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习题集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

ID:71924110

大小:636.50 KB

页数:110页

时间:2023-08-14

上传者:186****5381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_第1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_第2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_第3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_第4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_第5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_第6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_第7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_第8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_第9页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_第10页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前言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发展迅速的医学基础学科。学生普遍反映学起来很吃力,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抓住重点,也应广大学生们的要求,我们编写了医学免疫学习题集。编者系多年从事医学免疫学教学工作的教师,有着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编写是以本科教学大纲为指导,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吴敏毓教授主编的《医学免疫学》第四版教材为蓝本。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多方面的相关材料,结合本科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编排上努力做到与教材的一致性。题型有选择题(包括A型题、B型题、C型题和X型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重点内容在不同题型中反复出现,以便学生更灵活地掌握。由于时间仓促,编写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改完善。编者2005年7月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选择题A型题1.免疫的现代概念是A.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B.机体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的一种功能C.机体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对机体都是有利的D.机体消除和杀灭自身突变的细胞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A.易发生肿瘤B.易发生超敏反应C.易发生感染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E.易发生免疫耐受3.用无毒力牛痘苗接种来预防天花的第一个医师是A.KochB.JennerC.PasteurD.VonBehringE.Bordet4.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识别5.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识别6.既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又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成分有 A.巨噬细胞B.B细胞C.T细胞D.中性粒细胞E.浆细胞7.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A.BurnetB.BorderC.PorterD.JennerE.Pasteur8.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肿瘤B.超敏反应C.移植排斥反应D.反复感染E.免疫增生病9.最早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A.中国B.美国C.日本D.俄罗斯E.英国B型题A.生理性免疫防御B.生理性免疫稳定C.免疫监视功能失调D.免疫稳定功能失调E.免疫防御作用过高10.清除病原微生物11.病毒持续感染12.超敏反应13.自身免疫病14.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C型题A.特异性免疫应答 A.非特异性免疫应答B.两者都是C.两者都不是15.先天遗传而获得的免疫功能属于16.后天获得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或抗原的免疫功能属于17.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属于18.补体的溶菌作用属于19.溶菌酶的溶菌作用属于X型题20.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A.多为生后获得的功能表现B.有针对性C.可因抗原多次刺激而加强D.出生时就具有E.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21.属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有A.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B.吞噬细胞的吞噬病原体作用C.自然杀伤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D.血液和体液中存在的补体成分E.组织损伤局部分泌的抑菌、杀菌物质22.下列哪些细胞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细胞A.单核-巨噬细胞B.NK细胞C.B细胞D.T细胞E.多形核中性粒细胞23.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E.肥大细胞24.免疫防御功能是指A.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B.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扩散 A.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B.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C.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25.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发生A.自身免疫病B.超敏反应C.肿瘤D.免疫缺陷E.免疫增生病26.免疫监视功能是指A.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B.防止病毒的持续感染C.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D.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E.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27.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A.免疫监视B.免疫稳定C.免疫防御D.免疫调节E.免疫耐受二、名词解释28.免疫29.免疫防御30.免疫稳定(immunologichomeostasis)31.免疫监视(immunologicsurveillance)三、问答题32.简述适应性(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性。33.何谓免疫?举例说明免疫的三大功能及功能异常的表现。34.简述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E2.A3.B4.A5.D6.A7.E8.D9.A10.A11.C12.E13.D14.B15.B16.A17.B18.B19.B20.ABC21.ABCDE22.ABE23.ABD24.ABD25.BD26.AB27.ABC二、名词解释28.免疫: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29.免疫防御:机体防御外来病原生物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分强烈可引起超敏反应,或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30.免疫稳定:或称免疫自身稳定,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反应,处于自身耐受状态。31.免疫监视:体内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总有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突变,这种突变的或异常的有害细胞可能成为肿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识别并清除这些有害细胞。三、问答题32.适应性免疫的基本特征有:1)特异性,对某个特定的异物性抗原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2)多样性,机体可针对环境中多种多样的抗原,分别建立起不同的特异性免疫应答;3)记忆性,当异物抗原再次入侵时,可产生快而强的再次免疫应答效应;4)耐受性,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有保护性的免疫耐受;5)自限性,异物抗原激发免疫应答的程度和水平可以自我调控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免扩大和累及正常组织。33.免疫: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免疫对机体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当抗原性异物进入机体后,机体能识别“自己”或“非己” ,并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排除非己的抗原性异物,对自身物质不发生免疫应答而形成免疫耐受。主要发挥如下三种功能:(1)免疫防御:机体防御外来病原生物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分强烈可引起超敏反应,或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2)免疫稳定:或称免疫自身稳定,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反应,处于自身耐受状态。此功能失调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3)免疫监视:体内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总有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突变,这种突变的或异常的有害细胞可能成为肿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识别并清除这些有害细胞。此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34.根据作用方式及其特点的不同,机体存在两类免疫:1)先天性免疫或固有性免疫,是个体出生是就具有的天然免疫,可通过遗传获得,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主要针对入侵病原体的天然防御功能。其主要特征是反应迅速,针对外来异物的范围较广,不针对某个特定异物抗原,也称非特异性免疫。2)适应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接触到生活环境中的多种异物抗原,并在不断刺激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免疫,也称获得性免疫。其主要特征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异物抗原而产生免疫应答,开始的应答过程比较缓慢,一旦建立清除该抗原的效率很高,特异性很强,也称特异性免疫。 第二章抗原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A.异嗜性抗原B.抗体C.补体D.半抗原E.细菌多糖2.类毒素的性质A.有免疫原性,有毒性B.无免疫原性,无毒性C.有免疫原性,无毒性D.有毒性,无免疫原性E.有过敏原性,有毒性3.交叉反应是由于二种不同的抗原分子中具有A.构象决定簇B.不同的抗原决定簇C.功能性决定簇D.共同抗原决定簇E.连续性决定簇4.有的抗原称为TI-Ag,这是因为A.抗原来源于非胸腺组织B.它诱生的抗体是在骨髓中产生的C.它诱生的抗体属于IgG类抗体D.抗原往往具有复杂和不相同的抗原决定簇E.它能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辅助5.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异种抗原B.交叉抗原C.超抗原D.异嗜性抗原E.类属抗原6.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A.半抗原B.抗体C.抗原D.既是抗原又是抗体E.超抗原 7.仅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超抗原B.半抗原C.完全抗原D.异嗜性抗原E.类属抗原8.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A.蛋白质B.脂质C.多糖D.核酸E.脂多糖9.许多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是因为A.在胸腺中产生的B.相应抗体是在胸腺中产生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性免疫D.仅在于T细胞上E.只有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产生针对这种抗原的抗体10.接触牛痘疫苗后产生对天花的抵抗性,这反映了A.抗原的特异性B.抗原的交叉反应C.病毒的超感染D.先天免疫E.主动保护11.属于自身抗原的是A.ABO血型抗原B.肺炎球菌荚膜多糖C.类脂D.眼晶体蛋白E.破伤风类毒素12.属于同种异型抗原的是A.ABO血型抗原B.肺炎球菌荚膜多糖C.类脂D.眼晶体蛋白E.破伤风类毒素13.属于异嗜性抗原的是 A.Rh抗原与人的RBCB.AFP与乙肝病毒C.马血清与破伤风杆菌D.大肠杆菌O14型的多糖抗原与人结肠粘膜E.类毒素14.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A.抗原的大小B.抗原的物理性状C.抗原结构的复杂性D.抗原的种类E.抗原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15.半抗原A.是大分子物质B.通常是蛋白质C.只有免疫原性D.只有反应原性E.只有与载体结合后才能和相应抗体结合16.下列关于抗原的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A.大分子蛋白质抗原常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B.抗原诱导免疫应答必须有T细胞辅助C.不同的抗原之间可以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D.抗原不一定只诱导正免疫应答E.半抗原虽无免疫原性,但可与相应抗体结合17.超抗原A.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T细胞或B细胞B.须经抗原呈递细胞加工处理C.与自身免疫病无关D.有严格的MHC限制性E.只能活化一个相应的T细胞克隆18.下列哪种物质不是TD-AgA.血清蛋白B.细菌外毒素C.类毒素D.IgME.细菌脂多糖B型题 A.溶血性链球菌B.大肠杆菌O14的脂多糖C.大肠杆菌O86D.肺炎球菌14型E.变形杆菌0X1919.与人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20.与人结肠粘膜有共同抗原21.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A.自身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超抗原D.独特型抗原E.异嗜性抗原22.在某些情况下,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自身物质23.只需极低浓度既可激活多克隆T细胞的物质24.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人、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25.存在于TCR或BCR可变区的抗原决定簇26.ABO血型抗原属于A.隐蔽性决定簇B.功能性决定簇C.构象决定簇D.顺序决定簇E.半抗原决定簇27.由一段序列相连的氨基酸片段构成的抗原决定簇28.位于分子的表面、易被BCR或抗体识别的表位29.位于分子内部,正常情况下不能与BCR或抗体结合的表位30.由不连续的氨基酸或单糖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簇C型题A.甲胎蛋白(AFP)B.肿瘤特异性抗原(TSA)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31.有助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是32.有助于结肠癌诊断的是A.细菌外毒素B.眼晶状体蛋白C.两者都是 A.两者都不是33.异种抗原34.同种异型抗原35.TD抗原36.TI抗原X型题37.TD抗原A.通常是蛋白B.引起强的IgG应答C.能产生记忆和二次应答D.引起抗体产生需T细胞的参与E.既有T细胞决定簇又有B细胞决定簇38.属于同种异型抗原的是A.ABO系统B.HLAC.Rh系统D.补体系统E.AFP39.属于异嗜性抗原的是A.青霉素B.HLAC.Fossman抗原D.溶血性链球菌细胞壁多糖抗原与人的心肌E.大肠杆菌O14型多糖抗原与人的结肠粘膜40.佐剂的生物学作用A.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B.改变产生抗体的类型C.诱导免疫耐受D.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E.增加抗体效价41.抗原的免疫原性与何相关A.抗原的分子大小B.抗原的异己性程度C.抗原的化学组成D.抗原的分子构象E.抗原的进入机体的途径 42.属于TD-Ag的物质是A.细菌脂多糖B.破伤风抗毒素C.牛丙种球蛋白D.聚合鞭毛素E.抗狂犬病毒血清43.以下关于抗原免疫原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B.抗原对机体免疫系统来说必须是异物C.自身成分不具有免疫原性D.是异物的物质一定是抗原E.只有化学结构与宿主自身成分不同的物质才具有免疫原性44.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特点分别是A.T细胞表位只位于抗原分子表面B.B细胞识别的表位往往是天然的C.T细胞表位有构象表位和线性表位两种类型D.B细胞表位有构象表位和线性表位两种类型E.T细胞表位需MHC分子的递呈45.关于TD-Ag和TI-Ag的特点错误的是A.TI-2抗原仅含有B细胞丝裂原B.TD-Ag由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组成C.TI-1抗原含有B细胞丝裂原和重复B细胞表位D.TD抗原仅能刺激细胞免疫E.绝大多数的蛋白质抗原是TI抗原46.弗氏完全佐剂含有A.