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

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

ID:77836372

大小:2.59 MB

页数:68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笑似︶ㄣ無奈
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_第1页
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_第2页
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_第3页
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_第4页
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_第5页
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_第6页
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_第7页
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_第8页
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_第9页
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_第10页
资源描述:

《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徐华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7月 图书分类号:C912.63U.D.C.:306.2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硕士研究生:徐华导师:唐魁玉教授申请学位:法学硕士学科、专业:社会学所在单位: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答辩日期:2007年7月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Index:C912.63U.D.C.:306.2DissertationfortheMasterDegreeinLawASTUDYONTHESOCIALIDENTITYOFMENTALPATIENTSCandidate:XuHuaSupervisor:Prof.TangKuiyuAcademicDegreeAppliedfor:MasterofLawSpecialty:SociologyAffiliation:Dept.ofSociologyDateofDefence:July,2007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我国社会转型使当代人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从而诱发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庞大的精神病人群的生活状况对于多数人来说还十分陌生。当正常人出现精神异常时,他就被贴上了“精神病”这个标签。这个标签作为一种身份,标识出个人具有令人不愉快、耻辱性的社会属性,从而影响了他的生活境遇。本文在结合戈夫曼的污名理论、米德的自我理论和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进行阐释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精神疾病患者这一边缘化群体的社会身份进行研究。将精神病人的身份境遇作为文章的主线,描述“精神病”这一身份的代价。“精神病”作为一种并非与生俱来的社会身份,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出现在生命历程的某一阶段。这一身份的起点涉及到诸多致病因素,需从纵向维度追溯“精神病”的身份获得问题。在比较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气象因素四者对于“精神病”身份获得的主次影响程度之后,笔者探究了绝大多数患者致病的主导性原因。在医院情境和广阔的社会生活情境下,“精神病人”身份对病人造成了伤害。各种疗法及其副作用摧残着病人的身体,心灵上也承受“精神病”这一污名化身份所带来的歧视,正常的学习、工作、婚姻生活受到破坏。家人也有病耻感,背负着沉重的物质和精神压力。本文结合访谈法、观察法及文献法,对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的30名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身份境遇问题展开个案调查。发现他们经济状况普遍偏差,多数患者处境尴尬,生活艰难,1/5的病人完全丧失社会功能。防治精神疾病以及解决患者的出路问题,需动员家人、学校、社区等社会各界力量,但是个人自我性格的完善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心理亚健康状态日益侵袭当代人的今天,研究精神疾病问题对于人们了解这一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不为人知的尴尬境遇,找到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办法,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精神疾病患者;社会身份;污名;境遇-I-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China’ssocialtransformationmakescontemporaryChineseburdengreatlivingpressure,whichleadstotheincreasingtrendofphychologicalillnessandmentaldisorder.However,thelivingconditionofalargenumberofmentalpatientsisstillunknownbymostpeople.Whenanordinaryperson’sminddisorders,the“mentalpatient”labelisgiventohim.Asasocialidentity,thelabelshowshisunpleasingshamefulfeatures,andinfluenceshislivingsituation.BasedontheexplanationofGoffman’sstigmatheory,Mead’segotheory,Gidden’smodernitytheoryandtheempiricalresearchofthepaper’sauthor,thispaperstudiesthesocialidentityofthemarginalizedmentalpatients,makestheiridentityplightandsituationasthispaper’smainclue,andmainlydescribesthe“mentalpatient”socialidentity’scosts.“Mentaldisorder”,anacquiredsocialidentity,happensinacertainperiodoflifecourseformanycauses.Thestartingpointof“mentalpatient”socialidentityconcernsitsacquisition,whichshouldbestudiedfromverticalangleofview.Bycomparisonofmaindegreeamongthesocial,physiological,psychologicalandmeteorologicalfactors,themostimportantfactorisputforward.Inthesituationofasylumandthewholesocialcircumstances,thementalpatients’identitycausesgreattorture.Mentalpatientssuffergreatphysicaltortureundermanykindsofmedicaltreatmentsandtheirsideeffects.Furthermore,theysuffermoreseverementaltorturefromotherpeople’sviewaboutthestigmatisedidentity.Theirstudy,workandmaritallifearealsodestroyedandendangered.Patients’familymembersburdenstigma’sshame,spiritualandeconomicalpressure.Byuseoftheinterviewing,observinganddocumentarymethods,theauthormadearesearchamong30schizophreniapatientsinanasylum,studingtheirsocialidentity.Theresearch’sresultshowsthattheireconomicalconditionisgenerallyawful,about1/5patientsofthemlosesocialvaluecompletely,andmostofthemliveinveryawkwardandhardconditions.Avoidingandsolvingtheproblemofmentalpatientsneedfamily,school,communityandotherelsesocialforces,buttheimprovementofindividualself’sattitudeandcharacteristhekey-II-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waytosolvetheproblem.Whenmentalunhealthmoreandmoreinfluencespeoplenowadays,anlysizingmentalillnessproblembenefitsthatpeopleknowmoreaboutthismarginalizedgroup’sawkwardsituation.Thispaperhasactiverealisticsignificanceforittriestofindoutthewaystosolveourselves’mentalproblemandmakepeoplepaymoreattentiontothementalhealth.Keywordsmentalpatient,socialidentity,stigma,situation-III-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绪论.........................................................................................................11.1问题的提出................................................................................................11.2研究目的与意义........................................................................................21.3文献综述....................................................................................................21.3.1国外对精神疾病的研究.....................................................................21.3.2国内对精神疾病的研究.....................................................................41.3.3社会身份概念的不同诠释.................................................................51.3.4国外对污名化身份的研究.................................................................61.3.5国内对社会身份的研究.....................................................................8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91.4.1分析框架.............................................................................................91.4.2理论假设.............................................................................................91.4.3概念界定...........................................................................................101.4.4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0第2章“精神病人”的身份获得...................................................................112.1生理因素的作用......................................................................................112.1.1遗传因素的致病性...........................................................................112.1.2脑器质性、躯体性疾病及精神活性物质所导致的精神疾病.........122.1.3气功引发的精神障碍.......................................................................132.2患病的心理人格成因..............................................................................152.2.1性格因素及不良童年家庭环境对病态人格形成的影响.................152.2.2病态人格中的两极性格患者............................................................192.3患病的社会因素......................................................................................202.4气象因素对精神疾病首次发病的影响...................................................222.5本章小结..................................................................................................26第3章医院情境下的身份境遇.......................................................................273.1身份的界定与转型..................................................................................27-IV-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3.2家人对患者无奈......................................................................................283.3医患间的职责与冲突..............................................................................303.4患者之间及其生活空间..........................................................................323.5本章小结..................................................................................................34第4章生活世界中“精神病人”的身份境遇................................................354.1饱经病痛侵扰的身体..............................................................................354.2遭受污名化的心灵..................................................................................374.3疾病对工作和婚姻的影响......................................................................414.3.1病人的就业状况和经济状况............................................................414.3.2病人的婚姻生活...............................................................................434.4患者家人内心的煎熬..............................................................................444.5本章小结..................................................................................................45第5章摆脱精神疾病困扰的对策...................................................................465.1建构亲密的童年家庭关系......................................................................465.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485.3个人自我性格的完善..............................................................................495.4加强社区精神医疗服务..........................................................................515.5本章小结..................................................................................................52结论....................................................................................................................53参考文献.............................................................................................................5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59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59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59致谢....................................................................................................................60-V-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人才竞争不断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理性的人们更加重视物质利益而轻视感情的维系,信任危机日益严峻,这些因素使当代人的精神承受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作为一种群体行为的“社会事实”,困扰着当代人。越来越多的人精神空虚,心理亚健康状态正如同一个阴影地带在城市蔓延。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系列报告显示,当今世界有4亿人患有精神和神经疾患,或者受到酒精及药物滥用等相关社会心理问题的折磨。我国精神疾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目前,我国各种精神障碍患者已超过8300万,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达1600万。此外,存在暴力攻击、自杀自伤等心理问题的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已超过3000万。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4%~8%。而且,精神疾病的高发病率与低治愈率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到2020年,我国精神疾病所产生的负担将上升至疾病负担的1/4。2006年10月中旬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公布的专家报告指出,我国有90%的精神病患者终身不进专科医院接受治疗,在我国1600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入院治疗的仅有5%~10%。