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梳理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梳理

ID:8644780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4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梳理_第1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梳理_第2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梳理_第3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梳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下)第七单元课文梳理      《包拯》一、解释加点字第归,杀而鬻之()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旧制,风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      )E.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虽甚嫉恶()饮食如布衣时()不伪辞色悦人()死不得葬大茔中(二、一词多义   1.知  知天长县()亦知其名  ()2.其  其人遂无以对  ()           亦知其名 (     )三1题目解说:本文选自《宋史·包拯传》,选人教材时作了删节。“传”是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司马迁创设纪传体史书编写体例,此后历代

2、以为著史正例,正史都采用纪传体的形式。一般来说,“传”主要叙述传主的生卒、地望、职官、生平事迹等内容。2、文章分析   第一段突出包拯为官机智;第二段突出他为官廉洁;第三段突出他巧言善辩、不辱使命;第四段突出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第五段突出他克己奉公。其中,第一、二、三、五段主要用了正面描写,第四段则穿插了侧面描写。第一、三段记叙较具体,第二、四、五段记叙较概括。3、  翻译句子①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②不从吾

3、志,非吾子若孙也。 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③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端州出产砚台,前任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贡数几十倍的砚台,送给当朝权贵。④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人们把包拯笑比作黄河清(一样不可能) ⑤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包拯命令制造的人只做够进贡的数量,年终回家不带一块砚池4、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关于他判案的故事,民间流传的很多,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结合课文,你认为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最佩服他哪一点?铡美案,狸猫换太子,陈州放粮,铡包勉等。包拯是一个有智慧,有骨气,爱国家,爱百姓,为官廉洁、刚正

4、,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的大清官。《强项令》 一、 解释下列各组加点字词。 1、得 吏不能得( ) 请得自杀( ) 2、以 而以奴骖乘( ) 葬以大夫礼( ) 3、被 布被覆尸( ) 流血被面( ) 4、因因匿主家( ) 因敕( )5、令威不能行一令乎?()帝令小黄门持之()6、数大言数主之失()有大麦数斛()二、   1、题目解说:董宣是东汉时一个执法严格的官员,被刘秀赏赐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强项令”,意思是脖子刚强、不肯低头的县令。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不仅赢得了汉光武帝刘秀的信任,敢于大胆任用他,而且也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

5、。2、.故事情节:本文重点记叙了董宣的一件事,突出了他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文章先交代事件的起因:湖阳公主的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接着介绍事件的发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紧接着写事件的高潮:公主告状,董宣痛陈杀奴的理由;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谢罪,董宣宁死不从。最后叙述事件的结局:光武帝明白个中道理,重赏董宣。3、.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我们应该用现代法制的眼光,来分析董宣“格杀”家奴的是非,应该明白现代的“法”及“执法”与古代的“法”及“执法”不同,应该树立现代法制观念。(董宣秉公

6、执法,他知道如审判湖阳公主家奴,必遭公主阻挠,或许就杀不了家奴,这样做,体现了董宣的当机立断,果敢英明。) 4、翻 译句子: ①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②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小太监)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③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④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⑤诏谴使者临视,惟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

7、麦数斛、敝车一乘。 (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做的被子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子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⑥枹鼓不鸣董少平使鸣冤之鼓不再响的人是董少平5、董宣为什么被称作“强项令”?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6、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宜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先是“怒”,表现在“召宜”欲菙杀之”。接着听了董宣的陈述,改为“笑”,表现在“因敕”,“赐钱三十万”。最后,当董宣卒于宫时,“帝伤之,曰董

8、宣廉洁,死乃知之’。”文章通过刘秀的言行变化,表现出他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 《岳飞》   1.多义字      2.文章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