百日咳杆菌B.卡介苗C.细菌脂多糖D.羊毛脂E.氢氧化铝47.TI-AgA.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B.可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C.易于诱导细胞免疫应答D.不能诱导产生再次应答E.能被T细胞抗原受体直接识别 二、名词解释48.抗原决定簇(表位)49.TD-Ag50.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51.TI-Ag52.交叉反应53.B细胞表位54.T细胞表位55.佐剂(adjuvant)56.超抗原57.抗原58.半抗原(hapten)59.类毒素三、问答题60.简述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主要特点。61.试述抗原的基本特性,完全抗原与半抗原的区别。62.抗原的免疫原性强弱是有哪些因素决定的。63.TD-Ag与TI-Ag引起的免疫应答有何特点。64超抗原和常规抗原有何区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D4.E5.D6.D7.B8.A9.E10.B11.D12.A13.D14.E15.D16.B17.A18.E19.A20.B21.E22.A23.C24.E25.D26.B27.D28.B29.A30.C31.A32.D33.A34.D35.C36.D37.ABCDE38.ABC39.CDE40.ABDE41.ABCDE42.BCE43.AB44.BDE45.ADE46.BD47.BD二、名词解释48.抗原决定簇(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49.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需T细胞的协助,既有T细胞决定簇又有B细胞决定簇,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此。 50.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在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51.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细胞的协助,而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也无免疫记忆。52.交叉反应: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53.B细胞表位:为构象决定簇或顺序决定簇,一般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或转折处,呈三级结构,可直接与BCR结合,无需加工变性,无需与MHC-Ⅱ类分子结合。54.T细胞表位:为顺序决定簇,需经抗原递呈细胞(APC)加工处理,并与其MHC-Ⅱ类分子结合后,才能被T细胞识别。55.佐剂: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同抗原一起注射到机体,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56.超抗原: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57.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58.半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具有免疫反应性,但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无免疫原性。59.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三、问答题60.T细胞决定簇与B细胞决定簇的主要特点T细胞决定簇B细胞决定簇受体TCRBCRMHC递呈必需不需决定簇构型顺序决定簇构象决定簇,顺序决定簇决定簇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多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簇性质多为加工变性后的短肽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等61.抗原具备两种特性:1)免疫原性,即抗原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和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的特性。2)免疫反应性,即抗原能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的特性。具有这两种特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或免疫原,各种微生物和大多数蛋白质属于此。有些小分子物质虽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具有免疫反应性,但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无免疫原性,称半抗原。62.影响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因素:1)异物性:是指抗原与自身成分相异或未与宿主胚胎期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抗原与机体之间种系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免疫原性越强。同种异体间,由于遗传类型不同、组织细胞结构也有差异,也具有免疫原性。凡胚胎时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接触过的自身成分也具有免疫原性。2)理化状态:①分子量大小:一般分子量大于10KD免疫原性较强,在一定范围内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② 化学性质:一般蛋白质抗原的免疫原性强,核酸和多糖的抗原性弱,脂质一般没有抗原性;③结构的复杂性:苯环氨基酸能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④物理状态:一般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免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④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BCR易接近的抗原决定簇免疫原性强。1)机体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和健康状态。2)免疫方法:免疫抗原的剂量、途径、次数以及免疫佐剂的选择。63.TD-Ag与TI-Ag的主要特性比较TD-AgTI-Ag组成B和T细胞表位重复B细胞表位T细胞辅助必需无需免疫应答体液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体类型多种IgM免疫记忆有无64.超抗原与常规抗原的区别在于:1)常规抗原仅能激活极少数具有抗原特异性受体的T细胞或B细胞克隆;超抗原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多个克隆的T细胞或B细胞。2)常规抗原与TCR超变区的抗原结合槽结合。超抗原的一端能与TCRVβ的外侧结合,另一端与MHC-Ⅱ类分子结合3)T细胞识别常规抗原是特异性的;识别超抗原是非特异性的。4)T细胞识别常规抗原受MHC限制;识别超抗原不受MHC限制。 第三章免疫球蛋白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五类Ig的特性哪项是错误的A.IgG是唯一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B.SIgA多为双聚体C.IgM分子量最大D.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最早的是IgGE.正常血清中IgE含量最少2.Ig分成五类的依据是A.VL抗原特异性的不同B.V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C.CL抗原特异性的不同D.C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E.CL及C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3.结合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Ig是A.IgMB.IgGC.IgED.IgAE.IgD4.下列哪种液体中分泌型IgA的含量最高A.唾液B.尿液C.初乳D.支气管粘液E.肠道分泌液5.下列哪些免疫分子的作用具有特异性A.AbB.IL-1C.IL-2D.IFNE.TNF6.五种免疫球蛋白的分类是根据A.H链和L链均不同B.V区不同C.L链不同D.H链不同 A.连接H链的二硫键位置和数目不同7.半衰期最长的Ig是A.IgMB.IgEC.IgGD.IgAE.IgD8.Ig分成各种型及亚型的依据是A.VL抗原特异性的不同B.V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C.CL抗原特异性的不同D.C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E.CL及C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9.胎儿在宫腔内感染,脐带血或新生儿外周血中何种Ig水平升高A.IgMB.IgEC.IgGD.IgAE.IgD10.关于Ig分泌片的特性哪项是错误的A.由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B.能连接两个IgA分子单体C.分泌片的功能是保护IgAD.分泌片与IgA的形成无密切关系E.主要存在于血清中11.免疫球蛋白的超变区位于A.VH和CHB.VL和VHC.FC段D.VH和CLE.CL和CH12.在局部黏膜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Ig是A.IgMB.IgGC.IgED.SIgAE.IgD13.新生儿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的主要Ig是 A.IgG和IgMB.IgD和SIgAC.SIgA和IgGD.IgM和IgEE.IgE和IgD14.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Ig是A.IgG1、IgG2、IgG4、IgMB.IgG1、IgG2、IgG3、IgMC.IgG、IgA、IgE、IgMD.聚集的IgG4、IgA、IgEE.IgG4、IgA、IgE、IgD15.关于IgG的特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C区有4个功能区B.是胚胎晚期合成的主要抗体C.是唯一通过胎盘的抗体D.是天然的血型抗体E.是分子量最大的抗体16.3~6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哪类Ig不足A.IgMB.IgGC.IgED.SIgAE.IgD17.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A.IgMB.IgGC.IgED.IgAE.IgD18.CDR即为A.Fab段B.Fc段C.CD分子的受体D.HVRE.Fd段19.IgG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至少需要A.1个B.2个 A.4个B.5个C.3个20.免疫调理作用最强的Ig是A.IgMB.IgGC.IgED.IgAE.IgD21.未成熟B淋巴细胞的SmIg类别是A.SmIgMB.SmIgGC.SmIgED.SmIgAE.SmIgD22.关于ADCC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IgM可介导ADCCB.Mφ不具有ADCCC.CTL可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D.ADCC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E.ADCC需要补体参与23.关于抗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抗体是指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粘膜表面及其分泌液中C.抗体是能和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D.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E.抗体都是体内产生的24.下列分泌液中不含IgA的是A.唾液B.初乳C.汗液D.肠道分泌液E.支气管黏液25.各种Ig单体分子共有的特性是A.与靶细胞结合后能介导ADCC作用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C.轻链与重链以非共价键结合D.与抗原结合后能激活补体 A.与颗粒性抗原结合后能介导调理吞噬作用26.IgG分子能与细胞表面FCγR结合的区域是A.VLB.VHC.CH1D.CH2E.CH327.关于IgG的错误叙述是A.可分为四个亚类B.可通过胎盘C.抗原结合价为二价D.CH2有补体C1q结合点E.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可获得一个F(ab')2片段28.决定Ig类别的抗原决定簇存在于Ig分子的A.轻链恒定区B.轻链可变区C.重链铰链区D.重链恒定区E.重链可变区29.IgG分子穿过胎盘借助的部位是A.VHB.CH1C.CH2D.CH3E.VL30.表面无FCγR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B细胞C.红细胞D.中性粒细胞E.NK细胞31.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A.由2条重链和2条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B.由1条重链和1条轻链组成的二肽链结构C.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D.由1条重链和2条轻链组成的三肽链结构E.由4条相同的肽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32.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抗体 A.抗毒素血清B.胎盘球蛋白C.淋巴细胞抗血清D.白喉抗毒素E.本-周蛋白B型题A.IgMB.IgGC.IgED.IgAE.IgD33.分子量最大34.血清含量最高35.激活补体能力最强36.血清半衰期最长37.寄生虫感染时滴度明显升高A.VH、VLB.CH、CLC.CH2D.CH3E.CH438.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是39.IgG与补体C1q结合的部位是40.IgG与细胞表面FcγR结合的部位是41.Ig同种异型决定簇存在于42.IgM与补体C1q结合的部位是A.IgMB.IgGC.IgED.IgAE.IgD43.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44.能通过胎盘的抗体是45.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的抗体是46.抗原刺激后最先产生的抗体是47.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是C型题A.IgGB.IgM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 48.激活补体49.结合葡萄球菌A蛋白50.Fc段与肥大细胞结合51.中和病毒52.由浆细胞产生A.Fab段B.PFc'段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53.用木瓜蛋白酶消化免疫球蛋白可得到54.抗原结合片段是55.可结晶片段是A.调理吞噬作用B.介导NK细胞发挥ADCC作用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56.IgG类抗体是57.IgD类抗体是X型题58.IgE对哪些细胞具有亲嗜性A.嗜酸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肥大细胞D.B细胞E.单核细胞59.含有CH4区的Ig是A.IgMB.IgGC.IgED.IgAE.IgD60.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A.特异性强,极少或不发生交叉反应B.质地均一,有效成分含量高C.一种单克隆抗体,其独特型可以不同D.针对抗原分子上的多个抗原决定簇E.由B细胞杂交瘤产生61.关于IgG的特性,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B.介导ADCC作用 A.引起Ⅱ、Ⅲ型超敏反应B.有3个亚类C.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62.IgG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可得到A.1个F(ab')2段B.2个Fab段C.SCD.PFc'E.1个Fc段63.Ig的生物学功能包括A.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Ig可溶解靶细胞B.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C.IgE介导Ⅰ型超敏反应D.IgG、IgA、IgE能与细胞上FcR结合E.IgG1、IgG2、IgG3、IgM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64.IgM的特性包括A.激活补体的能力比IgG强B.是分子量最大的Ig,称巨球蛋白C.是最早合成的IgD.无铰链区E.主要在血液中发挥抗感染作用65.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所获得的水解片段具有哪些生物学特性A.将IgG于铰链区H链链间二硫键近C端侧切断B.Fab段具有双价抗体活性C.Fc段具有Ig的生物学活性D.能产生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E.共裂解为2个Fab段和一个Fc段66.SIgA主要存在于A.唾液B.泪液C.脑脊液D.初乳E.支气管分泌液67.关于IgE特性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IgE在五类Ig中含量最低B.IgE有CH4区C.IgE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D.IgE有亲细胞性E.IgE在种系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68.关于IgM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IgM中和病毒的能力比IgG强B.IgM在防止菌血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A.IgM激活补体的能力强于IgGB.患者血中检出高滴度特异性IgM说明有近期感染C.IgM可介导ADCC作用6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B.Ig单体分子一般是二价C.一种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分子与其表面抗原受体(SmIg)具有不同的抗原结合特性D.铰链区连接免疫球蛋白的H链和L链E.超变区位于免疫球蛋白的可变区内70.关于ADCC作用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靶细胞与特异性抗体结合B.Mφ、NK细胞、中性粒细胞在特异性抗体介导下杀伤靶细胞C.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D.需要补体参加E.靶细胞上MHC分子参与ADCC71.关于Ig的可变区,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位于L链靠近N端的1/2及H链靠近N端的1/5或1/4B.由高变区和骨架区组成C.不同Ig的高变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抗体特异性也不同D.Ig分子独特型决定簇存在的主要部位E.高变区又称互补决定区二、名词解释72.免疫球蛋白73.单克隆抗体74.