部分精神病患者觉得看精神病很耻辱,[1]有病耻感。“精神病”这一耻辱性的社会身份一旦被贴在某些人身上,他们就被社会“边缘化”而远离正常人的生活世界,社会将其视为一种应被隐藏起来的耻辱现象而遗弃了他们。精神病人难以预测的迥异行为使人们习惯化了的社会行为规则变得无所适从,常人对他们敬而远之,对他们的生活世界缺乏了解,这样,精神病患与我们常人生活在被人为区隔的不同场域。然而,事实上多数精神病人并不具有攻击性。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唐宏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从没有证据表明精神病人出现对社会攻击行为的比例高于正常人。比较而言,精神病人所受到的歧视与攻击,远远多于他们对正常人的攻击。因此,作为社会最弱势的群体,精神病人也应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将对-1-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这些处在被社会排除在外地位上的沉默化、边缘化的群体——精神病患者的社会身份进行研究。笔者的侧重点在于,精神病人的身份境遇问题。疾病给他们带来了哪些痛苦的经历,“疯狂”的代价如何。1.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通过近距离的接触精神病患者,了解他们不为人知的生活世界,探求“精神病”这一特殊社会身份的致病因素、疾病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及医院情境下不同身份者之间的关系,最终找出摆脱精神疾病困扰的办法。如果人们能多关爱周围的亲人朋友,与刚刚出现行为异常的隐性精神病人进行沟通,疏通他们内心压抑的不良情绪,防微杜渐,那么他们可能不至于发展成为显性精神病人,被贴上“精神病”这一标签。因此,本文对于探究当代人的精神困惑、焦虑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增强人际间的情感交流,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构建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描述个案的过程中,结合相关的社会学理论进行解释。这对社会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生存哲学以及社会身份理论也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1.3文献综述1.3.1国外对精神疾病的研究在国外,精神分析学派、社会学家及生存论者等对精神疾病进行了研究。20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提出了“无意识性本能学说”。他指出,人都具有生的本能(即性本能)和死的本能。自杀是死本能的极端表现,它唤起了隐藏于人的意识中的死本能。弗洛伊德的全部学说强调精神病的心理因素,否定人性的历史性,否定社会文化因素[2]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充满了泛性主义的色彩。此后,阿德勒的精神分析的个体心理学和在美国出现的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因强调社会条件和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而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形成鲜明的对立。精神分析各流派的共同之处都强调儿童期的影响,强调压抑的作用,用病态的观点来看待现代的人性。社会学家福柯和戈夫曼对精神病人及精神病院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福柯-2-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采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描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直至古典时期(古典时期指17、18世纪及19世纪初)的疯狂史。启蒙运动崇尚理性,它将疯狂视为非理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一种应该被隐藏起来的耻辱现象。在精神病院沉寂的世界中,现代人不再与精神病人交流。凭借用精神病的单一否定性语言对精神失调的分析,心理学、精神病学和心理分析的治疗实践是如何变成褫夺疯人说话[3]权力的工具的。我们的社会不愿在那些被它驱离或禁闭的病人身上认出它自[4]己;就在它诊断疾病的时候,它正在排除病人。人们认为精神病人对自己的疾病负有责任,所以应该对他们的过失给予惩罚。在精神病院中,医生扮演了一个支配性的角色,代表了父亲的形象,从而代表了一种权威和法律的形象。疯狂不断被医生的看不见的法庭加以审判,这个法庭处于永远开庭的状态中。精神病成为一种不承认其它权威的司法审查。它直接进行审判,没有上诉的机会,使用它认为合适的任何惩罚工具。福柯将应用于精神病院和监狱的这种惩罚手段,称之为“支配肉体的权力技术学”。福柯的著作《古典时代疯狂史》的论点是,疯狂不是一种自明的行为或生物学事实,而是各种社会文化实践的产物,疯狂是从既定文化的需要中获得其存在的必要性的。在王铭铭看来,福柯社会思想中的最大贡献在于指出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不幸福和受压抑。爱德华·赛德也曾指出,在福柯著作的深处,存在着以各种各样方式形成的观念,这些观念总是传递着“他者的情感”,这种对“他者”的关切体现在对于“反常与反常者”的迷恋中。福柯对于精神病院及监狱的权力运行机制进行了透彻的揭露,体现出他的思想所具有的浓重的激进的后现代主义的韵味。[5]戈夫曼在1961年出版了他的《精神病院》一书。在他看来,所谓的“癫狂”就是各种“情境失态”。他从日常规范和角色扮演的角度研究精神病人。他认为,人类通过身体及其中介对时空关系进行公共性的安排,以便在共同在场情境下顺利地“彼此相处”,而精神病患者的行为表现则偏离于这种公共性的安排,甚至主动与它相抵触。精神病人的行为不能遵守面对面的互动规则,病人很难适应有关日常接触的规范,精神疾病是“制度化的不恰当”的集合。病人在日常接触和例行活动中,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身体活动,缺乏反思性自我监控。[6]莱恩从生存现象学的视角分析了人格分裂的原因。存在主义认为:生存本身就是普遍的、绝对的不幸,生活就是不幸。要对精神分裂症个体做出正确的研究,必须把他放在他所处的世界中。莱恩认为不幸的生存论原因是“存在性不安”。具有存在性不安的人,不可能生活在一个“安全的”世界中,个体-3-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会感到持续的、致命的威胁;相反,生活在“他自身之内”倒比较安全。如果“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之中,他的经验世界很可能再也无法与他人共有。这样,“具有存在性不安的个体”会表现出各种焦虑,进而发展为人格分裂。[7]安德鲁·所罗门作为一位富有盛名的畅销书作家和忧郁症研究者,以及一位三度饱受重度忧郁症折磨的患者,记录下自己刻骨铭心的“忧郁”历程。他结合大量采访、调查和研究得来的翔实材料,举例描写了其他忧郁症患者的故事,并且详细介绍了与忧郁症相关的问题:治疗方法,不同患病族群,西方的忧郁症历史,忧郁症患者的自杀现象等。[8]宾恩以记者的身份对美国一流精神病院麦克来进行多次追踪采访,记录了麦克来近二百年的发展史。他的数据资料绝大部分来自于麦克来医院病人、护士与医生等工作人员的口述史。他介绍了曾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多位地位显赫的上层阶级的名人轶事、对精神嬉皮症患者的治疗、西方国家在历史上曾使用过的精神疾病疗法、麦克来医院兴衰变迁的历史等。他的作品不仅是一所精神医疗机构的历史,也是一部与麦克来相关的人士片段性的传记。坐落在波士顿的麦克来精神病院构成了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整个波士顿重要的文化背景,也记录了这期间美国主流的社会文化。1.3.2国内对精神疾病的研究[1]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对精神疾病进行了研究。贾西津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描述了中国社会变迁中精神病院的历史、演变及运作过程。她以社会控制论作为其理论基础,指出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与治疗是社会控制偏离行为的一部分。我国现代精神医疗体系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我国近代精神医疗模式先后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以后及改革开放四个阶段。贾西津系统分析了不同时期进入精神医疗视野的主要精神病的特点、对其界定的过程、医疗模式、疗效与后果,以及各阶段精神病院管理模式的特点。她通过医疗控制模式与精神疾病现象之间的互动演化关系,透视了不同社会控制模式背后个人与社会关系理念的假设,及体现出的社会秩序与个体空间之间的张力与平衡。[9]渠敬东将反常的、病态的和偏差的现象统称为失范。他在总结了涂尔干和默顿的传统失范理论之后,从现象学、关系分析以及制度变迁三个角度对失范进行理论研究。他以现象学和生存哲学作为失范分析的起点,指出失范研究的基础蕴涵在行动及其意义解释的过程中。意义是思想与生活之间的张力。意-4-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义是多重的,多重实在的问题是意义最根本的问题。意义有不同层面,我们所经验的意义是某种特定的经验系列,即“有限的意义域”。在不同的意义域之间跳来跳去会产生“惊愕”。跳跃的意义在于摆脱了生活世界的各种辖制,从而对生活世界本身产生犹疑。怀疑占据了意义解释的主导地位,行动丧失了原有的意义基础,人们变得心神不定、无依无靠,产生了焦虑和烦躁情绪。我们所谓的失范现象就是意义的缺席,然而问题的要害在于,意义就人们存在的世界来说,具有诸多层面的涵义。之后,渠敬东从关系角度分析失范,他借用了福柯和常人方法学的观点:权力无所不在,它随时随地都会产生。权力关系对某些团体或个体产生刺激,反抗是权力关系不可消除的对立面,这样就导致了失范行为的发生。渠敬东还深入探讨了失范与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失范的意义在于彻底改变现有的权力分布,创造出新的“权力/知识”体系。1.3.3社会身份概念的不同诠释众多学者对“身份”和“社会身份”概念作了界定。梅因认为:“一切形式的‘身份’都起源于古代属于‘家族’所有的权力和特权……所有社会进步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富永健一则认为:“身份是封建性的概念。它是由出身先天决定的。”马克斯·韦伯则认为,身份是在社会声望方面得到肯定和否定的特权,其形成的基本要素包括:生活方式,正式教育过程,因出生或因职业而获得的声望三个方面。戴维·波普诺则认为:“身份只不过是在一个群体或社会中社会地位规定了的位置。”[10]施新州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身份。他认为身份在政治社会学意义上包括三层涵义:一是价值构成,也就是作为一种标识,社会其他成员对具有该身份的行为主体的行为或活动现象的价值判断,据此识别其社会或政治属性;二是技术构成,也就是社会或法律赋予具有该身份的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据此行为主体得以展现其特有的身份内容;三是评价构成,即在角色期待(指社会和组织对特定关系位置上的人的法律、道德等规范要求以及相应的价值评价和希望)的前提下,根据具有该身份的行为主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其权力和义务关系的表现状态,人们在本能上、情感上和理智上对他的认同及认同程度。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学者们对“身份”的界定有两种基本取向:一种认为身份是传统社会中个人或群体所具有的社会特征。这种身份概念的主要特征-5-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是:首先,它与传统社会相联系,带有社会等级的色彩;其次,它一般是先赋性的,有着继承的因素;最后,它与个人或群体拥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资源多少密切相关。第二种则认为身份是一切社会形态中个人或群体所具有的社会特征。“身份的正式术语应为社会身份。它代表了社会中各个成员确定属性和特征的基本社会标志。”人们的社会身份,并不是由人们自己主观决定,也不是由别人随意赋予,而是由个人或群体从事社会活动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及与他人发生的具体联系决定的。身份是指个人或群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11]及思想观念等突显出来的社会特征。显然,在上述两种身份概念的基本取向中,后者比前者要宽泛,可以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本文倾向于采用后一种身份概念。有些身份是先天赋予的,有些则是后天的遭遇或努力获得的。“身份的确定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关系形成的身份,二是血缘关系形成的身份。”身份按其重要性来分,可分为主要身份与次要身份;按其所发生的社会关联性质来分,可分为职业身份、政治身份、家庭身份、文化身份、社交身份等。职业身份,是由社会劳动分工的性质及特点决定的,具有经济关系的特性,它和政治身份一样都属于主要的社会身份。每一种身份都有其相对应的社会地位。1.3.4国外对污名化身份的研究污名是一种社会身份,一种被贬值的社会身份。国外许多学者对污名进行[12]了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对污名作了最早且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戈夫曼将社会建构作为污名的中心,他将污名描述成“一种特征与一种僵化教条观点的特殊关系”,它植根于一种语言关系。在他看来,污名体现了事实的社会身份(即社会所确定的个人特征)与真实的社会身份(即个人所具有的真实特征)之间的不一致。[13]琼斯等人将污名化过程描述成一种关系的过程,即社会环境定义了什么是偏差或越轨,并提供了贬低性评价的语境。他们强调污名的本质是“观念吞[14]噬”,即个人内心的心理过程。林克和费兰恩提出了污名概念中相互关联的五个组成部分:贴标签,观念固化,认知分离,情感反应和地位丧失或歧视。前四个成分发生在影响这个人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歧视也包括结构性歧视,指使污名群体处于不利地位的制度性安排。林克和费兰恩污名概念的独特之处在于指出,污名过程依靠于社会力量、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的运用,正是这些力量[15]给污名的前四个组成部分带来了歧视性后果。克雷伊曼等人进一步强调:存-6-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于国家机器中的权威人士或权威机构能够污名化所有群体。[16]心理学家克罗科尔等人认为,当一个人在社会环境下具有地位被贬低特征时,污名就出现了。然后,社会定义了谁属于这个群体,定义了是否某些特征会导致身份下降,经由这一过程,这一污名化身份被社会建构出来。和戈夫曼一样,克罗科尔等人也认为污名的本质是一种被贬低的社会身份。梅哲尔和[17]奥布赖恩提出了污名的身份威胁模型,分析个人所承受的压力以及其采取的应对策略。他们的理论提到了对个人的幸福生活造成威胁的“情境的直接暗示”和集合性象征,前者暗示了被贬值的危险,而集合性象征是指僵化的定型的[18]文化知识。奥泰蒂等人将污名描述为观念固化、偏见歧视的过程。对污名的认知使其错误地将精神病人与某些否定性人格联系在一起。进而,在他者身上能看到污名实施者否定的情感反应(偏见)或否定行为(歧视)。[19]考瑞根和沃特森提出了个人对污名反应的社会认知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精神病人了解了确定他们群体特征的否定的文化形象,即自我观念的固化。然后,它导致了自我偏见和自我歧视。考瑞根和沃特森指出,情境认知激发了集合性象征(固化的文化观念,感知到的社会等级,社会的、政治的意识形态),这些社会因素决定了污名是被评价为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斯克弗[20]运用标签理论解释精神疾病。越轨标签或偏离标签被帖在个人身上,会改变自我认知和社会机会。对精神疾病的固化观念是通过社会化过程和日常的强化活动习得的。一旦病人角色的定型固化的观念被反复灌输,它就会由于其本身[21]的极端可耻性而成为一种主要地位。林克、库伦等人在斯克弗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的标签理论”,认为一旦在互动中出现正式的标签,病人的角色期待就会被贬值。消极的社会心理后果可能根源于已经预料到的被拒绝,这增加了未来精神病复发的可能性。[22]考瑞根等人通过描述源自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历史资源的精神病污名的结构性决定因素,进一步扩展了污名社会机制的研究。当决策集团有意贯彻会使特殊群体的机会减少的政策时,故意的制度性歧视就出现了。另一种制度性歧视在无意中限制了精神病人的权利。如由增加精神医疗覆盖面的争论,而导致的限制公共精神医疗的社会政策,最终将导致限制使用高额的医疗服务费用。结构性歧视的关键之处在于:污名的决策并不是发生在人际互动层面上的。歧视性政策通过广泛的系统的力量对特殊群体实加它的不利影响。扬恩等[23]人提出了污名道德体验的特点。他认为,污名具有社会身体性、主体间性以及威胁生命中最宝贵东西的特点。前一个特点是指污名导致承受者的身体状况和情感体验发生变化。-7-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4]另外,一些学者对各种污名身份进行了经验研究。利津斯等人对奥克兰一家医院的精神病人和精神科的医护人员作了深度访谈,并总结了精神病人和[25]医护人员对精神病人的六种不同看法。贝奇吾德等人分析了精神分裂症与社交恐惧症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结论:精神病人的社交恐惧程度与非精神病人[26]群的社交恐惧程度是相同的,社交恐惧不是精神病的一个后果。格林分析了脑瘫儿童的家庭成员或亲友所承受的轻度污名。她以戈夫曼的污名理论为理论依据,验证了戈夫曼的观点:污名不仅影响具有污名人格的人的正常生活,而且它还将这种影响波及到与其相关的他人(正常人或聪明人)身上。[27]威尔等人研究了人们对主动吸毒的艾滋病人能否坚持治疗的看法。吸毒者是一个污名化的词语,人们都持有艾滋病吸毒者不能坚持治疗这样一种僵化定型的观念,威尔验证了这一僵化的观点,指出观念固化导致了艾滋病吸毒者[28]和其他艾滋病人的不平等的待遇。威尔森等人比较了住院的癌症病人与不住院、呆在家里的癌症病人的状况,认为待在家里的癌症病人可能会遇到医疗人员所说的社会心理困难;在医院环境下,污名被弱化了,污名似乎没有显著的[29]消极影响。帕肯克斯等人考察了年轻的同性恋男子的社交恐惧问题。他发现有特别性取向的这些少数群体对他人的拒绝十分敏感。与异性恋男子相比,同性恋男子对消极的评价和社会交往有较大的恐惧感。帕肯克斯得出结论:性取[30]向公开与社交恐惧之间呈现反相关的关系。兰锡恩考察了以色列犹太人流放身份和他们的女性化污名。她指出,在以色列犹太化运动中,以色列在使国家建设成为男权主义国家的同时,也使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流放的犹太人和被污名化的流放幸存者遭受歧视、边缘化。1.3.5国内对社会身份的研究[10]国内不同的学者针对某一具体的身份进行研究。施新州对我国人大代表身份进行研究。他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人大代表身份进行历史及现实的分析。在纵向上,《代表法》的颁布标志着人大代表的身份正从“荣誉型代表”向“法理型代表”转型。在横向上,人大代表身份正从“消极被动型代表”向“积极主动型代表”转型。[11]陈祥福对中国农民身份转换进行了研究。他分析农民身份变迁的历程及特点,探究了农民身份转型的艰难曲折的过程及原因。在他看来,农民身份转换是指农民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正向变化:农民或由传统农民(身份农民)转变为现代农民(职业农民),或由传统农民转变为城-8-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镇工人等。农民将由从事小农业生产、生活在封闭的农村、思想落后的传统农民,转变为从事规模化经营、参与集体合作劳动、具有现代思想的职业农民,或者转变为从事大工业生产、参与市场竞争、思想开放自由的城镇市民等。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农民的分化与流动是身份转换的主要特征。[31]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张敏对温州地区基督徒身份进行了研究。她探讨了基督徒对自我身份的认识、该身份如何达致、“基督徒”的内涵以及如何型构这一身份等几个方面。张敏分析了灵验信仰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因为基督教充当了一种社会安全系统的替代。拥有基督徒身份后,宗教成员需要在世俗活动中不断实践以证明自身的信仰,即重构其日常生活,实践自身的身份。她认为,型构中国基督徒身份的真实内容出于灵验与救赎信仰的一种奇妙混合。[32]郭宏珍在分析北方士族的社会身份和政治文化功能时指出,士族与儒家思想的合流与乡里社会的密切联系是士族社会身份活动的基本前提,跻身政治权力是士族价值的最后归宿。士族可看作具有社会和政治双重身份的,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支持,具有乡情情节和政治联结的社会阶级群体。