取能力与财务能力(1)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借款人净资产由于亏损等事项而开始实质性减少;借款人开始依赖短期借款来满足长期资金的需求。(2)借款人虽然目前具备还款能力,但其现金流量净额以呈现连续下降的趋势。该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讲可能造成借款人未来现金流净额不充足,从而影响起还款能力。(3)与放贷前相比,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出现了不利变化,主要经营财务指标出现较大不利的变动迹象。(4)借款人的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借款人在未来因或有负债而支付大额现金的可能性增大。3、相关的反担保措施的担保能力(1)抵(质)押物价值出现下降、变现能力出现非预期的下降;抵(质)押物手续存在法律上的瑕疵,担保公司对抵(质)押物不能进行充分有效的控制。(2)第三人提供的相关保证担保措施的担保能力出现较大下降,第二还款来源出现一定的不确定性。4、借款人的非财务方面(1)借款人所处的行业与经营环境如行业政策、资源供应等出现不利的迹象,该等不利迹象的持续恶化,将较大地影响借款人的现金获取能力。(2)借款人拥有的相关优势与资源存在削弱的迹象,部分优势或资源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完全消失。(3)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出现下滑的迹象,近期的用电量、耗水量等与前期相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借款人聘用的员工数量出现较明显的减少、 (4)借款人的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出现大幅下降,重要下游客户损失;下游客户要求的付款账期被延长,借款人的应收账款大幅增加。(5)借款人有意转移资金逃避担保公司的监控或银行存款出现非正常大幅下降。(6)借款人对担保公司未能如约履行关于还款方面的承诺。比如,在偿还贷款前愿意接受负债比率的限制,负债呈现出较大规模的增长。(7)担保公司贷后管理人员对借款人没能按既定的政策进行有效贷后管理;贷后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掌握借款人的的重大不利情况。(8)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三)次级类次级类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已经不能保证按时、足额偿还贷款的本息,及时之行其提供的相关担保措施也可能会造成损失。当贷款项目出现以下情况的,一般应划分为次级类:1、借款人基本情况(1)借款人内部管理出现重大问题,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实质性损害,防妨碍债务的及时足额清偿。(2)借款人出于半停产状态且基本丧失原有的优势与资源;行业与经营环境出现对借款人重大不利的变化。(3)借款人的现金流入不敷出,计划偿还贷款本息的资金被借款人挪作他用,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表现较差。(4)借款人由于遭受重大处罚、被责令停产停业;或由于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重大财产毁损;因其他原因导致借款人赖以还款的第一还款来源遭到重大削弱。2、借款人的现金获取能力与财务能力(1)借款人经营亏损,出现支付困难并且难以获得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补充资金来源,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为负数。(2)资产流动状况和经营周转出现明显问题,融资手段匮乏,外部融资困难;借款人采用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相关贷款,(3)正常业务收入明显低于预期水平,财务状况明显恶化或有明显恶化的趋势,还款能力答复下降。(4)债务规模持续扩大,借款人不能偿还其他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借款人不得不通过出售、变卖主要的资产来维持生产经营。3、相关的反担保措施的担保能力(1)借款人的正常经营收入已不能保障还本付息,已不得不寻求拍卖处置抵(质)押物,或通过第三方保证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等途径来偿还债务。 (2)第三方保证人不配合对其进行调查管理;第三方保证人出现重大不利事项或产生重大财务危机从而对其担保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3)保证人的担保能力不足,或抵(质)押人提供的抵(质)押物经过处置变现,仍不足以支付贷款本息和其他相关费用,即使执行所有的反担保措施也可能会对担保公司造成一定的损失,预计损失率在30%以内。4、非财务因素(1)借款人内部管理极其混乱,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家庭成员之间出现重大财产纠纷,卷入经济诉讼,导致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发现借款人采取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获得贷款;借款人存在大量的隐性债务;借款人存在大量需要立即支付的刚性债务(相关赔偿款项、税金等)。(3)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出现重大失误,导致信贷档案不齐全,重要法律性文件被遗失,且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构成实质性影响。(4)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被划为可疑类。(5)贷款本金或利息出现逾期,但逾期在90天(含)以内。(四)可疑类可疑类是指借款人已经确定无法按时、足额的偿还贷款本息,即使对其执行相关的反担保也确定将造成较大的损失,可疑类信贷资产具有次级类信贷资产所有的特征,但更为严重,还因诉讼的产生,而使得损失程度变得较难以确定而划入可疑。带贷款项目出现一下情况应划分为可疑类:1、借款人基本情况(1)借款人及相关保证担保人有采取各种手段逃避担保公司及其他债权人的债务之嫌,任其发展下去将很可能导致债权无法得到清偿。(2)借款人及相关保证担保人已经没有还款意愿,经过多次谈判仍然未果。(3)经过债务重组借款人仍不能正常归还本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担保公司的资产保全人员在追收过程中遭遇重大阻力等。2、借款人的现金获取能力与财务能力(1)借款人实际已资不抵债;或账面上虽勉强持平,但已经濒临资不抵债的状况(负债比、率已经超过90%以上)。(2)借款人已计划或已经进入清算程序。3、相关的反担保措施的担保能力(1)担保公司已经采取措施进行追偿,但保证人的保证担保能力明显不足;用于担保的抵(质)押物在变现后仍严重不足以支付贷款的本息和各种相关费用,即使执行完所有的担保措施也确定会造成较大的损失,预计损失率在30%~75%之间。 (2)相应的反担保措施由于手续不完备或出现相关法律纠纷,可能造成较大损失。4、非财务因素(1)借款人出于停产状态;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处于停建状态,相关人员已经退出,只有少数几个人在看守场地。(2)贷款本息出现逾期,且逾期在90天以上。(五)损失类损失类是指担保公司在穷尽所有可能的措施或利用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对借款人的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的一部分。该信贷资产已经不符合一项资产的定义,而没有意义将其继续作为一项资产反映在债权人的账上。出现以下情况的贷款应划分为损失类:1、借款人和保证担保人依法被宣告破产、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担保公司对借款人、保证担保人进行追偿后,仍无法进行追偿后,扔无法收回的债权。2、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或者死亡。担保公司依法对其财产或者遗产进行清偿,并对保证担保人进行清偿后,仍未能收回债权。3、借款人和保证担保人虽未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但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被县级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终止法人资格。担保公司对借款人和保证担保人进行追偿后,仍未能收回的债权。4、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赔偿,或获得保险赔偿后,仍然无力偿还全部或者部分债务。担保公司对其财产或遗产进行清偿并对保证担保人进行追偿后,仍未能收回债权。5、借款人(自然人)触犯刑律,依法受到严重的刑事制裁,其财产在支付相关赔偿和相关司法费用后,所剩无几,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担保公司在经追偿后仍确实无法收回的债权。6、借款人和保证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虽诉诸法律,但借款人和保证担保人均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执行,担保公司仍无法收回的债务。或及时有部分财产可以用于执行,但扣除相关处置费用后,仍无法收回。7、由于担保公司对相关债权人的债权管理不善,造成债权超过诉讼时效,丧失法律追索权,而形成的无法收回的债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