超变区75.Fab段76.免疫调理77.CDR78.基因工程抗体79.抗体80.抗体的独特型81.Ig类别转换82.ADCC作用三、问答题83.试述Ig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活性。84.简述IgM的特性和功能。85.简述IgG的特性和功能。86.何为单克隆抗体,有何特点?87.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与联系。 88.简述Ig的功能区及其功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C4.C5.A6.D7.C8.E9.A10.E11.B12.D13.C14.B15.C16.D17.A18.D19.B20.A21.A22.D23.E24.C25.B26.E27.E28.D29.C30.C31.C32.E33.A34.B35.A36.B37.C38.A39.C40.D41.B42.D43.C44.B45.A46.A47.D48.C49.A50.D51.C52.C53.A54.A55.D56.C57.D58.ABCDE59.AC60.ABE61.ABCE62.AD63.BCDE64.ABCDE65.CE66.ABDE67.ABCD68.BCD69.ABE70.ABC71.ABCDE二、名词解释72.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73.单克隆抗体:由一个克隆B细胞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74.超变区:免疫球蛋白的可变区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75.Fab段:木瓜蛋白酶使Ig在铰链区重链间二硫键近N端处切断,形成两个相同的单价抗原结合片段简称Fab段,一个可结晶的片段简称Fc段。76.抗体的调理作用:IgG、IgM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γR、FcμR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77.CDR:互补性决定区,免疫球蛋白的超变区因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补,故又称互补性决定区。78.基因工程抗体:由基因重组技术制备的抗体,由B细胞获得编码抗体的基因,经体外DNA重组后,转化受体细胞,使其表达特定抗体。79.抗体:B淋巴细胞在有效的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80.抗体的独特型:同一个体体内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IgV区的抗原特异性各不相同,其VH/VL超变区各自具备的独特型抗原决定簇结构。81.Ig类别转换:在B细胞的发生过程中,早期膜上仅表达IgM,成熟后表达IgM和IgD,受Ag激活后,膜上表达和分泌Ig可能转换为IgG或IgA、IgE等其他类别或亚类。82.ADCC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IgG与靶抗原结合后,其Fc段可与NK、Mφ、单核细胞的FcγR结合促使细胞毒颗粒释放,导致靶细胞的溶解。三、问答题83. Ig的基本结构是由四条对称的多肽链构成的单体。单体包括两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轻链。重链间及重、轻链间有二硫键相连形成对称结构。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各条肽链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可变区和恒定区,可变区在Ig近N端轻链的1/2和重链的1/4或1/5范围内,其氨基酸组成及序列变化较大,其中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称为超变区,除超变区之外的部位氨基酸组成及排列相对保守,通常称为骨架区。Ig近C端在L链的1/2及H链的3/4或4/5区域内,氨基酸组成在同一物种的同一类Ig中相对稳定,称恒定区。生物学活性:(1)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是由IgV区的氨基酸组成及空间构型所决定。(2)激活补体:IgG1、IgG2、IgG3、IgM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凝聚的IgA、IgG4和IgE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3)通过与细胞Fc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效应:①调理作用:IgG、IgM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γR、FcμR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②ADCC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IgG与靶抗原结合后,其Fc段可与NK、Mφ、单核细胞的FcγR结合促使细胞毒颗粒释放,导致靶细胞的溶解。③IgE介导Ⅰ型超敏反应。④人IgG的Fc段能非特异性与SPA结合。(4)选择性传递:人IgG能借助Fc段选择性与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结合,主动穿过胎盘。SIgA可经黏膜上皮细胞进入消化道及呼吸道发挥局部免疫作用。(5)具有免疫原性84.IgM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一般不易透出血管,主要分布在血液中。具有较多的抗原结合部位,其激活补体和免疫调理作用较IgG强。是个体发育中最早合成的Ig,不能通过胎盘,在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中最早合成并分泌。人天然血型抗体为IgM,是造成血型不符输血反应的重要因素。85.IgG的血清含量最高,是唯一能主动穿过胎盘的Ig,对防止新生儿感染具有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作用。可分为4个亚类,即IgG1、IgG2、IgG3、IgG4。IgG1、IgG2、IgG3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是机体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是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具有抗菌、抗病毒、中和毒素及免疫调节作用。治疗用的丙种球蛋白常以成人正常血清或胎盘血制成,其主要成分为IgG。86.由一个克隆B细胞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McAb具有很多优点:(1)结构均一,一种McAb分子的重链、轻链及独特型结构完全相同,特异性强,避免血清学的交叉反应。(2)McAb效价高,具有高度可重复性,并可经杂交瘤传代大量制备。87.抗体指B淋巴细胞在有效的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包括了正常的抗体球蛋白和尚未证实抗体活性但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抗体是生物学功能的概念,所有的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Ig并非都是抗体活性。88.Ig的功能区及其功能:(1)VH、VL:是Ig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功能区,该区也是Ig分子独特型决定簇的存在部位。(2)CH、CL:具有Ig部位同种异型的遗传标记。(3)IgG的CH2和IgM的CH3:与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有关。(4)CH3/CH4:具有与多种细胞FcR结合的功能,不同的Ig在结合不同的细胞时可产生不同的免疫效应。(5)铰链区:位于CH1和CH2之间,富含脯氨酸,对蛋白酶敏感,不易形成α螺旋,易伸展弯曲,由此可与不同距离的抗原表位结合,使补体结合点得以暴露。 第四章补体一、选择题A形题1.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组分是A.C4aB.C3bC.C5bD.C2bE.C3a2.在人血清中,哪种补体成分含量最高A.C1B.C4C.C3D.C5E.C83.关于补体旁路(替代)途径的激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由细菌脂多糖及凝聚的IgG4、IgA所激活B.B、D、P因子参与作用C.C3转化酶是C3bBb3bD.可通过C3b的正反馈途径产生更多的C3bE.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4.具有激肽样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A.C2aB.C3aC.C4aD.C3bE.C5a5.既有趋化作用又可激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A.C3aB.C3bC.C567D.C4aE.C3a、C5a6.分子量最大的补体成分是A.C3B.C4C.C1qD.C1r A.C1s7.在经典和旁路途径中均起作用的补体成分是A.C3B.C4C.C1qD.C1rE.C28.多数补体灭活温度及时间是A.56℃30分B.4℃2小时C.-30℃1天D.37℃30分E.室温30分9.关于补体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存在于人和动物新鲜血清中B.具有酶活性C.其性质不稳定D.其作用是非特异性E.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10.补体参与的反应是A.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B.过敏性鼻炎C.移植排斥反应D.系统性红斑狼疮E.血清过敏症11.经典激活途径中的C3转化酶是A.C3bBbB.C4b2bC.C4b2b3bD.C3bBbpE.MAC12.补体活化的MBL途径的激活物质是A.抗原抗体复合物B.凝集的IgAC.炎症期产生的蛋白与病原体结合D.IgG1-3E.以上都不是13.关于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溶菌、杀菌与细胞毒作用B.促炎症作用C.调理作用D.中和毒素作用E.免疫黏附作用14.具有免疫调理作用的补体成分是A.C3aB.C3bC.C2bD.C4aE.C5a15.在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病人A.C3a和C5a合成过量B.C1抑制因子缺乏或功能缺陷C.C2、C4水平常在正常范围内D.病人IgE水平过高E.常因吸入过敏原导致症状突然发生16.补体经典途径中补体成分激活的顺序是A.C123456789B.C124536789C.C145236789D.C142356789E.C12435678917.补体激活旁路途径中不包括A.C3裂解为C3a和C3bB.C4裂解为C4a和C4bC.C5裂解为C5a和C5bD.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E.过敏毒素的产生18.关于补体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是C3B.D因子与旁路途径的活化有关C.过敏毒素抑制炎症反应D.C1q可以与免疫复合物结合E.红细胞上C3b受体可以与免疫复合物结合19.参与补体系统的三条激活途径的成分是A.C2B.B因子 C.C1D.C3E.C420.补体A.是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脂类物质B.具有溶菌作用,但无炎性介质作用C.参与免疫病理D.对热稳定E.C1在血清含量最高21.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组分是A.C3a、C4aB.C3a、C5aC.C3a、C4a、C5aD.C3a、C5b67E.C3b、C4b22.不参与C3转化酶形成的补体组分是A.C4B.C3C.C2D.C5E.B因子23.具有免疫黏附作用的补体成分为A.C3b、C4bB.C1q、C4C.C3a、C5aD.C3b、C5bE.C4b、C5b24.不能经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物质是A.细菌内毒素B.酵母多糖C.甘露聚糖D.凝聚的IgAE.葡聚糖25.补体参与的生物学作用是A.中和毒素作用B.ADCC作用C.特异性抗体介导红细胞溶解D.沉淀作用 A.低渗溶解红细胞26.构成攻膜复合物(MAC)的补体成分是A.C6b-9B.C4b2bC.C3bnBbD.C3bBbE.C5b-9B型题A.参与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固有成分B.参与补体旁路途径激活的固有成分C.参与补体两条途径激活的固有成分D.旁路途径激活物E.经典途径激活物27.C1、C4、C228.IgM与抗原结合形成的复合物29.D因子、B因子、P因子30.C3、C531.脂多糖A.经典途径C3转化酶B.旁路途径C5转化酶C.阻止经典途径C3转化酶形成D.损伤细胞E.阻止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32.C4b2b33.C3bnBb34.C4bp和I因子35.S蛋白36.C5b6789C型题A.B因子B.C4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7.参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38.参与补体旁路激活途径39.参与攻膜复合物的形成 A.C4aB.C5a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40.趋化因子41.过敏毒素42.激肽样作用A.H因子B.I因子C.两者均有关D.两者均无关43.直接裂解C3b44.灭活C4b45.灭活旁路途径中的C3转化酶46.使生理状态下液相中C3bBb保持在低水平X型题47.关于补体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经典途径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B.旁路途径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C.一个IgG可以激活补体D.一个IgM与抗原结合后可以激活补体E.C3Bb是稳定的C3转化酶48.补体的生物学功能包括A.溶菌B.溶细胞C.ADCC作用D.炎症反应E.调理吞噬和免疫黏附49.C3b的功能包括A.调理作用B.免疫黏附C.补体旁路途径活化D.组成C5转化酶E.趋化因子50.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A.C2a A.C3aB.C5aC.C4aD.C3b51.关于补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旁路途径的活化是从C2开始的B.补体在血液中处于少量活化状态C.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补体含量降低D.生物学作用具有特异性E.补体成分主要由肾脏产生52.关于补体旁路激活的叙述,正确的是A.C6、C7、C8、C9不参与B.无C3a、C5a的产生C.不需要免疫复合物D.P因子参与E.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可为激活物53.参加旁路途径的物质有A.C3B.P因子C.C4D.B因子E.C554.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A.是肝细胞合成分泌的急性期蛋白B.是一种钙依赖性糖结合蛋白C.具有活化C1同样的生物学活性D.能与微生物的糖类配体结合E.是补体调节蛋白55.不参加补体活化旁路途径的补体成分是A.C1B.C3C.C4D.C2E.P因子56.关于C1q分子A.由2个亚单位组成B.由6个亚单位组成C.可结合所有IgG亚类分子的补体结合点 D.可参与清除凋亡细胞E.是补体活化经典途径的启动分子57.补体系统的组成包括A.补体的固有成分C1-9B.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B因子、D因子、P因子C.补体受体D.可溶性补体调节因子E.膜结合形式存在的补体活化调节因子58.关于补体系统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补体成分大多数是以非活化的酶前体存在于血清中B.补体系统的激活具有放大效应C.补体性质不稳定,经56℃30分钟处理即可灭活D.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役中发挥作用E.激活的补体具有生理作用和病理作用二、名词解释59.调理作用60.过敏毒素61.免疫黏附62.补体三、问答题63.试比较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点。64.试述体液中可溶性补体调节因子及其作用。65.补体系统具有哪些生物学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C4.A5.E6.C7.A8.A9.E10.D11.B12.C13.D14.B15.B16.D17.B18.C19.D20.C21.C22.D23.A24.C25.C26.E27.A28.E29.B30.C31.D32.A33.B34.C35.E36.D37.B38.A39.D40.B41.C42.D43.B44.B45.C46.C47.ABD48.ABDE49.ABCD50.BCD51.BC52.CDE53.ABDE54.ABCD55.ACD56.BDE57.ABCDE58.ABCDE 二、名词解释59.补体的调理作用:补体裂解产物(C3b、C4b)与细胞或其他颗粒性物质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60.过敏毒素:C3a、C4a、C5a具有过敏毒素作用,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使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介质,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痉挛和局部水肿。61.免疫黏附: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后,可通过C3b或C4b黏附于具有CR1的红细胞、血小板或某些淋巴细胞上,形成较大的聚合物,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清除。62.补体: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三、问答题63.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经典激活途径替代激活途径MBL激活途径激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肽聚糖、脂多糖、凝聚的IgA或IgG4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起始分子C1qC3C2、C4参与的补体C1、C4、C2、C3、C5-C9C3、C5-C9、B因子、D因子C2-C9、MASP所需离子Ca2+、Mg2+Mg2+Ca2+C3转化酶C4b2bC3bBbC4b2bC5转化酶C4b2b3bC3bnBbC4b2b3b生物学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后期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64.体液中可溶性补体调节因子及其作用调节因子作用C1酯酶抑制物抑制C1酯酶活性C4bp加速C4b2b衰变,辅助I因子介导的C4b裂解H因子促进I因子C3b的灭活或从C3bBb中置换Bb,限制C3bBb的形成I因子灭活C3b、C4bS蛋白干扰C5b67与细胞膜结合 65.补体系统具有生物学作用:(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细菌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在细菌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而溶解细菌。(2)促进中和和溶解病毒作用:补体、抗体与病毒作用后可有效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另外,补体也可直接溶解灭活某些病毒。