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4.1分析框架本文采取纵向和横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纵向的角度追溯“精神病”身份的起点,分析“正常人”因何被贴上了“精神病”的标签,有哪些因素导致其患上精神疾病。然后以横向的维度分析病人当下的遭遇。本文以精神病人的身份境遇为线索。先考察他们在精神病院场域下的身份境遇,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和其他患者是如何对待精神病人的。而后,将场域扩展到生活世界背景下,病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境遇,疾病对他们生活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其中包括对病人自身肉体、心灵、学习、工作和婚姻的影响以及对病人家庭的影响。最后提出摆脱精神疾病困扰的对策性建议。1.4.2理论假设基于常人对精神病人的社会态度,本研究所提出的理论假设是:“精神病”身份具有极强的污名化特征,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体验到了该身份不同程度污名化的本体性感受,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其采取消极退缩的行动,给病人-9-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带来消极影响。同时,病人家属也因承受轻度污名而具有病耻感。1.4.3概念界定1.4.3.1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是指在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33]表现的疾病。1.4.3.2社会身份社会身份即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标识、位置及社会属性。它有三方面的涵义:其一,标识个体或群体的标志,如身份证、护照等可见的有关身份的表达。如人种、民族、国籍、性别、年龄。其二,表明社会位置,如上级、下级、贵族、平民、干部。其三,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属性。比如名片上有关职业和职务的说明;社会认定的称谓,如小孩儿、男孩、打工者;还有主观认定的君子、小人、熟人、自己人、外人。1.4.3.3污名污名指个人所拥有与众不同的、具有耻辱性、不令人愉快的身份特征,经由这一特征,他从一个普通的、完整的人降格为一个有污点的、被打了折的不完整的人。污名的本质是一种被贬低的社会身份。1.4.4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访谈法、文献法、观察法对C市Y精神病院进行实证研究。调查对象为常见的精神病患者,即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包括躁狂症、抑郁症和躁郁症)的住院患者。最终搜集到30个精神病人的病案材料。其中有20多个调查对象住院治疗很长时间(一个月以上),神志清醒、较理性,处于疾病的恢复期,能像正常人一样交谈。本文以病人家属口述的患病史、医生所作的分析以及病例纪录为依据,同时结合笔者与病人本人访谈的材料和观察到的事件,对精神人的身份境遇这一主题进行定性研究。此次调查主要在C市的Y精神病院进行。Y精神病院是隶属于卫生部门的二级乙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建院50多年,共550张床位,12个科室,50多名具有医师资格证的医生,100多名护士,治疗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癔症、躯体性障碍、应激性精神障碍、酒精成瘾等各类精神障碍疾病。由于精神疾病涉及到病人的隐私,不宜公开,因此本文中出现的患者姓名和医生的姓名均为化名。-10-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精神病人”的身份获得“精神病人”作为一种社会身份,标识出个体具有精神病态的社会属性。而个体为何从“正常人”的社会身份转型为“精神病人”身份?个体因何成为“精神病人”?对于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问题,多年来社会各界学者十分关注。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精神医学家已普遍认为精神病是由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成为被广泛接受的[34]精神病的发病机制。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指出:“个体的起源作为不同群体的遗产及其调适阶段的最终产品,是无数社会影响的集结点。法国社会学家、[35]精神分析医生拉康也曾指出,如果精神科学家的意向应该是探究人类心灵中最独特的人性,那么他当考虑文化的而不是“自然”的决定性力量,他当思考情结而不是本能,是结构而不是欲念,在他的最亲近的同行中,应有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而不是生物学家。他们的观点再次说明,精神疾病涉及生物遗传学、医学、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是一个应该从多角度综合研究的问题。“精神病人”这一社会群体并非出生时就疯狂,并非无缘无故就精神失常,他们的发病原因通常可追溯到患病前六个月相应的生活事件。笔者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患者既往的成长经历进行回顾,探究个体成为“精神病人”的身份获得问题。2.1生理因素的作用2.1.1遗传因素的致病性父母二系三代有阳性精神病家族史及近亲婚配史的人,患精神病的几率较高。这种人可能遗传了家族中的精神病基因,导致其在成长过程的某个不确定的时间发病。笔者在访谈中,发现了几位有阳性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案例2.1:徐慧颖,女,1979年出生,农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其母亲和姥姥都曾患过精神病。案例2.2:黄艳丽,女,1962年出生,精神分裂症。患病20多年,一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她的母亲患有精神病,共生下六个孩子,患者最小,排行老六,也是孩子中唯一一位患精神病的人。黄艳丽性格内向,爱钻牛角尖。-11-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然而,体内有精神病遗传基因必然会发病吗?这是一个很难确定的问题,医学工作者对此都无法定论,我们只能说他们患精神病的几率较高。国内外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家系调查发现,本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几率要比一般人群高数倍,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双生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的同病率是异卵双生的4~6倍。寄养子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母亲所生子女从小寄养出去,生活于正常家庭环境中,成年后仍有较高的患病率,提示遗传基因在精神分裂[33]症发病中的主要作用。上述案例中的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性格内向。因此,有阳性精神病家族史只是致病的一个因素,性格因素外加遗传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其成为精神病人、具有“精神病”身份,其中性格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且关键性的因素。2.1.2脑器质性、躯体性疾病及精神活性物质所导致的精神疾病母孕期曾患病毒感染、在胚胎期大脑发育过程中出现神经病理改变、癫痫、脑肿瘤等脑器质性病变和某些躯体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药物中毒,都可引起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如鲜明的幻觉和被害妄想。精神活性物质也可引发精神疾病。精神活性物质又称成瘾物质,主要有酒精、咖啡因、可卡因、大麻、仙人掌毒素、海洛因、吗啡、阿片、烟草等。在日常生活中,因过量引用酒精这一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而导致的精神异常现象比较常见。酒精中毒可导致幻觉症。有研究表明,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身体运动能力和感知能力降低。当抑制作用扩散到脑干、脊髓和丘脑,这时会出现言语、判断力、视觉[36]的失常,各种动作无法圆满完成,严重者可失去知觉,进入昏睡状态。国外精神分裂症医学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药物作用下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神经系统发生的的病理性改变,提出了精神分裂症致病因素的多巴胺假说和氨基[33]酸类神经递质假说。多巴胺假说指明了精神活性物质可卡因和苯丙胺对大脑的作用机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通过临床实验观察,指出长期使用可卡因或苯丙胺,会在一个无任何精神病遗传背景的人身上产生幻觉和妄想。苯丙胺和可卡因的主要神经药物学作用是可以提高大脑神经突触间多巴胺(DA)的水平,导致多巴胺功能亢进。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DA功能亢进是患病原因。而阻断多巴胺2(D2)受体的药物可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的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认为,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谷氨酸是皮层神经元重要的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如苯环已哌啶-12-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PCP)可在受试者身上引起幻觉和妄想,同时也会导致情感淡漠、退缩等阴性症状。抗精神药物的作用机制之一就是增强中枢谷氨酸功能。2.1.3气功引发的精神障碍气功是中国古代导引、吐纳、炼丹、守神、存想、静坐、坐禅等养生术的[37]总称。它使练功者在气功师的暗示和自我暗示下消除思维中的“杂念”达到“入静”,以此降低身体代谢,而具有保健的功能。练功者用“意念”控制了大脑乃至全身,而“意念”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有很大的自我随意性。自我暗示对路,可以调节自身的身心平衡,起积极作用;自我暗示不对路,产生“妄念”,就会引发练功“出偏”等祸患,如幻视到“神光”、“鬼仙”,而出现精神异常。目前,这种气功性精神障碍在临床精神科已不再属罕见病种之列。案例2.3:夏小东,男,1956年出生,航天设计的技术骨干。他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锻炼身体,在妻子劝说下试着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气功班。不久自己竟然有了气感,后来能够看到自己的五脏、骨骼,能够听到街对面的谈话。有一次在汉水练功,突然看到眼前的景象,他就沿着堤岸走下去,没想到真的和他在功中所见的一模一样,这次他彻底相信气功的神奇之处。案例2.4:钱永江,男,1961年出生,发病前无任何精神因素刺激。在练习鹤翔桩功过程中,出现腹中有“气”在体内窜行,“气”窜到头部,感到头胀,继而晃动不止,“气”窜到手部,感到手麻木,手不停摆动,同时伴有情感紧张,难以忍受。许多像夏小东、钱永江这样患者的临床表现说明,几乎每个气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症状中都或多或少地有“附体”、“坐祥”、“神仙控制”等内容,其他[38]气功师和练功者也往往凭这些体验作为衡量功效的标准。无论何种气功,如练习不当均可导致精神障碍。练气功为何能导致精神障碍,让我们分析一下气功导致的精神障碍的作用机理。各种气功理论都提出修炼到一定程度将进入一种“气功态”,这时中枢神经系统被广泛抑制而局部区域处于异化状态。这一种特殊功能态解释了气功理论中的“大脑静、内脏动”的观点,同时也解释了练功中出现“自发性运动”和“超常肌力”,即所谓刀枪不入的“硬气功”的现象。这种特殊功能态是因“内气”的存在而产生的。“内气”是指气功以一种自我暗示为核心的心理调节手段来影响自身生理功能,通过暗示达到一种特-13-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殊功能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练功不当,尤其是气功师宣扬大量迷信的内容,或练功者过于追求“眼功”、“耳功”等特异功能的出现,这种他人和自我的暗示信号反复长时间刺激,造成大脑局部区域形成惰性病灶,从而产生大量幻觉[39]及其它精神异常。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里,李红志在我国兴起了练习法轮功的浪潮。李洪志冒用气功的名义,将自己神化,制造、散布迷信邪说,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对其进行精神控制,扰乱社会秩序,残害教徒身心,具有反社会、反人性的性质。李洪志对教徒身心的毒害令人触目惊心,天安门前的自焚事件,教徒剖腹取物,杀害家人来“杀人度人”等等,这样因对法轮功邪教的痴迷所导致的精神障碍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下面的案例。案例2.5:莫晶是李洪志忠实的追随者,练功走火入魔,幻视到法轮而精神失常,并因练法轮功被拘留改造两年。后来,精神病多次复发。案例2.6:高永彬因练法轮功3个月后,突然精神失常。日夜练功,兴奋不安,说“宇宙语”唱“宇宙歌”,语言增多且夸大。看见死去的父亲,跪地叩头,与父亲讲话,并说自己练成法轮功能把死去的父亲治活。李洪志要求信徒凡事都要用“法轮大法”衡量,给信徒“洗脑”,使他们没有自己的理性思维,没有自我,完全成了一个被操纵的机器人。邪教组织通[40]过严格的精神控制手段破坏人的心理功能,导致强迫性心理障碍。强迫性心理障碍是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性障碍,是一种以强迫情绪、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心理障碍,主体不能自由地进行选择,他们的意识内容和思考方式似乎不能变化。邪教痴迷者与精神病者在支配性、偏见性、轻狂性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精神病理特质;痴迷者具有精神病样人格和意识变态及病理人格倾向和病[41]理心理特征。因此,我们要认清法轮功等邪教的本质,不要被邪教左右而丧失自我,而发展成强迫性心理障碍。气功的本质特点是在主动的意念统帅下进行协调的呼吸和肢体训练。用现代科学来阐述,气功包含了心理、生理和形态三方面的互相调节,是一种全面调节和整体调节,也是一种复杂的多向调节。练气功一定要在气功师的教导下科学地练习,不可同时练多个气功,同时要选择中华传统的正统气功,练习“易筋经”、“六字诀”、“八段锦”和“五禽戏”等优秀正统的传统气功功法。气功引起的精神障碍与练功者练功前的人格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练功者之所以陷入强迫性心理障碍与特定的人格构造有关,强迫型、偏执型、神经-14-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质型、情绪不稳定人格、癔病型人格是强迫性心理的易感性因素。邪教操纵者使用强化手段进一步强化了练功者这些本身已经具有的心理人格的主导性因素,塑造了他们的病理性人格,导致强迫性心理障碍。2.2患病的心理人格成因2.2.1性格因素及不良童年家庭环境对病态人格形成的影响[42]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分析人性时指出,人性有三个意思可供确切地辨识。它的第一个意思是人类的由种质产生的严格的遗传特征,即我们推论的在人类出生时即具备的各种无形的冲动和潜能。它的第二个意思是人类在亲密联系的简单形式或称“首属群体”中,特别是在家庭和邻居中发展起来的社会性本质。第三个意思经常出现,特别是在讨论人性的善与恶的时候。在这个意思上,人性本质是最容易变化的,因为导致行为的本性,随着外部影响的变化而在道德或其它意义上都是变化的。现在是自私的、无能的、好斗的和保守的本性,几年以后在另一个环境中可以变成慷慨、有为、温和和进步的本性;一切取决于本性是如何被唤醒和运用的。在这个意义上人类本性是可以变化的。而人类本性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可教育性。可见,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包括先天的遗传因素以及社会群体(尤其是初级群体)的型塑因素,人性的可教育性说明后天的成长环境能改变人性的生物遗传特性。其中,生物决定因素,不过是人格形成的诸多因素之一,它无法说明人格的完整综合结构;而文化必须被视为各[43]社会建立人格类型及社会特有的各种身份人格系列的支配因素。各位学者的观点都指明了后天生存的文化环境最终造就了人格。人的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童年。在儿童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家人、同龄群体(玩伴和同学)及老师等社会群体使其由“自然人”逐渐发展为“社会人”,孩童的认知能力不断增强,在十岁左右已经具备了较为明显的内向型或外向型人格特征。由于人的性格在十岁之前具有较强的可教育性及可塑性,同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父母成为型塑孩子性格的关键角色。如果父母对孩子教育不当,疏忽他们,任其不良思想自然发展的话,一旦孩子形成自卑、多疑、孤僻、敏感、自闭、悲观、缺乏安全感等不健康的人格,将很难挽回。孤僻、敏感、多疑、不善于沟通的人很可能患上精神疾病,因为临床发现多数精神病患者具有这些性格特征。Y精神病院的院长在分析某精神疾病案例时认为,精神病的根源是家庭教育。可见,童年时期不良的家庭氛围给孩子的心灵造成终生-15-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挥之不去的阴影,对家庭生活不幸事件的耳濡目染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疤,潜移默化地对孩子的性格造成负面影响,为病态人格的形成埋下祸根。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病态性格形成有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这可从三方面考察:不和谐的家庭关系,沟通关爱的缺失和不当的育儿方式,以及拮据的家庭经济状况。首先,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儿童病态人格形成的影响。家庭成员间不和睦,父母间感情基础差、争吵不断,兄弟姐妹间沟通少、感情不深厚,这些都会影响了孩子的性格。其中,前者对孩子性格的负面影响大于后者。Y医院有许多幼年时父母婚姻不幸福的患者。病人李鑫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个。案例2.7:李鑫,女,1976年出生,精神分裂症,性格内向。上初中三年级(16岁)时初次发病。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父母均为普通工人,母亲月工资400元,父亲所在单位经济效益差,经常不能按月发放工资。父亲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迷恋上打麻将,每晚赌博至深夜才归,父母之间就此经常吵架。母亲总在孩子面前唠叨、咒骂父亲,让孩子劝说父亲改邪归正。案例2.8:王皓明,男,1964年出生,躁狂症,心理学博士,目前在自己创办的心理培训机构从事心理培训师工作。2006年10月23日首次发病。从他年幼直到他30岁,其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而他30岁以后父母关系变得融洽。在不和谐的家庭场域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比幸福和睦家庭中的孩子承受着更多的心理负担,从父母的婚姻生活中更多地了解了生活中的不幸。当父母间爆发连续不断的冲突时,孩子以一种战战兢兢的恐慌的目光对此无所适从,他们毕竟年龄太小,不知道如何阻止父母间的冲突。父母争吵不断必定会忽视孩子的生活,这样,长久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和温暖,会产生“存在性不安”、焦虑、多愁善感,常常以悲观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快乐的时光变得越来越少,而痛苦忧郁的时光常伴随其左右,幼年就体验到了人生本来苦多乐少的含义,正如存在主义所揭示出的,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控制的存在影响了我们的一切。婚姻不幸的最大受害者是孩子,童年的家庭生活会影响他们一辈子。他们童年时就生活在家庭不和睦的阴影下,导致了性格中的一些灰暗消极想法。临床上多数精神病患者成长于充满压抑和硝烟的家庭环境下的事实,说明精神疾病应部分归咎于童年时期家庭关系的不和睦。-16-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沟通关爱的缺失和不当的育儿方式儿童病态人格形成的影响。家长会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孩子:有的是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与孩子缺乏沟通;一些采取打骂式的教育手段,孩子不听话就采取武力,不跟孩子讲道理,不对他们讲清是非曲直,结果常导致孩子口服心不服,心存抱怨;另一种情况是父母与孩子成为好朋友,彼此都处在平等的位置上,家长把利害关系以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己作出理性的判断。