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在“雷达”下悄然起航

变革在“雷达”下悄然起航

ID:862350

大小:52.53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7-09-21

变革在“雷达”下悄然起航_第1页
变革在“雷达”下悄然起航_第2页
变革在“雷达”下悄然起航_第3页
变革在“雷达”下悄然起航_第4页
变革在“雷达”下悄然起航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革在“雷达”下悄然起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变革在“雷达”下悄然起航——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陶继新杜金山【编者按】齐鲁名校长人选、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杜金山校长 ,近年来推行“循环大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引发了全国教育界的强烈反响。他如何在五年左右时间里,把一所普通中学办成了全国知名品牌学校?他如何实现学校教育的嬗变,在典型的“县中”地基上建设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精神、新制度的现代学校?近日,陶继新先生应约与杜校长进行了一次网络对话,字里行间激荡着智慧的火花。【杜金山】陶老师,您说“由于在管理中得到了群体的认可,

2、心里就会生成一种能力场,而且由此迁移到学习之中。这种正能量会使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是情感高效。这种情感高效持续时间一长,还会形成一种优质的生命状态。”您这些话谈到了学生发展的信念支持,谈到了高效课堂最根本的前提条件和最根本的功能、目标。课堂变革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师生在课堂中成就一种优质的生命状态。在进行规范管理的同时,我的另一项风险更大的探索也在悄悄推进:对传统课堂痛下“杀手”,课堂变革在“雷达”下悄然起航。改课堂,谈何容易?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从夸美纽斯算起,三百年

3、了,功劳巨大!建国以来,六十年了,凡是中国活着的人几乎都感恩于它!自恢复高考计算,三十年了,凡是在做教育的人,都是它培养出来的!再看看现实,升学--这个被亿万眼球聚焦能达到太阳般温度的焦点,谁有胆量飞蛾扑火!怎么办?不改,良心焦灼!改,一场战争!虽然我有“站着誓为一座山,为学校发展顶起一片天;倒下也要化作一条路,为后来人前行作贡献”的“扑火”决心,但我深知,课堂改革是不允许失败的,因为,孩子上高中只有一次,如果失败,是任何人都无法承担的。我希望救人,就不能以牺牲学生为代价。能否找到一条积极、稳妥

4、的改革之路,是考验我们智慧和能力的最大难题。经过深入探讨和反复实践,我认为我们找到了自己的道路。【陶继新】正因为是一场“战争”,所以,有很多人特别是高中学校的校长望而却步了。如果按部就班而行,不会遭遇任何风险;如果改革失败,校长身败名裂,学生升学的前途也会毁于一旦;即使成功,也是像“蜀道难”一样,“难于上青天”。可是,当良知在心里涌动不去的时候,就会更多地考虑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的生命成长?怎样改革才能让学生快速成长?赴汤蹈火“战死”疆场虽然壮烈,可是,死而不能复生。所以,最佳的选择是既进行改

5、革,又可以安全着陆。是的,这需要智慧。智慧与知识不在一个层面上。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是拥有知识,就会看着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可是,拥有智慧之后,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面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里面发现活的灵魂。所以,人人都希望拥有智慧,校长更加需要。我觉得,您是在“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后,寻找到了那个生命的智慧。(一)课堂引力,从追问开始【杜金山】开始时,我并没有从课堂的生命品质这样的高度入手,而是借用一个物理概念:课堂引力,从追问开始的。正像您刚才说的,情感前提

6、是一个人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厌学?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厌教?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凡是还在传统课堂教学的老师们,都可以扪心自问,咱的课堂有吸引力吗?你在这样的课堂中有幸福感吗?学生在在这样的课堂中,无论是知识的传输,还是人格的健全,再到学生的发展状态、生命品质,你认为到底怎样?【陶继新】“课堂引力”借用得好。学生上课不是主动而学,而是“被学习”,因为课堂是死的,没有生命与引力。我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无奈而被动听讲的时候,总有一种心里的隐痛。我们大人在听没有品位与趣味的讲话时,还

7、常常昏昏欲睡;可学生不行,他们会遭到老师的批评甚至惩罚。一天两天尚且可以忍受,可是,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十二年啊!他们就在这种痛苦不堪地状态下煎熬着。从人性人道上讲,教师也应当有点慈悲之心了吧?可是,很多教师练就了一副硬心场,一幅冷面孔,甚至自诩这一切我都是为了学生啊!可是,他们没有想想,没有兴趣的学习,效率是低下的。更重要的是,由此消减了孩子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压抑了学生的生命本能。他们习惯了忍受,甚至异化成一种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奴才性格。这样,培养面向世界、面前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不就成了

8、一种空谈了吗?【杜金山】由于我们对传统课堂已经是“群体无意识”地接受,我们几乎天然地认为,教育就是这样的,课堂就是这样的!如果说,夸美纽斯的年代,我国解放后的国情,改革开放之初对知识的急迫需求,让教育那样定位还有一定道理的话,但随着对高考成绩的片面追求,我们的课堂真的异化了!只要想一想,我国教育三十年在一条追求考试成绩的路上“狂奔‘,以其三十年之“不变”,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变,其落后就不言而喻了,更何况,我们的教育不是不变,而是在一个不断异化的过程中--教育异化为教学,教学异化为知识传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