(3)调理作用和免疫黏附作用补体的调理作用:补体裂解产物(C3b、C4b)与细胞或其他颗粒性物质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免疫黏附: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后,可通过C3b或C4b黏附于具有CR1的红细胞、血小板或某些淋巴细胞上,形成较大的聚合物,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清除。(4)炎症介质作用:C2a具有激肽样作用,可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C3a、C4a、C5a具有过敏毒素作用,可以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介质,引起炎症反应;C3a、C567、C5a有趋化作用,可以吸引炎症细胞向补体激活的炎症区域游走和积累,增强炎症反应。 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哪一种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不表达HLA-Ⅱ类抗原?A.胰岛β细胞B.B细胞C.朗格汉斯细胞D.树突状细胞E.巨噬细胞2、下列哪一种疾病与HLA-B27抗原相关性最明显A.系统性红斑狼疮B.类风湿性关节炎C.重症肌无力D.强直性脊柱炎E.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3、HLA-Ⅱ类基因包括A.HLA–A基因座B.HLA-A、B、C基因座C.HLA-DR基因座D.HLA-DR、DP、DQ基因座E.C4、C2、Bf基因座4、关于HLA-Ⅰ类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有:A.用MLR检测B.表达限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C.以β2微球蛋白作为其结构肽链之一D.其基因与免疫应答基因紧密连锁E.主要参于外源性抗原的提呈5、下列哪一种细胞不表达HLA-Ⅰ类抗原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成熟的红细胞D.上皮细胞E.中性粒细胞6、下列哪些细胞间作用受MHC-Ⅰ类分子限制?A.APC与TH细胞B.TH细胞与TS细胞C.巨噬细胞与靶细胞 A.TC细胞与靶细胞B.TH细胞与B细胞7、于HLA-Ⅱ类分子的描述,错误的是:A.能与辅助受体CD8分子结合B.对Th细胞的活化起限制作用C.由染色体上HLA复合体编码D.由两条糖肽链借非共价键连接而成E.主要存在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8.决定免疫应答发生及强弱的基因位于:A.Ig的重链C基因区B.MHC-Ⅰ类基因区C.Ig的重链V基因区D.MHC-Ⅱ类基因区E.MHC-Ⅲ类基因区9.一般说,与内源性抗原递呈有关的分子是:A.MHC-Ⅱ类分子B.MHC-Ⅰ类分子C.MHC-Ⅲ类分子D.CD1分子E.黏附分子10.根据移植物来源,哪种肾存活率最高:A.异种肾B.同种肾C.同卵双生同胞供体肾D.亲属供体肾E.父母的肾11.下列分子中,非MHC基因编码的是:A.β2微球蛋白(β2m)B.HLA-Ⅰ类分子的α链C.HLA-Ⅱ类分子的β链D.HLA-Ⅱ类分子的α链E.HLA-Ⅲ类分子12.HLA-Ⅰ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位于A.α1和β1结构域之间B.α2和β2结构域之间C.α1和α2结构域之间D.α1和β2m结构域之间 A.β1和β2结构域之间13.下列过程中,体现MHC的限制性的是:A.巨噬细胞吞噬细菌B.ADCC作用C.B细胞识别外来抗原D.Tc细胞杀伤靶细胞E.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14.可介导内源性抗原转运至内质网的分子是:A.LMPB.HLA-Ⅰ类分子C.HLA-Ⅱ类分子D.HLA-DM分子E.TAP分子15.HLA分子多态性部位是:A.跨膜区B.肽结合区C.Ig样区D.胞质区E.以上均不是16.表达HLA-Ⅰ类分子密度最高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树突状细胞C.肝细胞D.肾细胞E.淋巴细胞17.关于MHC-Ⅱ类分子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A.分布在APC表面B.由HLA-DP、HLA-DQ、HLA-DR基因编码C.体现在Th细胞活化中的限制性D.体现在Tc细胞活化中的限制性E.T细胞激活后可表达MHC-Ⅱ类分子18.小鼠H-2Ⅱ类基因位于:A.I区B.K区C.D区D.S区E.L区19.非经典HLA-Ⅰ类基因位于: A.HLA-DP座位B.HLA-E座位C.HLA-DQ座位D.HLA-DR座位E.HLA-A座位20.下列哪类基因不属于HLA复合体:A.调节免疫应答基因B.编码移植抗原基因C.编码Ig的基因D.编码C2的基因E.编码TNF的基因21.活化的T淋巴细胞表达哪类分子:A.只表达MHC-Ⅱ类分子B.只表达MHC-Ⅰ类分子C.同时表达MHC-Ⅰ、MHC-Ⅱ类分子D.仅同时表达MHC-Ⅰ、MHC-Ⅲ类分子E.同时表达SIgM和SIgD分子22.对人而言,HLA分子属于: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异嗜性抗原D.肿瘤相关抗原E.超抗原23.人类MHC定位于:A.第17号染色体B.第7号染色体C.第16号染色体D.第6号染色体E.第2号染色体24.最常用于检测淋巴细胞HLA抗原的血清学方法是:A.凝集反应B.琼脂扩散实验C.ELISA试验D.补体结合试验E.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B型题A.HLA-B27 A.HLA-DR2B.HLA-DR3C.HLA-DR4D.HLA-DR525.与人类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联的是:26.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联的是:27.与多发性硬化症相关联的是:28.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联的是:A.成熟红细胞B.淋巴细胞C.血小板D.树突状细胞E.胸腺上皮细胞29.可表达HLA-Ⅰ类分子的无核细胞是:30.不表达MHC-Ⅰ和MHC-Ⅱ类分子的细胞是:31.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是:A.TAP座位B.HLA-DR座位C.HLA-E座位D.HLA-A座位E.Bf座位32.经典HLA-Ⅱ类基因位于:33.经典HLA-Ⅰ类基因位于:34.非经典HLA-I类基因位于:35.编码补体成分的基因位于:36.与内源性抗原肽转运相关的基因位于:A.HLA-Ⅰ类分子轻链β2mB.HLA-Ⅱ类分子α1和α2结构域C.HLA-Ⅱ类分子α1和β1结构域D.HLA-Ⅰ类分子α3结构域E.HLA-Ⅱ类分子β2结构域37.与T细胞表面CD8分子结合的部位是:38.与T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的部位是:39.构成抗原结合槽的部位是:C型题A.MHC-Ⅰ类B.MHC-Ⅱ类 A.两者均有B.两者均否40.成熟的B淋巴细胞表面:41.血小板表面有:42.静止的T淋巴细胞表面:43.成熟的红细胞表面:A.受MHC-Ⅰ类分子限制B.受MHC-Ⅱ类分子限制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44.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45.CTL细胞杀伤靶细胞:46.Th细胞与B细胞间相互作用:47.T淋巴细胞识别超抗原X型题48.HLA-Ⅱ类基因包括:A.HLA-A基因B.HLA-DR基因C.HLA-E基因D.HLA-DP基因E.HLA-DQ基因49.HLA高度多态性的原因是:A.单元型遗传B.基因结构的变异C.连锁不平衡D.共显性表达E.递呈不同抗原有关50.HLA-Ⅰ类分子的功能是:A.识别和递呈外源性抗原B.识别和递呈内源性抗原C.与辅助受体CD8分子结合D.与辅助受体CD4分子结合E.在Tc细胞活化中起限制作用51.关于MHC的描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B细胞均表达MHCⅠ、Ⅱ类分子B.红细胞、血小板均表达MHCⅡ类分子C.MHCⅡ类分子异常表达可导致自身免疫病 A.MHC指的是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B.静止的T淋巴细胞不表达MHC分子52.MHC分子的功能包括:A.参与同种异体排斥反应B.参与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过程C.参与APC对抗原的处理与递呈D.约束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E.参与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53.MHC的遗传特征是:A.单倍型遗传B.连锁不平衡C.性连锁遗传D.同源染色体交换E.高度多态性54.关于MHC限制性,下述正确的是:A.L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时受MHC限制B.Th细胞与APC间作用受MHC限制C.Tc细胞杀伤靶细胞时受MHC限制D.巨噬细胞杀伤靶细胞时受MHC限制E.Th细胞与B淋巴细胞间作用受MHC限制二、名词解释55.MHC56.HLA多态性57.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三、问答题58.简述HLAⅠ、Ⅱ类分子的分布、结构59.简述抗原肽和MHC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60.简述MHC分子的生物学功能61.简述HLA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D4.C5.C6.D7.A8.D9.B10.C11.A12.C13.D14.E15.B16.E17.D18.A19.B20.C21.C22.B23.D24.E25.A26.D27.B28.C29.C30.A31.D32.B33.D34.C35.E36.A37.D38.E39.C40.C41.A42.A43.D44.D45.A46.B47.D48.BDE49.BD50.BCE51.ACD52.ABCDE53.ABE54.BCE二、名词解释55.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具有控制移植排斥、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功能。56.HLA多态性:群体概念,指群体中不同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差别。57.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移植中能引起迅速而强烈的排斥反应的抗原,是MHC基因编码的产物。三、问答题58.HLAⅠ类分子广泛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及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表面;HLAⅡ类分子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B细胞等APC和活化的T细胞表面;Ⅰ、Ⅱ类分子也可出现于体液中。HLAⅠ类分子由α链和β2m借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糖蛋白分子,α1和α2结构域构成抗原结合槽,α3结构域是T细胞表面CD8分子识别的部位;HLA-Ⅱ类分子由α链和β链借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糖蛋白分子,α1和β1结构域构成抗原结合槽,β2结构域是T细胞表面CD4分子识别的部位;59.HLAⅠ、Ⅱ类分子可通过特定的共同基序选择性结合抗原肽,具有一定的专一性;一类HLA分子识别一群带有带有特定共同基序的肽段,构成两者作用的包容性。HLAⅠ类分子递呈内源性抗原,其抗原结合槽两端封闭,接纳8∽10个氨基酸;HLAⅡ类分子递呈外源性抗原,其抗原结合槽两端开放,接纳13∽17个氨基酸甚至更多。60.主要功能是抗原递呈分子;参与T细胞分化及中枢性免疫耐受的建立;MHC的限制性;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介导同种异型排斥反应。61.HLA与器官移植;HLA的异常表达与临床疾病;HLA与疾病关联;HLA与输血反应;HLA与母胎关系;HLA在法医学上的应用。 第六章CD分子和黏附分子一、选择题:A型题1.以下哪种CD分子是特异性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A.CD28B.CD19C.CD3D.CD8E.CD42.LFA-1的配体是:A.LFA-2B.LFA-3C.VLA-4D.ICAM-1E.ICAM-23.下列构成HIV的受体的CD为:A.CD3B.CD4C.CD8D.CD21E.CD404.CD2分子的配体主要是:A.CD3B.CD4C.CD8D.CD28E.CD585.CD2又称为:A.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B.绵羊红细胞受体C.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D.细胞间黏附分子E.血管细胞黏附分子6.下列哪个CD分子为高亲和力IgGFc受体A.CD64B.CD32C.CD16D.CD89E.CD237.同时表达CD3和CD4分子的细胞A.NK细胞B.Th细胞C.B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E.树突状细胞4.MHCⅡ类分子的配体是:A.CD28B.CD8C.CD2D.CD4E.CD35.能与EB病毒结合的CD分子是:A.CD21B.CD8C.CD2D.CD4E.CD196.可表达归巢受体的细胞是:A.树突状细胞B.红细胞C.巨噬细胞D.记忆T细胞E.中性粒细胞B型题A.LFA-3B.Fcγ受体C.CD28D.LFA-2E.MHC-Ⅱ类分子7.巨噬细胞表面与调理作用有关的分子:8.巨噬细胞表面与呈递抗原有关的分子:9.巨噬细胞表面提供协同刺激信号的分子:A.CD3B.CD4C.CD8D.CD28E.CD21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受体是:11.Tc细胞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是:12.TCR识别抗原后转导活化信号的分子是:13.Th细胞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是:C型题A.CD28B.CTLA-4C.两者均可 A.两者均否5.具有协同T细胞活化的分子:6.对活化的T细胞具有负调节作用的分子:7.能与B淋巴细胞表面B7分子结合的是:A.补体受体B.CD2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8.E花环形成需要:9.EAC花环形成需要:10.属于CD分子X型题11.人类各种T细胞共同表达的CD分子是:A.CD2B.CD4C.CD3D.CD8E.CD1612.能与某些病毒结合的CD分子有:A.CD16B.CD4C.CD3D.CD8E.CD2113.与B细胞活化和信号转导有关的分子有:A.CD19B.CD21C.CD28D.CD40E.CD8614.关于选择素家族成员的正确描述有:A.两条肽链借非共价键连接组成B.胞膜外区具有C型凝集素结构域C.胞膜外区具有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D.胞膜外区具有补体调节蛋白样结构域E.识别的配体主要是一些寡糖基团一、名词解释28.淋巴细胞归巢受体(LHR)29.粘附分子30.CD分子 31.整合素家族一、问答题32.试述黏附分子的生物学功能33.简述与T细胞识别、黏附及活化有关的CD分子与其作用34.简述与B细胞识别、黏附及活化有关的CD分子与其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D3.B4.E5.B6.A7.B8.D9.A10.D11.B12.E13.A14.B15.C16.A17.B18.A19.B20.C21.B22.A23.C24.AC25.BE26.ABDE27.BCDE二、名词解释4.淋巴细胞归巢受体(LHR):存在于淋巴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具有介导淋巴干细胞归向中枢免疫器官、介导成熟淋巴细胞归向外周免疫器官以及介导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等功能。5.粘附分子: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的统称。6.CD分子:是与人类细胞发育、分化和活化有关的膜抗原7.整合素家族:是一群细胞膜上有类似结构的黏附分子,均为非共价键连接的α、β多肽链组成的跨膜异二聚体分子。三、问答题32.黏附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参与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参与免疫应答;参与炎症反应;参与淋巴细胞的归巢与再循环。33.与T细胞识别、黏附及活化有关的CD分子与其作用:CD3---转导活化信号;CD4、CD8---T细胞识别抗原辅助受体,参与信号转导;CD2---促进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增强细胞间黏附以及CD2分子所介导的信号转导;CD28----作为辅助刺激分子,提供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CD40L---结合到B细胞产生信号,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的重要条件。34.与B细胞识别、黏附及活化有关的CD分子与其作用:CD79α/CD79β---特征性标记,介导由BCR途径的信号转导;CD19---促进B细胞激活;CD21---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参与免疫记忆;CD80/CD86---为T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CD40---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生发中心形成的必需条件。 第七章细胞因子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哪种不是T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A.IL-1B.IL-2C.IFN-γD.TNF-βE.IL-42.IL-1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A.THB.TCC.TDTHD.TSE.巨噬细胞3.下列不是细胞因子的是:A.淋巴毒素B.过敏毒素C.白细胞介素D.集落刺激因子E.干扰素4.IL-2主要有哪种细胞产生:A.Tc细胞B.TH细胞C.MφD.B细胞E.Ts细胞5.下列细胞因子中哪种不是由单核吞噬细胞产生:A.TNF-αB.IFN-αC.IL-1D.TNF-βE.IL-86.细胞因子不具备的特性是:A.多效性B.拮抗性C.重叠性D.特异性 A.协同性7.下列可促使前T细胞成熟的细胞因子是:A.M-CSFB.IL-3C.IL-2D.G-CSFE.GM-CSF8.诱导产生IgE的主要细胞因子是:A.IL-1B.IL-2C.IL-4D.IFNE.TNF9.通过自分泌形式刺激T细胞本身生长的细胞因子是:A.IL-2B.IL-1C.IL-4D.IL-5E.1L-1010.刺激红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为:A.GM-CSFB.G-CSFC.EPOD.M-CSFE.TPO11.IL-2R主要存在于:A.肥大细胞表面B.静止T细胞表面C.中性粒细胞表面D.活化T细胞表面E.血管内皮细胞表面12.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为:A.IL-2B.IL-4C.IL-8D.TNFE.IFN B型题A.IL-1B.IL-3C.IL-4D.IL-12E.EPO13.治疗肾性贫血的是:14.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是:15.促使B细胞发生Ig类别转换,合成IgE抗体的是:16.刺激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的是:A.IFNB.IL-8C.IL-2D.L-12E.CCR517.旧称T细胞生长因子的是:18.辅助HIV感染T细胞的是:19.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的是:20.