家长和孩子经常沟通想法,及时矫正孩子的一些错误观念,让他们心服口服,这种育儿方式下长大的孩子通常比较懂事,总是能体谅别人的感受。只有最后一种是良好的育儿方式,在前两种育儿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想法比较偏激。就患者而言,幸福的家庭仍然是少数的,多数孩子都是在不幸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数患者也都是在前两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就与父母缺少沟通,当遇到烦恼时多数都憋在心中。上面提到的患者孙微与父母相处得很不好,经常与他们发生冲突。此外,患者李鑫、周旭东的家长也很少与他们沟通。案例2.9:李鑫的父亲性格内向,不负责任,是一个很不称职的父亲,不懂得、也不去与孩子沟通。平日只顾自己,逃避家庭责任,对孩子不管不问。刚开始是在劳资部门,手里还有一点儿权力,后来下班之后就去赌博,工作不认真,被降职到下属工厂做办公室的普通文职人员,工作上不得志。母亲终日抱怨父亲,唠叨家里的琐碎事情。父母俩都不关心三个女儿的学习和生活,只管为孩子做饭,平日很少和孩子交谈,缺少沟通。对于孩子来说,家就像是一个提供住宿的旅店一样缺少温暖。父母对孩子缺乏沟通和理解,这样可能会导致先天内向的孩子更加内向,他们缺乏家人的关爱,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存在性不安的个体”。他们生活在一个寒冷的世界中,总感到周围的人会伤害自己,对自己有敌意,即医学上所谓的被害妄想。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理解关心自己,世界上很少有人能理解自己,知己者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想法支配下,孩子通常不会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他们也不愿意这样做,于是他们“心门”逐渐地被自己关上了,变得更加自闭,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不轻易表露自己的烦恼。心中的烦恼无人倾诉,久而久之养成了不想倾诉的惯习。父母对孩子沟通关爱的缺失导致了孩子不愿意与他人沟通,形成了孤僻的-17-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性格。正像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所指出的那样,被忽视的小孩不知道爱与合作为何物,他所形成的对生命的诠释根本就没有这些积极力量,他发现社会冷酷无情,而且以为它永远冷酷无情。因此,他既怀疑他人,也不相信自己。一个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人同样缺少爱的能力,他们不相信而且冷漠地对待他人,不愿与人交往,社交活动少,经常来往的朋友很少,烦心事很少向他人吐露。如果他们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将心中积聚的烦恼排解出去的话,心中的火山总有一天会喷浆出来,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第三,拮据的家庭经济条件对儿童性格形成的负面影响。无论城乡,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均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笔者在Y医院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多数患者家庭经济条件差,属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困阶层。上文提到的李鑫家庭一直十分拮据。此外,像这样幼年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患者很多,有一些是贫苦的农民,如吴凤霞和徐慧颖。案例2.10:吴凤霞,女,1981年出生,小学教师,精神分裂症。2000年底初次发病,后来病情反复发作,先后在Y医院住院四次。父母均为农民,从小家庭条件不好,父母靠种地为生,年收入约3000元。2006年前,患者单位没有给职工办理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由自己全额支付。在经济条件差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可能会为上学的学费、生活费而发愁,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必须考虑长大后的出路。有些孩子为了长大后能出人头地、摆脱贫困的生活,立志考上大学,拼命学习,变得争强好胜。这些都加大了他们生活的压力,使他们幼年就承受着较为沉重的精神负担。一旦自己设定的远大理想无法实现,心灵便遭受重创,想要通过知识改写命运的办法无法实现,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下,觉得前途黯淡,甚至可能采取自杀的手段结束自认为没有出路的生命。在上述三种不良的家庭因素中,第二个因素即幼年时沟通关爱的缺失对病态人格的形成影响最为显著,常常导致孩子性格变得更加内向,为精神疾病埋下了伏笔。除了家庭因素之外,其他人群(如朋友、伙伴、老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性格。但是,笔者认为,在10岁之前儿童性格形成并定型的关键性阶段,由于他们在家庭场域中的时间最长,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型塑作用最大,对病态人格的形成影响最为显著。-18-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2.2病态人格中的两极性格患者精神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在10岁左右孩子的性格基本定型,形成了内向型性格或外向型性格。在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中,绝大部分患者都是内向性格的人。Y院的病房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沉寂的。在药物的作用下病人时常处于睡眠状态。在发病期间,只有药物才能暂时抑制住他们大脑紊乱的思绪,使他们的肢体各器官变得迟钝麻木,使他们的心情趋于平静。即使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他们也很少交谈,多是处于缄默状态。因为他们大都是内向型性格的人,孤僻而且敏感多疑,不愿与他人沟通。Y医院约80%的住院患者都是内向型性格的人。案例2.11:刘玲,女,50多岁,小学教师,精神分裂症衰退型。在她30多岁的时候第一次发病,现已患病20多年。性格内向,疑心重,很少说话。因为教学过程中跟学生生闷气,而初次发病。案例2.12:方海全,男,1984年出生,精神分裂症偏执型。17岁时第一次发病,此后常处于病态中,清醒时较少。患者从小性格就极其腼腆、内向,总喜欢独处,很少与外人接触。在住院治疗期间,害怕见到女人,一见到女人就躲得远远的,整天呆在病房里,不敢出门。内向性格的人已成为精神病的易发病人群,这样性格的患者在医院里比比皆是。初次发病之前,由于将心中的烦恼憋在心里而患病。此后,由于性格缺陷始终无法根本改变,进而病情多会复发。只要他们不能及时、正确地化解心中的忧虑,精神病就会成为一种顽疾而困扰这些内向患者的一生。另外,精神病患者中也有个别外向型性格的人。他们在工作上表现得很外向,朋友很多,善于交际、应酬,与领导、同事、朋友、家人相处得都比较好。但是心中也有一些烦恼、困惑、怨言,感觉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也无济于事,于是干脆就将这些烦恼堆积在心中。这种外向性格的病人大多是追求完美、争强好胜的人。患者赵海涛和王皓明就属于这样的人。案例2.13:赵海涛,男,1973年出生,装配车间工人,小学学历,精神分裂症,1997年初次发病。18岁就参加工作,有上进心,工作认真,能言善辩,口才好,朋友多,应酬多。多年的社会阅历使他深谙社会的黑暗。工作十多年,职位几乎没有提升。对此心中有怨言,感觉社会不公平、工作压力大。-19-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虽然自己的薪水较高,都能买得起轿车,但是还是梦想自己能成为百万富翁。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家庭中夫妻间的摩擦、性生活不和谐、工作上不被重用,这些问题向朋友说了也于事无补,没有用处,解决不了问题,就将这些烦心事憋在心中。外向型性格的病人通常比较挑剔、对生活质量高标准要求、理想远大,当他们的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形成巨大落差的时候,心理承受不了这样大的落差,有些清高的他们认为无人能明白他们当时的心情,正所谓“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他们将私底下的困惑隐藏在心中,这样外向型性格的人也患上了精神疾病。这类人群似乎有双重性格,在多数情况下,表现出外向或偏于外向,对人能侃侃而谈,交际广泛,在有些时候喜欢独处。不是所有外向型性格的人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以及困惑,他们的困惑不被人所知,而且萦绕心头,无法摆脱,长期为此所困,压力有增无减且无法释放,无法自我排解,最终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情绪急躁不稳定,因此,外向型性格的人也会患上精神疾病。无论性格内向还是外向,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调整好心态,无法正视烦恼,宣泄掉积郁,那么他们都可能患上精神疾病,而且各行各业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患上精神疾病,问题关键在于怎样应对烦恼,寻找快乐。能不能找到快乐,全靠自己,认为自己悲惨,就会过得凄风苦雨。而每时每刻都挖掘快乐之源,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代表着一种开朗的生活方式,显示了一种健康的人格心理。内向和外向性格的人所具有的不健康的人格特质——不能及时排解内心的积郁——是患病的根本原因。2.3患病的社会因素毫无疑问,所有的病态形式,如焦虑、精神分裂,都可以在社会的矛盾之中找到起源。性格因素奠定了精神病发病的基础,然而心中的这颗炸弹常常是在外界某些生活事件的导火索的刺激下最终被点燃。多数患者发病是由某一件或几件事情诱发的,有些病人或家属能追溯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常常是些无关紧要的琐事,但在他们内心却激起了涟漪,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思绪在他们头脑中萦绕盘旋,整天寻思那些事,以至于自己也无法抑制大脑紊乱的思维,钻进了死胡同,最终导致疾病发作。只有病人自己最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当时的想法,但是他们已经跳出了常-20-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人“有限的意义域”,根据他们在自己另一个“有限的意义域”中的个人情感体验,赋予了该事件另一种意义,那可能是他们当时的真实想法。让我们从纵向的维度追溯他们初次发病相应的生活事件,以及他们赋予这些事件的意义。案例2.14:李鑫在上初三时,一次晚自习突然停电,于是老师给学生放学。在黑暗中,她错拿了同学的一把蓝色雨伞,回家后才发现,但是又不好意思或者不知道该怎样把雨伞还给那位同学,一直没有把雨伞还给人家。之后,由于疑心重,她出现了关系妄想的症状。觉得别的同学好像总是在她背后议论她,说她是小偷。后来,她回家将那把雨伞扔到家中的火炉里烧了。母亲发现了雨伞烧完后残留的支架,觉得很奇怪,不明白好好的伞为什么要烧掉。这期间,李鑫经常自言自语,不时往地上吐痰,学习不集中。老师发现她行为异常,找家长了解情况,母亲说出了烧伞这件奇怪的事情,老师向母亲说了有同学丢伞的事情。这样,找到了促使她患病的原因。案例2.15:患者吴凤霞,女,1981年出生,小学教师,精神分裂症。中师毕业后,1999年下半年参加工作,在初中教书。2000年底,因为批评学生,而学生的年龄与她的相仿且不服吴凤霞的管教,与她发生争执。事发后她一直自己生闷气,后来没有向学校领导请假无故旷工一周。校领导来吴凤霞家探望,觉得她的言谈和从前不同,表现有些异常,让吴凤霞的母亲带她到医院看看得了什么病。李鑫患病是由于患者疑心重、心眼小,怀疑他人把自己当成小偷,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造成的。患者吴凤霞和前面提到的患者王皓明和赵海涛都是因某事引起心中郁闷、压抑太久、生闷气,而最终发病。此外,还有一群因为文革迫害而致病的年长的病人。案例2.16:郑基华,女,1936年出生,躁狂症,到目前为止已住院治疗32次。文革期间因其外祖父是大资本家而且有海外关系。1966年党中央发布“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自此,郑基华成为“大字报”所重点批斗的对象。在1966年6月,被批斗不久,她就经不起折磨精神崩溃,这是她精神病首次发作。在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中,她又被揪出来,挨批斗。在当时中国的社会中,遭文革迫害而患精神病的人在整个中国不在少数,-21-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正所谓“一场政治运动,一茬精神病人”,文革对老一代人毒害之深可见一斑。在文革迫害中,有的人咬牙挺过来了,如郑基华的丈夫就坚强地经受住了文革的种种迫害,而像郑基华这样心灵脆弱的人承受不了如此残酷的迫害而成为病人。这就涉及到一个人精神承受力强弱的问题。在这里,人性与历史在不可避免发生冲突时产生了沉重而悲怆的后果,在郑基华的痛苦中,我们看到了文革那个年代遭受迫害的人的痛苦。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初中、高中或大学求学期间因学业压力过大而精神失常。患者梁彩凤在初中因学业压力而患病,高明宇因高考落榜而精神异常。病人李鑫和胡桂香患病原因是疑心过重,自己假想并未存在的事情,在某一偶发事件的刺激下所导致的,吴凤霞是与他人发生冲突、生闷气或积郁导致的,郑基华是在文革历史事件的迫害下患病的,梁彩凤和高明宇是由于学业压力所导致的。他们都是在外界某一社会事件的诱发下产生心理冲突而初次发病的。然而,社会因素只是致病的外在间接的诱因,心理人格因素才是致病的根本决定性因素。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大幅度的改变。许多国有企业纷纷改制,精减人员,大量职工下岗失业。施行聘任制的单位越来越普遍,人们的工作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实行的终身制、“铁饭碗”,而是会经常“跳槽”更换不同的岗位,工作不再像从前那样稳定。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精英时代,当代人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人们为了生活疲于奔命。同时,社会转型造成了社会结构的断裂,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悬殊。根据我国著名社会学者李强的观点,一些弱势群体根本不再位于社会结构中,他们被远远地甩在了丁字形社会结构之外。处于弱势地位的人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和精神压力。临床医学的调查已表明,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经济水平低的患者在患病人群中占多数,经济条件优越的患者仍属少数人群。一些贫困人群承受着生命所无法承受之重,最终没能经受住社会转型等诸多因素带来的精神考验,患上了精神疾病,具有了“精神病”的身份标签。在社会转型期巨大的压力下,当代人只有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给自己解压,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才能不踏上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迷途。2.4气象因素对精神疾病首次发病的影响精神医学工作者发现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与气象因素有一定相关性。天津[44]市公安局安康医院李毅精等人和天津市气象局冀文萍等人对无明显发病诱因-22-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的61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病例发病高峰在7、10月份,夏秋季发病明显高于春冬季。精神分裂症发病与生物气象因素有关,这与医疗气量学和中医“天人相应”的观点对精神分裂症发病的认识是相吻合的。中医认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乎天气”。人与天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气象因素在人体正气不足、环境适应能力低下时,破坏人与自然界的相对平衡状态,使人体阴阳失调而发病。影响精神分裂症发病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暑湿热,燥邪,病因属阳。致病不外乎湿热痰浊交阻,阳热伤阴,阴伤化燥,病性属阳。气候变化能影响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的情绪中枢,引起一系列生理化改变,在机体正气不足(心理、生理素质的某些缺陷)的基础上,气候变化(外邪)就成为促发精神分裂症的一个因素。笔者查阅了Y医院近几年来的住院患者情况登记表,也发现夏秋季住院患者明显多于春冬季。图2-1显示了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月分布状况。发病人数14012412010510080676059464840392830302420140024681012月份图2-1天津市614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月分布图Fig.2-1Themonthlydistributionof614mentalpatientsfirsttimesufferingfromschizophreniainTianJin资料来源:李毅精等《气象因素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影响》此外,精神分裂症的暴力行为与天体运行有某种程度的相关性。北京安康[45]医院的黄建平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冲突暴力行为与月相盈亏间的关系。精神不正常的人多在满月期出现突出性的病理表现,“遇月之空,亦邪甚也”。黄-23-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建平收集了北京安康医院十年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冲突暴力行为233次,与月相盈亏关系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冲突暴力以满月期发病率最高,新月期次之,而上、下弦月期显著偏低。这种结果可能是月球在不同月相期产生不同的引潮力作用于人体的直接反应。气象和天体运行对精神分裂症发病有一定因果关系,不过,二者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很微小或者很微妙。气象变化确实会使人的生理功能有所改变,进而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但是,正常人能通过理性的自我调节始终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不会仅仅因为气温、气压、日照、湿度或月相的变化而令人匪夷所思地情绪失控,气象和天体运行只会对人的精神状态造成很小影响,否则,人类就变成了太容易被自然环境左右不堪一击的脆弱生命。[46]社会学家米德从自我理论的角度对人格分裂现象进行了理论阐释。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主我”和“客我”存在于思维过程中,它们表明了思维所持有的交换意见的过程。这两者出现在我们的经验中便构成了人格。在正常情况下,在我们所属的那个作为整体的群体中,有一个统一的自我,但那个自我可能分裂。对一个性情反复无常、摇摆不定的人来说,他身上有一种分裂的迹象,某些活动变成不可能,而且那套活动可能分离并发展出另一个自我。结果产生了两个互相分离的“客我”和“主我”,两个不同的自我,而且那就是造成人格分裂趋势的条件。分裂的人格按其自己的方式发生。引起人格分裂现象的,是一个完整、单一的自我分裂成了这个自我的许多部分的自我,这些自我分别与这个人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他的完整单一自我的那个社会过程的不同侧面相对应,这些侧面即他在那个过程中所属的不同社会群体。精神病人由一个性格稳定、具有同一性的、正常的自我,发展成一个喜怒无常、时而精神失常、时而精神正常,具有多面性的、分裂的自我。如躁郁症病人有时暴躁、冲动、情绪高涨,有时抑郁、缄默、情绪低落,一会儿痛哭流涕,一会儿暗自傻笑、手舞足蹈。他们心灵破裂,人格不稳定,他们撕裂了自己,成为“遗失心灵地图”的人。综上所述,精神疾病是由社会、生理和心理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提供了大脑功能的生物学基础以及基本的人格结构,这些生物学基础与人格结构又影响了个体对人生经历以及社会环境进行反应和互动的方式。具体而言,病态人格所具有的生物学天赋,为社会化以及良知的形成提供了一个不利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因素以及父母的管教方式等影响了性格的形成以及行为表现的方式。图2-2显示了精神疾病首次发作的一般机制。-24-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童年时不良的家庭因素:1.不和谐的家庭关系2.沟通关爱的缺乏和不当的育儿方式3.拮据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因素遗传生理因素孩子性格的形成:在10岁左右性格基本定型内向性格:敏感多疑、孤僻社会事件的刺激外向性格:社交广、善表达心理冲突心理因素父母二系三代有阳性精神病家族史或近亲婚配史生理因素母孕期曾患病毒感染或在胚胎期大烦恼在内心中脑发育过程中出现神经病理改变积聚太久并达到一定程度精神活性物质、脑器质性、躯体性疾病所致的精神疾病发病:气功导致的精神障碍情绪爆发,自然因素行为异常气象及天体运行因素图2-2精神疾病首次发病的一般机制Fig.2-2Thegeneralmechanismofmentaldisorder’sfirsttimebreaking-out-25-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5本章小结本章分析了“精神病”身份的起点,也就是“精神病”身份获得的问题。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和自然因素四个角度纵向追溯了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生理因素指人的脑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改变而引发疾病,是精神病发病的生物学基础。心理因素指性格缺陷,某些不健康的人格品质构成了“精神病”身份获得的直接的、主导性原因。社会偶发事件是疾病暴发的外在刺激性导火索。自然因素对人的精神状态产生微妙的影响。-26-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医院情境下的身份境遇当病人到精神病院初次就诊时,作为权威的精神科医生最终“裁定”了精神病人的身份,使该身份成为“铁定”的事实,“精神病”的标签被正式贴在就诊者的身上。此后,有经济条件的就诊者住进了医院被禁闭的病区,他们同医院里不同身份的人群会发生怎样的联系?他们处于何种身份境遇中?在本章里,笔者试图关注医院情境下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及其他病友对患者的社会态度以及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3.1身份的界定与转型众所周知,“精神病人”身份界定与转型的依据应该是医生的诊断。在第一次发病初期,病人逐渐表现出异常的行为举止,他们通过自己的身体叙事一点点型构着自己的身份。当他们来到医院就诊时,是精神科医生最终将“精神病”这个身份标签贴在了病人的身上。“精神病患者”是在医生和病人间对话过程中被建构出来的。“精神疾病”是现代医学中唯一采用症状学标准为主要诊断的病症。只能通过病人及家属的描述、医生的问询,来确诊是否是精神疾病。病人的背后是他自身、朋友、家属等全部精神病观念的集合,而医生的背后是他从书本上及临床实践中学到的医学科学体系,医患的对话是两种社会成分而不是两个个体间的交换。精神疾病的界定过程构成了疾病本身的一部分,病人的表现、家人的认识、及其与医生的互动,在其各自的社会观念与制度背景中共同构建着“精神疾病”与“精神病人”的特征。医生的诊断不仅决定着以后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直接参与着病人家属或病人自身对“疾病”的认识及病人角色的构建过程,从而影响其后的境遇。有些病人到普通医院或精神病院就诊,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患上了精神疾病。案例3.1:郭景荣,女,1982年出生。最初怀疑自己得了精神病,但不敢正视它。刚开始,一件小事想说又顾虑,以后控制不住自笑,逐渐加重,出现“皮肤渗气”、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维、“被人监视”等感觉。在普通医院被诊断为“偏执状态”,后来到Y医院求医。经精神检查,医生认为患者的症状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的表现,诊断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肯相信,表现非常痛苦,一-27-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个人跑到外面大哭,继而再次挂其他医生的号希望否定此诊断。反复后仍然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她异常伤心,不愿接受抗精神病治疗,无奈决定回家。案例3.2:王皓明刚被送到Y医院时,躁狂症发作,情绪异常激动,对他人有敌意和攻击性,不配合治疗,因此被绑在病床上长达七天之久。这七天里,只能对他采取强制打针、吃药的方式进行治疗。他说,到了第八天,他一下子想明白了,意识到自己有病,同意接受治疗,当时神志顿悟了、清醒了。郭景荣到精神病院求医是为了寻求一个权威的“无精神病”的证据。她不愿意接受抗精神病的疗法,强烈的反应表明了医生的判断对她所具有权威性的影响。王皓明从否定自己有病、抗拒治疗到最终承认自己的“精神病”身份也进一步说明,精神科医生不仅是病种诊断和治疗的权威,而且在就诊者由“正常人”身份向“病人”身份转化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社会将判断“精神病”的权力交给了医学专业权威。对于病人和家属而言,诊断的意义常常意味着“理性”与“非理性”、“正常”与“异常”的分界。当就诊者被确诊为精神病而被贴上了“精神病”的标签,他就由“正常人”的身份转型为“精神病人”身份,这一身份标签可能伴随他今后的生活,精神病的污名从此逐渐扩散开来,他的境遇由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3.2家人对患者无奈家人对患者最初患病所表现的轻微的行为异常也许没有发现或没有在意。等到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甚至闹到家里鸡犬不宁时,家人感到无法约束、管理病人,这时才带其到医院治疗,管住病人;或者由于经济或其它种种条件的限制,没有住院治疗,只是买一些药暂时控制一下病情。如果当精神分裂症患者自言自语、傻笑、甚至骂人时,家人可以对其置之不理的话,但如果他们出现打人、摔东西等攻击性、破坏性的行为,家人就不能再置若罔闻了,他们已经严重扰乱了家人安宁的生活。绝大多数患者辱骂的对象是自己的父母、亲人。他们胡言乱语,咒骂父母,也许是怨恨最亲近的人曾经对他们毫不关心。患者打人、骂人的对象似乎是有选择性的,在这一点上他们似乎有部分理性思维,他们将内心中堆积已久的消极情绪都发泄在了他们所怨恨的对象上,“以一种伪装但却有效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指责”。被攻击的对象是他们的父母或身边最亲近的人,这一点在几位病人身上都有所体现。另外,还会出现流血性、甚至杀害亲人的过激行为。-28-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案例3.3:李鑫的异常行为主要表现在骂人、自言自语、傻笑上。她从未出现打人症状,好像知道自己不是对方的对手,没敢出手。咒骂的对象是其父母,尤其是母亲,她从未骂过自己的姐姐和妹妹。在家庭空间中,她与姐妹没有发生过冲突,“相处”得还算可以,算是各自相安无事,谁也不惹谁。母亲对于她咒骂自己的行为很生气,有时也用脏话反唇相讥或干脆动手打她两下。李鑫感受到了挨打、被惩罚的疼痛,骂人的行为会暂停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骂人行为还会反复出现。案例3.4:吴凤霞病情发作时,偶尔会辱骂父母。父母很少和她计较,舍不得打自己的孩子,只有在气急的时候才会打女儿几下。吴凤霞的母亲说,在2007年3月这次发病住院期间,她打过女儿三个耳光,平时不忍心打她。案例3.5:许民安曾将自己表哥脸部的颧骨处打破,患处被缝了三针。案例3.6:一次,于小彤在走廊大喊大叫,母亲上前制止,让她回病房,她不从,一个劲地往她母亲脸上、身上吐吐沫,还用脚踢她母亲。案例3.7:田海峰初次患病半年未治疗,在家养病。2007年2月,其父要将家中闲置已久的爆米花机器卖掉。他认为卖了爆米花机器会危害到自己,会死人,死的人就是自己。就在他的父亲和买爆米花机器的人进行交易的时候,他向他的父亲连捅几刀,使其当场死亡。有少数患者没有攻击性的暴力行为。通常情况下,他们的外在表现与常人一样,偶尔会出现偏执性的举动。笔者在Y医院发现,打人这一具有人身攻击的行为多发生在男性患者身上,骂人是两性患者共有的行为,少数患者不会出现打人、骂人的举动。没有打骂行为的病人,患病前后外在行为变化不大,内心却难以忍受地焦躁不安。在病情发作时是否出现打人或骂人行为,与患者精神正常时的日常表现是有关的。发病前就经常说脏话的人,在发病时会表现出同样的行为;发病前很少说脏话的人,发病时也很少出现骂人行为。这说明一个人惯习的稳定性。家人不仅要默默忍受着挨打挨骂,忍气吞声,而且还要照料病人的日常生活。对病人照料探望的情况能看出家人对他们关爱的程度。有的病人行为举止的异常表现十分明显,让人一眼就能辨识出此人有病。他们走路直挺挺的,身体十分僵硬,或者脸色煞白,没有一点血色。这些患者病情较严重,治疗效果不明显,长年一直不间断地在医院住院治疗,无人陪护服侍,家属很少来探望他们。他们几乎整天呆在病区内,看不见太阳,医院似乎成为收容所或限制自由的养老院,一个管理看护病人的地方。另一些病人得到家庭的关爱要多一-29-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些。有的患者住院三四个月,他们的家属经常或定期来看他们,为他们送来饭菜或其它的食物。一些患者只住院半个月,病情较轻,住院主要是为了抑制焦虑、烦躁、压抑的情绪,他们的家属天天来探望他们,送来所需之物。绝大多数家属对病人不离不弃,不忍抛弃生病的亲人不管。多年生活在一起的骨肉亲情让他们不离患者左右,精心照看。面对患精神病的人,家属只有无奈、痛心、叹息和怜悯,因为他们无法扭转其病态的局面。病人在清醒的时候会慨叹自己多舛的命运,家属的内心也承受着煎熬,但这些都不能缓解病人的痛苦。只有药物可以让人们把痛苦放在更重要、更合适、更理智的地方。因此,病人和家属都期盼着在药物的帮助下病情能马上好转,尽早出院。3.3医患间的职责与冲突在Y医院住院的患者普遍反映,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好、医德高,对其医疗服务很满意。和普通医院的大夫一样,精神科的医生每天早晨到病房查房,和他们简短地聊几句,观察询问患者是否有身体不适,病情是否好转,根据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患者的用药种类及剂量。医生大多呆在办公室里,他们的办公室在被紧闭的病区外面,和病区出口紧挨着。他们要填写病历、下医嘱、接待前来就诊的病人或家属。住院患者有什么事情可以到办公室找医生询问。当患者在病房里大叫、骂人时,医生会走到病人的床前问询,对其行为加以制止。护士每天给患者打针,一天三次给每位患者分发药片,监督他们吃药。护士几乎整天都要呆在病区看护病人,她们和病人在一起的时间要比医生多。精神病院每个科室都有几位男护士,他们对不服从安排、有攻击性的病人给予强制治疗,如将具有攻击性的病人绑在床上,强制打针,或进行食管导入服药。每天下午四点钟,医生会拿着点名册清点病人的人数,察看他们的出勤情况,看他们是否呆在病区,以防病人走失。然后,白班与夜班值班的医护人员交接班。这就是医务人员每天例行的公务。总的来看,他们的工作比较繁忙。医护人员工作很耐心,她们不厌其烦地回答患者一遍又一遍提问的同样的问题。有一次,一位患者问护士:“护士,我吃药了吗?”护士回答:“吃了,吃过了。”这位患者的头脑长年处于不清醒状态,多年吃药也使他记忆力下降、大脑迟钝。有时病人见到大夫,就一直跟在大夫身后说一些不着边际、不合实际的话,要么就问这问那,让人感觉很难缠。这时大夫也不能发火,只能说一些搪塞、推托的话,说“以后再说吧”、“你先回去吧”之类的话,算是暂时“甩掉了”他们。-30-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整天面对这样一群“麻木不仁”、情绪低落、不听话的、癫狂的人,时常听到他们说脏话、大声哭泣的声音,看到种种病态的表情、举止,还可能遭到人身攻击,医护人员心中有抱怨,抱怨工作环境的压抑以及危险。一次,笔者偶然听到一位护士说:“烦死了!都让那个家属给烦死了!”一位在Y医院工作30多年的护士说,她20多岁刚参加工作的头两年,在病区里有些害怕,走路小心翼翼地,总是贴着走廊边走路。后来,才不害怕了。她在精神病院工作这么多年,幸运的是没有遭到病人的殴打,被病人踢两脚的情况倒是有,不过也不把它放在心上。护士被病人打耳光,在精神病院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精神病院有时会发生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意外事件。案例3.8:王国东主任医师说,在Y医院工作30多年来,让他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一位精神病患者将另一位病人家属的脑袋打破,当时就脑浆崩裂,红色的血液和白色的脑浆同时流了出来,那场面让人触目惊心。案例3.9:一次,一位医生到病人家中接他到医院住院治疗,结果那位病人从后面捅了大夫一刀。案例3.10:钱春光精神病突然发作,将护士从楼上推下去,导致其死亡。Y医院每年会发生几起人员伤亡事件。医护人员长年在这样一个不令人愉快的环境中工作,有怨言、发发牢骚,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对于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他们能以一种镇静的态度,坦然地面对这一切。英国社会学家吉[47]登斯指出,没有对突发事件的漠视你就不能生存,你必须大致忽略那令人失望的可能性。这不仅因为它只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可能性,而且也因为你不知道除了这样,你应该怎么办。否则,你就得生活在一种永不稳定的状态之中。虽然工作环境令人感到不舒服,但是精神病院里还是有一些快乐的小护士和大夫,平时爱开玩笑,说话幽默,性格开朗。可见,绝大多数医护人员已经适应了这样一种不令人舒服的工作环境,习以为常。笔者在Y医院进行访谈调查的这些日子,心情也受到了一点触动。也许,正像那位心理学博士,即患者王皓明对笔者所说的那样,到精神病院调查对笔者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心理疾病会传染,护士、精神科助手与心理治疗师很难外在于精神病院的环境,而其中有人本身便会精神崩溃。就像医生喜欢说的一句话:没有人能免疫。可见,工作环境不可避免地对精神病院的工作人[48]员造成负面影响,“感染”着医护人员的心灵。美国一流精神病院麦克连的一位主治精神医生的自杀事件就引起不同寻常的反响。自建院以来,Y医院曾-31-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有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因在短期内无法适应工作环境,工作时间不长就患上了精神疾病。王国东主任医师说,各行各业的人士都有患精神病的,精神病院的医护人员患上精神病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关键在于人的心态和性格。患者平时在病区的走廊里或门口处和医护人员交谈,有些病人和大夫关系[1]处得很好。但是,医生所扮演的角色,仅仅是利用医学手段协助制服疯癫。他们给患者看病主要是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工作认真负责只能说明医德高,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这里,病人只想受到关爱,但医生只想对他们进行精神分析。王国东主任十分诚实地说,如果有更好的工作机遇,大家一定会选择工作环境比精神病院更好的单位工作,没有人会高尚到发自内心的愿意在工作条件较差的精神病院工作。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医护人员也不例外。3.4患者之间及其生活空间通常情况下,精神病院并非是一个常人想象的混乱不堪、癫狂的世界,而是一个沉寂的世界。不深入其中,只在禁闭区外观望是看不出精神病院与普通医院有什么不同之处的。Y医院有相互分离的、处于禁闭状态的十多个病区(即科室),每个病区大约10个病房,其中包括几个单间,属于高级的、每天床费价位是100元的单人病房,其余都是普通病房,病房的面积大约12~15平方米,每间里的患者4~6人不等。每个病区最多能容纳50个病人,通常每病区住院患者30人左右。个别患者家属一直陪护病人,与其住在同一病房内。病房里的通风不好,病人平时不经常开窗通风,加上病人不能擅自到医院外洗澡,他们精神状态不好,可能有的也顾及不上考虑洗澡等个人卫生、个人形象问题,因此,病房内空气混浊,有的病房有难闻的气味。病区里绝大多数病人只有在家属陪同的情况下才能进出病区,到医院之外的空间活动,而且,事先要和医护人员打好招呼,不能离开病区太久,他们的人身自由受到一定限制。只有极个别病情很轻的患者可以单独出入病区。平时病房的门多半是关着的,有些病人几乎不出病房,不进入病房是看不到这些患者的。一个病区只有一台电视,极个别患者可以经医生批准观看电视。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业余爱少,出院之后的业余爱好也不过是看书、听音乐、下象棋之类的活动。他们在医院里过着单调的、半机械式的生活。有些患者觉得生活没-32-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什么意义。心理学博士患者王皓明发病前就觉得生活很痛苦,他有过自杀的念头,想以此来逃离痛苦。经常住院的老病号之间关系比较亲密,病人之间多数情况下,相安无事,和平相处,相互照顾。病情轻的患者搀扶因药物反应而行动不便的病友在走廊里来回走动。他们之间很少交谈,多数时间都躺在床上,偶尔坐在床边或到走廊里踱步。病人之间或病人和其他家属间在极个别的情况下,也会发生争斗或伤亡事件,就像上文提到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打死人的事件。陪护家属之间有时会聊聊天。患者或家属都不惧怕谁会有攻击性,没有太多的警惕性,实际上,多数患者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攻击伤害他人。当个别患者病情发作时,同一病房的其他患者只是在一旁呆呆地、冷漠地注视着他,或者根本不理睬他。他们只是暂时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过客”,对病友的癫狂无所适从,就仿佛台下的观众,在观看舞台上上演的一幕戏剧,也许他们从戏中的主角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病发时的模样,目睹了不忍看到的自己曾经上演的独角戏。只不过这戏剧是没有剧本的、未经编排的、非理性的、在无意识或半意识状态下完成的。病友能体会精神病发作时他们内心难以名状的煎熬,因为他们同病相怜。[49]精神分析学家荷妮认为精神病是一种自虐现象。在她看来,病态受苦有三种功能。首先,对于患者来说,受苦有一种直接的防御价值,而且事实上常常可能是他能防御眼前危险的唯一方法。通过自我责难,他逃避被人谴责或谴责他人;通过生病或无知,他逃避指责;通过贬低自己,他逃避竞争的危险。他由此加诸于自身痛苦的同时,也进行了防御。其次,受苦也是他获得他所需东西的一种手段,是他有效地实施需求,将他的需求放在合理的基础上的一种手段。他希望他人照顾他的愿望。在他的信念中,他认为没有人愿意给予他任何事物,结果是他必须强迫他人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正是在这里,受苦成了他的助手。受苦和无助成了他获得关爱、寻求帮助、进行控制的最主要的手段,与此同时,也使他能够逃避他人可能会强加在他身上的各种需求。受苦还有最后一种功能,即以一种伪装但却有效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指责。这些都是受苦策略性的价值。病态的受苦是一种受虐变态。受虐倾向产生的因素在于一种内在的软弱感,通过沉迷于痛苦而获得满足。它是通过如下的方式寻求满足的:将自己丧失在更大的事物之中,消溶在个体之中,以怀疑、冲突、痛苦、限制和孤独来摆脱自我。受虐的目的既不是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性欲的现象,也不是生理决定过程的结果,而是来源于人格冲突。受虐的目的不是为了受苦,神经症患者像任何人一样都不希望受苦。病态的受苦,就其所发挥的作用而-33-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言,不是个人所想要的,而是他所付出的代价,而他所要达到的满足目标,不是受苦本身,而是放弃自我。荷妮上述的分析虽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认为,病人第一次发病绝不是为了放弃自我,而是迫于无奈,因为没有人想要成为精神病人。荷妮的解释适合于病情反复复发的病人,病态的受苦确实会起到上面提到的那些作用。像患者李鑫,在患病过程中辱骂父母,其实表达出对她们的指责,怨恨他们不关心自己、忽视自己、没有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另外,她发病受苦也是为了得到父母的关爱、注目,而这在精神正常状态下是不大可能做到的。病人想从亲人那里获得所需,同时指责他们曾经犯下的过错。作为具有“存在性不安”的个体,他们所要防御的是社会中的危险。但是,他们在折磨别人的同时,也在折磨着自己,为此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3.5本章小结本章分析了精神病人在医院场域下的身份境遇。医生在就诊者向病人身份转化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界定了初次就诊患者是否具有“精神病”身份。家属默默忍受着病人的打骂,面对他们的病态行为,家人痛心、无奈、有苦难言,但多数家属仍对病人悉心关照,给予感情上的关爱。作为理性行动者的医护人员履行着工作职责,较为耐心、周到地看护治疗病人。在不令人舒畅的、具有危险性的工作氛围下工作,他们难免有抱怨。患者生活在被禁闭的空间里,彼此间交谈较少,日常活动比较单调。-34-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生活世界中“精神病人”的身份境遇根据临床精神医学的相关数据,精神病人初次发病后,只有大约20%的人能终身康复,以后不再复发。其余80%的精神病人病情会反复发作。在这80%的病人中,一部分人在每次病情稳定、恢复正常人状态后还会间断性地、不定期地发病,另一些约20%的病人则根本就没有治愈的可能,不能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永远处于精神失常的状态。