抑制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是:C型题A.TNF-аB.LT-а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21.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22.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物质:23.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是:24.能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物质:A.IL-1B.IL-2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25.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是:26.促使辅助性T细胞分化为Th1的细胞因子有:27.可诱导IgE抗体产生的细胞因子有: X型题28.IL-2的作用有:A.活化CD4+细胞B.活化CD8+细胞C.刺激NK细胞增殖D.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E.所有T细胞均可产生29.属于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的是:A.高效性B.自限性C.多细胞来源D.特异性E.MHC限制性30.属于集落刺激因子的是:A.EPOB.GM-CSFC.TGFD.M-CSFE.IL-331.关于细胞因子受体,正确的有:A.膜结合形式存在B.分泌游离的形式存在C.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D.一些受体存在天然拮抗剂E.一类细胞因子受体只分布于同一种细胞二、名词解释32.细胞因子33.CSF34.旁分泌35.自分泌三、问答题36.简述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37.试述细胞因子的种类和作用特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E3.B4.B5.D6.D7.B8.C9.A10.C11.D12.C13.E14.A15.C16.B17.C18.E19.B20.A21.C22.B23.A24.D25.A26.B27.D28.ABCD29.ABC30.ABDE31.ABCD二、名词解释32.细胞因子:一类主要由免疫细胞和相关细胞产生的高活性、多功能小分子蛋白质。33.CSF: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分化发育阶段的血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34.旁分泌:活化的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对邻近的靶细胞表现的生物学作用。35.自分泌:某种细胞因子的靶细胞也是其产生细胞,这种作用方式称为自分泌效应。三、问答题36.简述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抗细菌作用(TNF,IL-1,IL-6等);抗病毒作用;调节特异性免疫反应;刺激造血;促进血管的生成。37.细胞因子的种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生长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作用特点: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产生作用;分泌过程的自限性;多以自分泌或旁分泌形式;多效性和重叠性;拮抗性和协同性。 第八章免疫器官一、选择题A型题1.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B.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C.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布、定居及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D.外周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E.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淋巴结和脾脏B.胸腺和骨髓C.淋巴结和胸腺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E.淋巴结和骨髓3.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法氏囊C.脾脏D.胸腺E.淋巴结4.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腔上囊C.脾脏D.胸腺E.淋巴结5.T细胞主要位于外周淋巴组织中的:A.淋巴小结B.脾小结C.脾脏红髓D.胸腺皮质E.脾脏中央小动脉周围淋巴鞘6.人类最大的免疫器官是:A.骨髓B.胰腺 A.脾脏B.胸腺C.淋巴结6.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A.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受损B.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正常C.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缺乏D.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正常E.细胞免疫功能缺乏,体液免疫功能受损7.脾脏和淋巴结生发中心主要由哪类细胞聚积形成?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粒细胞D.巨噬细胞E.NK细胞8.免疫系统的组成是:A.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B.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黏膜免疫系统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D.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E.胸腺和骨髓10.淋巴结的功能不包括:A.T细胞进行阴性选择的场所B.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C.产生初次免疫应答的场所D.清除异物E.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B型题A.外周免疫器官B.淋巴结C.骨髓D.胸腺E.法氏囊11.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为:12.人体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是:13.成熟的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在:14.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在: 13.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在:C型题A.胸腺B.脾脏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6.T淋巴细胞经过阳性和阴性选择的部位:17.T淋巴细胞分布的部位在:18.B淋巴细胞分布的部位在:19.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X型题20.胸腺基质细胞包括:A.胸腺细胞B.胸腺上皮细胞C.巨噬细胞D.成纤维细胞E.树突状细胞21.关于免疫系统的特点,正确的有:A.在人体内分布广泛B.能精确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C.所有免疫细胞在清除抗原中都需要大量增殖D.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构成调节网络E.有免疫记忆功能22.人类的外周免疫器官有:A.脾脏B.胸腺C.骨髓D.淋巴结E.黏膜相关淋巴组织23.免疫细胞包括:A.T细胞B.巨噬细胞C.红细胞D.抗原递呈细胞E.B细胞 二、名词解释24.免疫细胞25.淋巴细胞归巢26.淋巴细胞再循环三、问答题27.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28.简述胸腺微环境的组成及其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D4.A5.E6.C7.E8.B9.D10.A11.C12.C13.A14.D15.A16.A17.C18.B19.A20.BCDE21.ABDE22.ADE23.ABCDE二、名词解释24.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25.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26.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复循环,淋巴细胞在机体内的迁移和流动是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条件。三、问答题27.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根据功能分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哺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有骨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主要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28.胸腺微环境的组成及其作用:胸腺微环境主要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组成。胸腺基质细胞包括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主要参与胸腺细胞阳性和阴性选择;细胞外基质主要介导胸腺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相互接触;细胞因子主要调节胸腺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的分化发育。第九章淋巴细胞 一、选择题A型题1.哺乳类动物B细胞的发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B细胞分化的最早部位是卵黄囊B.出生后在法氏囊内分化成熟C.抗原非依赖期主要在中枢免疫器官内进行D.抗原依赖期在外周免疫器官内进行E.在外周免疫器官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2.下列哪种细胞不具有FcγR?A.单核细胞B.红细胞C.巨噬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3.FcγR的功能不包括A.介导巨噬细胞的ADCCB.调理吞噬C.清除免疫复合物D.介导NK细胞的ADCCE.介导Ⅰ型超敏反应4.同时表达CD3和CD4抗原的细胞有A.Tc细胞B.Ts细胞C.B淋巴细胞D.TH细胞E.巨噬细胞5.有关B细胞发育几个阶段的论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前B细胞表达Ig的μ链B.幼稚B细胞仅表达SmIgMC.成熟B细胞表达SmIgM和SmIgDD.幼稚B细胞与抗原结合可发生抑制信号引起B细胞耐受E.成熟B细胞在骨髓接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6.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是A.TCR与抗原肽-MHC复合物结合B.CD40与CD40L结合C.BCR与抗原结合D.CD28与B7结合 E.CD19与抗原结合7.以下哪种CD分子是特异性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A.CD28B.CD19C.CD3D.CD8E.CD48.下列哪种免疫作用在无抗体存在时仍可发生A.ADCC作用B.补体经典途径激活时对靶细胞的溶解C.免疫黏附作用D.毒素中和作用E.Tc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9.TCR识别抗原的信号传递是通过:A.CD2B.CD8C.CD4D.CD79E.CD310.Th0细胞在哪种细胞因子作用下分化成Th2细胞?A.IL-4B.IL-3C.IL-5D.IL-2E.IFN-γ11.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A.Th细胞B.Tc细胞C.Ts细胞D.NK细胞E.B细胞12.体外实验时,用抗μ链抗体可活化的细胞是:A.T淋巴细胞B.NK细胞C.B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E.树突状细胞13.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淋巴细胞是: A.B淋巴细胞和NK细胞B.Tc细胞和NK细胞C.Tc细胞和B淋巴细胞D.B淋巴细胞E.B淋巴细胞和LAK细胞14.关于TCR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与CD3形成TCR-CD3复合物B.不能与游离的抗原结合C.由异源二聚体组成D.能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E.识别的表位是构象决定基15.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是:A.SRBC受体B.Fc受体C.C3b受体D.mIgE.TCR16.鉴别T细胞和B细胞的依据是:A.形态不同B.大小不同C.膜表面标志的差异D.胞浆内颗粒的差异E.细胞核的差异17.关于NK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杀伤靶细胞必须依赖IL-2B.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C.参与ADCCD.具有免疫调节作用E.不需要抗原致敏18.具有稳定TCR结构作用的T细胞表面分子:A.CD2B.CD8C.CD4D.CD3E.CD2819.Th0细胞在哪种细胞因子作用下分化成Th1细胞?A.IL-12B.IL-10 A.IL-5B.IL-4C.IL-319.CD5+B细胞产生的抗体类别是:A.IgAB.IgDC.IgGD.IgEE.IgM20.关于LAK细胞,正确的说法是:A.可特异性杀伤肿瘤作用B.是淋巴细胞与高浓度IL-2体外进行培养获得C.是淋巴细胞与低浓度IL-2体外进行培养获得D.是淋巴细胞与高浓度IL-1体外进行培养获得E.是淋巴细胞与低浓度IL-1体外进行培养获得21.在细胞免疫效应阶段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A.Th和TsB.Th1和Th2C.Tc和Th1D.Tc和Th2E.Th1和Ts22.下列可作为T淋巴细胞活化标志的分子是:A.CD2B.CD4C.MHC-Ⅰ类分子D.MHC-Ⅱ类分子E.CD823.人类哪种细胞表面具有植物血凝素(PHA)受体:A.B淋巴细胞B.T淋巴细胞C.NK细胞D.肥大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24.组成BCR复合体的成分是:A.mIg、CD21和CD19B.mIg、CD80和CD86C.mIg、CD79а和CD79βD.CD81、CD21和CD19 A.mIg、CD40和CD40LB型题A.Th细胞B.Tc细胞C.B细胞D.巨噬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19.分泌穿孔素、溶解靶细胞的细胞是:20.表面具有高亲和力IgE受体的细胞是:21.再次免疫应答中的抗原呈递细胞主要是:22.可参与ADCC作用的细胞是:A.对TD抗原应答B.对TI抗原应答C.参与ADCCD.特异性杀伤靶细胞E.抑制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23.NK细胞:24.B1细胞:25.B2细胞:26.Ts细胞:A.CD4分子B.CD8分子C.CD2分子D.TCRαβ+E.TCRγδ+27.双阳性胸腺细胞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后,表达减少并消失的分子:28.双阳性胸腺细胞与MHC-Ⅰ类分子结合后,表达减少并消失的分子:29.经历胸腺选择的细胞主要表达的TCR类型是:A.Tc细胞B.Th2细胞C.Th1细胞D.NK细胞E.活化的巨噬细胞30.无需抗原预先刺激,可直接杀伤靶细胞的是:31.活化后分泌细胞因子,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是:32.迟发型超敏反应中非特异性效应细胞是: C型题A.SmIgMB.SmIgD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19.未成熟的B细胞表面有:20.成熟的B细胞表面有:21.成熟的T细胞表面有:A.需补体介导B.需抗体参与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22.NK细胞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23.Tc细胞杀伤靶细胞:24.经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杀伤靶细胞:A.MHC限制性B.自身耐受性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25.T淋巴细胞通过阳性选择获得:26.T淋巴细胞通过阴性选择获得:27.成熟T淋巴细胞具有的特性:A.调理作用B.ADCC作用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28.巨噬细胞具有:29.NK细胞具有:30.T淋巴细胞具有:X型题31.人B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特点有:A.分为抗原依赖期和抗原非依赖期B.经历阳性选择与阴性选择C.在骨髓发育后进入胸腺并分化成熟D.在骨髓发育成熟后进入外周淋巴器官E.分化最早部位是法氏囊,此后在脾脏和骨髓32.关于NK细胞的作用,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具有细胞毒作用B.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C.是免疫监视功能的重要执行者D.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E.是ADCC的主要细胞19.T淋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包括:A.介导细胞免疫B.辅助体液免疫C.参与免疫调节D.ADCCE.CDC20.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有:A.APCB.NK细胞C.B细胞D.T细胞E.中性粒细胞21.具有Fc受体的细胞是:A.NK细胞B.Tc细胞C.B细胞D.单核细胞E.中性粒细胞22.效应性Tc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有:A.分泌穿孔素B.分泌抗体C.分泌颗粒酶D.分泌颗粒溶解素E.表达FasL23.按功能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A.辅助性T细胞B.记忆性T细胞C.细胞毒性T细胞D.初始T细胞E.TCRαβ+24.有关B-1细胞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A.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B.产生的抗体亲和力低 A.主要识别细菌多糖类抗原B.不需要T细胞辅助C.主要分布于肠道派氏集合淋巴结19.B细胞的主要功能有:A.产生抗体B.分泌细胞因子C.无需诱导即可呈递抗原D.细胞毒作用E.递呈抗原一、名词解释61.T细胞抗原受体(TCR)62.B细胞抗原受体(BCR)63.免疫活性细胞64.LAK细胞二、问答题65.试述T细胞的亚群及分类依据66.试述CTL细胞的作用机制67.试述B细胞亚群和特点68.列表写出T细胞和B细胞的主要膜表面分子。69.