可以说,精神病成为绝大多数患病人群永远摆脱不了的顽疾,他们长期背负着“精神病”身份,不断遭受病痛的折磨,肉体和心灵倍受摧残。社会身份为社会态度和行为提供了基础,正是由于这一身份、这一污名化的身份,周围的人用异样的嘲讽的眼光看待他们,疏远他们,使他们成为不被人理解的被边缘化的他者。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过:我们当中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完整的世界,在每个人身上,这个世界都是自己的、特殊的。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中的成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然而在患病之后,他们却有着相似的境遇。疾病到底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噩运?造成怎样的伤害?“精神病”身份对患者及其家人究竟意味着什么?疯狂的代价是什么?这是本章要探讨的问题。4.1饱经病痛侵扰的身体幻觉、妄想及异常烦躁是精神分裂症常见的症状;躁狂症则常常表现为难以控制的情绪激动、言语过多等。由于大脑无法控制上述症状,他们会出现令人费解的玄妙怪异的感觉。多数病人会出现幻听,听见耳旁不时有人在说话,而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人和他说话。有些病人幻视,看见眼前有一幅幅画面。疑心重的病人总是怀疑周围人在议论他或者要害他。当心里焦躁不安、异常憋闷时,他们会失眠,坐立不安,不断地走来走去,或者跑到户外呆很久。病人的大脑像失控的机器一样不听使唤,他们已经无法调控自己紊乱的思绪,那种痛苦的滋味是是难以名状的,也是常人难以理解、难以体会的。疾病发作需要进行治疗才能好转。治疗精神疾病有几种不同的疗法。1950年,国外研制出第一个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该药现在仍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1958年我国引进了抗精神病药物,在此之前,我国精神科除普通安眠药物之外,主要的疗法有休克疗法、睡眠疗法等。电休克与胰岛素休克疗法并列为精神科药物出现前的两大疗法。电休克治疗又称电痉挛治疗、电抽搐治-35-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疗,是以定量电流通过患者头部,引起意识丧失和痉挛发作而达到治疗效果的。当给病人脑部用电后,他的身体会猛然弹跳并变得僵硬,出现典型的癫痫抽搐。目前,电休克治疗在精神病院仍被使用。胰岛素休克又称胰岛素昏迷治疗,即给病人注射胰岛素,使他产生低血糖,达昏迷状态,以治疗精神病。实践证明胰岛素休克有一定效果,据报道对精神分裂症有30%的治愈率和75%的有效率。但操作极其复杂,病人在进入治疗后各阶段都可能出现意外,护士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要随时监视,不得离开。胰岛素疗法在1950—1960年代开展较多,到了20世纪90年代被废弃。休克治疗始终处于争议之中,因为一方面病人痛苦,对记忆力等可能有影响,且有一定危险性;另一方面实践检验有肯定效果。使用休克疗法会发生事故,曾被斥责为“毒害人民的工具”。睡眠疗法,又称冬眠疗法,包括低温冬眠疗法和常温冬眠疗法。低温治疗过程复杂而危险,给病人注射冬眠混合剂,让他躺在冰床上,肛门试表,使病人体温降到35度,持续2~3周时间。体温必须保持在34度以上,绝不能再低。通过降低病人体温的低温疗法使身体呈现濒死状态。因而,这项工作一进入就非常紧张,很危险。以后发展为药物冬眠,即常温冬眠,是西方的做法。此外,历史上西方国家曾使用的疗法还有:脑部额叶切除手术、发烧疗法、溺淹法、水疗法(最常用的水疗是用湿冷被单包裹病人和连续沐浴数小时、数天、数周或数个月)等。上述的种种疗法听起来让人不寒而栗,感觉很残忍,精神病患者曾经遭受过怎样令人恐怖的“酷刑”!目前,国内使用的疗法主要是药物疗法。和上述疗法相比,现在的疗法更加人性化,减轻了对病人身体的折磨。病人服药后,在三种以上药物的共同作用下,思维活动受到抑制,他们长时间处于昏睡状态。就这样,药物帮助他们心情恢复平静,不再胡思乱想、焦躁不安。一些患者一天中有半天多的时光在昏睡中度过。服药后,患者的身体会出现一些药物反应:其一,过度镇静(嗜睡);其二,神经系统的锥体外系统反应,如行为迟缓,大脑迟钝,肢体无力、疼痛、僵硬、笨拙,双手震颤,舌头僵硬,发音不清,口、眼、颈歪斜,目光呆滞,流口水等;其三,呼吸系统、肝功、肾功出现失常,小便失禁,甚至死亡。其中,最后一种情况较少出现,前几种情况是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可以说,这些药物抑制了人体大部分器官的功能,尤其是脑组织的功能。药物还使个别患者食欲增加、内分泌失调,引起体重明显增加。为避免病情复发,医生建议患者长期用药,通常需连续服药一年以上,部分患者终身不间断地用药,如患者周旭东,现年46岁,自16岁开始服药至今。长期用药必然会不同程度地损伤人体的脏器,令他们的身体饱受疾病的摧残。-36-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4.2遭受污名化的心灵在精神病院中,超过半数的患者举止行为与正常人没什么两样,神志清醒,而且能像正常人一样谈话。他们并非像常人所想象的那样总是处于疯癫状态,毕竟他们行为异常只是短暂的瞬间性的,而且药物已经发挥了作用。常人看来没有病的就诊者在精神科医生慧眼的识别下被诊断为精神病。所以,只要你有勇气,敢于接近他们,绝大多数患者不会伤害你。正如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在对精神病院的研究中写道的那样:“任何一个群体,当你走近他,都会发现他们有着自己的世界,有意义的、可理解的、并是‘正常’的世界。”但是,对于不愿走近精神病人的大众来说,不理解、歧视、讥笑是他们对精神病人理所当然的普遍反应。即使在病人恢复正常时,他人也不太相信曾经是精神病人所说的话。在人们程式化、僵化的观念中,精神病人总是胡言乱语的、说话不着边际的、危险的人物。当病人被贴上了“精神病”标签或具有“精神病”身份时,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病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也随之发生改变。精神病人对自我的认识来自于: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对“精神病人”的固化的、否定的文化观念,以及“他者眼中的自我形象”,后者即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所说的“客我”。幼年社会化过程中,人们被反复灌输的精神病人的形象就是诸如疯疯癫癫、胡言乱语、莫名其妙地打人骂人、傻笑、痴呆、蓬头垢面这类形象。当自己真的患上精神疾病时,这些否定的形象似乎都和病人自己发生了联系,即使像抑郁症、强迫症这些并无上述异常行为表现的精神病人也都使人联想到电视剧等文化传媒所塑造出来的固化的形象。深受媒体所型塑的社会文化形象的影响,从未亲身接触过精神病人的常人便认为精神病人总是处于疯癫状态。另一方面,精神病人对其自身的认识还来自于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病人在互动伙伴身上看到了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他人的姿态反射出自我,正如美国[42]社会学家库利说的:“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受库利“镜中我”思想的影响,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发展出了他的自我理论。他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主我”是不可预测的偶然自我,是动作的原则和冲动的原则,代表了自我的一切现实行为未受制约的原动力。“客我”是从第二人称的角度来认识的自我,反映了他者眼中的自我形象,所有他人的态度组织起来并被一个人的自我所接受,便构成了“客我”。精神病人从他人眼中看了他们对自己的蔑视、讥笑、惊诧、长久的注视打量,由此得出了他人对自己的看-37-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法,如“他们瞧不起我”、“我精神不正常”。病人感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被贬低了,在内心或行为上表现出难堪、自责、羞辱或懊悔。这是病人在神志清醒状态下仍能感到的来自他人持续不断的对被贴有“精神病”标签的人的歧视。他们应对着众人诡异的目光和自己脆弱的感觉。当病人发病时,其思想行为无法控制,是“主我”冲动性的表现,这时,“主我”不再受“客我”的制约,病人无法考虑他人的对自己的看法,其行为不受道德规范的制约。[46]符号互动论的阐释者米德认为,社会过程得以进行的基本途径是姿态,姿态是表意的符号,它是心灵和自我发展成社会产物的机制。“主我”和“客我”属于姿态的会话。姿态使社会过程所涉及的不同个体有机体有可能对彼此的行为作出适当反应。在任何特定的社会动作中,顺应都是姿态,是凭借其中一个有机体针对另一个有机体的动作,而采取的动作实现的。姿态是第一个有机体的动作唤起第二个有机体相应的社会反应的具体刺激。精神病人自我建构的异常的“身体叙事”或者“精神病”标签本身,使他者采取蔑视、疏远、歧视性行为,病人在他人身上看到了自我的“客我”,由此产生卑微感、羞耻感,在行为上退缩,减少与亲朋或陌生人之间的来往。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生病后朋友数量明显减少,产生社交恐惧,社交圈子逐步缩小。案例4.1:周旭东现在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在工作中只是完成本职工作,思想不要求上进,不争强好胜,开会时总是坐在后面的角落里。案例4.2:与患者吴凤霞从前关系较好的同事纷纷疏远她,不和她来往,她病情多次复发住院治疗,有些自暴自弃,觉得自己的这一辈子算是完了,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案例4.3:林俊山的同事对他说话办事也十分小心,不再像从前那样有啥说啥,说话直截了当,而是保持一定距离,斟词琢句之后才说出口。案例4.4:梁彩云说自己生病后就没有朋友了,除家人外没人和她来往,别人都瞧不起自己。就连女儿也瞧不起梁彩云,有时打她妈妈,不愿主动来探视妈妈。上述案例说明了患者对疏远、歧视、否定性的“客我”的本体性感受。由于多数患者性格内向,疾病使他们在患病前就十分有限的人际交往数量变得少得可怜,使他们成为被孤立、被排斥、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这些词汇本身就具有太浓的贬义色彩,让当事人丢脸、难堪、难以启齿,甚至蒙受奇耻大辱。有些病人认为自己“只是两天两夜没睡觉”或“只-38-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是容易发脾气”,不承认自己有病。当被问到“你得了什么病”、“大夫给你确诊是什么病”时,一些患者因不好意思说出那几个令他们难以启齿的字眼儿,而矢口否认自己得了精神病。笔者在调查中面对患者时,生怕“精神病”这个具有浓烈羞辱性的字眼儿会刺痛他们原本就十分敏感脆弱的心灵。“精神病”所具有的深刻否定的耻辱性的含义使它成为一种污名。当它被贴在某个人身上后,他就从一个普通的、完整的人降格为一个有污点、被打了折的人,这一污名成了他们无法抹掉、逃脱不掉的耻辱。污名的这一特性使其具有普遍的令人耻辱的影响。它预先决定了会带来威胁个人自尊、工作成果和身心健康的不良后果,威胁了污名承受者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如地位、金钱、机遇、健康、幸运、工作、人际关系,由此引发承受者身体状况和情感体验的改变,身体出现恐惧紧张,情感上体验到了巨大的羞耻、侮辱和绝望,因此,污名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基本的道德事件或道德体验。对污名的承受者来说,污名与灾难、痛苦的经历相连。对于污名的施加者来说,污名看上去是一种有效的、很自然的反应,它不仅是一种自我保护或心理防御行为,而且是个人受到威胁的生存体验和道德体验。污名的承受者和施加者都从事着相同的活动,他们都努力抓住、占有某些东西,留下重要的东西,驱除危险的东西。当污名的承受者发现他们所拥有的挚如珍宝的东西受到威胁、甚至可能完全丧失的时候,非污名化的他者同样也感受到了这样的威胁,这可能导致他们采取歧视或边缘化他者的办法对污名情境做出反应。污名也是生产、再生产不平等的社会过程。它承载了太多的否定意味,会给当事人遭惹不公正的态度,所以多数患者不愿公开自己的“精神病”身份,将自己的患病情况作为隐私隐藏起来。有医疗保险一些患者报销医疗费需向单位出具医院的诊断书,迫于无奈才向工作单位公开自己的患病情况。一旦“精神病”身份被公开,病人的工作、人际关系、机遇等诸多方面都彻底改变了,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受人尊重,社会地位陡然下降。在社会化过程中,一个人了解了社会对于“精神病”污名化身份较为僵化教条的文化价值观念,并将此观念内化。当自己患病后,他就成为这一污名化边缘化群体的一员。他人也将自己定位为这一边缘化的、可笑的、冒险性群体的一员,这样,病人所恐惧的地位下降、价值被贬低出现了。而后,他的注意力从外界环境的暗示和反馈信息转移到自己身上,产生“客我”的本体性感受,出现“我一定很怪异”等此类想法。由此,病人更加坚信他人将其视为精神病群体一员的想法,而产生巨大的可悲的耻辱感,这种情感体验会外显于他的攻击性、敌意性的防卫行为,同时也会在内心产生逃避退缩等安全性行为,-39-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焦虑恐惧,而产生社交恐惧感。攻击性行为反过来又强化了他人将其视为精神病人这一观点。精神病污名本身的文化观念以及“客我”,引发了患者的社交恐惧感,这一机制如图4-1表示。社会化过程中个人内化了精神病污名的文化价值他人将其定位为精神病病人对“客我”的污名化群体中的一员本体性感受深信自己的这一污名化身份产生巨大的病耻感气愤:焦虑紧张:防御性行为,回安全性行为,躲藏,避,攻击,有敌意逃避退缩图4-1精神疾病污名化的社交恐惧模型Fig.4-1Astigmamodelofsocialanxietyinmentalpatients从实用主义或“实效”论的观点看,疏远精神病人是人们趋利避害、自我保护的表现,凡是可能危及到自身利益的东西,人们都会小心翼翼、十分理性地对待它们。只要人们自己感到安全就会冷漠。波德莱尔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媒体每天报道一系列恐怖事件,战争、犯罪、盗窃、纵欲、酷刑,王子、国家和个人的邪恶行为,全都是世界性的暴行的狂欢。文明人每天以这种可憎的开胃菜来帮助消化他们的早餐。”每日的事件和每时每刻传播的不寻常事故的新闻导致心灵的钝化,心灵已经钝化的人们对他人的痛苦视而不见,常[50]常处于野蛮的麻痹状态。为什么我们总爱读报纸上关于严重火灾和骇人听闻的谋杀的报道?因为,就像同情一样,爱祸害、爱残忍也是人类的天性。桑塔格转引了一位叫伯克的学者的话:我深信我们对他人的真正的不幸和痛苦怀有一定程度但绝非轻微的喜悦。把毁坏他人的躯体当成娱乐,站在被处私刑的尸-40-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体旁龇牙而笑。国内也曾发生多起歃血的事件,看到有人跳楼,楼下旁观的人群会起哄:“跳啊!跳啊!怎么还不跳啊!”大众对暴力和施虐的接受已经到了可悲的程度。因此,精神病人的人格、尊严及人权受到了威胁和践踏,大众对精神病人的社会态度应当成为当代人深思的伦理道德问题。4.3疾病对工作和婚姻的影响4.3.1病人的就业状况和经济状况病情的反复发作必然对病人的工作造成影响。按照就业状况,可将病人分为以下四类人群:第一类乃是农民。笔者在患者中发现了一些农民。由于他们的耕种有季节性,如果患者在农忙时节发病,会减少在家务农的劳动力数量;如在冬季或农耕前发病,不会给务农造成影响。农民以土地为生,除非失去土地而无地可种,他们始终有能够养家糊口、维持生计的来源。但是,由于农民收入比城市居民的收入要低得多,他们没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每个月住院治疗四五千元的医疗费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家中耕地多、收入较多的农民的年收入也只有一万多元。案例4.5:徐慧颖家在山上承包大片耕地,农耕时住在山上自家搭建的简易房子里,耕作十分辛苦,年收入也是一万多元。案例4.6:吴凤霞的家中耕地少,父母是农民,家中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50多岁的父亲在非农忙时节到城里打工。多次住院使吴凤霞的家庭欠下一笔外债,每次看病基本上就是向亲友借钱,出院后慢慢还债,若病情再次复发住院治疗还要继续借钱,基本上就是处于借钱看病——出院后还钱——再借钱看病的循环状态下。第二类患者是一直无业、很难找到工作、极可能终身处于病态的人。这类人约占患者总数的1/5,一般是在二十岁左右患病的青年。有的患者初中没有毕业,在上学期间初次发病,学业中断。他们自初次发病至今一直处于病态,有的虽患病三五年,但是临床上没有治疗效果。虽用药有一段时间,但症状没有减轻,属于很难治愈的病人。医疗手段对其没有多大作用,几乎无可救药、根本无法使其恢复到正常人状态,他们治愈的希望渺茫。用精神科医生的话就-41-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是,对他们“死马当活马医”。这些人通常在初次发病时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延误了病情,逐步发展成精神分裂的残留型或衰退型,变得难于治疗。案例4.7:孙洪亮,男,1983年出生。四五年前初次患病,当时家中经济条件差,没有对其及时治疗,住院一个月未见好转,有少部分思维能力,神志不十分清醒,生活不能自理。由于这部分人一直处于病态,几乎没有治愈、恢复正常人的可能,年纪轻轻就丧失劳动能力,即丧失社会功能,根本无法就业。他们在毫无希望的愁云惨雾中,过着半机械式的生活,毫无前途可言,成为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第三类是暂时失业、可治愈并再就业的病人。他们因发病时的异常举动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而被单位辞退。治疗效果明显,能康复,重新找到工作。不过,曾经的患病史会影响日后的就业,如果用人单位得知自己的员工或者应聘者患过精神病,他们很可能遭到拒绝、被辞退。因为污名带来的社会排斥阻碍了他们回到正常社会角色的企图。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会碰壁,工作不稳定,就业之路比较曲折。第四类病人是一直有固定工作、请假看病的患者或个体、私营企业的业主。发病使其暂时离开工作岗位,请假期间单位正常发放工资,治愈后仍能回到原工作单位。这样的病人并不少见,约占患者的1/3。有的患者为隐瞒自己的“精神病”身份,不向单位同事、领导、朋友透漏自己的病情,虽有医疗保险但不敢向单位出具诊断书,不能报销医药费,完全由个人承担医疗费。这样的患者必然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并不多见。多数患者为报销医疗费都公开了自己的“精神病”身份。此外,个体和私营业主病愈后可继续自己的经营项目。案例4.8:董学亮,汽车维修技工,发病时可请病假回家或住院休养,病愈可重新回单位工作。最后一类患者是年龄较大的退休或退职人员。他们在中年或青年时期患病,发病期间有工作,因精神病提前退休或退职。案例4.9:刘玲,现年52岁。在她30多岁担任小学教师期间初次发病,此后不能继续教课,但仍留在原小学工作。现已退休,每月退休金500多元。-42-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案例4.10:郑基华,现年71岁,躁狂症,某大学副教授。文革期间遭迫害而精神失常,后来单位将其定为工伤,现已退休多年。案例4.11:梁彩云,现年47岁,精神分裂症。住院八九次,因病无法工作,退职,无退休金。精神病的发作对患者的工作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其中,它给没有治愈可能、终生精神残疾的患者造成的影响最大,他们今后几十年的生活需家人护理,终生无法工作,成为家人沉甸甸的包袱。其次是对农民造成的影响,使农民原本不多的收入随着大笔医疗费的支出而付之东流。患病史也给因病失业的人设置了重重障碍。对于退休的病人,医疗费也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退休金。对病人工作影响最小的是有固定工作的患者,虽患病仍能保住原来稳定的工作,给他们的工作及经济生活带来小幅度影响,。4.3.2病人的婚姻生活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多例因病终身未婚的患者。他们多是在20岁之前发病,此后病情反复发作。他们认为正常人择偶时会嫌弃有精神病的人,一般不愿意和这种病人结婚,他们也不愿找个不正常(如有身体残疾)的人做配偶,就这样,他们已经四十多岁,始终没有、也不想迈入婚姻的殿堂。他们大都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由父母来照顾他们。此外,没有治愈希望、终身病态的患者也不大可能结婚。还存在因精神病而离婚的人。案例4.12:梁彩云有个40多岁的妹妹,也是精神病人。因为她没有工作,无法接受正规治疗,始终未婚呆在家里,由年近80岁的母亲照料。这样,家中有两位精神病患者需老母来照料。案例4.13:周旭东和黄艳丽都年近50岁,一直未婚。案例4.14:陈明海,男,1970年出生,1995年结婚,1997年初次发病。自杀两次未遂,妻子已经忍受他10多年。2007年因一件事夫妻俩争执不休,妻子终于忍无可忍,向陈明海提出离婚。案例4.15:庞小慧,女,现年30岁。8年前患病,后来因为有精神病离婚多次。一年前再婚,因婆婆嫌弃她有精神病,想拆散儿子的婚姻,经常与儿媳庞小慧发生口角。-43-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对于夫妻感情一直很好、有牢固感情基础或者配偶心地善良的病人来说,他们的婚姻不会因精神病的存在而解体,夫妻俩能相伴走完一生。心地善良的人通常不忍心抛弃自己的结发伴侣,他们成为病人一生的守候天使。案例4.16:郑基华,女,现年71岁,1966年文革迫害而精神失常。也遭到文革迫害的老伴能理解患者的遭遇。虽然40多年患病过程中每次精神正常只是相对十分短暂的瞬间,每次精神正常只能维持一周的时间,但是,老伴从来就没有过离婚的念头,一直照顾整个家庭的起居生活。精神疾病严重威胁了近半数病人的婚姻生活,导致其终身未婚或因病离异。