试比较TCR和BCR的基本特征(存在部位、组成和功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E4.D5.A6.B7.B8.E9.E10.A11.D12.C13.B14.E15.D16.C17.A18.D19.A20.E21.B22.C23.D24.B25.C26.B27.E28.C29.D30.C31.B32.A33.E34.B35.A36.D37.D38.C39.E40.A41.C42.D43.B44.D45.C 46.A47.B48.C49.C50.B51.D52.ABD53.ABCDE54.ABC55.CD56.ACDE57.ACDE58.AC59.ABCD60.ABE二、名词解释61.T细胞抗原受体(TCR):是T细胞表面特征性标记,与一组CD3分子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复合物,主要识别特异性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62.B细胞抗原受体(BCR):是B细胞表面特征性标记,其组成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与CD79а/CD79β二聚体组成复合物,是B细胞的抗原识别和信号转导的结构。63.免疫活性细胞:T细胞和B细胞具有抗原特异性受体,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又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64.LAK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用高浓度的IL-2培养刺激后,可使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大大增强,具有杀伤活性,称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三、问答题65.T细胞的亚群及分类依据:按CD分子不同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按TCR类型不同分为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按功能不同分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按对抗原的应答不同分为初始T细胞、活化的T细胞和记忆T细胞66.CTL细胞的作用机制:CTL(或Tc)细胞的作用主要是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1.引起靶细胞裂解,Tc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在靶细胞膜上构筑小孔使靶细胞裂解而死;2.引起靶细胞凋亡,Tc细胞活化后大量表达FasL,FasL与靶细胞表面Fas分子结合致靶细胞凋亡,Tc细胞颗粒胞吐释放颗粒酶,借穿孔素形成的小孔入靶细胞致靶细胞凋亡;3.近年发现Tc作用的第3种物质是颗粒溶解素,可引起瘤细胞溶解和直接杀死胞内致病菌。67.B细胞亚群和特点:根据B细胞表面标志和功能分B1和B2两个亚群;B1亚群:1.表面SmIgM+和CD5+,SmIgD―;2.不需要T细胞辅助;3.自我补充更新;4.产生低亲和力的IgM抗体;5.主要针对TiAg和自身抗原B2亚群:1.表面SmIgM+和SmIgD+,CD5―;2.需要T细胞辅助;3.由骨髓B前体细胞更替; 4.可产生高亲和力的IgG抗体;5.主要针对TDAg68.列表写出T细胞和B细胞的主要膜表面分子T细胞B细胞抗原受体TCR(а+β或γ+δ)BCR(SmIgM和SmIgD)受体复合体成分CD3(IgаIgβ)2协同受体CD4,CD8CD19-CD21复合体协同刺激受体CD28CD40协同刺激分子CD40LCD80/CD86其他分子CD2CD35,CD32MHC-Ⅰ类分子表达表达MHC-Ⅱ类分子仅活化后表达表达69.比较TCR和BCR的基本特征(存在部位、组成和功能)TCRBCR存在部位T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受体B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受体组成а+β或γ+δ构成的异二聚体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M和SmIgD)复合体与CD3分子结合而成的复合体与CD79а/CD79β二聚体组成复合物功能识别并结合特异性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识别并结合特异性的抗原肽(游离)第十章抗原提呈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 一.选择题A型题1.巨噬细胞所不具备的作用是A.吞噬作用B.胞饮作用C.抗原特异性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D.FC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E.补体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2.树突状细胞有别于其他APC的特点是A.刺激活化的T细胞增殖B.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C.刺激记忆性T细胞增殖D.刺激活化的CD4+T细胞增殖E.刺激活化的CD8+T细胞增殖3.淋巴样组织中的树突状细胞是A.并指状细胞B.朗格汉斯细胞C.隐蔽细胞D.间质性细胞E.血液DC4.B细胞区别于其他APC的特点是A.吞噬摄取抗原B.胞饮摄取抗原C.通过甘露糖受体摄取甘露糖化抗原D.通过BCR直接摄取抗原E.通过FC受体摄取抗原抗体复合物5.能有效激活初始T细胞的APC是A.巨噬细胞B.树突状细胞C.B细胞D.T细胞E.上皮细胞6.摄取、加工处理抗原能力最强的树突状细胞是A.成熟DCB.前体DCC.未成熟DCD.迁移期DC A.骨髓内DCB型题A.树突状细胞B.巨噬细胞C.B细胞D.朗格汉斯细胞E.纤维母细胞2.能借助抗原特异性受体浓集抗原并使之内化的细胞是3.对细菌等颗粒性抗原吞噬能力最强的细胞是4.位于表皮的APC5.能有效刺激初始T增殖的细胞是C型题A.树突状细胞B.B细胞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6.能特异性摄取抗原的是7.能有效刺激初始T增殖的细胞是8.表达MHC-Ⅱ类分子的是9.在特异性细胞免疫效应阶段发挥作用的是X型题10.属于专职APC的是A.纤维母细胞B.上皮细胞C.B细胞D.T细胞E.肿瘤细胞11.树突状细胞成熟过程中表达上调的膜分子是A.MHC分子B.甘露糖受体C.FCγR-ⅡD.CD80和CD86E.CD812.属于内源性抗原的是A.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B.吞噬的细菌C.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蛋白D.吞噬的肿瘤细胞E.摄取的蛋白质抗原 二.名词解释18.APC19.抗原提呈20.DC21.外源性抗原三.问答题22.专职APC有几种?在摄取抗原的方式上有何不同?23.APC与TH细胞是如何相互作用的?24.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与成熟树突状细胞有何不同?25.论述提呈抗原的种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A4D5B6C7C8B9D10A11B12A13C14D15C16AD17AC二.名词解释1.APC:即抗原提呈细胞,指摄取、加工、提呈抗原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如Mφ、DC、B细胞等。2.抗原提呈:指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加工抗原后,将抗原肽-MHC复合物提呈给T细胞,从而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的过程。3.DC:即树突状细胞,细胞呈树突状,膜表面高表达MHC-类分子,能移行至淋巴器官刺激初始T细胞活化增殖,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4.外源性抗原:指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须经APC摄取到细胞内才能被加工处理提呈,如被吞噬的细菌、细胞等。三.问答题5.三种专职APC:Mφ:刺激记忆性和活化的T细胞增殖,是体内吞噬功能最强的细胞,以吞噬、胞饮、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等方式摄取抗原。 DC: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刺激初始T的增殖。未成熟DC以吞噬、胞饮、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等方式摄取抗原。B:刺激记忆性和活化的T细胞增殖,通过胞饮作用和抗原特异性识别受体(BCR)直接摄取抗原,可浓集抗原。1.APC与TH细胞的相互作用:双识别、双信号:第一信号TCR:Ag肽-MHC-Ⅱ第二信号B7-CD28ICAM-1-LFA-1LFA-3-CD22.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与成熟树突状细胞的不同点:(要点)比较摄取处理抗原的能力:FCγR-Ⅱ、甘露糖受体提呈抗原的能力:MHC分子、协同刺激分子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迁移能力3.提呈抗原的种类:(要点)比较内源性抗原与外源性抗原的来源、提呈过程、识别T细胞的亚群. 第十一章免疫应答一.选择题A型题1.Tc细胞活化所需的双信号之一是A.TCR与MHCⅠ类分子-抗原肽的复合物结合B.TCR与MHCⅡ类分子-抗原肽的复合物结合C.TCR与MHCⅢ类分子-抗原肽的复合物结合D.CD40和CD40L分子结合E.SIg与抗原肽结合2.以下哪种CD分子与B细胞活化有关A.CD16B.CD21C.CD3D.CD8E.CD43.下列哪种物质可以特异性被动转移体液免疫?A.抗体B.IL-2C.TNFD.T细胞E.IL-14.关于T细胞和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对TD-Ag的应答都产生记忆细胞B.均产生效应产物C.效应产物的作用都是特异的D.都能形成免疫耐受E.对TD-Ag的应答均需APC处理和提呈抗原5.TD-Ag诱发抗体反应必须由以下哪一组细胞参与?A.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C.NK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D.B淋巴细胞和NK细胞E.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6.APC上的B7的配体是A.CD2B.CD4C.CD8D.CD28 A.CD167.胞浆内含有ITAM结构的分子是A.TCRB.CD3C.CD4D.FynE.ZAP-708.以下哪项不是T细胞活化的表现A.分泌多种细胞因子B.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C.表达CD40LD.表达Igα、Igβ分子E.表达FasL9.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是A.TH1和TH2细胞B.TH1和TH0细胞C.TH1和CTL细胞D.TH2和CTL细胞E.TH2和TH0细胞10.TH1细胞在炎症反应中最重要的作用是A.活化NK细胞B.活化TH2细胞C.活化Mφ细胞D.活化嗜酸性粒细胞E.活化肥大细胞11.TH1细胞产生的对Mφ细胞活化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是A.IFN-γB.TNF-αC.IL-2D.IL-3E.GM-CSF12.TC细胞杀伤靶细胞的特点是A.无抗原特异性B.受MHC-Ⅱ类分子限制C.可释放穿孔素杀伤靶细胞D.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E.通过分泌IL-10杀伤靶细胞13.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受MHC限制的是A.CTL与肿瘤细胞B.活化Mφ细胞与肿瘤细胞C.TH与B细胞D.树突状细胞与TH细胞E.Mφ细胞与TH细胞14.为B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的协同刺激分子是 A.B7与CD28B.CD4与MHC-ⅡC.CD40L与CD40D.IL-2与IL-2RE.BCR-CD79复合物与抗原15.B细胞具有识别特异性抗原的功能,因其表面有A.E受体B.mIgC.sIgAD.C3受体E.FC受体B型题A.BCR复合体B.CD19/CD21/CD81/CD225C.协同刺激分子D.C3d受体E.BCR识别特异性抗原16.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CD40是17.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18.mIg与CD79连接组成19.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CD21是20.B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A.裂解靶细胞B.促进T细胞克隆扩增的主要细胞因子是C.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2D.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与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有关E.与活化Mφ有关21.IL-222.IL-423.IFN-γ24.FASL25.穿孔素C型题A.TH细胞与B细胞B.TC细胞与靶细胞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26.细胞间作用受MHC-Ⅰ类分子限制27.细胞间作用受MHC-Ⅱ类分子限制X型题28.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所发生的事件 A.克隆增殖B.体细胞高频突变C.Ig亲和力成熟D.抗原受体编辑E.抗体类别转换29.Tc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是:A.ADCC作用B.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C.释放穿孔素D.分泌细胞毒素E.分泌溶菌酶30.T细胞上与细胞识别活化有关的CD分子A.CD2B.CD3C.CD4D.CD8E.CD2831.参与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有:A.IL-4B.IL-5C.IL-2D.IL-1E.IL-332.对TD-Ag的免疫应答过程包括:A.APC对抗原的摄取、处理和提呈B.T、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成熟D.T、B细胞的活化、分化、增殖E.效应细胞与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33.再次应答具有下列特点:A.潜伏期较短B.维持时间短C.抗体效价高D.抗体种类以IgM为主E.抗体种类以IgG为主34.能产生免疫记忆的细胞有:A.B细胞B.Mφ细胞C.T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35.下列膜分子中,属协同刺激分子的是A.B7B.CD4 A.LFA-3B.CD8C.ICAM-136.CD4+TH1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是A.表达CD40L,激活Mφ细胞B.表达FasL,诱导靶细胞凋亡C.分泌TNF,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D.分泌IFN-γ,激活Mφ细胞E.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靶细胞37.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作用包括A.抗病毒感染B.抗肿瘤C.引起移植物抗宿主反应D.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E.抗胞内菌感染38.在抗体形成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B.所有B细胞的活化都必须有双信号刺激C.B细胞对TD-Ag的应答需要TH细胞的参与D.B细胞和TH细胞的作用受MHC-Ⅰ类分子限制E.Mφ细胞和TH细胞的作用受MHC-Ⅱ类分子限制39.Igα/Igβ的主要功能是A.转导抗原与BCR结合产生的活化信号B.转导抗原与TCR结合产生的活化信号C.参与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转导D.作为协同刺激分子促进淋巴细胞活化E.B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二、名词解释40.免疫应答41.T细胞抗原识别42.AICD43.再次应答44.穿孔素45.颗粒酶46.体液免疫应答47.MHC限制性48.协同刺激信号三、问答题49.比较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规律。50.论述活化的Tc细胞杀伤靶细胞的特点、过程和机制。 51.论述TH如何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52.CD4+TH1细胞和Mφ细胞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A4C5A6D7B8D9C10C11A12C13B14C15B16C17E18A19D20B21B22C23E24D25A26B27A28ABCDE29CD30ABCDE31ABCD32ABDE33ACE34AC35ACE36ACD37ABCDE38ACE39AC二、名词解释40.免疫应答:机体接受抗原性物质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和产生效应的过程。41.T细胞抗原识别:指初始T细胞表面的TCR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特异结合,是T细胞特异活化的第一步。42.AICD: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活化的CTL表达FASL,通过FAS/FASL途径杀死自身或相邻表达FAS的T细胞的过程,对免疫应答的调节或维持自身耐受是非常重要的。43.再次应答:相同抗原再次免疫机体,产生的抗体潜伏期短、维持时间长、含量高、以IGG为主,为高亲和性抗体。44.穿孔素:是效应TC细胞识别抗原活化后而释放的胞浆内的一种细胞毒素,可在靶细胞膜上穿孔,导致靶细胞发生渗透性溶解。45.颗粒酶:是效应TC细胞识别抗原活化后而释放的胞浆内的一种细胞毒素,属丝氨酸蛋白酶。通过穿孔素在靶细胞膜上所形成的孔道进入靶细胞,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而介导靶细胞的凋亡。46.体液免疫应答:成熟B细胞受特异性抗原刺激后发生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清除抗原的作用。47.MHC限制性: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不仅识别抗原肽,还要识别自身MHC分子。48.协同刺激信号:免疫活性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刺激,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是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三、问答题49.比较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规律:抗体产生的潜伏期、含量、维持时间、抗体类别、亲和力等。50.活化的Tc细胞杀伤靶细胞的特点、过程和机制:特点:特异性、MHC-Ⅰ类分子限制性、连续性过程和机制:效-靶细胞结合CTL细胞的极化 致死性打击51.TH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CD40L-CD40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52.CD4+TH1细胞和Mφ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①CD4+TH1细胞对Mφ细胞的作用激活Mφ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如IFN-γ;表达CD40L诱生募集Mφ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如IL-3等;分泌TNF,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②活化Mφ细胞对CD4+TH1细胞的作用活化Mφ细胞高表达B7、MHC-Ⅱ类分子,提呈抗原,激活CD4+TH1细胞活化Mφ细胞分泌IL-12,促进TH0向THI分化。 