另一半婚姻依然保持、未破裂的家庭,也受到小幅度的影响。疾病的不定期发作使配偶总是惴惴不安,发病期间照顾的过程中也会有无奈、烦躁。疾病的发作必定会影响到与其同住一室的家人。4.4患者家人内心的煎熬精神病人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的。面对精神失常的亲人,家人所承受的精神上的煎熬要远远大于物质上带来的痛苦。疾病彻底改变了整个家庭的气氛,每个与患者朝夕相处的家庭成员都会感受到压抑、心痛、心情沉重。只要病人不恢复正常,家人就无法高兴起来。看到病人骂人、打人、胡言乱语、砸东西、把整个家庭折腾得硝烟弥漫,家人怎么能高兴起来。他们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能结束,什么时候才能让整个家庭恢复平静。由于病人在发病时生活不能自理,因此需要家人来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对于那1/5无法治愈、没有疗效的病人,后半生就寄养在家中,由家人照顾他们一辈子。在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人是从青年时期开始就一直处于病态,由父母或祖父母照看,成为地地道道的“啃老族”。案例4.17:梁彩云,47岁,患病十多年。妹妹也有精神病,在初中上学时患病,病一直未好。母亲近80岁,老伴去世了。家中有两个精神病患者需要母亲来照顾,她的负担可想而知。这位母亲经常到医院探望梁彩云,每次都带来水果等好吃的东西。她说过,只有精神病的父母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其他的人都不行,他们都瞧不起病人。案例4.18:钱勇江患病以来一直由爷爷奶奶陪护、照顾。住院治疗一段时-44-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间未见好转,两位老人整日愁眉苦脸,担心自己心中的希望会落空。案例4.19:吴凤霞的母亲对她始终很好,宁可借钱也要给女儿看病,好吃的东西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女儿。上述几位患者都是由长辈来照看。笔者发现,离异或未婚的中青年患者由长辈来照料,主要是父母来照看,个别是由祖父母照看。已婚的患者由配偶来照料。老年患者由老伴或子女照料。个别老年精神病患者长期住院,平日很少回家,也很少走出医院的病区,精神病院成了他们的家或者是疗养院。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同样道理,长期守候在病人身边需要多么大的耐心!看到病人的病情反复发作,家人或许曾有过这样的念头,“他(病人)干脆死了算了!他死了全家人都得到了解脱,可以卸下这个沉甸甸的包袱。要不然,家里暗无天日!”即使家人可能会闪现过上面的念头,但是他们还是默默忍受着,没有办法,“谁让你贪上了呢”,家人心中充满了愁苦和无奈。精神病患者的子女找对象时也受到排斥,大家都不愿和精神病人的家庭做亲家。疾病除了破坏家庭气氛、增加家人生活和心理负担之外,家人在心灵上还遭受到来自他人的歧视和轻度污名。因为污名不仅影响具有污名人格的人的正常生活,而且它还将这种消极影响扩展到与被污名化的人相关的他人身上。家人患[51]有精神病,这成了亲戚朋友的笑柄,让家人蒙羞,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4.5本章小结本章介绍生活世界中“精神病人”身份的种种境遇问题。这一身份使他们偏离了正常人的人生轨迹,过着另一种痛苦的生活。其行为虽扰乱了社会秩序,但疾病影响最大的对象还是病人自身。病人忍受着病情发作时内心难以名状的病症的折磨,药物副作用对他们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精神病”这一污名化身份所具有的耻辱性的影响使他人用有色眼光看待他们,遭受歧视使其自尊受到伤害,社交活动越来越少。病人的学业、工作中断,婚姻生活被破坏。近1/5的病人终身丧失了社会功能,成为家庭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家人生活在阴霾笼罩下的氛围中,同时背负着污名,也遭受他人的歧视。-45-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摆脱精神疾病困扰的对策生活中,一些人生悲剧、许多曲折经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人生历程的某阶段、某环节中因种种情况出现偏差,进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人生痕迹,甚至导致“生命悲歌”。精神病患者就是这样,他们的生活偏离了正常人的轨道和坐标,在人生之路上艰难地跋涉。每个人都可能患上精神疾病,因此如何摆脱精神疾病的束缚,释放心灵,从而迈向更好的人生,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除了寻求良好的育儿方法以及改善社区精神医疗服务水平之外,个人健全自身的人格品格、找到调整情绪和心态的方法,才是摆脱精神疾病的关键所在。5.1建构亲密的童年家庭关系人们普遍认为,人生的最初几年对于确立高度一般化的价值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体系构成了人格内容的深层结构。不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与童年期的成长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家长如果忽视孩子幼年的成长,就可能会酿成患上精神病这一生命悲剧。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一个人安全的需要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他就会缺乏“本体性安全”,或者具有“存在性不安”,情感过度敏感。而敏感多疑是精神病患者普遍的人格特征。他们焦虑、犹疑,感到他人威胁自己的安全,产生被害妄想和关系妄想,进而发展为人格分裂。案例5.1:李鑫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中。父母间总是争吵不停,对子女的生活不太关心,平日里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少。在这样一个体会不到太多温暖的家庭里成长,李鑫变得沉默寡言、胆小怯懦、心眼小,很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因错拿了同学的雨伞就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她是小偷,对周围同学的姿态、语言等十分敏感,认为周围的世界不安全,他人对自己有敌意。这样敏感、多疑、脆弱的性格特点部分归咎于缺少沟通关爱的童年家庭环境。案例5.2:患者林俊山的性格也很敏感。他说自己的童年并不快乐,父母对兄弟二人要求十分严格。林俊山上学时本来学习已经很好了,但父母还是不-46-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满意,实行打骂式的教育方法。后来林俊山患病治愈后,说自己的手机总是响,会接到一些“骚扰”电话,对方会发短信或打电话询问林俊山:你现在在哪里、干什么呢、最近怎么样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林俊山认为这是有人在“监视”他。当笔者说这可能是朋友或同事出于好意,关心或担心患者情绪异常,林俊山说可能是这样,但他认为这种关心过了头且没有必要,他总是用“监视”这个词来形容他所接到的莫名的手机电话。“监视”一词表现出林俊山在生存环境中的“存在性不安”的感觉,也足以说明他是一个敏感多疑的人。林俊山和李鑫所具有的敏感多疑的性格最终导致了精神病的发生,童年时父母的教育方式对此难辞其咎。[47]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指出,“正常的”个人在其早期生活中所获得的基本信任的“剂量”,减弱或磨钝了他们的存在性敏感度。或者略为改变一个比喻的方式,他们接受了一种情感疫苗,用以对抗所有人都可能感染的本体性焦虑,给他们注射疫苗的是婴儿期最初的照料者,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母亲。幼儿照料者的爱抚中所含有的信赖,是基本信任——以及以后所有形式的信任——中所蕴涵的承诺的本质。信任消除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感,因此也阻断了种种存在性焦虑。在当面卷入的互动中,基本信任的维系是通过诸如目光凝视、身体姿势、手势以及正经谈话等习惯性方式得以完成的。如果基本信任没有得以建立,或者内心矛盾没有得到抑制,那么后果便是存在性焦虑的持续。因此,在人格培养的早期环境中,父母应使孩子始终体验到“本体性安全”,获得基本信任和关爱。做父母的,不能只用一些禁止与允许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他们必须也能给孩子展现出一种更深层次的、一种几乎是身体力行的说服力,从而展现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从根本上说,孩子们如果变得神经质,不是因为挫折本身,而是因为在挫折中孩子感到缺乏乃至失去了社会意义。在黑格尔看来,由于在爱中主体彼此确认其需要的具体特征,并且作为有需要的存在而相互承认,所以,爱代表了互相承认的第一个阶段。在彼此都感受到关怀时,两个主体都认识到自己在他们的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中相依为命[52]。按照黑格尔的命题,爱必须被理解为“在他者中的自我存在”。爱作为互动关系,体现了共存的自我牺牲与个体肯定之间的互动维持。而不爱护孩子是对他们的否定。因为本体性安全和关爱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如此重要,所以父母应营造使孩子感受到本体性安全和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无论工作多忙,都不要忽视孩-47-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子,应找到有效的育儿方法。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和平时的日常生活,表扬鼓励孩子优秀的行为以帮助其获得自信。在育儿的过程中,要避免打骂式的教育方法,经常与孩子聊天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及时纠正他们错误、消极的想法。遇到问题时,要和他们讲清事情的是非曲直,让他们懂得其中的道理,学会独立思考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此外,父母之间关系和谐有助于孩子形成乐观的性格,并使他们体验到温暖、信任和本体性安全;相反,父母间争吵不断或离异,会使孩子变得悲观或体验到“存在性不安”,而成为童年的创伤。可以说,童年时期的情感体验建构着一个人的性格。对于在幼儿期就较为内向的儿童,父母应经常带他到人多的地方,让他和周围的人多接触,帮助其提高社交能力,结交更多的朋友,引导他们的性格朝着开朗外向型性格的方向发展。童年时期性格一旦形成,就会形成思维定式或性格定式,很难从根本上有所改变。而各种不同社会正常成员的不同人格的综合结构,受抚育的影响多于基因的因素。因此,父母一定要注重育儿方式,并努力寻求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模式,为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否则,孩子患上了精神病,自己也得吞食培养孩子不当而酿成的恶果。5.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大事,因此从小就应加强心理卫生教育。父母应疏导孩子不良的情绪,教育孩子遇事冷静、沉着、勿焦勿躁,锻炼他们的毅力和耐力。可以让他们从事长跑、登山、蹦极等磨练人的意志的体育项目,让他们学会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此外,小学至大学的学校教育应始终开设心理卫生方面的课程,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心理问题。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应如何应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团结友爱互助的人格品质。教育同学间应关心彼此的生活,倾听他人心中的困惑和烦恼,尽可能地劝导、解决同学生活中的困难,建立和谐友爱的学习氛围和生活氛围。学校开设一些课程来指导学生待人接物的方法,这有助于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帮助其成功地进行社会化,更好地融入周围的社会,构建资源丰富的社会网络,具有更多的社会资本。精神疾病患者中有一部分在学校求学期间接受过心理教育,但是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接受心理卫生教育之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多大改变。这暴露出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存在僵化、空谈理论、形式化的弊端。学生上思想政治课不认真听讲,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因此应调整、完善思想-48-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流于形式的弊病,使这一课程真正起到提高道德水平、健全人格的作用。5.3个人自我性格的完善大仲马说过,人生是一串无数的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总能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烦恼总是跟我们在一起,以往如此,以后也是如此,总是这样的。面对同样的烦恼和挫折,豁达的人以友善的态度来正视应付它,心胸狭窄者经不起打击而精神崩溃,活在自我的凄风苦雨中。这是一个人心态的问题。当代人所面对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如何给自我减压从而摆脱精神疾病的困扰关键还在于个人自身,因为你是唯一一个陪自己走过人生中每一步的人。不能怪别人,每一步都是你自己走出来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你必须对自己所作的一切负责。每个人都有心灵受创伤的时候,对于心灵创伤的人,如果你走不出伤口愈合之前的那段时光隧道,你的伤口就会永远流血。精神病人就是没能走出伤口愈合的人,即使他们的伤口在接受治疗而暂时愈合之后,又会被自己撕开而反复发病。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都不会排解胸中的郁闷情绪,因一件小事想不开、钻牛角尖儿、心胸过于狭窄而发病。案例5.3:如果李鑫能够把自己错拿雨伞这类事情找人倾诉,并通过朋友调节事态发展的话;如果吴凤霞能在与学生冲突后将闷气排解出去的话;如果徐慧颖能摆脱掉黑暗中受惊吓这件事情困扰的话;如果林俊山能泰然地面对单位人际关系紧张和工作压力的话……,他们都不会酿成精神病的悲剧而因“疯狂”付出惨重的代价。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心灵的阴影,但是如果你自己不去寻找一缕阳光,阴影就会始终与你相随。要彻底抹平心灵的伤痕关键还在于自己。我们要学会自己找到走出阴影的方法,不断完善自我性格,学习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和心态的调控者。下面提供几种矫正内心苦闷、进行心灵自我医治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宣泄积郁法。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调节心情的方法。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我们要学会通过有效的渠道把心中的敌对情绪发泄出去。因为一个人内心的熔炉中充满太多的怨气在达到足够大压力的时候,就会砰然爆炸,这就是所谓的“憋出病来”。美国社会学家科塞提出了“安全阀制度”。他认为,社会系统应建立“安全阀制度”,经常将群体间的敌-49-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对情绪以冲突的形式通过安全阀排泄出去,这样有利于社会系统的整合。同样,人作为一个生物有机系统,也需要“安全阀”来充当发泄不良情绪的出口,这里的“安全阀”指的是宣泄积郁手段。不良情绪的宣泄根据宣泄对象可分为:向他人直接倾诉烦恼的宣泄法和借助其它手段间接宣泄积怨的方法。有烦恼可以找亲朋好友(尤其是知心朋友)诉说。与知心的朋友促膝长谈,他们会耐心地倾听你的倾诉,并有可能劝说你,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另外,我们也可以向陌生人倾诉,由于对方不知道你的身份,你可以将自己的隐私告诉他。可通过和陌生人进行网聊,还可以参与情感类热线电话的广播节目,借助电波向有经验的节目主持人求助。烦恼说出去了,心灵中的垃圾倾倒出去了,心情能舒畅一些。另外,可借助娱乐、体育活动和旅游活动来宣泄积郁。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都能使人感到惬意,排解烦恼。可以进行踢足球、打篮球、打网球、踢沙袋、击剑、跆拳道等等不同的体育项目,这样,这些球成了你泄私愤的替罪羔羊。在没有人的空旷的户外大声呐喊、唱歌(如唱卡拉OK)以及跳舞也都是宣泄积郁的好办法。第二种方法是心态的自我调节法,即自我解压法。转变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待问题。这里有许多具体的方法。其一是“精神胜利法”。在遇到不尽人意的事情时,学着用阿Q的精神始终笑对挫折。其二是“难得糊涂法”。在一些非原则的问题上,“糊涂”一下。人生本来就是苦多乐少,何必太在乎。不必太在意一些事情,放下那些思想包袱,尽量不要总去想那些烦恼,不要自找麻烦,增加心灵负担的砝码,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其三是“随遇而安法”。它是心理防卫机制中一种合理的心理反应,能培养自己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是不期而至的,用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生活,那样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其四是“幽默人生法”。这是心理环境的“空调器”。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能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当你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紧张的境况时,可用幽默化解困境,维持心态平稳。其五是“音乐冥想法”。在心情不快时,找自己喜欢的音乐,试着做一次心理“按摩”,在音乐美妙的世界中徜徉,脱离外界世俗的烦扰。其六是“煤娱法”,观看搞笑类的电视节目,如相声、小品、喜剧,它们能让你在捧腹一笑的同时驱散心中的阴霾。其七是降低生活标准,接受别人的帮助。高标准要求生活质量的人应该学会适度放松,不要认为自能够做好一切事情。如果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最好能请别人帮忙。其八是“休息法”,学会多留一些时间给自己。如果感到累了,一定要休息,即使不累,为了爱惜自己也不妨躺下来放松一会儿。其九是“合理工作法”。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分-50-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期分批地完成工作。不要总想自己能够同时做好几件事。与其同时忙碌好几件[53]事,不如考虑如何提高效率,将工作分成几部分完成。第三种方法,扩大社交范围,结交更多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在你危难之时,能伸出援手。当你孤独时,有人陪伴你,倾听你的心声。如果更多的人能从自闭、孤僻中走出来,精神病患者的数量一定会大幅度地减少。总之,解铃还需系铃人,人只有学会自己从困境中走出来,自己解开心中的结,才能终身摆脱精神疾病的困扰,始终做一个精神健康的人。人生中会遇到很多坎坷,我们一定要摆正心态,增加自我承受能力,让自己坚强地活着。我们还要探索人生的意义及真谛,珍视自己的健康,珍爱自己的生命。尼采说过,知道“为何”活着的人几乎能够忍受任何“如何”,弗兰克尔接着尼采的这句话说道,“在这个世界上,我敢讲,能如此有效地帮助人们在最恶劣的逆境中坚持下来的,莫过于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境。我们无法调整环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调整态度来适应一切环境。毕竟你的生活由你的心灵看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5.4加强社区精神医疗服务早在1958年第一届全国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上,就提出精神病院要破除正规办院的思想,走群众路线,以“群防群治、就地管理、重点收容”为全国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相应地,精神病社区工作和社区防治网也发展起来。当时,精神病社区防治思想的提出,最重要是基于对精神病人治疗、管理、在组织上适应安置的需要,解决医疗资源严重缺乏、迫切需要控制与治疗精神疾病的矛盾。目前,精神病的人数不断增长,各城镇为数有限的几家精神病院、收容与疗养机构明显不足,因此,应扩大社区保健网,并使其作为精神病院功能的延伸而真正发挥作用。精神病防治工作可通过行政系统由医院向社区扩散,以医院指导和领导社区的形式开展。将城市或乡村的所有社区划分开来,指定各精神病院专门负责,通过社区、家属、公安人员向精神病院汇报本区发现的病人或可疑为精神病的情况,精神病院派医师到病人家中给予治疗。同时,在社区培养地方医生,向家属和大众普及精神医学知识。这样的精神病防治网有很强的监控和保证社会安全的功能;同时,精神病院通过行政系统的赋权指导社区工作,发动社区力量,派人培养基层精神科医生,使有限的医院资源发挥最大-51-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限度的作用,更好地贯彻国家精神卫生防治精神,完成精神病防治、管理的任务。但是,这种防治网在中国实施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目前大城市的精神病院寥寥无几,让这几个医院监督指导整个城市为数众多的社区比较困难。这种精神病防治网还只适合范围较小的区域。相比较而言,国外的社区精神医疗水平高于国内的水平。20世纪70年代,社区精神医疗就已在西方各国得到普遍实施,而且还开展了社区化运动。西方社区化运动的主旨是将既往与综合医院分离开办的精神病院解散,将精神医疗迁入社区为基础的院、精神卫生服务设施中,形成以社区为主的精神健康照料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的心理咨询及治疗机构种类多样、数量众多。这样便于有心理问题和精神困惑的人就医,及时或尽早走出困惑,在其发展为精神疾病之前就将其扼杀在摇篮中。社区要大力加强精神病人的就业安置工作,为失业或待业的精神病康复者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从事一些简单的、非技术性的制造加工等方面的工作,减轻病人家属的负担,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发挥他们的社会价值,为再就业做好准备。国家政府应为精神残疾者提供适当的经济补助、救济等社会保障,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要,使他们感受到党中央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目前,中国大众仍不敢正视精神疾病,大多数人将其视为一种应该被隐藏起来的耻辱现象,因此,中国精神病防治工作应借鉴国外丰富的经验,增设社区心理咨询机构,培养更多的心理治疗师,普及精神医学知识,动员群众自觉地到精神病院就医。心理咨询机构的增多及精神医学知识的普及,会逐渐改变人们所持有的有精神病也不敢到正规精神病院就医的观念,克服心理障碍,正视这一本来比较常见的疾病。这样,也能推动“精神病”身份“去污名化”事业的发展,使这种污名化身份逐步消解。这是从根本上把“精神病人”从受歧视境遇下解放出来促进其身心健康及回复社会、家庭的保证。5.5本章小结本章提出了摆脱精神疾病困扰以及加强精神疾病医疗服务问题的一些对策性建议。对于精神病的预防,从幼年期的家庭环境、个人自身生活心态的调整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这三个角度进行了说明。童年时期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有助于建构孩子健康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解决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摆脱精神疾病关键还在于个人自身心态的调整。-52-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论在结合戈夫曼的污名理论、米德的自我理论和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进行解释和实地个案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精神病”这一身份进行研究。从发生学这一纵向角度追溯精神病的致病原因,以病人的身份境遇为线索,由医院场域下精神病人的身份境遇扩展到社会生活中病人的身份境遇,探讨了精神疾病防治问题的对策性建议。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本文分析了“精神病”身份获得问题,发现心理因素是生理、心理、社会、自然因素中的主导性因素。绝大多数患者是因孤僻、敏感、多疑、心胸狭窄等性格特质而患病的。心理人格不健全达到一定程度演变成精神疾病,验证了“性格决定命运”这句俗语在解释“精神病”身份获得上有一定的真理性。播种性格,便收获命运。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某些消极的性格因素是导致其患上精神疾病而遭受此厄运的根本原因。2.经实证调查验证了文章最初设定的“精神病”身份污名化的理论预设。精神病人受到除家人、精神科医生之外社会其他成员普遍的歧视和排斥。“精神病”身份的污名使患者遭受他人的蔑视,丧失尊严,在他人眼中病人的人格被贬低,社会位置下降,成为不受社会欢迎的人。具有巨大羞辱性的身份威胁着精神病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包括地位、金钱、幸运、机遇、工作和人际关系。精神疾病也使家庭成员承受“精神病”污名的影响。疾病威胁到家庭成员的自尊、婚姻和人际关系,他们将家人患病视为一种应被隐藏起来的耻辱现象。3.结合米德的自我理论分析了“精神病”污名化身份对患者心灵的影响。正常人在行动过程中,因考虑到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而使“客我”约束限制“主我”的冲动性,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性自我监控,遵守社会规范及互动规则,使行动基本上符合自身的角色期待或身份期待,其行为大致上是可以预期的。在精神异常状态下,精神病人具有冲动性原动力的“主我”不再受“客我”约束,表现出一些难以预料的举动。病人从他人眼中看到侮辱性、歧视性的“客我”,使病人的心灵受到伤害。4.因精神疾病的高发率、低治愈率,所以“精神病”身份一旦被赋予,就很难消解。多数患者终身背负此污名化的社会身份,生活质量差,未来的出路不乐观。在“正常人”变成“精神病人”之后,由于他人的身份歧视导致自我歧视,关于精神病人的僵化的文化观念吞噬着病人,导致其自我评价水平普-53-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遍下降。5.摆脱精神疾病困扰的关键在于一个人自身性格的完善及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家庭环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社区精神医疗服务的完善只是外在的辅助性的心理康复手段。从根本上说,个人调整好心态、完善自我性格,才是摆脱精神疾病的最好的途径。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对当代中国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状况、身份境遇进行了研究。虽进行了为期20天的实地个案调查,但是本文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患者多是性格内向、敏感冲动、不理性的人,这给调查资料的收集设置了障碍。对于具有刺激性或敏感性的调查内容,资料收集不够充分,多数资料只能从家人和医生的口中或观察得到。虽然这使资料具有可信度,但缺少病人内心鲜活的情感体验和详细描述,由调查对象的特殊性所造成的困难成为本研究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未来对精神病人群继续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调查或田野调查,进一步深入细致地研究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本文提出了几个摆脱精神病困惑的对策。希望社会相关部门关注精神病人的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问题,解决病人的出路问题,使他们迈向更好的人生。对于这一对策性问题的研究有待具体化,精神病人的社会保障问题应成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现实问题。-54-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贾西津.心灵与秩序.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132~332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周朗.国际文化出版社,2000:13路易斯·麦尼克.福柯.贾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1~34米歇尔·福柯.古典时代疯狂史.林志明.三联书店,2005:265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三联书店,1998:1556莱恩.分裂的自我.林和生,侯东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32~337安德鲁·所罗门.忧郁.李凤翔.重庆出版社,2006:91~1118艾里克斯·宾恩.雅致的精神病院.陈芙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4~2279渠敬东.缺席与断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03~11610施新州.我国人大代表身份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2:1~518~2211陈祥福.当代中国农民身份转换的政治学思考.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1~712~2012Goffman.Stigma:NoteontheManagementofSpoiledIdentity.NewYork:Prentice-Hall.1963:32~3513E.Jones,A.Farina.SocialStigma:thePsychologyofMarkedRelationships.NewYork:Freeman.1984:1~1014B.G..Link,J.C.Phelan.ConceptualizingStigma.AnnualReviewofSociology.2001,(27):363~38515A.Kleinman.Sociosomatics:HowtheSocialWorldAffectsBodilyProcesses.PsychiatriaNeurologiaJaponica.1996,(98):523~53216J.Crocker,BMajor.SocialStigma.HandbookofSocialPsychology.Boston:McGraw-Hill.1998:504~55317B.Major,L.T.O’Brien.TheSocialPsychologyofStigma.AnnualReviewofPsychology.2005,(56):393~42118V.Ottati,G.V.Bodenhausen.OntheStigmaofMentalIllness:PracticalStrategiesforResearchandSocialChange.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2005,(9):99~12819P.W.Corrigan,A.C.Watson.TheParadoxofSelf-stigmaandMentalIllness.ClinicalPsychology:ScienceandPractice.2002,(9):35~5320T.J.Scheff.BeingMentallyIll:ASociologyTheory.Chicago:Aldine.-55-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1966:1~2021B.G.Link.,F.T.Cullen.AModifiedLabelingTheoryApproachintheAreaofMentalDisorders:AnEmpiricalAssessment.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1989,(54):100~12322P.W.Corrigan,F.E.Markowitz.StructuralLevelsofMentalIllnessStigmaandDiscrimination.SchizophreniaBulletin.2004,(30):481~49123L.H.Yang,A.Kleinman.CultureandStigma:AddingMoralExperiencetoStigmaTheory.SocialScience&Medicine.2006,(11):1~1224J.Liggins,S.Hatcher.StigmatowardtheMentallyIllintheGeneralHospital:aQualitativeStudy.GeneralHospitalPsychiatry.2005,(27):359~36425M.Birchwood,P.Trowe.SocialAnxietyandtheShameofPsychosis:AStudyinFirstEpisodePsychosis.BehaviorResearchandTherapy.2006,(7):1~1326S.E.Green.“Whatdoyoumean‘what’swrongwithher?’”:stigmaandtheLivesofFamiliesofChildrenwithDisabilities.SocialScience&Medicine.2003,(57):1361~137427N.C.Ware,M.Wyatt.Adherence,StereotypingandUnequalHIVTreatmentorActiveUsersofIllegalDrugs.SocialScience&Medicine.2005,(61):565~57628K.Wilson,K.A.Luker.AtHomeinHospital?InteractionandStigmainPeopleAffectedbyCancer.SocialScience&Medicine.2006,(62):1616~162729J.E.Pachankis,M.R.Goldfried.SocialAnxietyinYoungGayMen.AnxietyDisorders.2006,(20):996~101530R.Lentin.AYiddisherMameDesperatelySeekingaMameLoshn:towardaTheoryoftheFeminizationofStigmaintheRelationbetweenIsraelisandHolocaustSurvivors.Women’sStudiesInternationalForum.1996,(19):87~9731张敏.何谓基督徒.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论文.2005:10~2532郭宏珍.北方士族的身份特征和政治文化功能.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1~1233郝伟,江开达.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3~3795~9634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邱泽奇.华夏出版社,2001:1135玛尔考姆·波微.拉康.牛宏宝,陈喜贵.昆仑出版社,1999:636方贻儒.迷失的乐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9~10037吴珅.弘扬中华气功增强民众健康.武当.2004,(9):3~4-56-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38孙东东.气功性精神障碍之社会文化背景与相关问题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学会第三届学会讨论会论文集.湖北襄樊,1990:35~3739张彤玲,贾云奎.气功引起精神障碍的初步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学会第三届学会讨论会论文集.湖北襄樊,1990:38~3940殷成川.法轮功现象的心理学剖析.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10~2541陈青萍.邪教痴迷与强迫性心理障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1):120~12542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华夏出版社,1999:24~2513143拉尔夫·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于闽梅,陈学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5~11744李毅精,冀文萍.气象因素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学会第三届学会讨论会论文集.湖北襄樊,1990:13~1445黄建平.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暴力行为与月相盈亏关系的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学会第三届学会讨论会论文集.湖北襄樊,1990:12946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112~14447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林出版社,2000:27~2880~8748E.Charles.TheMedicalPsychiatristasPhysicianfortheChronicallyMentallyIll.GeneralHospitalPsychiatry.1998,(20):52~6149卡伦·荷妮.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陈收.国际文化出版社,2001:17850苏珊·桑塔格.关于他人的痛苦.黄灿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89~9751K.Sally,DavidMechanic.LivingwiththeMentallyIll:EffectsontheHealthandFunctioningofOtherHouseholdMembers.SocialScience&Medicine.1996,(12):1691-170152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03~10453费亚春.现代养生.2006,(5):4~5-57-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唐魁玉,徐华.污名化理论视角下的人类日常生活.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5)-58-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据本人所知,论文中除已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字:日期:年月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系本人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哈尔滨工业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它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将论文加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本人授权哈尔滨工业大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毕业论文答辩必须由导师进行保密初审,外寄论文由科研处复审。涉密毕业论文,由学生按学校规定的统一程序在导师指导下填报密级和保密期限。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59-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美好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这里我要感谢这两年来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我帮助的所有良师益友!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多位恩师的帮助和支持,首先感谢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我极大关心帮助的导师唐魁玉教授,是他为我的论文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和蔼可亲、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风趣幽默、蕴含哲理的语言,诗意细腻的写作风格,以及对我耐心细致的谆谆教诲,都将令我终生难忘。王雅林教授儒雅的气质,高屋建瓴般的教学水平,以及在学术道路上不倦探索钻研的精神也感染激励着我。感谢有着敏锐学术洞察力的何明升教授,他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令我受益匪浅。尹海洁教授堪称师之楷模,她德高望重、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令我肃然起敬。刘耳教授温良敦厚,严谨的教学态度,以及在知识上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令我折服。白淑英老师干练敏锐、富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徐占忱老师深刻透彻的分析判断能力,都将保存在我美好的大学生活的记忆中。饮水思源,师恩难忘,诸位导师的言传身教,我当铭记在心,借此机会,特向诸位导师表示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因为有他们的含辛茹苦和殷切希望,才有了我的今天。我的同学、朋友在学习和生活中也都给予我关心帮助,在此一并致谢。-6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