第十二章免疫耐受一.选择题A型题1.诱导免疫耐受宜采用的方法A.皮内注射凝聚的抗原B.静脉注射颗粒性抗原C.肌肉注射含佐剂的抗原D.静脉注射可溶性蛋白单体E.皮下注射抗原和丝裂原2.产生低区带耐受的细胞是A.B细胞B.T细胞C.MФD.NK细胞E.T细胞和MФ3.下列对免疫耐受性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免疫耐受是特异性的免疫无应答B.T细胞比B细胞易于诱导对抗原的耐受性C.诱导T细胞或B细胞产生耐受所需的抗原剂量不同D.淋巴细胞在胚胎期接触过的抗原,出生后再次接触可以产生免疫耐受E.机体对TI-Ag的耐受是T细胞介导的4.与自身免疫耐受形成可能无关的机制是A.克隆清除B.克隆不应答C.TS细胞、自然抑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D.抗独特型网络的作用E.补体系统功能不全5.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刺激途径是A.口服B.皮下注射C.静脉注射D.肌肉注射E.腹腔注射6.最易诱导耐受的时期是A.胚胎期B.新生儿期C.儿童期D.青年期 E.老年期7.不能通过建立免疫耐受进行防治的疾病A.骨髓移植排斥反应B.Ⅰ型超敏反应C.类风湿性关节炎D.非肥胖型糖尿病E.肿瘤8.可通过打破免疫耐受进行治疗的疾病A.慢性病毒性肝炎B.Ⅰ型超敏反应C.骨髓移植排斥反应D.类风湿性关节炎E.多发性硬化症B型题A.克隆消除B.克隆无能C.免疫忽视D.耐受分离E.高带耐受9.淋巴细胞缺乏第二活化信号可导致10.自身应答性T细胞经胸腺的阴性选择导致11.口服抗原导致局部黏膜免疫而全身耐受的状态称为12.自身应答性T细胞与相应组织特异性抗原并存的状态称为A.产生T细胞耐受B.产生B细胞耐受C.产生T细胞和B细胞耐受D.不产生T细胞和B细胞耐受13.高剂量TD抗原14.低剂量TD抗原15.高剂量TI抗原16.低剂量TI抗原C型题A.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B.解除免疫耐受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7.肿瘤的免疫治疗需18.自身免疫病的治疗需19.防治移植排斥反应需X型题 20.关于B细胞耐受叙述正确的是A.需要较大剂量的抗原才能诱导B.所需抗原剂量低C.诱导的耐受维持时间长D.诱导的耐受维持时间短E.比诱导T细胞耐受容易21.关于T细胞耐受叙述正确的是A.需要较大剂量的抗原才能诱导B.所需抗原剂量低C.诱导的耐受维持时间长D.诱导的耐受维持时间短E.比诱导B细胞耐受容易22.关于免疫耐受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免疫系统对抗原的特异不应答状态B.是免疫系统对抗原的非特异不应答状态C.需经抗原诱导D.对抗原具有特异性、记忆性E.是一种负免疫应答23.下列各项属于免疫耐受形成机制的是A.克隆消除B.克隆无能C.免疫隔离D.免疫忽视E.胸腺基质细胞缺陷二.名词解释24.免疫耐受25.免疫忽视26.低带耐受27.高带耐受28.耐受分离三.问答题29.试述研究免疫耐受性的意义。30.抗原诱导免疫耐受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E4E5C6A7E8A9B10A11D12C13C14A15B16D17B18A19A20AD21BCE22ACDE23ABCD二、名词解释24.免疫耐受是免疫系统对抗原的特异不应答状态,需经抗原诱导对抗原具有特异性、记忆性25.免疫忽视自身应答性T细胞克隆与相应组织特异性抗原并存,而在正常情况下不致自身免疫病的状态。26.低带耐受抗原剂量过低,不足以激活T和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所致的免疫耐受。27.高带耐受抗原剂量太高,诱导应答细胞凋亡或诱导调节性T细胞活化所引起的免疫耐受。28.耐受分离口服抗原后,在诱导形成局部黏膜免疫的同时,导致机体对该抗原产生全身免疫耐受的现象。三.问答题(要点)29.研究免疫耐受性的意义:打破耐受:肿瘤、持续性感染等建立耐受: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等30.抗原诱导免疫耐受的主要影响因素:抗原剂量、抗原类型、抗原的免疫途径、抗原表位的特点、抗原变异诱导免疫耐受。 第十三章免疫调节一.选择题A型题1.以下哪一个分子与BCR交联后传人抑制性信号A.TCRB.FcμRC.FcγRⅡ-BD.CD19E.CD212.抑制TH2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是:A.IL-6B.IL-4C.IL-5D.IL-10E.IFN-γ3.抑制TH1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是:A.IL-2B.IL-IC.IFN-γD.IL-10E.IL-74.活化T细胞表达的抑制性受体是:A.CTLA-4B.CD94/NKG2AC.TCR-CD79D.FcεR-ⅠE.IL-2R5.介导AICD的细胞是:A.活化的T细胞B.活化的Mφ细胞C.活化的NK细胞D.活化的中性粒细胞E.肿瘤细胞B型题A.FcεR-ⅠB.CTLA-4 A.CD16B.CD94/NKG2AC.FcγRⅡ-B1.活化T细胞的抑制性受体2.B细胞抑制性受体3.NK细胞抑制性受体4.肥大细胞抑制性受体5.NK细胞活化受体C型题A.IL-10B.IFN-γ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6.抑制TH0向TH1分化7.抑制TH0向TH2分化8.由CD4+T细胞分泌的9.能刺激造血的X型题15.Jerne认为构成免疫网络结构的淋巴细胞有A.ARC(抗原反应细胞)B.ARC激活细胞C.ARC效应细胞D.ARC抑制细胞E.Id与ARC相同细胞16.免疫应答的调节包括A.整体水平的调节B.细胞水平的调节C.分子水平的调节D.免疫系统内部的调节E.群体水平的调节17.对TH1和TH2细胞分别具有相反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组合是A.IFN-Γa、IL-2B.TNF-β、IL-2C.IL-4、IL-10D.IL-6、IL-8E.IL-1、IL-2 二.名词解释18.免疫调节19.抗独特型抗体三、问答题20.何谓免疫调节?免疫调节异常可能发生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E3D4A5A6B7E8D9A10C11A12B13C14D15ABDE16ABCDE17AC二.名词解释18.免疫调节:机体对免疫应答过程做出的生理性正、负反馈调节,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9.抗独特型抗体:针对抗体独特型的抗体,包括Ab2α、Ab2β。三、问答题(要点)20.免疫调节与免疫调节异常:免疫调节指机体对免疫应答过程做出的生理性正、负反馈调节,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免疫调节异常可致免疫应答过强或过弱而引起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或免疫缺陷。 第十四章超敏反应一.选择题A型题1.Ⅲ型超敏反应引起炎症性反应和组织损伤的重要特征是A.红细胞浸润B.巨噬细胞浸润C.淋巴细胞浸润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E.中性粒细胞浸润2.下列哪种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与补体无关?A.肾小球肾炎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甲状腺机能亢进D.接触性皮炎E.血清病3.下列生物活性介质中哪一种与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关系不大?A.备解素B.白三烯(LTs)C.前列腺素D.组胺E.血小板活化因子(PAF)4.给分娩Rh+胎儿的Rh-母亲注射Rh抗体,可以抑制母体内Rh抗体的产生,是因为注射的Rh抗体能够A.清除进入母体内的Rh抗原B.清除母体产生的Rh抗体C.促进母体内TS细胞的增殖D.促进母体内Tc细胞的增殖E.抑制母体内浆细胞产生抗Rh抗体5.青霉素诱导的溶血性贫血属于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不属于超敏反应6.Ⅰ型超敏反应不具有的特点是A.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B.发生迅速,消退也快 A.特异性IgE参与B.无补体参与C.免疫病理作用以细胞破坏为主7.Ⅰ型超敏反应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E.血小板8.Ⅰ型超敏反应是由哪类抗体介导的A.IgGB.IgEC.IgAD.IgDE.IgM9.易诱导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的细胞因子A.IL-1B.IL-2C.IL-5D.IL-3E.IL-410.下列哪项不是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A.发生快,消退快B.需要IgE和补体的参与C.多无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D.与遗传有关E.有明显的个体差异11.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成分主要是A.肥大细胞、嗜硷性粒细胞、致敏淋巴细胞B.抗原、T细胞、MφC.抗原、抗体、补体、MφD.抗体、抗原、免疫复合物E.以上均不对12.青霉素引发的溶血性贫血的机制是A.青霉素吸附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B.红细胞膜上出现补体受体C.青霉素吸附到红细胞后直接活化补体D.吸附到红细胞上的补体结合青霉素所致E.抗体的直接溶血作用13.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剩儿溶血症多发生于A.母RH-,儿RH-B.母RH+,儿RH+C.母RH-,儿RH+ A.母RH+,儿RH-B.以上均不是14.ABO血型不符引起的溶血属于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不属于超敏反应15.下列哪项属于Ⅲ型超敏反应A.溶血性贫血B.接触性皮炎C.哮喘D.类风湿性关节炎E.异种皮肤排斥反应16.免疫复合物所致基底膜损伤主要由那种物质引起A.溶酶体酶B.淋巴毒素C.链激酶D.溶血素E.IL-117.类风湿因子A.是自身变性的IgG分子B.是抗变性IgG的抗体C.是自身变性的IgM分子D.是抗变性IgM的抗体E.大多数为IgG类抗体18.病人反复局部注射胰岛素,引起局部红肿、出血、坏死与哪型超敏反应有关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以上均不是19.Ⅳ型超敏反应的重要病理学特征为A.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B.嗜酸性粒细胞浸润C.中性粒细胞浸润D.淋巴细胞浸润E.以上均不对20.无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是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 21.关于青霉素引起超敏反应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可引起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B.皮试阳性者可采用脱敏注射C.初次注射也可引起过敏反应D.个体差异明显E.青霉烯酸为半抗原B型题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非超敏反应22.Arthus反应属于23.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于24.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25.结核菌素试验属于26.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属于27.过敏性哮喘属于A.Mφ、TH1B.Mφ、补体、NK细胞C.嗜硷性粒细胞、肥大细胞、IgED.中性粒细胞、免疫复合物沉积E.免疫复合物沉积、Mφ、IgE28.与Ⅰ型超敏反应有关的是29.与Ⅱ型超敏反应有关的是30.与Ⅲ型超敏反应有关的是31.与Ⅳ型超敏反应有关的是C型题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32.青霉素可引起33.结核菌素可引起34.ABO血型抗原可引起35.花粉可引起X型题36.在Ⅰ型超敏反应中,肥大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可引起A.毛细血管扩张B.平滑肌收缩C.血管通透性增高 D.黏膜腺体分泌增加E.横纹肌收缩37.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有A.MφB.TCC.TH1D.NKE.LAK38.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细胞因子有A.IL-7B.IL-2C.IL-4D.IFN-γE.TNF39.Ⅱ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有A.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B.输血反应C.新生儿溶血症D.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E.哮喘40肥大细胞产生的活性介质包括A.组胺B.白三烯C.前列腺素D.激肽原E.血小板活化因子41.Ⅲ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有A.血清病B.输血反应C.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D.类风湿性关节炎E.类Arthus反应42.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效应细胞有A.TH1细胞B.Mφ细胞C.B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43.人体注射抗毒素可引起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Arthus反应 44.免疫复合物导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机制是A.激活补体,释放过敏毒素和趋化因子B.血小板活化,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质C.中性粒细胞聚集,释放溶酶体酶D.溶酶体酶活化T细胞产生CKE.Mφ被活化释放IL-1加重炎症反应45.以下哪些是细胞免疫介导的A.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B.结核菌素阳性反应C.肾移植物排斥反应D.血清病E.全身性红斑狼疮二.名词解释46.超敏反应47.变应原48.Arthus反应三.问答题49.试述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50.简述抗体在Ⅰ、Ⅱ、Ⅲ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51.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中,其参与成分有何异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E2D3A4A5B6E7C8B9E10B11C12A13C14B15D16A17B18C19A20D21B22C23B24C25D26B27A28C29B30D31A32C33D34B35A36ABCD37ABC38BDE39ABCD40ABCE41ACDE42BDE43AC44ABC45ABC二.名词解释46.超敏反应机体受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主的异常的特异性免疫应答47.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48.Arthus反应实验性局部Ⅲ型超敏反应 三.问答题(要点)49.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变应原再次接触,特异性IgE介导,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生理功能紊乱,致敏阶段、发敏阶段、效应阶段50.抗体在Ⅰ、Ⅱ、Ⅲ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Ⅰ型超敏反应:特异性IgE介导,IgE桥联Ⅱ型超敏反应:IgG、IgM介导,结合细胞性抗原,发挥细胞毒作用Ⅲ型超敏反应:IgG、IgM介导,形成IC并沉积于局部造成组织损伤51.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中,其参与成分:相同点:抗体与补体参与不同点:Ⅱ型超敏反应-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与抗原结合后,在补体、Mφ、NK参与下,引起细胞的溶解破坏。Ⅲ型超敏反应-抗体与抗原结合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IC沉积于局部,通过补体、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引起组织损伤 第十五章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一、选择题A型题1.关于自身抗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可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B.自身免疫病人血清中才可检出C.转输同种动物可引起自身免疫病D.为器官特异性E.均为IgM抗体2.下列哪些因素可改变自身组织和细胞的免疫原性?A.外伤、感染、电离辐射、药物B.外伤、异体组织移植C.外科手术、免疫接种、药物D.肿瘤、免疫接种、感染E.外伤、肿瘤、免疫接种3.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肾小球肾炎是由于:A.链球菌与肾小球基膜有共同的抗原B.进隐蔽抗原的释放C.由于免疫功能缺陷引起D.身抗原的改变E.免疫调节功能异常4.超抗原引起自身免疫病的机制是:A.隐蔽抗原的释放B.自身抗原的改变C.交叉抗原的存在D.克隆激活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E.分子模拟5.自身免疫病的组织损伤机制:A.Ⅰ、Ⅱ、Ⅲ型超敏反应B.Ⅱ、Ⅲ、Ⅳ型超敏反应C.Ⅰ、Ⅲ、Ⅳ型超敏反应D.Ⅰ、Ⅱ、Ⅳ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B型题A.红细胞B.变性IgGC.细胞核成分D.胃壁细胞 A.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6.SLE的自身抗原是7.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自身抗原是C型题A.I型超敏反应B.III型超敏反应B.两者均是C.两者均否8.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理损伤机制是:9.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损伤机制是:10.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损伤机制是:X型题11.病理性自身免疫发生机制有哪些?A.B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B.TH旁路激活C.自身反应克隆脱抑制D.中枢耐受破坏E.独特型网络激活二、名词解释:12.自身免疫13.自身免疫病14.分子模拟三、问答题:15.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点16.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A4D5B6C7B8A9C10B11ABCDE 二、名词解释:12.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能力,存在于所有的个体,通常情况下不对机体产生伤害。13.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14.分子模拟:一些微生物和正常宿主细胞或细胞外成份有相类似的抗原表位,感染人体后激发的免疫应答也能攻击人体的细胞或细胞外成分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现象被称为分子模拟。三、问答题:15.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点包括:(1)患者血液中可测到高效价的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2)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介导对自身细胞或组织成分的获得性免疫应答,造成损伤或功能障碍;(3)病情的转归与自身免疫反应强度密切相关;(4)反复发作,慢性迁延。16.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包括:(1)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感染。(2)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菌素A和FK506可抑制T细胞的分化和增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前列腺素抑制剂及补体拮抗剂等抑制炎症反应可减轻症状。(3)应用细胞因子抗体:抗TNF单克隆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的疗效。(4)应用细胞因子受体阻断剂:可溶性TNF受体-IgG1Fc融合蛋白和IL-1受体拮抗蛋白均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 第十六章免疫缺陷病一、选择题A型题1.按发病原因免疫缺陷病可分为:A.补体缺陷病、吞噬细胞缺陷病B.抗体缺陷病、T淋巴细胞缺陷病C.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继发性免疫缺陷病D.T和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病、吞噬细胞缺陷病E.T淋巴细胞缺陷病、B淋巴细胞缺陷病2.为了解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用于评价T淋巴细胞功能的试验是:A.E花环试验B.淋巴细胞转化试验C.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D.膜表面Ig测定E.溶血空斑试验3.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最常见的是:A.联合免疫缺陷B.吞噬细胞缺陷C.B淋巴细胞缺陷D.T淋巴细胞缺陷E.补体缺陷4.一婴儿接种BCG后,出现致病性、弥散性感染,这种接种反应可能是由于:A.B淋巴细胞缺陷B.对佐剂的反应C.补体缺陷D.吞噬细胞缺陷E.联合免疫缺陷5.关于选择性IgA缺陷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为最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B.血清IgA降低C.大多数病人可无临床症状D.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E.预后较好B型题A.基因治疗B.骨髓移植C.胸腺移植D.注射丙种球蛋白 A.放射治疗6.治疗腺苷脱氨酶缺陷7.治疗SCIDC型题A.体液免疫缺陷B.细胞免疫缺陷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8.Bruton综合征9.DiGeorge综合征10.SCIDX型题11.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因素有:A.营养不良B.免疫抑制治疗C.感染D.脾切除E.肿瘤二、名词解释:12.免疫缺陷病:13.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三、问答题:14.什么是联合免疫缺陷病?15.免疫缺陷病的分类。16.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E5D6A7B8A9B10C11ABCDE二、名词解释:12.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损害而使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增殖和代谢异常,并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13.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于免疫系统遗传基因异常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障碍而致免疫功能不全引起的疾病。 三、问答题:14.联合免疫缺陷病:是一类因T、B细胞均出现发育障碍或缺乏细胞间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15.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损害而使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增殖和代谢异常,并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IDD按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两大类;根据主要累及的免疫成份不同,可分为体液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等。IDD的主要临床特点是: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遗传倾向。16.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有:(1)抗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反复发作的细菌感染,并应用抗真菌、抗原虫、抗支原体、抗病毒的药物,以控制感染,缓解病情。(2)免疫重建借助造血干细胞移植以补充免疫细胞,重建机体免疫功能。(3)基因治疗某些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单基因缺陷所致,通过基因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4)免疫制剂即补充各种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第十八章肿瘤免疫一、选择题A型题1.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是:A.NK细胞的非特异性杀瘤作用B.体液中非特异性免疫成分抗肿瘤作用C.细胞免疫D.体液免疫E.TIL、L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作用2.可特异杀伤肿瘤细胞的是:A.NK细胞B.巨噬细胞C.TILD.LAKE.TCRγδ+细胞3.用于主动免疫特异治疗肿瘤的物质是:A.酵母多糖B.卡介苗C.抗独特型抗体疫苗D.生物导弹E.IL-24.抗体抗肿瘤的机制不包括:A.CDCB.ADCCC.调理作用D.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某些受体E.封闭因子的作用5.不用于肿瘤被动免疫治疗的是:A.DNA疫苗B.TNFC.TILD.外源的免疫效应物E.生物导弹B型题A.肿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或糖脂B.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C.只存在肿瘤细胞表面的新抗原D.肿瘤细胞表面的MHC分子E.肿瘤细胞膜的类脂成分 6.TAA是7.TSA是C型题A.CTL细胞B.TH细胞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8.参与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免疫的细胞有9.参与抗肿瘤作用的体液免疫的细胞有X型题10.参与抗肿瘤作用的细胞有:A.CTLB.NK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E.TH细胞二、名词解释:11.肿瘤特异性抗原(TSA):12.肿瘤相关抗原(TAA)13.肿瘤抗原:14.胚胎抗原:三、问答题:15.抗肿瘤免疫的细胞免疫机制16.杀伤肿瘤的体液机制17.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措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C4E5A6A7C8C9B10ABCDE二、名词解释:11.肿瘤特异性抗原(TSA):即肿瘤特异性抗原,是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 瘤细胞而不存在正常细胞的新抗原。鉴于此类抗原一般通过动物肿瘤移植排斥实验所证实,故又称为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12.肿瘤相关抗原(TAA)是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正常细胞和其它组织上也存在的抗原,只是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明显增高。如甲胎蛋白等。13.肿瘤抗原: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14.胚胎抗原:是在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分,在胚胎后期减少,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留极微量,当细胞癌变时,此类抗原可重新合成。如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三、问答题15.目前认为,CD8+T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主要有二:一是通过其抗原识别肿瘤细胞上的肿瘤抗原并与之结合,通过溶细胞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二是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接杀伤肿瘤细胞。16.杀伤肿瘤的体液机制有:(1)激活补体溶解靶细胞;(2)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3)抗体的调理作用;(4)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某些受体,如转铁蛋白受体;(5)抗体使肿瘤细胞的黏附性改变或丧失。17.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措施:主要是利用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采用有效的免疫手段,使宿主细胞产生针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其具体方法是指瘤细胞或修饰成具有抗原性的瘤苗进行注射。 第十七章移植免疫一、选择题A型题1.在宿主抗移植物反应中,下列哪种排斥最严重?A.急性排斥B.超急排斥C.亚急性排斥D.慢性排斥E.迟发排斥2.骨髓移植时,预防GVHR的特定的预防方法是:A.ABO血型配型B.HLA配型C.选择性地去除移植物中针对宿主抗原的T淋巴细胞D.ABO血型配型和HLA配型E.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3.同种内遗传基因不同个体间的移植称为:A.同种移植B.异种移植C.同系移植D.自体移植E.以上都不是4.与移植物排斥应答无关的细胞是:A.Tc细胞B.B淋巴细胞C.TH细胞D.肥大细胞E.TDTH细胞5.下列哪种移植一般不会发生GVHR?A.骨髓移植B.脾脏移植C.胸腺移植D.肾脏移植E.E免疫缺陷的新生儿接受输血B型题A.移植后24小时内发生B.移植后数天至数月内发生C.移植后数月至数年发生D.宿主处于免疫无能或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状态E.单卵双生之间的排斥反应 6.超急性排斥是7.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发生在8.急性排斥是9.慢性排斥是C型题A.抗体B.T淋巴细胞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10.介导超急排斥主要是11.介导急性排斥主要是X型题12.器官移植前为选择理想的供体,受者可进行哪些检查?A.检测ABO血型B.HLA分型C.检测血清总补体含量D.受者血清中细胞毒性预存抗体测定E.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型别鉴定二、名词解释13.GVHR即移植物抗宿主反应14.同种异基因移植15.异种移植三、问答题:16.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17.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18.移植排斥的防治原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A4D5D6A7D8B9C10A11B12ABDE 二、名词解释:13.GVHR即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对宿主的组织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并引起组织损伤。14.同种异基因移植:是指同一物种内遗传结构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移植。15.异种移植是指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的移植。三、问答题:16.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是一种免疫应答,它是由针对同种异型抗原的受者T细胞介导的。因此也具有免疫应答的抗原特异性、免疫记忆性和区分“自己”与“非己”的特征。17.受者T细胞识别移植物细胞表面上的完整的同种异型MHC分子被称为直接识别;受者T细胞识别经过受者APC加工处理的、来源于供者MHC分子的肽被称为间接识别。直接识别是指在受者的体内有许多在正常的情况下只能识别一般抗原的T细胞在同种异基因移植的情况下又能识别供者的MHC分子,即发生了交叉识别或交叉反应。正常情况下,这些T细胞当中每一个克隆,分别识别由自身MHC分子和外来抗原肽所形成的表位,而在同种异基因移植的情况下,又能识别来自供者的同种异型MHC分子和肽所形成的表位。间接识别是指供体的同种异型抗原从移植物细胞脱落,受者的APC摄取、并进行抗原处理,由受者APC的MHC分子提呈给供者T细胞识别。18.①寻求与受MHC相匹配的供者;②使用免疫抑制药物;③诱导对移植抗原的特异性耐受。 第十九章免疫学检测一、选择题A型题1.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A.电解质、pH值和反应体积、温度B.温度、pH值和反应体积、抗原抗体比例C.温度、电解质和反应体积、抗原抗体比例D.电解质、pH值和温度、抗原抗体比例E.电解质、pH值和反应体积、抗原抗体比例2.抗原抗体反应最适宜的pH值为:A.2.5~4.5B.4.5~5C.5~6D.6~8E.8~93.抗原与抗体结合力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氢键B.共价键C.疏水作用D.范德华引力E.静电引力4.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负极移动的原因是:A.抗体带正电B.抗体带负电C.电渗作用D.电泳作用E.抗体不带电荷5.E花环试验可用于:A.T淋巴细胞功能测定B.T淋巴细胞的分离C.CD2分子功能测定D.CD4+T细胞计数E.CD8+T细胞计数6.外周血E花环阳性细胞总数代表的是:A.CD4+T细胞数B.CD8+T细胞数C.B淋巴细胞数D.NK细胞数E.T淋巴细胞总数7.下列哪项不是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A.特异性B.不可逆性C.最适比例性D.反应第一阶段是抗原抗体结合阶段E.反应第二阶段是抗原抗休反应可见阶段B型题A.沉淀反应B.凝聚反应C.补体结合试验D.ELISAE.中和试验8.以上试验中敏感度最高的是9.抗体使相应抗原(毒素或病毒)的毒性或传染性消失的反应称为A.免疫印迹法B.ELISA(夹心法)C.直接凝集试验D.ELISA(间接法)E.免疫荧光技术10.可溶性抗原定量测定用11.抗原定性或定位用12.测定HIV抗体确诊AIDS用13.鉴定血型用C型题A.定位B.定性和定量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14.酶免疫技术可以15.免疫荧光技术可以X型题16.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包括以下哪些?A.T淋巴细胞数量测定B.B淋巴细胞数量测定C.T淋巴细胞功能测定D.Tc细胞的效应功能测定E.细胞因子的测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2D3C4C5B6E7B8D9E10B11E12A13C14C15C16ACDE第二十章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哪项属于人工主动免疫?A.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麻疹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C.注射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恶性肿瘤D.静脉注射LAK细胞治疗肿瘤E.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2.胎儿从母体获得IgG属于:A.过继免疫B.人工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自然自动免疫E.自然被动免疫3.可用于免疫抑制疗法的是:A.环孢霉素B.卡介苗C.短小棒状杆菌D.多糖E.胞壁酰二肽4.卡介苗可用于下列哪种疾病的治疗?A.结核病B.皮肌炎 A.膀胱癌B.类风湿性关节炎C.甲状腺功能亢进5.关于活疫苗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接种量少B.接种次数少C.易保存D.免疫效果好E.接种后副反应少6.关于抗毒素的使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能发生过敏反应B.治疗时要早期足量C.可作为免疫增强剂给儿童多次注射D.对过敏机体应采取脱敏疗法E.只能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B型题A.红霉素B.白喉外霉素C.阿奇霉素D.庆大霉素E.青霉素7.可用来制备免疫毒素8.常可诱发I型超敏反应C型题A.用于治疗B.用于预防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9.卡介苗10.白喉类毒素11.破伤风抗毒素X型题12.下列哪些是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A.疫苗B.抗毒素C.类毒素D.瘤苗E.丙种球蛋白 二、名词解释:13.人工主动免疫:14.人工被动免疫:15.疫苗:16.主动免疫治疗17.被动免疫治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E3A4C5C6C7B8E9C10B11C12ACD二、名词解释:13.人工主动免疫:是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14.人工被动免疫: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15.疫苗:细菌性制剂、病毒性制剂以及类毒素统称为疫苗。16.主动免疫治疗是指给免疫应答健全的机体输入具有抗原性的疫苗或免疫佐剂(如瘤苗和卡介苗等),激活或增强机体免疫应答能力,产生抵抗疾病作用的免疫疗法。17.被动免疫治疗又称过继免疫治疗,是将对疾病有免疫力的供者的免疫应答产物(如抗体、小分子免疫肽和免疫效应细胞)转移给其他个体,或自体细胞经过体外处理后回输自身,产生治疗作用的免疫疗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